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鞠法胜 刘卫平 | 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述评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3-08-28

收稿日期:2022-04-02

修回日期:2022-05-10

终审日期:2022-05-10

录用日期:2022-05-20

网络首发:2022-05-31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鞠法胜 刘卫平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述评


摘    要:研究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是从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到过程公平的重要转向。寒门学子在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等维度中表现出备尝艰苦和通时合变的双重面向,两种状态的研究在理论关切中有共通之处:都表现了对教育公平的持续关注,且都在与西方理论对话的同时,关注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理论阐述主要包括: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学生保留理论、抗逆力理论和大学生发展理论,其中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是现阶段的研究主流。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增长点,其后续的理论进路可归纳为:以历时性的视野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完整链条;以共时性的视野审视微观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中观不同场域间的联结、宏观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农村教育观念、观念变迁及农民子女教育获得研究”(BAA170019)

作者简介:鞠法胜,男,山东潍坊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刘卫平,男,山东青岛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一、问题提出

高等教育系统不仅具有人才培养和筛选的功能,还承载着大众实现社会流动的愿望。对社会中下层而言,教育既是阻断代际贫困的重要途径,也是寒门学子突破阶层壁垒、实现代际流动的“安全阀”。以往研究多着眼于寒门学子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的起点公平,却忽视了他们在入学后适应与否的过程公平。已有研究表明,高考所带来的成功仅意味着漫长社会流动通道的开启,即便寒门学子获得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入学机会,也未必意味着他们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与城市学生同样的教育服务、学业成就和社会体验。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升学与就业的结果主要受在校教育成就影响,与家庭背景关联不大。故寒门学子实现社会流动的关键在于适应并利用好大学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和国家政策倾斜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将迈入大学,但倘若他们迟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就难以从朋辈群体和大学场域中获取社会支持,难以实现社会流动。

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表征展开论述。有研究者认为寒门学子以资本匮乏的形象出现在精英院校中,寒门背景在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和社会资本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在经过几个学期的适应后,寒门与非寒门学生间的差距不再显著。上述观点分别代表了寒门学子在大学适应中的两种状态,而这两种状态背后隐含的问题在于:高等教育和大学场域究竟是延续了阶层固化,还是实现了阶层流动?本文将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希望能在展现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图景,回应理论关切和归纳理论进路的同时,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思考。

二、概念辨析:“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内涵解读

(一)研究方法

(一)多重概念的交叉:谁是“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一词大多被作为民间俗语或作为一种隐喻来使用,而非学术概念。尽管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多重视角探讨了这一概念,但对其界定仍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寒门学子”指代了家境贫寒、希望靠自身努力考入名校的学生:他们多来自中小城市、不发达地区,其中也包括城市贫困家庭;朱焱龙将“寒门学子”概念化为“父亲职业为农民、工人和无业三类之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为农村且被所在学院评定为贫困生”。基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有学者用“农村”“贫困县”等地域概念代替“寒门”一词。韩钰将“寒门学子”这一身份等同于无法从父代那里继承足够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农村青年;程猛则将其操作化为农村户籍,即寒门学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农民或农民工,且学子们有相对较长(至少在小学阶段)的农村生活经历,在成长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家境所带来的限制。将“寒门”与农村籍划等号,实际上是遵循了传统的城乡二分法,但这种看似简单易操作的界定也与实际情况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寒门”并非农村的专属标签,伴随经济改革的推进,城市中也有一批人因各种原因致贫,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同样未充分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再加上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频繁流动,现实中很难以农村户口为标准对一个人是否是“寒门”作出精确判断。刘谦以社会文化背景相对弱势的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将“寒门学子”扩展至农村考生与城市贫困阶层中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群体,足见“寒门学子”并非特指一类人,而是弱势群体或低阶层学生的统称。根据上述描述,长于弱势家庭却取得了卓越教育成就的抗逆学生(resilient students)也隶属于“寒门学子”的范畴。此外,王兆鑫将“寒门学子”定义为“从社会底层和贫困及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学生”,可见“寒门学子”与“第一代大学生”的概念也有所交叉。

综上可见,“寒门学子”实质是指经济资本匮乏、文化资本欠缺,但却取得了优异学业成绩的弱势群体学生或低阶层学生。据此,本文的“寒门学子”统一指代来自寒门的大学生。

(二)三重维度的集合:何谓“大学适应”?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适应”是个体健康发展应具备的积极心理素质,体现了个体通过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环境相宜、相适的平衡状态。《社会学百科词典》中“调适”(accommodation)一词与“适应”相近,指“人与人,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经过调适,产生彼此和谐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调适,部分改变自身行为和生活习惯,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社会学词典》将“适应”诠释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明晰自身权力、义务,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在社会交往和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要求的行为”。可见,“适应”强调变化,是个体在和周边环境不断地互动与磨合中,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和结果,表现为行动主体持续的行为调整。

“大学适应”指学生对大学组织系统各环节的协调过程,是因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自我调整机制。拉德(Ladd G W)认为“大学适应”是学生试图适应学校环境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罗杰斯(Rodgers L S)将“大学适应”细分为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睡眠适应、身体健康适应、情绪适应和行为适应六个维度;西蒙(Simon L)认为“大学适应”包括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性三个维度。方晓义提出,“大学适应”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它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七个方面。可见,学生的“大学适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其内容涉及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情绪适应等多个方面。然而,不同学者对“大学适应”划分标准的差异也致使“大学适应”分类冗杂,其中多有重合之处,如“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心理环境”等涉及主观范畴的“适应”都可以被归纳为“自我认知”维度。通过对上述“大学适应”内涵的整体考察和归纳合并,本文将“大学适应”划分为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三重维度,而这三重维度也对应了“适应性研究的三个基本结构”

