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推荐 | 西安城市贫困阶层的聚居与效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人文在线 Author 薛东前 马蓓蓓 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市贫困既区别于改革开放前低水平的、相对均衡的普遍城市贫困,也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以“三无人员”为主体的传统城市贫困,是一种在社会急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出现的,且以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城市贫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转型期贫困”。


当前我国的城市贫困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探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西安城市贫困的发展特征、问题与区位化规律,为西部地区的城市社会经济转型提供研究基础和决策依据。


一、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形成机制

1.城市社会历史空间的延续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发展一般具有很明显的历史连续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的分异与城市历史发展沿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安城市贫困阶层的聚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城市发展烙印,是城市社会历史空间的延续。


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之一,西安市的发展历史悠久,都城的中心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在空间上不断迁移,形成许多人口密集区域(如六村堡街道和汉城路街道)。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和重心的迁移,这类区域逐渐衰退。同时,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由于这一区域离城市中心较远、地理区位条件有限,同时居民居住时间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建筑密度大、历史遗址保护要求高、开发难度大,这类区域很容易成为贫困阶层聚居区。


在西安城市发展中,有些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建成的老工业区也逐渐成为贫困阶层聚居区。为了发展经济、巩固国防,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大规模地进行工业建设,形成“纺织城”“电工城”“电子城”等工业区域,相应建立了以单位为主的居住小区,这些区域聚集了大量人口。但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些区域的企业、工厂由于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生了大量的下岗、离退休工人,他们工作技能单一,难以再就业,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沦为贫困阶层,其聚居的原住小区也逐渐成为贫困阶层聚居区。


2.住房市场化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城市住房市场的商品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居民的住房不再依赖原有的单位分房,城市居民的住房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个人经济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但这种行为在社会分层的作用下加剧了城市居民在居住空间的分异。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住房都是由单位或政府统一分配,居民的住房选择权利受限。但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住房市场化的推进,不同阶层之间居民的居住隔离现象日益凸显。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受到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不能行使自主择居权利,继续留在原来衰退的居住小区内。这些居住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破损严重,室内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居住环境不断变差。有经济能力的居民相继在环境较好的地方买房而搬离这些区域,使得这些区域聚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


在当前住房市场化改革不完善的情况下,住房建设和住房的市场运行仍受到政府的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自主调节作用。政府为降低成本,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不仅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给予优惠,还给开发商更多自主选择投资的权利,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商往往会避开那些开发难度大、利润空间小的项目,致使那些亟须改善住房条件的老、旧居住小区难以得到更新改造。政府为解决城市老工业区居民、外来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和城市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也在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拆迁安置房,这些区域也逐渐成为新的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


3.地缘、亲缘为基础的亚文化吸引


一般而言,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环境和文化习俗的人群往往更愿意聚居在一起,逐渐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意识和内部认同,形成一种彼此了解和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及生活方式,即“亚文化”或称“圈内文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42 亿人,这些涌入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由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进入城市之后经常受到城市居民的排挤和歧视,而城乡二元体制又在制度上加剧了他们对城市的不信任,大多数人在城市中缺少“归属感”,认为自己只是城市中的“过客”,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外来流动人口,因此,不可避免地对城市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而出于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他们必须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因此,以地缘、亲缘为基础的“亚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行为。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往往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或是有亲缘关系,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社会背景、乡土文化,在远离家乡的城市中,他们信赖这种关系,愿意通过这种地缘或亲缘关系组织起来,形成具有相同或相似语言、文化和习俗的聚居空间。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当他们在城市中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求助自己的亲人、老乡、同事,向城市朋友求助或寻求法律援助的人很少。这种以地缘、亲缘为基础的亚文化吸引着“老乡”不断聚居在特定区域,而较低的经济收入使他们自发地与城市居民在空间上隔离,形成贫困阶层聚居区。


西安市老工业区和遗址保护区内的居民也存在这种“亚文化”吸引现象。他们由于在住区中居住时间长,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对外来人口比较排斥,阻碍了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交流,使得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的流动产生断裂,进一步加剧了住区内贫困的固化及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对立,贫困阶层聚居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负面效应

