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听·观点』丨常江:介入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

常江 新闻界
2024-09-04


编者按 .

数字时代,新闻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表达情感,并参与日常新闻的生产和流通机制中。这使数字新闻业发生了受众转向,其中情感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动力,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视为探讨数字新闻受众理论的基础,介入性也逐渐成为数字新闻业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和实践趋势。

《新闻界》第8期“前沿视点”围绕“介入性新闻(engaged journalism)”话题推出两篇文章:《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介入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以亲密关系重塑公共生活:介入性新闻的观念、实践及创新限度》。本刊公众号“新闻视界”栏目特邀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常江教授为大家分享其近期关于“介入性新闻”的相关思考与研究。







介入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

常江

讲述人

简介

常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观点提要

情感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动力,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视为探讨数字新闻受众理论的基础。数字技术的可供性为更具有情感指向的新闻文本创造了空间,并且逐渐培育出更加具有介入性意识的所谓的情感公众,进而重新塑造了数字新闻的生态。当“介入”这种行为和这种意识在受众身上发生之后,它必然会跟以客观性为代表的传统的新闻元话语产生冲突,并且受众对数字新闻生态的“介入”本身存在着某种破坏性。它既对现有的新闻受众研究体系乃至整个新闻学的理论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们如何思考未来的新闻伦理的适用范畴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如何重建行业规范,调整实践策略来帮助新闻业应对受众转向,是新闻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介入性的缘起

现代新闻业在诞生之初,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介入性文化。18—19世纪的党派新闻被视为介入性新闻的观念起点。这些新闻主要是由政党资助的报刊生产出来的,这些报刊毫不掩饰自己的主观性,积极参与对舆论的塑造。但是这类报刊将特定的政治议程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这就使得当时的新闻业是一种毫无自主性的权力工具。20世纪中期,客观报道逐渐教条化,进步主义者对于客观性与权力结构的共谋、漠视底层民众诉求的倾向展开了尖锐的批判。人们开始以“介入”为核心概念,探讨另类新闻形态得以存在的可能,比如解释性新闻、叙事性新闻、建设性新闻,等等。这些介入性新闻样态基本涵盖了三种理念:第一,受众对新闻生态的介入,即受众积极的参与对良性新闻生态的塑造;第二,情感对新闻实践的介入,即新闻传播活动不再回避受众,记者积极采纳情感的叙事策略来动员受众参与社会事务;第三,新闻对社会进程的介入,这种介入强调新闻业对文化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积极推动。

技术演进视域下的“受众觉醒”

相对于早期数字新闻生态下的主动受众,平台化时代的新闻受众体现出了两个新的特征: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情感性。网络化公众作为一种群体结构与想象的集体,意味着新闻受众深度地卷入了一种参与性的新闻文化当中,新闻介入也因此而获得了某种经验上的合法性。情感性,则指驱动新闻受众的介入式行动的一个基本逻辑,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无论纯粹的客观性还是绝对的公众理性,其实都是不存在的。相比之下,情感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能,它始终存在于新闻生态的生成逻辑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学者帕帕克瑞斯(Zizi Papacharissi)提出了情感公众的概念。他将情感视为捕捉数字技术与人类行为之间的流动动力学的关键术语。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鼓励新闻受众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分享,使得某些意识形态能够在情感公众的广泛连接当中被塑造出来,并且直接催生大众参与介入式的数字运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获得了行动者的积极文化角色。

介入性新闻带来的挑战

介入性专业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新闻生态构成了非常严肃的挑战。首先,在具体的生产实践当中,情感驱动的介入性新闻往往具有高度的发散性特征;其次,情感公众的介入性新闻事件与既有的意识形态冲突紧密的交织,成为社会变革甚至社会反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介入性新闻所代表的更大的挑战,是它为情感操纵提供了可能,并进而带来了分裂社会共识的危险。情感化的新闻介入往往破坏性意图大于建设性意图,且十分容易在实践中生成极端话语乃至极端行为。因此,对新闻介入性保持批判性审视始终有着充分的必要。总而言之,介入性观念和实践的发展,赋予新闻业一种新的社会角色。这种新的角色,一方面让新闻业更加深刻和有机地嵌入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当中,另一方面也消解了新闻业在文化上的建制性和独立性,令新闻直接卷入到操纵和分裂的文化战争之中。

介入性视角下的实践路径

为了探索维系新闻业生存,建设良性新闻生态的道路,我们在介入性的视角下,大致归纳出三种实践路径。首先,新闻业应该完善既有的参与式新闻的生产机制,在为受众的介入性实践提供更加畅通的管道和更加宽广的空间的同时,应该不断地探索建立适用于受众的数字新闻专业规范体系;其次,正视情感在新闻实践当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并且通过积极的、理论化的策略使情感作为一种驱动力,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服务于建设性的新闻传播目标;最后,新闻机构应该大力推进对于大众数字新闻素养的培育,尤其注重提升大众对不同的数字工具的效能和影响的全面认识,以及审视总体媒介环境的批判性思维。

一键下载原文


往期精彩回顾

《新闻界》2023年第9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8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7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6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5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4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3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2期目录
《新闻界》2023年第1期目录


编辑: 徐秋染   谢豪莹(实习生)

校对: 李韵奕 

审核: 段吉平 

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中国新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微信号|ixinwenjie

唯一投稿渠道|www.ixinwenjie.com


欢迎订阅2023年度《新闻界》杂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