通过上述梳理,“大学适应”这一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个体与环境系统间所建立的原始平衡状态被打破,他们需要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以满足新的学业要求、应对复杂校园环境并调适人际关系。本文的“大学适应”主要包含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三重维度。

(三)作为过程与状态的“寒门学子大学适应”

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过程常被视为在文化和心理上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寒门学子作为“文化外来者”,在大学适应过程中要面对自身惯习与新机构环境间的不匹配。古狄昆斯特(Gudykunst W B)认为,文化适应是“个体与他们环境间的契合”。当人们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后会产生新的需求,并且努力通过各种活动(如社会交往)去满足这些需求,最终使自身在新环境中舒适地生活。现有研究倾向于从文化解释的视角探寻“寒门学子大学适应”问题,将其视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原有文化和新文化甚至是阶层文化间的差异。贝瑞(Berry J W)将文化适应策略定位为跨文化个体在原有文化与新文化身份间的态度取向,涉及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种策略。有学者提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存在文化固守、文化自杀和寻求补偿三种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寒门学子在大学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了跨文化的体悟,从而形成了相应的观念与行为。这实质上是寒门学子以“城市文化”为参照,在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撕裂与交织中不断审视与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进程,体现在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中。

三、路径分歧: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双重面向

布迪厄提出,寒门学子在进入大学后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像“家伙们”那样抵制学校制度,最终复制父辈文化,“不断地把自身固定在被支配的状况上”,在延续底层命运的同时,实现阶层固化;或是在一场“文化移入”中取得成功,他们通过依附于一种以上的文化,实现阶层流动。上述道路也印证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两种状态:

(一)备尝艰苦: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亏欠进路”

对寒门学子而言,精英大学显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世界,他们在初入大学时备尝艰苦。程猛认为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读书的料’,便不是天生喝咖啡的料,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精英生活样式的‘料’,成了有严重的成功焦虑和无法真正享受眼前生活的‘料’”。威利斯(Paul Willis)步入剑桥大学后也体尝了种种“违和”,“我很快就形成了一种印象,那就是导师们觉得我是一个从‘黑郡’来的工人阶级‘野小子’”。尽管拥有了阶层跃升的机会,但寒门学子在进入大学后却面临更大的辍学风险和出现更多的辍学行为。研究表明,他们在第一学年的辍学风险比非寒门学子高71%,在学制内正常毕业的可能性比非寒门学子低51%。诸多先赋性因素不足使寒门学子面临文化上的匮乏、社交上的劣势和学业上的落后,这些挑战贯穿于他们大学适应的全过程。

其一,在自我认知方面,寒门学子在进入大学后易滋生自卑、低自我效能感和认知障碍等问题。一般而言,大学场域反映的是中产阶层的规范与价值观。寒门学子步入大学后,因惯习差异带来的不适使他们面临不利且不公的校园竞争。在奖助学金资助中,认定环节的“简单粗暴”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寒门学子的尊严。寒门身份会使寒门学子在自我认同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进而衍生出家庭文化叛徒的“情感体验”,甚至是“情感负担”,这使他们极易产生低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障碍。由此,即便寒门学子在早期的学业中取得成功,也无法弥补他们在面对“聪明自信的中产阶层”时出现的自我怀疑。有学者将这种自卑情绪概括为消费能力差或文化消费品味和鉴赏能力不足,还有学者将其概念化为“文化自卑”。值得一提的是,“小镇做题家”“985废物”等标签将寒门学子视为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如此语境下,寒门学子非但没有被视为依靠自身能力“改命”的英雄,反而不断被“污名化”

其二,在校园活动参与中,寒门学子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方面同样存在劣势。寒门学子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的机会普遍较低,这是因为客观上的经济匮乏使他们倾向于勤工助学而非课外活动;在主观上,他们在遭遇文化冲突后容易滋生情感焦虑,甚至会产生疏离与被剥夺的身份体验,导致心理失衡。这些因素会使他们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中表现局促,从而被视为不能与他人建立持久良好的关系。长此以往,他们将不断地进行自我隔离,致使自身陷入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当中

其三,在学业成就上,寒门学子因多方掣肘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农村学生在成绩上普遍落后于城市及郊区的同龄人,他们的教育期望低、学习参与度和能力不足、方法欠妥、学习压力大,以及在线学习的自我调控水平低。同时,他们在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方面也存在一定劣势。有学者提出,这是由于寒门学子家庭资本匮乏,从而不能支撑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致;寒门学子入学前在校园经验、价值观和资源上落后于城市学生,在学习中也较少获得家庭与朋辈的支持。另一方面,寒门学子在进入大学后仍无法舍弃家庭义务和关系,较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他们面临家庭责任与繁重学业间的冲突、时间分配冲突、经济分配冲突和事务性冲突,而上述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就。对此,有学者驳斥道,有关寒门学子学业成就落后的研究通常选取英语成绩作为测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学阶段教育质量的差异。也有学者认为,寒门学子会对自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抱持负面刻板印象,其学业成就落后是因为他们采用绩效规避目标而产生的消极后果

