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玉平 李智鑫 |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四所大学的调查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2-05
收稿日期:2021-08-20
修回日期:2021-09-27
终审日期:2021-10-01

录用日期:2021-10-27

崔玉平  李智鑫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四所大学的调查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大学生个体带来显著的非货币非市场收益。基于样本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可以通过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公共参与、心理体验等5个维度来度量;(2)样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总收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收益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适应、心理体验、人际交往、公共参与、行为规范;(3)大学生社会实践次数、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接受培训次数、单次实践时长、学校宣传力度、学校和社会支持程度以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程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总收益或其中某一维度收益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关键词:大学在校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水平监测评估研究”(20YJA880006)

作者简介:崔玉平,男,黑龙江林口县人,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李智鑫,男,山西平定县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研究。

一、引    言

自1982年2月北京大学等高校155名大学生进行的“百村调查”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拉开序幕。1987年6月,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下发《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正式提出要把高校学生在假期和课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全面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长、形式、经费、实践基地等分项作出指导。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社会实践正式写入高校课程。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再次强调“在本科思想政治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前后有超过数百万大学生投身于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和效益的多样性、复杂性、潜在型、长期性,社会实践课程的效益分析常常停留在总结描述上。很多大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和长远价值,消极实践、“签字”实践、“盖章”实践、实践活动浮夸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甚至给派出学校和接受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运用教育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探究社会实践活动的收益与成效,研究成果有利于启示大学生更加积极理性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社会实践课程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早期经济学家更多对教育投资的货币收益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教育投资形成个体人力资本、带来可量化的货币收益并具有较高私人收益率的结论,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发展初期,教育的投资性货币收益研究比较充分,而教育的私人非货币收益实证研究不足,70-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研究不断细化和深入拓展,学者不再局限于教育投资的私人货币收益和市场收益研究,开始循证探索教育的私人非货币、非市场收益,这里的“私人”通常指受教育者个体。

(一)教育投资的个体非货币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舒尔茨(T.W. Schultz,1963)指出学校教育无论现在(例如同学交往中得到的愉快)或未来(如增长欣赏与鉴别能力)都可使人得到满足。这一观点表明,早期研究已经发现教育能够带来属于个体非货币收益范畴的消费性收益。但是,围绕教育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领域展开系统性研究的学者当属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Robert T. Michael,1972,1982),他探讨了教育对个体消费效率的作用以及表现在学校教育的纯消费效应和学校教育影响个体劳动力市场外活动效率等方面的收益。麦克马洪(Walter W. McMahon,1984)认为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可以看作是个人一生因教育而增加的非货币收益,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非货币补偿、教育对个体未来家庭生产和消费的贡献,以及教育对女性受教育者未来家庭管理和儿女抚养的非市场时间内所作出的贡献;他研究发现,不同学历和职业的私人非货币收益率存在差异,教育的个人非货币收益率平均为7%,自雇佣者为19%,管理人员、医生、律师分别为14%、13%、12%。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学生的非货币收益能够达到总收益的50%以上。盖斯克和科恩(Geske & Cohn,1998)的研究显示,高等教育非货币收益远大于其货币收益。维拉(Vila,2000)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的非货币收益”内涵作出界定,认为教育除了带来更多的可用货币衡量的财富或福利回报之外,给个体、家庭、社会带来的不用货币度量的积极影响及外部溢出效应,统称为教育的非货币收益(non-monetary benefits of education),可分为教育的私人非货币收益和社会非货币收益。综合上述知名学者的观点,可以界定教育的个体(私人)非货币收益的内涵,就是指教育给受教育者个体带来的不用货币度量的积极影响和好处。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作为学校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和教育生产的参与者,从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个体非货币收益主要是指教育的即期消费性收益,包括在校求学期间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好处、因能力与素养提升而带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如满意度、获得感、价值感、安全感、自信心)与评价。

国内关于教育的非货币、非市场收益的论证也不少见。有考察教育非货币收益的起源和发展(费文会,2016) ;有研究发现北京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随迁老人孤独感更低、家庭更加和睦(李锋亮、李拉,2011);有研究证明农民工接受教育和培训具有巨大的个体非货币收益和溢出效应(崔玉平、吴颖,2019)、中等职业教育能带来显著的非货币收益(李兰兰,2011)、农村生源的高职生获得的非货币收益高于城镇学生(李德方、周芳,2018);有研究发现教育非货币收益具有异质性,能力较低、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获得的教育非货币收益更大(张秋山、张宁宁,2012)。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下文简称“双非”)收益

