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 |《社会》2023年第2期目录抢先看

《社会》编辑部 社会CJS
2024-09-09

专题:中国社会理论的基础范畴

山林与社会

渠敬东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存在,都需要拥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世界。中国文明始终以政统和道统的双重体系而发展,而山林文化系统则是承载道统的本体构造。这个理想的世界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了道统的依存之所。山林文化系统形成于魏晋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对于士大夫内在精神的培植,创造性地将孔子思想中的隐逸观与老庄哲学中的自然观结合起来, 中国文明由此进入了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山林文化系统始终与人世间、王朝政治以及天下图景保持多重和多形态的互动。关于山林与社会的讨论,意在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给出另一种文明意义上的可能路向。
关键词山林  社会  道统  文明
专题观念与制度的近代转型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陈艳楠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 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道德  政治  心学  社会福音主义  共产主义革命
工业遗产与地缘政治中的“东北接收”(1945—1948年)——对国共两党组织体制的比较分析

解鸿宇

:本文从国共两党对战后东北接收方案的比较入手,通过考察双方对区域工业遗产作出回应的具体策略及过程, 揭示两党在接收中的不同组织困境以及各自的克服之策。复员和动员分别是国共两党在各自区域内的基本组织逻辑,而“条”“块”间的冲突与“统”“分”间的张力则是二者分别面对的结构性困难。在美苏对抗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国民党坚守城市和铁路线,以技术官僚为主体的接收要员发挥空间受限;中共虽退居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但能接续既往的根据地建设经验,并促发军政和财经干部在组织上的创新。对东北的接收方案的差异既是两党利用组织原则应对地缘政治和区域制度遗产的体现,更折射出各自建国方略上的差别。从组织体制上来说,东北的接收恰恰是中国国家建设在20 世纪中叶的转折点,其所激发出的政党在组织上的创制提供了由战时走向建政的组织上的转化机制。
关键词:组织体制  战后接收  东北地区  工业遗产  地缘政治


天下为“公”:民国时期县级公产管理制度与产权变迁

陈月圆、龙登高

:近代公产转型与基层公共事业、国家治理机制的演变紧密关联,并承载了“公”观念的变迁。本文从产权视角出发,以民国时期浙江县级公产管理制度为基础,考察公产转型的历史进程。民国成立后,县级公产被纳入地方自治机构统一管理,其有别于“官产”“私产”的产权性质得到法律的确认与规范。在国家政策变动与治理事务扩张的背景下, 自治机构对公产的管理引发诸多问题。20 世纪30 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推动县级行政制度改革,逐步将公产纳入政府管理,“公产”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并逐渐向政府财产偏移。
关键词:公产  地方自治  基层公共事业  近代国家转型


共生与世界主义:帕克人类生态学视阈下的美国社会

孙畅

:美国是一个多族群的移民国家,族群关系研究是帕克“人类生态学”的主题。在社会形态继替的自然过程中,帕克看到旧大陆停滞在竞争、冲突的初级阶段,因而将适应、同化寄希望于发生在美国生境的高潮阶段。然而,同化的终极理想总是遥不可及,共生的混杂状态才是既定的社会事实。吊诡的是,帕克对此并不感到不可忍受,因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帕克始终对少数族裔抱持一种同情,这成就了一种“世界主义”的社会想象。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仅仅围绕自然经济组织起来的生态秩序,缺少培育共识的熟悉土壤。从五湖四海来到新大陆的移民,源自不同的种族世系,他们习惯于生活在经济上彼此依存、情感上相互隔离的共生关系之中。假如中国城市中的移民没有成为患有“流浪癖”的“陌生人”,可能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个“家”,才让他们身处异乡流动而不流浪。

关键词:人类生态学  继替  共生  世界主义  城市


从臣民到市民:韦伯著作中的城市类型学、城市的动态演变与非正当性支配研究

潘梓旸

韦伯“正当性支配”的概念可分为“权威主义命令权”与“正当性信仰”两个要素。在现代政治秩序的视域下,二者的失调威胁到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正当性危机”,而应对之道就是重新整合“正当性信仰”,同时避免过度整合带来的对“日常需求”的破坏。本文从韦伯“非正当性支配”入手,通过对中世纪西方城市的类型学比较以及对城市市民的身份特征、生活—工作风格、政治诉求、参与法律过程的分析,发现“非正当性支配”提供了一条西方文明特有的自下而上能够保全“日常需求”的路径,从而给“正当性信仰”的整合以及“正当性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非正当性支配  中世纪城市  市民  正当性信仰
教育知识与圣俗二分:从涂尔干到伯恩斯坦

胡雪龙

“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 命题是涂尔干研究人类总体知识的落脚点,也是伯恩斯坦理解教育知识的社会性质的起点。本文试图重新理解涂尔干这一重要却不断被误解的命题,从“圣俗二分假想”入手,还原涂尔干知识社会学背后的问题意识,并呈现伯恩斯坦对圣俗二分的思考。研究发现,伯恩斯坦一方面继承和推进了涂尔干对知识及其社会基础的思考, 从双重社会性假设出发阐释了教育知识的分类原则, 另一方面也阐明了圣俗二分所蕴含的教育解放的可能性。
关键词:学校知识  日常知识  “新”教育社会学  涂尔干  伯恩斯坦
 家庭背景与教育:婚姻中地位交换的性别与时期差异

王杰、李姚军

本文利用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19782018 年家庭背景与自身教育在择偶过程中地位交换的性别与时期差异。研究发现,跨越出身阶层与自身教育地位的异质婚中,夫妻一方会利用自身的相对教育地位优势交换另一方的相对出身阶层优势, 这支持了地位交换论。19781991年结婚的夫妻中,女性更多通过相对教育优势交换男性的相对出身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身阶层与教育在择偶过程中的地位交换强度不断增强, 但更多体现在男性通过自身相对教育优势交换女性相对出身优势的婚配模式上,而女性的这一婚配模式呈先降后升趋势。可见,随着时代变迁,家庭背景在女性的向上婚姻流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地位交换  婚姻匹配  性别  时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会CJ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