寒门学子的不适应研究大多从“亏欠进路”分析他们的资本弱势地位、进入校园后的惯习错配等,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挣扎及阶层再生产的延续作了注脚。然而,这种分析显然只看到了结构性的制约,却忽略了寒门学子能动性的发挥。以再生产为代表的阶层优势延续理论,似乎只能诠释他们在校园中的挣扎与不适,但无法解释他们应对、化解、融入甚至利用校园文化的过程。

(二)通时合变: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补偿进路”

对寒门学子而言,跨入大学之门是重要的时间节点,预示着“结构”和“能动性”的关键性相遇。大学在给寒门学子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提升文化资本的机会。高等教育可以通过缩小学生在综合素质和社会资本上的差距,从而弱化家庭经济状况劣势所产生的后果。其中,教师和同伴支持是寒门学子发展的重要动力,阅历丰富的大学教师可以向寒门学子提供更为具体的知识内容,传递成功的策略。就经验来看,并非所有寒门学子进入大学后都会“如鱼离水”、倍感艰辛,也有一部分人能通时合变、适应大学生活。

其一,在自我认知方面,寒门学子认可自身勤奋、进取和坚韧的品质,并衍生出自立、自强的积极心态。唐启明和山口和夫提出,在每一个教育过渡阶段,选拔上来的低社会出身的人都要比高社会出身的人在(不可测量的)能力方面更为优秀,并且越到高级阶段其表现越为明显。有研究发现,中国的寒门学子在心理压力、自我效能和自尊感等测量指标方面并无显著劣势。他们并不认为自身存在“学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反而对自身的努力和学习能力颇为认可。有学者提出,参与社会兼职增加了寒门学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坚守,降低了他们因为一直花销家里钱而衍生的“悔意”

其二,在校园活动参与中,寒门学子对与学习相关和师生互动方面的活动表现积极。他们对课前准备、课堂出勤等活动热情很高,对学生咨询更为满意。其中,寒门学子对课程活动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学阶段经验影响,而倾向于咨询则主要与寒门学子缺乏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本有关,他们希望通过咨询弥补在校经验的不足。在中国本土研究中,参与各类学生组织常被视为学生社会适应的核心指标。有研究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有兴趣加入各类组织。其间,他们会在师生互动与朋辈交流中表现积极,不断拓展与重构自身社会网络。也有研究指出,在获得资助后,寒门学子的经济压力有所缓解,他们会将勤工俭学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和参与校园活动,发展学业成就和人际交往

其三,在学业成就中,寒门学子能在有效应对学业挑战的同时,取得一定成就。一般而言,寒门学子在刚入学时的学业准备并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劣势,但有研究表明他们会在后续的学习阶段中取得进步,几学期后与非寒门学子间的差异将不再显著。有学者将寒门学子的学业成就归因于寒门学子的努力行为、教育期望等自致因素,但也有学者认为学生资助政策通过专业认同、学业参与、院校归属感等中介要素,对寒门学子学业成就的取得存在间接影响。中西方寒门学子在学业成就上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学生借助资助政策帮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从事兼职。同时,中国的学业考试与西方的课程论文相比,在成绩上呈现的区分度并不明显

寒门学子的适应研究大多基于“补偿进路”,提出寒门情境能有效激发个人动力,从而实现打破文化再生产的魔咒。这是因为,寒门学子在个人经历、文化资本等方面独具特点,他们会基于边缘身份,从自身成长经历中发掘、利用和磨砺优秀品质,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学业表现。寒门背景虽限制了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文化资本的程度,但无法否定父母对子女的支持意愿。父母支持不仅包括经济支持、物质保障等有形行动,还包含无形的情感支持,而后者更能促进子女的认知能力发展,提升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融入大学生活。寒门学子适应大学生活的研究也多与“底层文化资本”有关,包括“与命运相抗的先赋性动力”“出人头地”等,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逆境求生的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大学不适应的问题。

理论关切: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困境

代际传递的复杂性,注定经济资本不能完全与校园表现划等号。这一现象本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提供了多样的案例,但在现有研究中却存在一对现实矛盾:一方面,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全面脱贫等时代背景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创设了新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和从中建构本土化理论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研究者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关注点不聚焦,学者们虽然使用了多样化的研究路径,但不同路径间缺少对话,难以进行有效的经验积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后续研究中基于对中国本土情境的探索,在保持与西方理论对话的同时,积累有效经验以创设本土化理论。现有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学生保留理论、抗逆力理论和大学生发展理论展开。

社会学视角的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是现阶段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的主流。学者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是“文化是如何通过激发学生信念,进而影响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有研究将寒门学子在大学适应中的挣扎和融入障碍归因于阶层文化冲突,暗含了寒门学子自身携带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差异性: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惯习与大学文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隔阂,因此会被后者所塑造的整体氛围边缘化。以此出发,看似对所有人平等无害的大学文化,“无意”中为一部分人设置了与自身文化不相匹配且难以逾越的藩篱。有学者将这种现象归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期望,希望通过改变寒门学子对学校文化的感知或驾驭学校环境的策略来缓解文化冲突,如通过干预他们的课程价值观以提高校园归属感。其次,现有研究多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阐释文化的作用,并将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视为再生产的结果,将家庭影响概念化为“家庭资本”,认为学业和社会成就是家庭背景传递的结果。从这一方面来看,寒门父母因缺少高等教育经历而“缺乏代际间有关高等教育信息的传送和文化传承”,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情感支持有限。这使得寒门学子在面对大学文化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割裂,由此只能依靠自身探索大学生活,从而导致学业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最后,部分研究通过文化流动阐述寒门学子的文化习得,关注寒门学子如何从自身社会文化身份、以往历史经验和学校教育中获得滋养,如何在家庭和生活中累积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与实践方式进而助推大学适应。例如,寒门学子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视在学校获得的文化资本,他们通过使用这一资本,缩小了与优势阶层的差距,拥有了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寒门学子注重的“知识改变命运”“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及学校化心性品质”等也有助于学业成就的获得。