广义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按照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校外社会活动来实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本文研究的社会实践是指国内高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群体志愿者在“文、教、科、卫、企”等领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高校组织下,大学生团体深入社会产业部门学习实践和历练的一系列活动,具有规模大、覆盖面广、时间集中、种类丰富、活动目的明确的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规定内容。

已有学者对社会实践的收益和价值予以论证。有些学者重点考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王文山,2015)。有些着重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如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增强就业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职场生存和适应能力(李志兵,2015)。还有学者论证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钟永淑等,2010)。还有一些学者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思想品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水平(曹勇、谷继建,2009)。总体来说,国内教育非货币收益实证探究正在广泛展开,但有待细化与深化。鲜有研究教育过程或具体课程的“双非”收益问题。社会实践课程已经持续十几年,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身于“三下乡”服务当中,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给大学生带来“双非”收益,对此作出全面评价十分必要。

所谓社会实践的“双非”收益是指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个体带来的不能直接用货币衡量的不通过市场交易活动来实现的益处和积极效应。根据收益主体不同,教育的“双非”收益分为个体“双非”收益和社会“双非”收益,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的对象多、差异大,其社会“双非”收益较难真实测度,因此,本文仅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自身带来的“双非”收益。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不属于市场经济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获得的即时消费性收益和从思想觉悟、人品素养、社会知识、社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的效用满足和回报,难以直接用货币衡量,又不属于市场交易活动的产物,因此,比较适合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来概括。

社会实践可以在当下和未来给大学生个体带来非认知类“双非”收益。所谓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认知类“双非”收益是指通过社会实践类教育活动形成的一系列诸如自信、自尊、毅力、动机、社交能力等非认知方面技能与能力给大学生个体带来的不用货币衡量的好处和积极影响。因为从能力投资跨生命周期的可替代性来看,非认知技能投资周期的可替代性更高,可以在成年初期(20岁前后)进行再投资,其投资效果可能会更好,本科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非认知能力培育应该作为在校大学生早期教育培训的重点。本科大学生早期学业自我效能感、抗压力、自控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会正向影响后期学业成绩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早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非认知能力形成的有效且便捷途径,非认知技能的塑造与提升应该成为大学社会实践类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立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与功能视角,下文着重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测评问卷,反映长三角区域样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双非”收益水平。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测评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的维度

社会实践是高等专业教育链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是高校学生毕业独立走入社会之前的重要锻炼阶段,具有深远意义。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和功能表现,从中可以提炼出测评问卷的维度。

第一,教育投资具有纯消费性收益,作为教育投资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带来的消费性收益,属于“双非”收益范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多样化学习生活中享受充实、领略意义,还可以在同学分工合作、协同交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可以从有目的的志愿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这些都属于心理层面上的体验与收益。

第二,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有助于提高社会化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协调沟通、有效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这方面的收获属于适应社会的非认知能力方面的即期收益。

第三,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个体的行为规范,增加自治与自控能力,促使个体更加积极生活与理性决策,对未来储蓄、投资、理性消费等各种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这些作用属于行为规范上的收益。

第四,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学习能力、创新创造意识与能力以及提升身体素质。

第五,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社会实践能促使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和承担责任,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愿。

综合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功能和价值的论述以及教育“双非”收益的定义,发现上述五方面的好处和积极影响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范畴,同时结合苏州大学10名学生和7位教师(包括辅导员、团委书记、就业指导教师)的访谈结果,最终确定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普遍具有心理体验方面的消费性收益;社会实践的本质要求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行为规范性、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愿。据此可以从如下五个维度入手测度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水平,即(1)心理体验,它是教育投资中普遍存在的最明显的“双非”收益,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充实与满足、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价值感;(2)社会适应,它是社会实践的本质要求,是真正体现社会实践“双非”收益水平的核心指标,包括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观察、体验并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认清并着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3)行为规范,它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收益的外显行为体现,包括更加积极主动地反思与总结、更加自律、自控与自治;(4)人际交往,它是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包括灵活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沟通合作与提升社交能力;(5)公共参与,它是社会实践带来个体公民意识、公德水平提升方面的好处,是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塑造,通过个体更加关注社会事务、更愿意参与公益活动等方面体现出来。基于上述五个维度的分析,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测评问卷,共设计23道单项选择题目(A1-A23),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每个题项下设置“完全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有点不同意也有点同意(3分)”、“同意(4分)”、“完全同意(5分)”五个选项,题项加权平均得分(见下文)越多表示社会实践的“双非”收益水平越高。

