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向的确认—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熊园 熊园观察 2022-03-18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事件:2021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
核心结论:2022年中国宏观环境最重要的目标,一个字,稳;政策已正式转向,全力稳增长。几个重点表述:突出稳字当头;重提“六稳、六保”;“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放在明年重点工作之首;“保障房建设”放在地产政策之首;也要关注4个“没提”:没提“跨周期调节”,没提“房住不炒”,没提“双碳”,没提“共同富裕”,倾向于认为,不要过分解读。
1、每年12月政治局会议,历来是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明年主基调已经明确。
2、二十大、换届,是2022年最重要的宏观环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当前我国经济实属“压力山大”,“没消息不代表好消息”(和以往不同,本次会议通稿并未提及后续经济运行的困难与挑战,也未提及经济下行压力)。
4、“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示稳增长仍是硬要求,2022年应仍会设定GDP目标,可能定5.5%左右(合意目标应是5-5.5%,底线应是5%以上)。
5、政策总基调上,突出稳字当头,重提“六稳、六保”;有点意外的是,没提“跨周期调节”(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也不提)。
6、每年会议都会提出下一年的6-8项重点工作,2022年有新要求、新提法:
>宽货币、宽财政可期,降准之后可能还有降息;
>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被放在首位,关注促消费的实际举措,新老基建可能一起发力(新能源、轨交);
>房地产被单列,进一步松动可期,保障房是明年重点,没提“房住不炒”不应过分解读。
>继续强调科技创新、制造业、改革开放等,关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法;
>比较意外的是,没有提及双碳,也没有提及共同富裕;但不应过分解读,双碳和共同富裕都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PS:总体看,本次会议定调,和我们近期一系列报告的预判一致:降准4点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4点前瞻》;《转向了—总理座谈会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信号》;《变局与破局—2022年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展望》。
后附:
>本次/730会议/去年12.11政治局会议对比;
>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
正文:

1、每年12月政治局会议,历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12月政治局会议一开完,次年经济工作主基调也就定了;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往是据此制定具体部署。按历年规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在近期召开(过去均是12月政治局会议后的5至10天召开)。
2、二十大、换届,是2022年最重要的宏观环境。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1年是“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2019年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预示二十大是2022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3、“没消息不代表好消息”,当前我国经济实属“压力山大”。和历次政治局会议不同,本次会议通稿并未提及后续经济运行的困难与挑战,也未提及经济下行压力,但鉴于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4%,以及根据11月以来总理多次提及“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首提“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等表态,足见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已是共识。
4、稳增长仍是硬要求,2022年应仍会设定GDP目标。会议认为今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应是指今年GDP增速有望8%左右)”,并要求明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示稳增长仍是硬要求,明年两会仍很可能定量化目标。维持我们年度观点:预计2022年GDP目标增速可能定5.5%左右,其中:合意目标应是5-5.5%,底线应是5%以上。
5、政策总基调上,突出稳字当头,重提“六稳、六保”,有点意外的是,没提“跨周期调节”。本次延续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过往表述,但对比730政治局会议,本次新增 “稳字当头”,并重提“六稳、六保”(今年3月两会还有“六稳、六保”,430/730政治局会议均删掉了,11.18总理座谈会重新加上)。略感意外的是,本次会议没有提及今年的高频词“跨周期调节”,这也意味着,如果几天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不提,应可表明明年国家政策会更加注重当期调节。
6、2022年重点工作,有新要求、新提法:宽货币、宽财政;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被放在首位;房地产被单列,没提“房住不炒”,且突出保障房;继续强调科技创新、制造业、改革开放,但没有提及双碳、共同富裕。具体来看,有以下5大看点:
>宽货币、宽财政可期,降准之后可能还有降息。货币端,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430/730政治局会议均没提“灵活适度”;去年中央经济会议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再结合7月意料之外的降准和12月意料之中的降准,预示货币政策事实上是稳中偏松,我们继续预判降准之后可能还有降息;财政端,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和730一样),并要求“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可持续”),指向2022年赤字率水平和专项债规模可能和今年大体相当。
>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被放在首位,关注促消费的实际举措,以及新老基建可能一起发力。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提出下一年的6-8项重点工作。从本次通稿来看,摆在第一位的是“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预示明年当务之急是刺激消费、扩大投资。倾向于认为,促消费有效的办法可能不多,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应指基建发力,包括重大项目等老基建,以及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基建,要关注“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部署,尤其是都市圈、城市群对轨交的带动。
>房地产进一步边际松动可期,保障房是明年重点,没提“房住不炒”不应过分解读。会议把“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首位(过往都是放在靠后),预示保障房有望成为明年地产投资的抓手;“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指的应是12.4银保监会提出的“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等部署。需要关注的是,本次会议没有提及“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等过往表述,但倾向于认为不应过分解读,后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会加上。
>继续强调科技创新、制造业、改革开放,关注两提法。和历次会议一样,本次延续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供应链韧性;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等,需要关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提法,以及“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法(过往政治局会议层面没有提及,但“十四五”规划有提及)。
>比较意外的是,没有提及双碳,也没有提及共同富裕。去年底以来政治局会议、两会、财经委会议等重要会议,都会频频提及双碳、共同富裕。倾向于认为,本次不提不代表重要,而且双碳和共同富裕都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继续提示:双碳关注是否加上“不搞一刀切、不搞运动式减碳、统筹与发展的关系”等表述;共同富裕关注即将出台的《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走向、外部环境变化等超预期
后附:
>本次/730会议/去年12.11政治局会议对比;
>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
附表1:政治局会议(2021.12.6/2021.7.30/2020.12.11)对比
2: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都是研判政策风向的最好材料;12月则历来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一开完明年经济工作主基调也就定了,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往是据此制定具体部署);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去年政治局会议也有同样议题);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建党100周年;全面小康社会达成之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应是指今年我国GDP增速完成6%以上的预期目标,即全年有望8%左右)。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和730政治局会议基本一样),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3月“两会”还有“六稳、六保”,430/730政治局会议均删掉了,11.18总理座谈会重新加上),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示稳增长仍是硬要求;维持我们年度判断,2022年GDP目标增速可能定5.5%左右,合意目标应是5-5.5%,底线5%以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是换届之年,最重要的宏观背景)。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相比430/730政治局会议,新增了“稳字当头”)。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稳健有效的提法应是首提;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和730政治局会议一样;430政治局会议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指向2022年赤字规模会和今年会大体相当,维持我们年度判断:预计2022年赤字率3%以上,新增专项债略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430/730政治局会议均没提“灵活适度”;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促消费应是2022年重点工作,但实际有效的手段可能不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应包含新老基建,包括重大项目等老基建,以及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基建,要关注“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部署,尤其是都市圈、城市群对轨交的带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过往政治局会议层面没有提及,但“十四五”规划有提及),增强供应链韧性。
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2022年的一大新增重点),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预示房地产有望进一步边际松动,包括按揭贷款有望进一步放宽审批、开发贷松动等等,12.4银保监会也强调“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没提“房住不炒”,倾向于认为不应过分解读,接下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会加上)。
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个提法要关注,金融应是指北交所、科创板等)。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关注都市圈、城市群),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是明年的硬任务),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三孩的配套措施有望持续落地),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提出下一年的6-8项重点工作;比较意外的是,没有提及双碳,也没有提及共同富裕。去年底以来政治局会议、两会、财经委会议等重要会议,都会频频提及双碳、共同富裕。倾向于认为,本次不提不代表重要,而且双碳和共同富裕都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继续提示:双碳关注是否加上“不搞一刀切、不搞运动式减碳、统筹与发展的关系”等表述;共同富裕关注即将出台的《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
会议指出,要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要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会议指出,紧紧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扎实推进政治巡视,持之以恒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严肃换届纪律风气,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大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力度,不断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综合效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强保障。
会议同意明年1月18日至20日召开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注:会议内容有删减)。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降准4点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4点前瞻》2021-12-06

[2]《变局与破局—2022年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展望》2021-11-29

[3]《转向了—总理座谈会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信号》2021-11-20

[4]《有喜有忧,“滞”再加剧—11月PMI的5大信号》2021-11-30

[5]《客观看待经济“企稳”,紧盯四大政策线索—全面解读10月经济》,2021-11-15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12月6日发布的报告《转向的确认—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