相比于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的宏大叙事,在汀托(Vincent Tint)学生辍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保留理论,主要从教育学视角关注影响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学校因素,如“学生成绩、学术融合度、与大学的契合度、与朋友互动等”。有学者认为学生与教师的非正式互动越强,退学的可能性越小。寒门学子不适应大学生活,是因为惧怕与教师互动而缺乏教师支持。于是,有学者希望借助校园文化的整合促进作用改变这一局面,使寒门学子积极、主动融入学校文化环境之中,实现学术和社会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既传授学生知识,也指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如何与教职员工和朋辈建立和谐关系。

有别于上述理论关注家庭、校园等外部因素影响,抗逆力理论主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寒门学子的内在优势,关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过程中的个体因素。基于此理论的研究展现了个体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积极适应的能力,既关注了个体内在的温和性情、积极态度、自我关怀和自我效能感,也体察了个体遭遇的外在“困境”、个体特征及拥有资源间的互动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存在信念、生活信仰以及归属感都会影响大学适应。值得注意的是,抗逆力与社会资本在寒门学子应对困境时均有积极意义,前者作为个人特质或内在资源,在社会资本和个人发展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不过,在不同学科视野中,许多研究在探索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时并未将个体行为同心理因素相结合。

不同于上述理论的单一视角,大学生发展理论认为需要多角度综合考量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在进入大学后,每个寒门学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携带着个人、家庭等不同因素生成的原有生活模式,这些模式会影响他们入学和个人收获的最初期望。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个人行为、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并非独立地影响学生,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诸多综合影响模型,如“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大学生发展的综合因果模型、本科生社会化模型、强调“脉络—投入—过程—成果”的“CIPP模式”等。这些模型能使我们综合考量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梳理不难看出:第一,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和汀托的学生保留研究展开论述,对少数学者及其理论的过度依赖意味着目前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有限的理论中理解及构建大学适应这一课题,而难以全面展现、诠释寒门学子大学适应背后的逻辑关系;第二,研究者在理论诠释时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理论核心所指。例如有学者在利用文化再生产理论探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时,强调了因资源匮乏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然而,倘若研究没有关注到文化再生产的理论内核—权力差异,而将结果归因于高等教育价值、期望和回报的差异,则容易忽略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第三,现有研究大多遵循“结构下的行动”这一理论预设,对结构下的行动如何发生却缺乏有效解释,其结果是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反而成为教育过程公平的“黑箱”,掩盖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内在逻辑与运作机制。这种将个体行动还原为结构强制力的研究思路,不可避免地坠入了“结构决定论”的陷阱;第四,现有主导理论缺乏对寒门学子主体性的关注。很少有基于寒门学子声音或经验而提出的新兴理论,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将寒门学子对教育系统的理解引入研究当中,关注寒门学子与大学场域主流文化协调、抗衡的策略、过程与结果。

寒门学子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关涉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内核的教育公平问题。诸多学者对入学机会公平和阶层再生产保持高度的敏感,希冀能在探索中国本土情境中保持与西方理论的对话。但现象的复杂性和结论的多样性使我们有必要思考,生发于西方情境的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情境?一方面,各国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确存在共性,西方成熟的理论体系固然值得借鉴、比较和剖析;但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说明中国情境具有自身的独特要素,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也同样有必要基于本土情境展开探索。值得注意的是,谢爱磊提出“寒门学子”对于学校活动缺乏着清晰的认知,这种“误认”使他们在大学适应中身处劣势,这一观点可被视国内学者对本土化问题积极探索的范例。

五、双线进程: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的理论进路

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摒弃了以往对高等教育公平“输入—输出”的研究范式,致力于打开大学生在校适应的“黑箱”。研究将学校教育过程作为分析焦点,有助于探究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真实情境,推进教育公平研究的纵深发展。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将步入大学,其适应问题也将伴随社会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增长点。因而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后续研究中,既要以历时性的视野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适应链条,也要以共时性的视野审视“微观—中观—宏观”的适应视角。(如图1)                    

图1 寒门学子研究脉络图

(一)历时性: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适应链条

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过程,“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影响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完整链条。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既受制于家庭场域(图中③),也受制于基础教育场域(图中①),同时也受家庭与基础教育间关联的影响(图中②①)。但就目前来看,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家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研究路径。家庭背景特征(父母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父母介入)虽对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就读有强有力的解释,但对学生后续在校发展影响不大。对此,有学者认为,由于父母对子女“考上大学”这一结果感到满意,故而减少了对其入学后的干预;且相对于高中时期,子女住校往往离家较远,这也在客观上减少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另有学者提出,家庭背景对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阶段便开始逐步降低乃至消失。上述观点表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会伴随学生升入大学而逐渐减弱。