(二)个体“双非”收益问卷的试测与题项检验

2020年5月和2020年10月分别进行了两次前期试测,调查对象为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的苏州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09和102。第一次试测后,主要根据被试反馈修正表述模糊、内容重叠的题项;第二次试测后,对量表题项进行项目检验。根据题项在高低分组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删除相伴概率大于0.05的差异不显著题项;删除与总分相关系数小于0.5的题项,共删除3个题项。之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33,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628.242(自由度为210),p<0.001,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样本选择与调查数据描述

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内各选择一所高校,为了保证高校水平基本在同一层次,可以横向比较,方便抽样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省属综合类高校,保证调查对象专业相对齐全;二是双一流高校。最终确定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为三省一市的样本高校。按照各样本高校学生人数占比确定各校发放问卷的数量,确保有效问卷占比与在校生人数占比大致相当。

问卷调查采用“线下扫码+线上作答”的形式。在问卷星平台完成网络版问卷设计,之后利用社会关系,将网络版调查问卷二维码发送给四所高校受托师生,再由各高校受托者打印问卷二维码,到高校食堂内随机请求有暑期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扫码填答。截止到2020年11月7日9时整,四所高校问卷回收结束,最终回收1012份网络版调查问卷。回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预处理,剔除填答时间少于90秒或长于1000秒的问卷,剔除呈现“一勾到底”的规律性作答问卷,共剔除195份问卷,最终得到81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0.73%,安徽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宁波大学四所大学有效问卷占所有有效问卷比例分别为22.5%、35.6%、28.3%、13.6%,与实际学生数占比大体一致。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结果显示,男女比例分别占30.6%和69.4%;包含大二、大三、大四(含大五)、研究生四个年级段,分别占比21.4%、24.7%、22.3%和31.6%;家庭户籍中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基本持平;家庭月收入中,在2000元以下所占比例最少,为5%,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5000-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分别占32.8%、35.3%和26.9%;专业涵盖了文科(35.5%)、理科(22.2%)、工科(23.9%)、医科(11.8%)和其他(6.7%);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过学生干部经历;政治面貌中共青团员居多,占72.3%,其次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17.1%、群众9.4%和其他1.1%;学业成绩分为四个档次,分别是全班前25%、全班25%-50%、全班51%-75%以及全班后25%,分别占比37%、33.2%、18.5%、11.4%,总体上看,调查对象的类别分布比例不存在奇异值。

(四)测评问卷的质量检验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检验测评问卷结构,对正式问卷随机奇偶排列,抽取偶数问卷共408份,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SPSS25.0进行理论模型探索。首先对变量及数据的适合性做检验,KMO值为0.935,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4983.512(自由度为190),p<0.001,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未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最大方差转轴法,依据上文五个维度的构建,限定提取5个因子。结果显示,所有题项公因子方差和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不存在显著交叉载荷,各因子在转轴后解释变异量分别为16.955%、14.381%、13.993%、13.426%、12.506%,累计解释变异量71.262%,达到统计学标准,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因此保留5个公因子。根据因子下辖题项内涵,公因子分别被命名为“社会适应(F1)”、“人际交往(F2)”、“行为规范(F3)”、“公共参与(F4)”“心理体验(F5)”。测评问卷总体Cronbacha系数为0.939,各因子的Cronbacha系数介于0.813-0.875之间,表明内部一致性信度理想。

2.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AMOS22.0统计软件对另一半共409份问卷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进行建构效度检验。

第一,收敛效度。每个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0;所有维度的合成信度系数(CR)均大于0.60;所有维度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0.50,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收益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良好。

第二,区别效度。在检验中除F1与F3的标准化相关系数大于F1的AVE平方根外,其余所有潜在变量各自的AVE平方根值均大于任意两个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值,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收益测量模型的区别效度尚可。

第三,适配度。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非货币收益测评模型的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显示,卡方自由度比(c2/df)为2.398(<3.00),RMSEA值小于0.08,GFI值大于0.9,AGFI大于0.8,TLI值、CFI值均在0.90以上,表明达到良好的适配标准。

