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籍教师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扬州的“喊魂”    阳春面

由“丁中广祥”引发的相关记忆

露天电影    印象七闸桥

父亲和酒    阴阳损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挑酒糟

客籍教师

于水

作者于水先生:江都富民人。曾因政治因素被贬江都创作组,几年后调到南京。省作协会员,在《朝霞》《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多篇作品。现退休居南京。欢迎阅读他的作品《阳春面》。

客籍教师这个名词,现在是很少听到了。但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乡村教育界,却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词。因为当时乡村文化教育事业普遍落后,本地籍的教师较少,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国家分配来的外地城镇客籍教师,往往越是偏远的乡村学校后者的比例越高。笔者青少年在乡村度过,而且家在距离县城最远的地方,我所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在当时按硬件条件来说是极差的,但课任老师,有的水平却很高,并不输于城镇学校的老师。这是因为,当时阶级斗争理论和左倾思潮渗透到大专院校的录取和分配政策,家庭出身不好或“政治表现”不好的学生,即便成绩再好也不能录取或只能降格录取;毕业分配好坏同样依据或参考这个原则。笔者小学、初中、高中遇到的多位课任老师,都是家庭出身不好或有所谓“历史问题”的客籍教师,有一位还是摘帽右派。但他们无一例外的是教学水平都很高,师德也很好,使我受益终生。相信当时像我这样情况的农村孩子有很多。这使我们虽然身处偏僻乡村,不用择校,也歪打正着地享受了教育公平。

据我的了解,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当时客籍教师一般在当地成家的比较少。没成家的或后来在外地城镇成了家的,一年当中他们只在寒暑假才能回去和亲人团聚。当时调动相当难,即便你家庭有天大的困难,没硬的门路根本办不成。他们绝大多数人就这样年复一年,有的一直熬到退休终老还家。独居异乡,漫漫长夜,对于生理上正值盛年的中青年男女来说是残酷的,因此客籍教师中“生活作风问题”时有耳闻,有些还酿成悲剧。年少学子,懵懂无知,我们当时有时还将此作为笑谈。但当我们成年之后,对此就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改革开放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性关怀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政府着手解决客籍教师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很多人就此回到了原籍和家人团聚。像我上面提到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几位课任老师,他们调回老家后,都成为当地学校的骨干教师,有的还评上了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或走上了教育行政领导岗位。

反观现在的乡村,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巨变和城镇化的推进,很多乡村学校撤并了,消失了,保留下来的乡村学校师资堪忧。当年的客籍教师现在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广祥注:作为乡村学校,丁中目前有很多来自安徽、四川等地的客籍教师)如今的乡村寒门学子如不择校想跳龙门,真是难上加难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