如上所述,本文在历时性上需要强调的问题梳理如下:第一,在关注家庭文化资本的同时关注学校资本。在家庭文化资本中,除父母教育水平、父母介入等结构性因素外,还应关注家庭文化氛围和惯习等因素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中扮演的角色;在学校资本中,囿于现有数据限制或对家庭资本研究的偏好,学校因素或在我国社会不平等的研究中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或被沿用西方“冲突论”视角的研究视为“筛选器”和“中上阶层的代理机构”。然而,“冲突论”视角实质上忽视了我国与西方社会的现实差异,忽略了学校存在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后续研究应关注学校的社会化作用和校内资本培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第二,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间的断裂。在塑造学生能力和文化方面,中学经历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功与否,还塑造着学生追求学业成功的策略。不同学段教育呈现出代际传承的特质,基础教育中的场域经验也会影响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丁若曦等人提出,大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技能与管理、身份选择与认同等方面的“失调”问题,是从高中迈入大学后不明晰大学组织使命、不适应大学社群行动的结果,因而有必要从寒门学子的基础教育经历入手,考察大学适应的相关问题。

(二)共时性:关注“微观—中观—宏观”的适应视角

就共时性而言,后续研究应致力于考察微观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中观不同场域间的彼此联结、宏观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等。现有研究和理论进路可以嵌套在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U)的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中,组合成一个混合图。(如图2)

图2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和理论进路的混合图

1.微观上聚焦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

在探究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时,后续研究有必要将研究视域聚焦于大学内部,关注寒门学子对学校资源、规则制度的运用,以及对知识与符号的理解等。以往研究在考察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中,忽略了群体的内部差异性,忽视了学生对教育系统资源的理解,同时淡化了学生间的微观互动在个性特质、惯习习得、性情培育等方面的差异化影响。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寒门学子能否获得资源,而忽视了他们是否能真正享有并利用掌握的资源。在打开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微观视域的“黑箱”时,我们应从研究对象上透析秩序与互动的差异,从研究视角上分析客观情境和主观建构的不同。据此,本文以研究视角为横轴、研究对象为纵轴,构建了微观主体行动研究的坐标系,通过辨析四种路径的内在分析理路和异同,旨在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常人方法论认为,“构成日常生活经验的行动并非是通过其参考框架来有序安排行动者的原初经验的”。秩序是在行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经验过程和理解过程同时进行;行动则是通过实践而嵌入环境之中的,因此,实践行动才是经验与秩序的中心。换言之,在考虑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时,要更加注重对其中具体过程的描述,而非抽象呈现其中的规则。

第二,结构二重性认为,“一方面,社会本身是存在结构的,这些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和规则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人们不仅以其自觉性认识原有社会结构、调整自己行为,而且按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据此,后续研究也需关注寒门学子如何与高等教育场域中的规则和资源进行互动,以及如何在被社会结构规训的同时通过自身努力调整制度结构等。

第三,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借助符号理解他人行为,也借此评估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倘若缺少对寒门学子日常互动的观察,研究容易通过脸谱化的方式将寒门学子大学个性化的适应还原为结构性的力量限制,而无法阐述其背后的复杂机制。

第四,互动仪式链诠释了发生在特定情景下的人际互动是如何在参与者“情感能量”的驱动下启动、推进和结束的。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情感能量和道德感。这一理论主张将非理性因素视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行为的核心动因及重要产物。因此,后续研究有必要关注寒门学子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互动仪式是如何塑造群体团结,并进而影响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

2.中观上聚焦不同场域间的彼此联结

当研究视角聚焦于中观层—即场域表征(学校类型、等级、区位、学校资源、环境、规模、师生比等)及内部运作机制、规则和制度影响时,本文认为有必要丰富下述内容:其一,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采用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来诠释寒门学子的劣势地位,但这一视角规避了寒门学子从自身社会文化身份、家庭和生活中获得滋养,累积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与实践方式的可能性,忽略了“底层文化资本”等因素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中的作用;其二,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即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间的断裂,如关注中—大“段差”等;其三,说明家庭因素是如何通过基础教育影响高等教育的。例如,有研究发现重点中学教育起到了在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间的部分中介作用。制度性学校因素和先赋性家庭因素对学生发展和教育获得有显著影响,且得益于重点中学的累积优势,前一阶段的学校质量会积极作用于后一阶段的教育;其四,关注不同高校类型间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差异。如李春玲发现,精英大学中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受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而普通院校中文化再生产机制作用明显。李丁提出,“211”院校强化了文化资本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而对非“211”院校的学生来说,经济资本的影响更大。换言之,在考虑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时,也要考虑高等教育场域自身的表征及场域内部的运作机制,如寒门学子的校园表现受学校类型和学习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教育是不同力量和主体间的复杂互动过程,借助质性研究可以呈现学校场域内部的运作过程和学校内外机制的关联等。现有研究对大学场域自身的生成与描述机制关注不足,不同场域的权力分配、规则制度对寒门学子适应的影响等也是有待深入探究的主题。

3.宏观上聚焦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认为应将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问题置于宏观的教育公平话语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视域中,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加以考察。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从场域内部的主体互动与规则利用出发,探讨大学内部的运作机制、资源整合和知识构造,抽象出大学适应运作的整体机制。后续研究在关注寒门学子日常生活的同时,应将其与学校外部的阶层关系与社会体制联系起来,一同放置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完整时空链中加以考察,并探索涉及教师、学生、家长、朋辈等多个主体的微观互动在社会和历史维度中的具体意义。寒门学子大学适应背后的逻辑是权力不平等还是经济差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要关注场域外的背景与条件,也要关注场域内部的运作机制,跳出单纯印证西方理论的桎梏。