整体而言,所构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测评问卷质量达标。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双非”收益现状

计算大学生社会实践“双非”收益总体(加权平均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所含题项的算术平均分),结果显示(见表1上半部分):各维度得分介于3.75-4.05之间,个体“双非”收益总体平均得分为3.96,表明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的个体“双非”收益的确存在,只是没有达到理想的较高以上(得分大于4)水平,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社会适应(均值=4.05)、心理体验(均值=4.03)、人际交往(均值=3.99)、公共参与(均值=3.95)、行为规范(均值=3.75),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社会适应、心理体验方面的个体收益最大,相对而言,短时间社会实践对行为规范的影响不够给力。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用于探究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表明,顺利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前期专业培训、高校内广泛宣传与动员、各方组织支持、完善基地建设,同时加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时间。除此之外,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也会影响个体收益,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实践的“初次年份”变量。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和前期访谈结果,本研究将大学生个体背景因素(包括所在高校、性别、年级、家庭户籍、家庭月收入、所学专业、是否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学业成绩)设定为控制变量,用于控制这些变量的影响,增加模型的稳健性;将社会实践参与次数、初次参与社会实践年份、指导教师数量、培训次数、实践时长、学校宣传力度、学校和社会即外部对社会实践支持程度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程度等设定为解释变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及其各维度(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公共参与、心理体验)设定为被解释变量。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与赋值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均值

