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3年第10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农村经济》简介

 


《农村经济》创刊于1983年,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农村经济》致力于以开阔的视野,构筑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交流的平台,并一如既往地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视角,在深刻反映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提供研究新动态,为各级政府提供发展新思路,为广大农村经济工作者提供实践新方法,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一流期刊。


本刊开辟有专家视点、热点透视、乡村振兴、土地问题、农业现代化、粮食问题、农民收入与消费、财政与金融、博士硕士论坛、农村社会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返乡、农村资源与环境、他山之石等重点栏目,覆盖面宽,涉及范围广,集政策导向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等特点于一身,能充分满足各具需求的读者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热忱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农村经济》为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1-1029/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7470,邮发代号:62-154。
    

在线投稿网址:http://ncjj.alljournal.cn
    

编辑部电话:028-87013295


2023年第10期目录


2023年第10期重点文章摘要

耕地非粮化的负外部性问题及化解策略


王舒琪 叶兴庆


[摘要]耕地非粮化不仅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影响社会稳定与生态安全。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其问题表征。由于耕地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耕地利用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基于边际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的耕地资源配置的私人决策与社会决策存在一定的张力,难以在农业生产范畴内实现耕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可避免地产生粮食种植面积缩减、耕作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受损的负外部性问题。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耕地非粮化防止政策是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应当通过对耕地资源利用方式进行行政规制、健全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丰富和拓展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工具、探索建立纵向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横向的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纾解耕地非粮化的负外部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关键词]耕地非粮化 负外部性 化解策略 粮食安全


[作者]

王舒琪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北京市 100083

叶兴庆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北京市 100010

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与种植结构“趋粮化”*


胡 霞 周旭海 罗崇佳


[摘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中国农机服务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通过构建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程度提高对种植结构的整体影响和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机服务市场发育能够显著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但耕地细碎化程度和家庭自有农机会负向调节这一影响;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播种面积较大的农户和粮食主产区种植结构“趋粮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对播种面积较小的农户和非粮食主产区种植结构“趋粮化”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应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紧密衔接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服务购买补贴,因地制宜形成灵活多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


[关键词]农机服务市场发育 种植结构 “趋粮化” 粮食安全


[作者]

胡 霞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 100872

周旭海 助理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北京市 100007

罗崇佳 博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 100084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土地流转视角下的东亚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编号:11YYA06)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罗崇佳为本文通讯作者。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理论内涵、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


王 杰 丁志刚


[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党政统合,以农民为中心,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和过程。历时性考察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发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始于为建立现代化新中国夯实乡村基层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制度化治理作为逻辑主线接续推进,指向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现代化乡村基础。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宏图伟业,新时代更好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权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化治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制度化


[作者]

王 杰 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丁志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编号:22ZDA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王杰同时为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员。

高开放水平下农业保险补贴的合规性与政策选择


江生忠 付 爽 李文中


[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重要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之一。通过回顾《农业协定》国内支持规则,深度剖析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险种的国际规则适用性,研究认为,我国物化成本保险补贴具备归属于“绿箱”措施的合理性,试点阶段的完全成本保险补贴具备归属于“绿箱”措施的可行性,而收入保险补贴更可能被视为“黄箱”措施。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加深对WTO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优化农业保险补贴方式,扩大水稻和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的市场规模,继续探索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等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业协定 财政补贴 WTO规则


[作者]

江生忠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市 300350

付 爽 博士研究生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市 300350

李文中 副教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市 10007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产性收入* 

张永奇 庄天慧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促进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现实问题。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数据,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视角切入,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财产性收入的相关影响与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分为初始(身份转换)与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身份转换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质量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可以进一步强化身份转换对财产性收入的正向效果。采用工具变量与两步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利用多种模型展开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在较低的落户门槛区域以及老一代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显著;针对较高的落户门槛与高技能劳动力群体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产性收入产生抑制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提高财产性收入的路径为金融素养的强化与方言距离的缩短,其底层逻辑则可归咎于“学习效应”与“交流效应”的提升。进一步讨论发现,注重跨省流动中的行业分割状况,有利于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富差距扩增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结论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提高财产性收入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财产性收入 共同富裕


[作者]

张永奇 博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庄天慧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编号: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四省藏区农牧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编号:20BJY14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决策动因、行为决策及效应评估研究”(编号:22YJC630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要素流动能够推动城乡二元结构转化吗?*


游 斌


[摘要]要素流动是城市和农村两大部门经济存在二元反差的结果,要素流动方向、速度和规模将重塑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劳动力、土地、资本三种要素流动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机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和土地从农村流出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资本从农村流出在全国层面,以及东部和东北抑制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由于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存在资本抑制与资本排斥,资本流出产生促进作用;劳动力和土地从农村流出产生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当流动率超过门槛值后,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呈现“促进→抑制→促进”的变动态势,土地流动的促进效应得到显著强化。基于此,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在保障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促进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有序流动,成为城乡融合机制建构的重要路向选择。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要素流动 城乡融合 门限效应


[作者]

游 斌 博士后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编号:22JD015)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特色与实践表征研究(编号:CX202304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往期推荐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9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8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7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6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5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4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3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2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1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图文 | 《农村经济》编辑部

责任编辑:蔡艳秋

编 辑:何丽娟、石维丹、刘晓娟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忠诚、创新、开放、和谐”办院方针,坚持“立足四川、研究四川、服务四川”工作定位,持续打造“坚强理论阵地、高端新型智库、一流学术殿堂、重要传播平台”,努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