六、结    语

寒门学子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是高等教育过程是否公平的重要体现。为了打开寒门学子大学适应这一“黑箱”,不同的研究路径秉持着差异化研究脉络的同时,在关注点和后续理论诠释上亦有不同。在理论视角提供分析框架的“连续统”中,依据资料与理论的关系(何种优先)和研究者与理论的关系(内化—外化),可以划分为四类理论视角:秉持资料优先和关系外化的实用者倾向于工具性理论视角,与“拿来”选择匹配契合;秉持理论优先和关系外化的功利者倾向于价值性理论视角,与“拿来”生搬硬套契合;秉持理论优先和关系内化的追随者倾向于先验性理论视角,与“积累”验证补充契合;秉持资料优先和内化的再脉络化者倾向于对话性理论视角,与“积累”建构生成契合。1但无论是借助西方理论诠释,还是本土经验凝练,最终都要在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中直面实践经验,在理论对话中提炼新的概念或建构新的理论:“田野中的零星发现,如不能接续在强大的理论和学术传统之上,充其量只是一些受到新鲜刺激所得到的火花,不会有生发的潜力”

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研究应致力于再脉络化的视角,立足中国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境建构理论,通过抽象理论与本土情境的持续对话,打开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黑箱”。因此,在梳理现有研究内容和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后续研究中,我们要以历时性的视野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适应链条,在关注家庭文化资本的同时关注学校资本,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间的断裂;以共时性的视野审视“微观—中观—宏观”的适应视角,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嵌入生态系统理论后,考察微观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中观不同场域间的彼此联结、宏观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等。具体而言:微观上注重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性、过程性和整体性,由“秩序—互动”和“主观建构—客观情境”两条逻辑加以整合,归纳得出后续研究可以借助常人方法论、结构二重性、符号互动论、互动仪式链等理论视角加以考察;中观视域中深入挖掘家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不同高校类型中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差异等;宏观层面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置于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宏观视域中,结合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探讨。

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有助于窥见寒门学子大学适应这一“黑箱”的整体图景。在社会转型、全面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等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教育公平愈发成为学术研讨与政策制定的焦点。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关注是从机会公平到过程公平的重要转向,作为锻造社会阶层的重要空间,从教育过程出发考察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问题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大学场域受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本文选题新颖、资料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是一篇很优秀的文章,建议优先刊用。

审稿人提出个别瑕疵之处,供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100:该文献认为,家庭背景特征仅对学生入学有强有力的影响,对后续影响不大。作者专门注明这里的家庭背景特征指的是父母的教育说平、家庭结构和父母介入。作者引用该文献为依据,强调后续研究应从关注家庭资本转向学校资本。但事实上家庭背景特征并不只有这三点,诸如家庭文化氛围、思维喜好等,也都是家庭资本的范围,且对学生的影响可能长期持续。若参考文献100并未涉足这些方面,那么作者将其作为未来研究应该转向的依据,就会显得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102及其前后文,作者认为重点中学强调素质教育,潜台词是普通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而寒门学子即便是在重点中学中,也是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上大学的,这就会和大学的素质教育导向相排斥。但问题是重点中学也会搞应试,且不轻松,大学里的死记硬背也不少,背四立级、备政治,对高数需要反复做题等,这和中学如出一辙。在某些以考研为目标的大学,应试也是轰轰烈烈。所以作者简单地将非应试的重点中学和大学都归于素质教育一类,从而提出寒门学子一定不适应,显得有些一刀切。

但整体来看,瑕不掩瑜,建议修改后刊用。

审稿结论:修改后刊用。

同行评审意见2

论文《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双重面向及理论进路研究》是一篇比较扎实的文献综述类论文。该文借用了比较很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主要关涉的现实以及理论问题做了比较详实的梳理和分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但该文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其一,虽然该文从大的框架结构上还算明晰,但每一部分的阐述却存在层次不分明、思路不清晰的现象,感觉像是把所有相关的材料都统统堆砌在一起,看似全面和具体,但却显得思路杂乱。这种缺陷在第三、四大部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该文将社会和文化框架、学生保留理论、教育学或课程、抗逆力、大学生发展理论作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理论脉络的几个维度,这里面既有“框架”,又有“理论”,还有一些概念,它们能作为并列关系的几个“维度”放在一起吗?能统称为“理论维度”吗?再一个,理论有维度上的区分吗?

其二,文中存在许多表述不贴切、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和语句。如将“第一代大学生”归结为“寒门子弟”等。再如,使用“文化认知上妄自菲薄”“在学业上踟蹰不前”“认知上因祸为福及砥砺自身”等词对寒门子弟校园适应问题的表述等。

其三,该文文本粗糙,存在很多行文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红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审意见1的回应

1.参考文献100:该文献认为,家庭背景特征仅对学生入学有强有力的影响,对后续影响不大。作者专门注明这里的家庭背景特征指的是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和父母介入。作者引用该文献为依据,强调后续研究应从关注家庭资本转向学校资本。但事实上家庭背景特征并不只有这三点,诸如家庭文化氛围、思维喜好等,也都是家庭资本的范围,且对学生的影响可能长期持续。若参考文献100并未涉足这些方面,那么作者将其作为未来研究应该转向的依据,就会显得力度不足。