标准差

被解释变量



社会适应
4个测量题项得分的平均数
4.05

0.68

人际交往
4个测量题项得分的平均数
3.99

0.70

行为规范
4个测量题项得分的平均数
3.75

0.78

公共参与
4个测量题项得分的平均数
3.95

0.68

心理体验
3个测量题项得分的平均数
4.03

0.76

“双非”总收益
按照方差贡献率转换来的权数对维度得分加权平均
3.95

0.73

控制变量



所在高校
上海大学=1;苏州大学=2;宁波大学=3;安徽大学=4
2.30

1.11

性别
男=1;女=0
0.31

0.46

年级
较高=1;较低=0
0.54

0.50

家庭户籍
城镇户口=1;农村户口=0
0.50

0.50

家庭月收入
较高=1;较低=0
0.62

0.49

所学专业
文科=1;理科=2;工科=3;医科=4;其他=5
2.32

1.25

学生干部
是=1;否=0
0.33

0.47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1;非中共党员=0
0.17

0.38

学习成绩
较好=1;较差=0
0.70

0.46

解释变量



实践次数
较多=1;较少=0
0.26

0.44

初次年份
较早=1;较晚=0
0.57

0.50

指导教师数量
较多=1;较少=0
0.22

0.42

培训次数
较多=1;较少=0
0.31

0.46

实践时长
较长=1;较短=0
0.25

0.43

学校宣传
非常不足=1;不太充足=2;一般=3;比较充足=4;非常充足=5
3.23

0.91

外部支持
非常不足=1;不太充足=2;一般=3;比较充足=4;非常充足=5
3.38

1.00

基地建设
非常欠缺=1;比较欠缺=2;一般=3;比较完善=4;非常完善=5
3.23

0.96

注:因简化研究需要,对自变量分类及赋值进行必要合并,依次调整如下:①对年级变量,将“大二”“大三”选项合并为“较低”,统一赋值为0;将“大四(含大五)”“研究生”选项合并为“较高”,统一赋值为1。②对家庭月收入水平变量,将“2000元”“2000-5000元”选项合并为“较低”,统一赋值为0;将“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合并为“较高”,统一赋值为1。③对政治面貌变量,将“共青团员”“无党派群众”“其他”选项合并为“非中共党员”,统一赋值为0,将“中共党员”赋值为1。④对学业成绩变量,将“全班前25%”“25%-50%”选项合并为“较好”,统一赋值为1;将“50%-75%”“全班后25%”合并为“较差”,统一赋值为0。⑤对社会实践次数,将“1次”“2次”选项合并为“较少”,统一赋值为0;将“3次”“3次及以上”选项合并为“较多”,统一赋值为1。⑥对初次实践年份,将“2020年”“2019年”选项合并为“较晚”,统一赋值为0;将“2018年”“2017年及以前”选项合并为“较早”,统一赋值为1。⑦对指导教师数量,将“0人”“1人”选项合并为“较少”,统一赋值为0;将“2人”“3人及以上”选项合并为“较多”,统一赋值为1。⑧对培训次数,将“0次”“1次”选项合并为“较少”,统一赋值为0;将“2次”“3次及以上”选项合并为“较多”,统一赋值为1。⑨对实践时长(最长的一次实践时间),将“1-7天”“8-15天”合并为“较短”,统一赋值为0;将“15天及以上”界定为“较长”,赋值为1
表2呈现了解释变量(未合并选项之前)与被解释变量即个体“双非”收益及各维度变量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设定的解释变量与个体“双非”收益或其某一维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变量设定为解释变量有统计学依据。
表2  个体“双非”收益及其各维度与设定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社会适应
人际交往
行为规范
公共参与
心理体验
“双非”总收益
实践次数
0.111***
0.096***
0.107***
0.059
0.119***
0.114***
初次年份
0.070**
0.067
0.077**
0.046
0.058
0.075**
指导教师数量
-0.009
0.069**
0.032
0.093***
0.014
0.048
培训次数
0.116***
0.147***
0.196***
0.182***
0.114***
0.189***
实践时长
0.109***
0.041
0.071**
0.003
0.065
0.071**
学校宣传
0.199***
0.196***
0.284***
0.334***
0.181***
0.292***
外部支持
0.221***
0.223***
0.261***
0.303***
0.194***
0.296***
基地建设
0.227***
0.219***
0.297***
0.349***
0.227***
0.328***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二)回归分析结果

利用SPSS25.0软件基于OLS方法的六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检验解释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收益及各维度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见表3)。所有回归模型调整后R2介于7.6%-16.4%之间,F检验P<0.001,表明模型回归分析有效;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3,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P-P图和Q-Q图显示各回归残差接近正态分布;德宾-沃森检验(D-W)值介于1.788-2.027之间,表明残差独立性良好;最后,残差散点图显示,非标准化残差值不随因变量变化而呈现有规律分布,表明残差方差近似齐性。

考察模型回归结果中自变量系数的统计显著性状况,得到如下结果:

(1)指导教师数量与个体总收益及其各维度收益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说明增加指导教师数量并不会使学生“双非”收益增加。

(2)基地建设变量与个体总收益及各维度收益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由此推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程度对个体总收益及各维度收益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3)实践次数较多的大学生仅在社会适应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次数较少的大学生,在其它维度及总收益得分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别,表明实践经历的积累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社会。

(4)较早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行为规范维度及个体总收益上得分显著高于较晚参加实践的大学生,表明大学生越早参加社会实践,从中获得的收益越大。

(5)社会实践培训次数较多的大学生仅在公共参与维度得分上高于培训次数较少的大学生,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多次培训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对总收益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6)单次实践时间较长的大学生仅在社会适应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时间较短的大学生,表明单次实践时间拉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但是对总收益和其它维度收益的增加没有显著作用。

(7)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有利于大学生在行为规范和公共参与维度上提升收益,但是对其它维度收益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说明通过学校宣传与引导可以在理念和认识层面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公益事业参与。

(8)加强学校和社会支持力度,有利于大学生增加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维度上的收益和个体总收益。

(9)上海大学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行为规范等维度上获得的社会实践收益以及个体总收益都显著高于安徽地区,宁波大学学生的公共参与维度的收益显著低于安徽大学;男性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收益高于女性;农村户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收益和个体总收益显著高于城镇户籍大学生,这一结果与张秋山、张宁宁(2012)和李德方、周芳(2018)的研究结论一致;中共党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方面收益和个体总收益显著高于非中共党员学生。

(10)年级、家庭月收入、所学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学业成绩等方面不同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个体总收益及其各维度收益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3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的回归估计结果

变量
社会适应
人际交往
行为规范
公共参与
心理体验
总收益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
模型6
所在学校(以“安徽大学”为参照)
上海大学
0.187*
 
(0.081)
0.169*
 
(0.083)
0.299***
 
(0.089)
0.012
 (0.078)
-0.008
 (0.091)
0.138*
 (0.067)
苏州大学
0.022
 (0.069)
-0.017
 (0.071)
-0.065
 (0.076)
-0.043
 (0.066)
-0.112
 (0.078)
-0.039
 (0.057)
宁波大学
0.078
 (0.084)
-0.124
 (0.087)
-0.12
 (0.093)
-0.168*
 (0.081)
-0.132
 (0.095)
-0.085
 (0.069)
性别
0.127*
 (0.062)
0.035
 (0.064)
0.13
 (0.069)
-0.039
 (0.06)
-0.011
 (0.07)
0.054
 (0.051)
年级
-0.113
 (0.058)
-0.066
 (0.06)
-0.092
 (0.064)
-0.014
 (0.056)
0.006
 (0.066)
-0.06
 (0.048)
家庭户籍
-0.072
 (0.049)
-0.084
 (0.051)
-0.125*
 (0.055)
-0.091
 (0.048)
-0.069
 (0.056)
-0.088*
 
