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那点事(一):性感的题目

连玉君 Stata连享会 2020-02-10



儿子出生后,全家人就开始张罗着起名字,包括大名和小名。


我建议叫“连一”,意指一生简简单单,凡事专一。当然,也有点世俗的寄托,希望孩子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出类拔萃。遗憾的是,这个名字很快被大家否决了。爷爷的第一反应是“这哪是人名呀,你是‘玉’字辈,小家伙应该是‘文’字辈!”;姥姥认为这名不扎实,总觉得轻飘飘的;妈妈说怎么谐音像“连姨”呀!


起小名时,我基本上不出声。妈妈和姥姥折腾了三天想出一个小名——“壮壮”,说是期望小家伙日后健健康康,身体结实。我心里偷笑,这比我们小时候的名字还土。无奈,女人势大,唯有缄默。后来真用了这个小名,一直叫到儿子上小学。我平时和老婆微信聊天,打出来的都是“壮”、“庄子(壮子)”之类的。尤其是打出“庄子”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成了“老子”了。


我其实想过几个小名。一个是“连连看”,因为那段时间姥姥和妈妈都喜欢玩这个游戏,加之这个名字也喜庆。另受我师弟的启发,觉得小名叫“王子”也不错。我姓连,我太太姓王,孩子是我们的儿子,那不是顺利成章地叫“连王子”吗?(我的师弟姓佘,他太太姓李,小孩最初起名“佘李子”,谐音有点瘆人)。


常人应该都有与我相似的经历,在给小孩子起名这件事情上,煞费苦心。我经常想,我们做每一篇论文都如同十月怀胎,那论文的题目也应像给孩子起名字那般认真才对吧。


我目前发表的60多篇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反而是博士期间完成的一篇发表在《财经研究》上的论文。这篇论文被中国知网引用了431次,在当年发表的200多篇论文中引用率排名第一。


初稿的题目是“Tobin's Q的衡量偏误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一看便知,是“技术控”类型的文章。等到完成校对稿即将发表时,编辑部打来电话,说是这个题目读起来绕口,建议我修改论文题目。作为一个博士生,我只能唯唯诺诺地改题目(发表才是王道呀,呵呵)。灵机一动修改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


事后看来,这个题目的设定很能吸引眼球。想要别人引用你的文章,首先要保证别人能搜索到你的文章。这个题目的设定里包含了公司金融研究中的若干个重要的关键词:投资、现金流、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因此,除了冒号和问号外,这个标题里没有任何多余的字符。无论做那个方向的人都有可能搜索到我们这篇文章。当然,论文中使用的融资约束的衡量方法,论文的结论也都有可取之处。我曾浏览过引用我们论文的那些文章,基本上符合上述判断。


我也有马失前蹄的经历。2012年,我和德珠,黄有光以及李东辉老师一起在《经济研究》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主要的贡献就是使用杜蕾斯(一个生产安全套的知名企业)提供的“性生活指数”(包括性生活次数、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性生活是采取安全措施的比重等)衡量“自我控制能力(self-control)”,发现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很好的个体消费行为。这是不同于凯恩斯消费理论、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等传统理论的一个新的视角。下面这幅图很好的表达了我们的观点。


在提交修改稿时,我们可以修改论文的标题。此时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德珠是个不拘言笑的人,他坚持使用初稿的题目“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觉得这个题目很有学术味道。我却不以为然,诚实地讲,我始终记不住这个题目。而且,这个题目中出现了两次“消费”,两次“偏差”,而诸如“认知”、“行为”这样的关键词,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会在检索文献时想到这些关键词。我后来才知道,德珠坚持不改论文标题是担心影响录用,因为我建议的题目在他看来太那个了。


我想把标题修改为“性生活次数与过度消费”!虽然有些误导性,也没有包含文中最重要的关键词“自我控制能力”,但考虑到在摘要、引言和正文中我们都在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个不是个问题。这个题目中包含两个关键词“性生活次数”和“过度消费”,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无论是行内还是行外人士,抑或男女,看到题目都不免产生兴趣,产生翻阅一下的冲动。这是我们的论文被关注,被引用的必要条件。通俗点讲,这个题目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有勾引读者的潜力!


很遗憾,我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流产了,否则我们这篇论文的引用率应该不止区区69次。




比如,尹志超和甘犁老师201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的论文“香烟、美酒和收入”若是换身衣装就应该命名为“香烟消费和酒水消费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但冲击力显然要大不少折扣。


又如梁平汉和文强老师发表在2014年《经济学家茶座》 的文章“战争的代价:那些年失去的身高”,题意很明确但却不呆板。


类似的,你可以想想,若是把黄玖立和李坤望老师2013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的论文“吃喝, 腐败与企业订单”改成所谓的“正经”的标题,该会是什么样子呢?


国外那些大牛学者们写文章,题目不但性感,而且霸气。比如,“Johnson, S., R. La Porta, A. Shleifer, 2000, Tunne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 (2): 22-27.”乍一看,还以为输入错误:没找到论文标题!俨然有种扒开屁股找内裤的感觉。论文题目很简答——Tunneling。这个词后来不知造就了多少牛文。


当然,还有更霸气的。对于外行而言,看到 Roll 教授的论文标题完全是一头雾水(Roll, R., 1988. R2. Journal of Finance 43, 541-66.注:R2 表示 R-squared)”。这样的论文题目除了难以检索外,别的方面都堪称完美。


Blanchard 有篇引用率不错的论文,叫“What do firms do with cash windfalls”,是通过企业获得大额捐赠后的投资行为来检验自由现金流假说。“windfalls”这个词很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我只是十年前读博士期间看过这篇文章,至今仍然记忆犹新。(Blanchard, O.,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1994, What do firms do with cash windfall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6 (3): 337-360.)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说,对待论文要想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给他起名字更要花费一番心思。


我儿子的官名不叫“连一”,而是一个三个字的名字,中间那个字是“文”,是他的辈分,最后一个字即文雅又有点小霸气,大家都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偷偷地在“Google学术”上检索了一下,没有重名的。当然,若是他以后在国外的大学做学问或者在华尔街看屏幕,我的这个窃喜也只能呵呵了。


头发在变白,趋向吴秀波。




(作者:连玉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