回应: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原文表述的确存在不严谨之处,遗漏了家庭文化氛围和惯习等因素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后续研究。在修改中首先对“对后续影响不大”进行了归因——“父母对子女上大学的结果感到满意,故而减少了干预,而且子女住校离家较远,也在客观上减少了家庭影响”;其次,重新补充文献——“家庭背景对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始降低,甚至消失”;最后,在研究转向中,因为“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和父母介入”等结构性因素对子女大学适应后续影响不大,但子女在家庭中习得的惯习、家庭文化氛围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持久性,所以在修改中注重了表述的严谨性,从原先“从关注家庭资本转向学校资本”修改为“在关注家庭文化资本的同时关注学校资本。在家庭文化资本中,除父母教育水平、父母介入等结构性因素外,还应关注家庭文化氛围和惯习等因素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中扮演的角色……”。

2.参考文献102及其前后文,作者认为重点中学强调素质教育,潜台词是普通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而寒门学子即便是在重点中学中,也是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上大学的,这就会和大学的素质教育导向相排斥。但问题是重点中学也会搞应试,且不轻松,大学里的死记硬背也不少,背四立级、备政治,对高数需要反复做题等,这和中学如出一辙。在某些以考研为目标的大学,应试也是轰轰烈烈。所以作者简单地将非应试的重点中学和大学都归于素质教育一类,从而提出寒门学子一定不适应,显得有些一刀切。

回应:感谢审稿专家严谨的建议。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包括学业成就、校园参与和自我认知等,原先文中“重点中学强调‘素质教育’,培养与考核内容增加了较多课外知识,其培养过程的多维性与大学文化更为契合”,其本意是指,非应试的重点中学或“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除课本知识外,还延展了许多课外知识,学生们拥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生师互动与生生互动,“素质教育”培养过程的多维性与大学生活的相似性会让寒门学子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实现大学适应,但可能表述不严谨,存在歧义。故在修改过程中提出“不同学段教育呈现出代际传承的特质,从家庭、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寒门学子先前场域经验会影响下一阶段的适应。”因为寒门学子的大学适应主要涉及中学和大学衔接的问题,所以在此选用了丁若曦和李曼丽最新发表文章中的“中——大‘段差’”概念——“学生在大学里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技能与管理、身份选择与认同等方面的‘失调’问题,是从高中迈入大学后不明晰大学组织使命、不适应大学社群行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必要从基础教育经历入手,考察大学适应的相关问题。

对同行评审意见2的回应

论文《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双重面向及理论进路研究》是一篇比较扎实的文献综述类论文。该文借用了比较很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寒门学子大学适应”主要关涉的现实以及理论问题做了比较详实的梳理和分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但该文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1.虽然该文从大的框架结构上还算明晰,但每一部分的阐述却存在层次不分明、思路不清晰的现象,感觉像是把所有相关的材料都统统堆砌在一起,看似全面和具体,但却显得思路杂乱。这种缺陷在第三、四大部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该文将社会和文化框架、学生保留理论、教育学或课程、抗逆力、大学生发展理论作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理论脉络的几个维度,这里面既有“框架”,又有“理论”,还有一些概念,它们能作为并列关系的几个“维度”放在一起吗?能统称为“理论维度”吗?再一个,理论有维度上的区分吗?

回应:在对文章框架梳理之后,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材料堆砌现象,重新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通过重新凝练观点、添加过渡句等方式提高文章内在关联,具体见文中红色部分。

针对第三部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可能思路:问题意识与理论关切”,首先对该部分内容添加二级标题,“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问题意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理论关切”以划分层次;其次,在“理论关切”部分,针对评审专家意见,先前文中的“框架”“理论”等表述,是在借鉴西方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翻译而来,可能存在翻译不合理之处,通过重新组织梳理相关理论及理论间的关系,将其归纳为“文化再生产及其衍生理论”“学生保留理论”“抗逆力理论”和“大学生发展理论”,并分别在文中对相关研究予以阐述。

针对第四部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的理论进路”,添加了二级标题“(一)纵向上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适应链条”“(二)横向上关注‘微观—中观—宏观’的适应视角”,并在“(二)横向上关注‘微观—中观—宏观’的适应视角”中添加三级标题“1.微观上聚焦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2.中观上聚焦不同场域间的彼此联结”“3.宏观上聚焦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原先第四部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的理论进路”中析出部分内容,在总结、凝练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五部分,结语。

2.文中存在许多表述不贴切、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和语句。如将“第一代大学生”归结为“寒门子弟”等。再如,使用“文化认知上妄自菲薄”“在学业上踟蹰不前”“认知上因祸为福及砥砺自身”等词对寒门子弟校园适应问题的表述等。

回应:感谢评审专家的意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表述不贴切、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或语句进行了修改,具体见文中红字部分。其中,在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概念辨析中将“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纳入“寒门学子”概念,在表述上的确存在不严谨、不贴切的情况,因此在权衡之后,选择删掉最初归纳的寒门学子群体,保留“透过上述概念梳理,可见寒门学子实质上是以弱势群体学生或低阶层学生为主,经济上匮乏、文化上欠缺,本文的寒门学子是指来自寒门的大学生”的表述。另外针对“文化认知上妄自菲薄”“学业上踟蹰不前”等表述不贴切的问题,将其改为“在文化认知上”“在学业成就上”等客观描述,具体见文中红字部分。