(0.041)
家庭月收入
0.043
 (0.049)
0.044
 (0.051)
-0.011
 (0.054)
-0.063
 (0.047)
0.028
 (0.055)
0.01
 (0.04)
所学专业(以“文科”为参照)
专业=理科
0.012
 (0.065)
0.02
 (0.068)
0.012
 (0.072)
0.008
 (0.063)
0.039
 (0.074)
0.018
 (0.054)
专业=工科
0.000
 (0.065)
-0.032
 (0.067)
0.01
 (0.071)
-0.02
 (0.062)
-0.018
 (0.073)
-0.011
 (0.053)
专业=医科
0.035
 (0.084)
0.059
 (0.086)
0.133
 (0.092)
-0.001
 (0.081)
0.01
 (0.095)
0.048
 (0.069)
专业=其他
0.035
 (0.099)
0.022
 (0.102)
0.047
 (0.109)
-0.061
 (0.095)
-0.062
 (0.112)
0.000
 (0.081)
学生干部
0.05
 (0.051)
0.052
 (0.053)
-0.045
 (0.056)
0.068
 (0.049)
0.065
 (0.058)
0.038
 (0.042)
政治面貌
0.124
 (0.065)
0.134*
 (0.067)
0.235***
 (0.072)
0.078
 (0.062)
0.141
 (0.073)
0.142**
 (0.053)
学业成绩
0.025
 (0.052)
0.037
 (0.054)
0.056
 (0.058)
0.002
 (0.05)
0.005
 (0.059)
0.026
 (0.043)
实践次数
0.11*
 
(0.056)
0.032
 (0.058)
-0.003
 (0.062)
-0.062
 (0.054)
0.091
 (0.063)
0.036
 (0.046)
初次年份
0.102*
 (0.056)
0.098
 (0.058)
0.127*
 (0.062)
0.082
 (0.054)
0.038
 (0.064)
0.091*
 (0.046)
教师数量
-0.049
 (0.058)
0.027
 (0.06)
-0.037
 (0.065)
0.005
 (0.056)
0.053
 (0.066)
-0.003
 (0.048)
培训次数
-0.002
 (0.054)
0.037
 (0.056)
0.115
 (0.06)
0.124*
 (0.052)
-0.004
 (0.061)
0.052
 (0.044)
实践时长
0.129*
 
(0.054)
0.002
 (0.056)
0.069
 (0.059)
-0.025
 (0.052)
0.075
 (0.061)
0.053
 (0.044)
学校宣传
0.008
 (0.037)
0.018
 (0.038)
0.088*
 (0.04)
0.125***
 (0.035)
0.051
 (0.041)
0.055
 (0.03)
外部支持
0.095**
 
(0.035)
0.099**
 
(0.036)
0.063
 (0.038)
0.017
 (0.033)
0.056
 (0.039)
0.078*
 (0.029)
基地建设
0.097**
 
(0.032)
0.076*
 
(0.033)
0.11**
 (0.036)
0.158***
 
(0.031)
0.134***
 (0.037)
0.113***
 
(0.027)
截距项
3.173***
 (0.126)
3.214***
 (0.13)
2.73***
 (0.139)
3.028***
 (0.121)
3.194***
 (0.143)
3.068***
 (0.104)
R方
0.115
0.107
0.174
0.186
0.101
0.183
调整后R方
0.091
0.082
0.152
0.164
0.076
0.16
F值
4.692***
4.329***
7.628***
8.270***
4.057***
8.076***
D-W
1.92
1.847
1.788
2.027
1.953
1.87

注:***、**、*分别表示在0.1%、1%、5%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数值为标准误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编制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测评问卷通过了信度、效度和验证性检验,可以用于度量大学生社会实践非货币非市场收益。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可以从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公共参与、心理体验五个维度来测评。