城市贫困阶层的聚居存在积极的作用,如相同或相似社会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贫困阶层聚居在一起,有利于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增加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减少混居中与其他居民之间的摩擦;但其也有消极的一面,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集聚致使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居住相互隔离,开始影响整个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下面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贫困阶层聚居产生的负面影响。


1.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对个人的负面影响


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对个人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减少了城市贫困阶层的就业机会。在实地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掌握的工作技能单一或是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就业方向主要为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以公共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但贫困阶层聚居区居民由于经济收入较低,整体消费能力有限,难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同时,贫困阶层聚居区内的道路零乱、交通拥挤、住房建筑密度大、居住环境差,强化了住区的贫困形象,各类产业发展缓慢,这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贫困阶层聚居区居民的就业机会。


其次,恶化了城市贫困阶层的人居生活环境。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建筑多为年代久远,格式单一,缺乏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住区管理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等,住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容易受到损害,而又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由于教育资源缺乏,使居民很难获得较好的教育机会,致使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一定的工作技能,进而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住区内松散的管理,频繁的人口流动,复杂的人员成分及混乱的道路网络,使这一区域人居生活环境较差,是城市发展的“灰色区域”。


最后,限制了城市贫困阶层的社会网络。不管是外来贫困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还是旧城中心贫困阶层聚居区居民都表现出一定的隔离状态。外来贫困流动人口聚居区内居民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容易受到城市居民的排斥和歧视,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难以融入到城市中。他们的社会网络是以地缘、亲缘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纽带,熟识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老乡、同事或朋友,与城市居民的交集较少,居住空间也与城市居民相隔离;老工业区和遗址保护区内的贫困居民由于在住区中居住时间长,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对外来人口比较排斥,阻碍了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交流,使得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的流动产生断裂,限制了城市贫困阶层的社会网络。这种狭窄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人际关系网使得他们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更容易陷入贫困境地。


2.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面叙述中的社区主要指街道办事处。


首先,加重了社区的财政负担。通常,贫困阶层集聚的社区财政收入有限,经济发展能力不足,但社区内集聚的大量贫困人口需要政府的救济,因此给社区带来极大的财政负担。巨额的资金用于扶持贫困人口的脱贫与发展,使社区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不足,这反过来又导致财政收入不足。贫困阶层聚居的社区多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建筑密度大,房屋破损严重,社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道路改造,住房修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也增加了其财政负担。相比新建小区来说,贫困阶层聚居区的房屋建筑高度偏低,建筑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难以按极差地租理论和市场规律去获得应有的利润。


其次,增加了社区的就业压力。贫困阶层聚居的社区聚集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改善这些贫困阶层的生活处境,必须使他们实现再就业以获得经济来源。一方面,这些贫困阶层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老龄化现象严重,掌握的工作技能单一,有些甚至思想观念落后,参加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下岗失业后难以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这种贫困阶层的集聚使得聚居区内居民的经济能力有限,难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社区内贫困阶层的就业问题。而大量的失业、无业人员的存在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社区的安全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贫困阶层聚居的社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最后,深化了社区的“贫困印象”。贫困阶层聚居区内的居民多为外来流动人口、老工业区、遗址保护区内的原住居民。他们与外部其他群体的交流较少,使贫困阶层聚居区产生一定的“隔离效应”。这种“隔离效应”引发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贫困阶层聚居区内的居民要么持续贫困或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么是脱贫之后即搬离这一区域。新的城市贫困人群迫于生活压力,也倾向于将此类社区作为其在城市中安身的首选区域。富裕阶层的逃离、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新贫困人群的补充都进一步深化了社区的“贫困印象”,制约着社区的去贫困化发展。

本文摘编自《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格局、耦合与感知》第三章,标题和内容有调整,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立即购书。


转载自 科学人文在线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

西安城市贫困阶层的聚居与效应

责任编辑:罗湘阳

审编:王波涛 

终审: 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 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 佳文赏析 | 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

3. 会议通知 | 关于举办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地理学发展论坛”(2020)预通知

4. 期刊目录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年第8期佳文推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再走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