3.其三,该文文本粗糙,存在很多行文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回应: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认真对文本进行打磨,更改了文中行文格式不规范之处,具体见文中红字部分。

对编辑意见的回应

根据编辑部要求,按照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了全文格式。

第二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审意见2二审意见
该文回应了审稿意见,并对照意见一一作了修改和完善,但仍发现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仍需在已有基础上继续修改和完善:其一,文中仍存在一些生涩、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语句,建议要通读全文,逐词逐句再做修改。如引言部分中的“寻找理论切割尚未照耀之处”,第三部分中的“而这也失去了共享话语体系累积经验以创设本土化理论的可能”,第四部分中“宏观而言”等。此外,还有一些语句或语段由于要素不全、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摘要中“,通过丰富现有研究,提出本土化经验、积极构筑本土化理论。”该句话除了缺少主语,最前面的标点符号应该为“。”号。“在学业成就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再如,“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问题意识”,这句话是指研究者的研究问题意识呢?还是寒门学子如何大学适应的问题呢?又如,“以此构建坐标系,可以辨析四种研究路径的内在分析理路,通过比较不同研究路径间的异同,明晰研究的可能分析框架”这句话,是谁以此构建……,这里面的“此”又是指谁?又是谁在“明晰”?这种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其二,文中仍存在思路和层次不清、结构布局不当的问题。例如,第三部分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切”,“问题意识”部分只有一小自然段,这与“理论关切”部分在结构上很不成比例,建议不要将“问题意识”作为单独一部分,而是将(一)和(二)整理成“***问题的理论关切”。再如,第二大部分(一)部分层次不清晰,在先后逻辑顺序的排列上也有问题。如就(一)来讲,第四以及第四下面的一段话,看不出跟前面的第一、二、三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建议从按照“自我大学生身份认知”“校园参与”“学业成就获得”的先后逻辑顺序重新组织论述。(二)部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建议一并做出整改。其三,一些引用没有注释。第四部分(二)中,有几处“**论认为……”,既然是他人的观点,应该进行文献注释。 
审稿结论:可刊用或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

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蓝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认真审读和梳理语言文字表述,务必专业、规范,简洁扼要。 请老师或中文高手认真打磨,包括标点符号。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审意见2二审意见的回应

回应1: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针对本条意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表述不贴切、容易产生歧义的语句重新进行了修订,具体见文中蓝字部分。如“而这也失去了共享话语体系累积经验一创设本土化理论的可能”修改为“上述矛盾使现有研究失去了共享理论话语体系和实现理论间对话的可能”;第四部分中“宏观而言”在联系上下文后,也予以修改;针对语句或语段要素不全、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予以修订,具体见文中标蓝部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问题意识”的修改意见结合下条修改意见,将“问题意识”和“理论关切”部分整理成“寒门学子大学适应问题的理论关切”,并对文中内容予以修改;“以此构建坐标系,可以辨析四种研究路径的内在分析理路,通过比较不同研究路径间的异同,明晰研究的可能分析框架”,修改为“本文以研究视角为横轴、以研究对象为纵轴,构建微观主体行动研究的坐标系。通过辨析四种路径的内在分析理路和异同,本文旨在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的分析框架”。

回应2:采纳专家意见将文中“问题意识”和“理论关切”修改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问题的理论关切”;针对第二部分逻辑排列问题,按照审稿意见中“身份认知”“校园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顺序进行了修改,并在(二)部分做了同样修改。其中第二大部分(一)(二)中的第四及第四下面一段话,本意是想表达帮助寒门学子适应或不适应的非预期后果,但在表述中的确存在表述不贴切、甚至是逻辑混乱的情况,因此在权衡之后,选择将第四部分内容部分调整至前面一、二、三中;针对第四部分引用注释问题,重新进行了修改。

对编辑意见的回应

感谢编辑给的详细意见,文章修改之处已经用蓝色字体标出。针对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也已通修全文格式。针对全文认真审读和梳理了语言文字表述。再次感谢编辑老师。

第三轮审稿意见
编辑意见
1.各部分的标题需要再斟酌,如第一部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的概念辨析,从文章列出的两个核心概念来看,并没有探讨何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实际上文章就是对寒门学子和大学适应两个概念的界定。
2.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我刊不采用尾注形式,请直接上标即可。英文文献作者名需要全部大写。
3.文章题目也可以再斟酌,要用核心关键词来突显学术创新之处。
4.文字表述问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以摘要为例,明显的两处错误:一是破折号的使用不当,“——”应为“—”;二是横向上和纵向上的表达不规范。文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再如问题提出部分,高考胜利的表述也需要再斟酌,是高考胜利还是高考成功?请作者认真打磨,请老师或中文高手认真修改完善,修改之处请标紫。修回前请附上详细修回说明。
审稿结论:修改后终审。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经过会审,论文尚需完善:
1.语言表达精准,需要深入推敲。比如摘要中“寒门学子在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等维度中表现出备尝艰苦和通时合变的双重面向,两种状态在理论关切中有共通之处:它们都表现了对教育公平的持续关注,且都在与西方理论对话的同时,关注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这一句就需要再推敲,“它们”应指代什么,实际上指代了什么?
2.关键词需要再拟,增加识别度。
3.文献格式需要进行规范:一个参考文献只能占用一个序号;正文中的序号应全部标在标点符号之前;英文文献要按照本刊格式要求处理(可下载本刊模板参考)。
4.图2撑得太满,适当收缩。

审稿结论:修改后录用。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