第二,长三角地区样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维度“双非”收益得分介于4.05~3.75之间,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社会适应、心理体验、人际交往、公共参与、行为规范。如果依据“双非”收益正向测评题项五点计分法来界定参照标准,1-5分等级分别对应着非常低、比较低、中等、比较高、非常高,据此评判,长三角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总收益(得分小于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没有达到较高以上(得分大于4)的理想高度。

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次数、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接受培训次数、单次实践时长、学校宣传力度、学校和社会支持程度以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程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总收益或其中某一维度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只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大学生个体总收益及其所有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程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收益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

第四,指导教师数量多少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收益没有显著影响,其隐含的意思是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必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督导,当然也存在另一种解释,大学生自主性、自立性都比较强,且在某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方面比教师更积极、更有经验,只要实践基地或场所条件达到要求,多一位或少一位带队教师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行动建议

1.放眼长远,尽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运用自身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是沟通校园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梯。非认知能力层面的人力资本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人际互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和积累,教育的投资性非货币收益(如教育在未来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不用货币度量的效用)具有后发性、迟效性,且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研究结果显示,早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比晚参加的获得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更多,说明随着在校时间的延长,大学生对早期社会实践的收益感受越加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实践的价值与作用会随着校园时光的延续而逐渐被清楚认识;亦或者随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社会实践的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感受更加深刻。因此,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培训,要引导大学生戒骄戒躁,放眼长远,注重社会实践的长期效益。同时,在社会实践团队建设中注意性别平衡,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延长社会实践时间,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拓展培训内容,加大宣传力度

社会实践并非“探险”或“旅游”,而是在精心准备、全面培训后的现实锻炼与考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培训和宣传对大学生公共参与维度上的收益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之前,可以充分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同时做好前期与实践场所的沟通与联络。在培训方面,一要加强安全培训与突发紧急状况培训,组织社会实践特殊情况演练;二要加强调研方法、实践技能培训与指导,并且组织实操评比;三要加强沟通交流、统筹协商指导,可以组织模拟场景排练和特殊情景预演;四要规范培训形式与内容,根据年级、专业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培训;五是邀请“社会实践达人”或“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参与分享讨论会。在宣传方面,可以依据以往本校假期社会实践经验与教训,将前期准备、中期开展、后期考核等具体行动要求编制成册,分发到大学生手中,方便随时查阅;可以利用媒体平台展示本校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评选社会实践标兵,引导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规矩与行为规范,利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提供经费保障,获得广泛支持

来自于政府、高校、社会方面的支持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方面收益和总体收益有显著积极影响,同时大学社会实践具有正外部性,因此,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当大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政府提供专项配套经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高校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引导,拓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沟通与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保障,维护大学生权益,提高对社会实践资助力度,引导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支持十分必要,一群充满朝气活力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扬公益精神、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知识和自身资本服务社会,社会各界应该积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可承受范围内的支持以及正面舆论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自我锻炼机会和渠道。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公益组织也应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激励。

4.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合作机制

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减少每次社会实践的前期沟通联络成本、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稳定地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收益。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有计划有选择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沟通联络,以提高社会实践的长效性、稳定性、传承性。明确高校与社会实践基地双方的责任、条件、互利互惠的项目,彼此监督,保证在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收到实效,不流于形式。同时打造精品社会实践基地,为社会实践树立标杆和榜样,定期评选并奖励优秀基地,构建特色基地,如支教基地、爱国教育基地、绿色环保基地、慈善活动基地等。

(三)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调查样本局限于长三角三省一市四所高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结论对优化长三角区域综合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收益状况具有借鉴意义,但难以据此推论或解释其它地区、其它类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体“双非”收益现况。所构建的测评问卷不足以全面揭示大学生社会实践“双非”收益水平,后续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覆盖面,深入剖析个体和社会非经济收益的类别表现,探索收益提升的机制与路径。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文章聚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非货币化收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研究 ,但总体上看文章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提出和作者商榷:

第一,文献与理论梳理与文章主题偏离。文献与理论的梳理主要来自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重心放在了教育的外部性上,但文章的关注的并非是学历教育,而是教育中的社会实践环节,仅以教育的外部性去代替社会实践存在偷换概念的意味。同时,文章关注新人力资本理论中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但这如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文章在这方面并没有清晰阐述社会实践中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整体上看,文献部分能够与社会实践非货币化收益的关联不大,离题相对较远。

