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人一周微评】赞同讲真话,但不应只讲难听的真话

南人 GIS圈 2021-04-28
图源网络
作者:南人
编辑:GIS菌
| 本文约 28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
近日关于方方日记要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引发了热议,支持方与反对者各执一词,几乎每个群都会或多或少地关注,更冒出了无数关于该事件的文章。
我却感触不深,方方日记也仅偶尔看看,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觉得有位深陷疫情中心的作家愿意记述这段特定时期的切身感受、人间冷暖,也是蛮好的,只是没太大耐心一直看下去,感到有点平淡。没想到日记却引来了不少人关注。
为何那么受追捧呢,按说也就是寻常的叙事风格,絮絮叨叨一番而已,不算太有吸引力啊,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方方一直在说真话——至少是她自己认为的真话,尤其是表达了情绪,谴责了社会的不足,由此得到了不少人的高度认同,似乎代表了部分人的心声。
的确,类似的声音太少了,成了稀缺资源,所以大家会特别关注,我曾经在群里说,如果有千千万万个方方,那或许就不稀罕了。好了,在此就不再议方方了,只是想由此引出另一个话题——关于讲真话的看法。
我们看到,说真话是多么容易受到关注,尤其是说一些揭露不足的真话,容易引起共鸣。其实历来如此,我想任何社会、任何环境都总有不满的情绪,有人能说出来,那是很“爽”的事,大家也愿意关注,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人人都有说真话的权利,这更能引发大家说真话的冲动。
当然,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说真话需要勇气,更需要准确的判断——有时你自以为是真相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相,否则就会造成很大的争议,甚至引来一顿恶骂。就跟方方一样,开始追捧的人多,后来指责的人多,渐渐发现整个情势转变了,之前的真话未必跟大势相符,尤其面对日记要在海外传播时,大家投入了爱国情怀,就更难以容忍了。
我想说的是,我们鼓励讲真话,“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方法,其基础就是要讲真话,因此本无可厚非,也是非常欢迎的,但我觉得在中国,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讲真话需要点艺术和准则,否则真话就未必能起到效果,讲真话的人还会自觉委屈。
一是 你的出发点,是否本着解问题的目的,还是仅仅为发泄而发泄。我们需要动机向好的真话,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真话,有利于维护多数人共同利益的真话,而不是那些仅仅为了宣泄情绪、表达不满的真话——当然也可以说,但就未必受欢迎了。
二是 讲真话还得看场合,不是随时随地都适合讲,这是人之常情、礼仪所需,否则这些真话就会变得很不受人待见。比如不能跟一位女士见面就说:“哇,怎么老那么多啊”“怎么又胖啦”,见到病人就说“你这个病啊,不知死了多少人了”,看到小女孩美颜图片就说“都是P出来的,实际并不咋样”,一上酒桌就说“现在的青菜都打农药的,酒店用的都是地沟油”等等。想想,即便句句都是真话,但如果句句都很伤人,这有意义吗,中国人倾向于含蓄的表达,大多数人都看破不说破,心里明白,维系一个和谐的关系。很多西方人还更夸张,见人都说“very good!”这样大家都开心,有何不可呢?更大范围看,各国有各国的文化和环境,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其实不必太纠结。
三是 讲真话还得讲究点艺术,以不伤人为前提,不是说你讲真话就可以目中无人,可以直来直去。经常听到有人以“我这个人很直哈......”作为说话的开头,似乎在“很直”的幌子下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随意“点评”了,你倒是“爽”了,可人家呢。还有部分人经常说“话糙理不糙”,是的,但假如角色互换呢?可能早就跟人翻脸了,不要说旁人,亲人都不能直通通地来呢,态度不好内心也是不能接受的,哪怕道理正确无比,心里都不服。因此时常会听到一些人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别人不理解他,不能包容真话,其实NO!别人更多地是不接受你的方法和态度,而不是道理本身,或许也可以去上一些人际沟通课,可以了解到怎么讲真话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甚至还会心生感激,如果用对了方法,你会发现并不是别人真的不能听真话。尤其是在一些正式开会的场合,你直截了当来个“炮轰”,试想效果如何?提建议的前提是不能让人难堪,且维护别人尊严,否则再好的真话也难以接受。
四是 真话不代表就是反话、难听的话,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真话就得是反话、揭短的话、难听的话,是揭露阴暗面的,是指责社会不公的,是批判不良现象的,似乎这样的“真话”才过瘾。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真话应该是事物的完整面,要更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本质,包括弘扬好的一面、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流现象,这样人们才有希望、才有动力、才有方向,否则陷入一片哀声、一片焦虑、一片互责之中,哪能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呢。就跟当下疫情一样,如果我们天天只发坏消息,对取得的进展(无论中外)只字不提,对抗疫中的英雄事迹避而不谈,那会是好的社会吗?刚开始大家都在指责武汉政府不力,但通过封城的举措,我个人认为可以说是将功补过了,功莫大焉,绝对算“闭卷考”的优等生了。
五是 讲真话的同时最好能提出建设性想法,就是既然你看到了弊端,能否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呢,设身处地去想想,这样可能有利于你体会问题解决的难度。中国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如此,挑出毛病容易,解决问题却很难,很多时候可能别人早就想到了,但受条件限制,确实暂时没法解决,那就需要我们多一点体谅,而不光是指责。像是疫情期间,我们天天待在家里,发表评论是很容易的,可那些身在一线的人,没有休息日也没有节假日,身处危险之中,身心疲惫,可能我们就无法直观感受了,这或许就有失偏颇了。
我留意到,就我看到的大多数“真话”,都是发发牢骚的宣泄情绪,而且往往没有躬身入局,都是旁观者多,我们更希望听到专家的真话、内行人的真话、成功者的真话。
不过我也在一些交流群里看见了正能量。比如我看到武大校友企业家的“武大商帮”群里,全是正能量的内容,都是如何捐款捐物、如何腾挪企业医院床位、如何倡议社会帮扶疫区、如何动员企业优先给医护人员子女就业,他们当中有陈东升、阎志、毛振华、雷军、喻杉、孙宏斌、蹇宏等一批知名企业家,他们影响带动捐助了二十亿的款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央也都多次肯定他们的行为,我就在想,难道他们就没有委屈和不满?他们就看不到一些不良现象?按说他们也都看见了,但他们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而不是挑毛病的意见领袖,这才是实业兴邦的精英啊!我们到底该向谁学习呢?
总之,我是接纳、包容、鼓励说真话的,只是要注意分寸,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才能让人接受,真话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用,否则如果只是一味讲些难听的真话,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虽然在网上也许也有很多人为你叫好,但那都是离你很远的人,如果在现实中试试,可能会让身边的人都讨嫌,同事领导不待见你,兄弟姐妹都不欢迎你,亲戚朋友都回避你,最终只会郁闷不已,发更多牢骚,自以为社会不接纳你,不理解你,实际上是你令到周遭的人不舒服了,好好检讨一下吧。
-
END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可查看文章哦)
▪︎ 相关阅读 ▪︎
【南人一周微评】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出炉,基层市县该怎么办?
【南人一周微评】 为何武大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是花落测绘学科?
【南人一周微评】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有感并看与测绘的关联
【南人一周微评】不直播,非企业——疫情下的新风潮

GIS圈


呈送未必知晓的行业资讯另一视角解读产业新闻深度挖掘地信精英故事
欢迎长按关注我们哦▼▼▼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