第二,第三部分在收益测评维度的论证上稍显割裂,且逻辑性稍显混乱。逻辑上看,可以从教育投资谈起,逐步缩减至社会实践,但逻辑上不应从教育投资到社会实践反复跳跃。对于社会实践而言,收益测评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即选择五大指标的出处何在?文中似乎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依据,这就显得自说自话了。

第三,样本选择。样本选择存在几方面问题:(1)为何选择长三角地区,依据是什么?(2)如何基于长三角地区所得结论,提出对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具有一般性意义的政策建议?(3)长三角地区样本选择时,选择学校的依据是什么?抽取学校的过程并未遵循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样本选择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无法保障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当然,数据抽样过程是文章的致命伤,但现阶段已经较难重新抽样并进行验证。

此外,实证研究结果呈现太过冗长,无法突出研究的重点。实际上,仅需要呈现所涉变量的基本统计信息,表2~表4可以通过文字进行表述,用表格呈现反而更加的繁琐。

审稿结论:退稿。

同行评议意见2

本文设计较为合理,研究过程也比较严谨,是一篇较好的论文。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建议作者进行考虑。

1. 标题过大,主标题只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看不出研究的具体问题或方向。建议进一步具体化,如《论……非市场收益的维度、表现及影响因素》之类。

2. 维度设计部分,文章写道:“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但通观这部分的参考文献,只有国内学者的文献,没有国外学者的文献。而这部分只有国内研究会显得较为片面,建议补充国外的研究。

3. 样本高校大学生的数据在3.75-4.05之间,作者认为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高度”。但事实上,究竟什么是理想高度,一缺乏广泛认可的标准,二也没有常模(除非作者能够提供),因此说他中等偏上也好,还是不够理想也好,都显得缺乏充足的依据。

4. 指导教师数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作者认为隐含的意思是教师指导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是大学生自主性、自立性都比较强,且在某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方面比教师更积极、更有经验,因而教师原本就发挥不了什么指导作用。作者只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因而显得主观性过强。

审稿结论:修后再审或修改后发表。

编辑意见

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红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通修全文格式。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议意见1的回应
(1)“文献与理论梳理与文章主题偏离”。

回应:为此,删去新人力资本理论的有关阐述,红字体部分为修改的部分。

文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的重心不是放在教育的外部性上,这里作者与外审专家的“教育外部性”理解上有分歧,文章理论部分重心是阐述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组织的大学生集体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体带来的非货币形态、不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益处和积极影响,不是阐述实践活动对学生学校之外的社会带来的好处即正的外部性。

(2)大学生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教育投资,大学期间个体社会实践的收益就是投资教育所获得的私人收益的一部分,不存在从教育投资到社会实践反复跳跃的问题。

回应:收益测评的五大维度确立的依据在正文中有阐释,主要依据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提炼和在大学工作学习的作者观察与访谈的结果。

(3)样本选择在文中有交待。采取方便抽样方法。论文研究成果依据长三角地方一流综合性四所高校大学生有限样本调查数据,不能期望其结果和结论可以推论到其他地区其他类型大学的学生社会实践,但可预见其参考价值和启发性。在论文末尾有交待不足。

回应:删去表1、2、3、4,用语言表述代替。

对同行评议意见2的回应

(1)题目已按照要求修改。

(2)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中国特色,本文主要依据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确立“双非”收益测评维度,作者认为不必补充国外文献综述。

(3)论文已补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高度”的参考标准。

(4)作者采纳了外审专家关于指导教师变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解释观点。

第二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2二审意见

修改稿对上一稿中的疑问有了较好的调整或说明,达到了发表要求,可以刊用。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议意见3

文章选题视角新颖,统计方法基本合理,结论比较可靠。需修改之处在于:

1.论文题目为“非货币收益表现”,而内容为“双非收益”,二者不太一致,并且“表现”是指行为表现,而本文关注的是自陈量表结果,二者也存在不一致之处。

2.缺少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请再明确给出所运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及所采用的方差分析的具体类型。如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可能会对变量间影响路径探讨更清楚。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
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蓝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通修全文格式。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1.题目按照建议略有改动,用蓝字体标出。

2.正文增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与功能方面的研究文献综述,用蓝字体标出。

3.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所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已给出,见正文中有关蓝色字体部分,另外文中没有专门的方差分析内容。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审稿结论:同意录用。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崔玉平 李智鑫 |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四所大学的调查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