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向TOP研究之路 ——写在经济学研究前沿青年学者论坛召开之前

史清华 sjtu华村一家 2022-06-10

适值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百年华诞,我们与国内经济学顶尖学术传媒《经济研究》合作举办这期“经济学研究前沿青年学者论坛”,目标有三:一是为安泰百年助兴,二是为安泰经济学未来着想,三是为中国经济学未来青年才俊铺路。

作为一个以“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为立身使命的教学研究型单位,安泰的目标很明确,安泰的任务也非常清楚,为学科培养青年才俊,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才。作为这个学院一位致力于研究与教学的教师,我们都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努力才是。为此,我们遵从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在引导学子们、才俊们“用心一也”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为同学们、才俊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让其最大可能地借助学院之能,借助教师之力,走上“善假于物也”之路。从学院,到教师,无不期望每一学子,每一才俊,能够“青出于蓝”,能够“脱颖而出”。我们承办本次论坛,用意即在于此。

说实在话,无论从事教学,还是科研,抑或并重,都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也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学生千千万,个个不一样,要从中找出真正的人才成长规律实属不易。尽管我们努力在寻找,但孔圣人的教诲——有教无类——我们时刻牢记在心。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真要把一个个青年带上路,那就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的研究生指导实践完全可以印证。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其间有些还有类同,故用“教”。“教学”的重点在解决系统性问题,而“育人”的重点则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办法去解决。俗话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人人都是才的理念支配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遵从自然,如何将个性各异的一个个青年,培养成才俊,打造成栋梁,毫无疑问,这将是安泰百年后再出发的努力方向,也是每一个高校努力的方向。

我非常认同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看法:“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也许有不少人会提出这样那样的一堆疑问,但并不一定说明他把这个看法否决。就好比黄河水是流向大海的,你能因部分黄河水半路蒸发或用于灌溉,而说这个结论是错的?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是清楚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悟性,让悟性在才俊成长之路上闪闪发光。导师的作用也非常明白,就是要给予青年以尽可能精准的点拨。俗语讲的好:“良师一点,胜似十年修行”。让我们的点拨成为青年才俊快速成长之道!从这个角度看,那些久久没有走出师门的学子,应当是师之点拨(技术)存在问题。当然,生活中也曾听到有“朽木不可雕”之说,但也只能说师之雕技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还没有达到“游刃有余”。安泰的院训:“饮水思源,点石成金”。这意味着成就安泰百年,既要我们的教师不断修炼自己的“点金术”,同时也让我们的“点金术”在安泰这一空间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让安泰成为决定青年成为才俊的理想场所。我想,这不仅是百年安泰之梦想,更是百年安泰教师之使命。

前一段时间手机微信上有一个《我为什么不能在经济研究上发文?》的小段在传播,看后感触良多,今天正好也有掌握着发表与否大权的几位编辑和数十位匿名审稿人在场,不知我的以下几个回答能否解决有此类想法的青年学者之惑?我从一个过来人视角,努力尝试着给以答疑,期望您满意。


信心、勇气和胆略

我经常和研究生们讲,你们要认真对待自己,要相信自己,要从“老鼠娶亲”的故事中认识自己。我也让他们记着:“你是世界上最为强大之人,能战胜你的人是你,能打败你的人也是你”。一个人能行否?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特别地,从事科学研究,相对远离世俗,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做到清心寡欲的青年才俊们,支撑你前行的是你的信心,鼓励你碰壁的是你的勇气,你要在信心十足中前行。当然仅有勇气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胆略和智谋。写科研报告,发表高档次学术论文,同样如此。当你认为自己行,自己能,自己会,那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就是在努力了。所以,我给学生们的十字箴言:“我行,我能,我会,我在努力”。在实践中,此箴言屡试不爽[1],价值凸显。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不能怕失败,怕碰壁,而要勇于失败,敢于碰壁。正如一句歇后语:“墙上挂门帘”,尽管谁都知道:“没门”,可生活中的民众依旧如此,为什么?这让我想到上世纪初青年周恩来,在东渡扶桑时写的一首诗,诗名想不起来了,但诗却牢记在心。“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歇后语中的民众行为,同时也回答了从事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并为我们指明了出路。

向《经济研究》积极投稿,就是你通向科研巅峰的重要一环。

在此,我对积极踊跃参与本次论坛,为论坛贡献论文的每一位青年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你的行动告诉我,你已具备通向TOP研究的基本条件,在我们与《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为你搭建的论坛平台上,你的良好展示与出色表达,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学术论文将会在《经济研究》亮相,衷心祝愿您通过论坛平台展示,更上一层楼!


思路、方法与细节

就多年来撰写与审阅学术论文的过程,我深深感到,对于科研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审读,大多数学者只关注文献的思路与方法,很少对文献表达的细节予以足够关注。诚然,我不否认,一篇好的经济学文献,在思路上,方法上一定有他可取之处,对此给予特别关注无可厚非,但我也看到,一些质地本身不错,在思想性和方法上都不亚于已发表的《经济研究》论文,可为什么人家能够发表,我们却被退稿?依我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学术论文撰写的细节关注不够,确切地说是对在审读文献过程中,成功人士的细节没有给以足够关注。俗语讲的好:“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些微小细节关注不到,即可能引致失败。

常见细节:1、小数点位数,有没有一个规范?一般地,科学论文,正文保留2位,参数保留3-4位,你做到了吗?2、引注方式,不同杂志不同,有的用哈佛格式,有的用哲学格式,但两种混用的不多,你能否真正从内心关注一下这一表达方式,坚守写作的专一性。一般地,建议使用哈佛格式。3、文献引述,原则上,三个及以上作者的文献,在引注时,用“首作者姓名+等”,在文献列表中附上全部作者,文献按照汉语拼音ABC排列,中英文分开,英文文献中的“等”用“et al.”,你是这样做的吗?4、文献树的“种植”,一定要把文献与文献间的递进关系,平行关系,以及杂音区分清楚,不能一个关键词后堆积一串文献,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研究空间的确定,创新的凸显,你是否从种文献树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发挥价值的空间?5、图、表及标题,要学会用“乘法”,让标题间前后上下形成呼应,以实现简洁明了。6、模型变量选择,应当遵循它内在逻辑,不能想当然,如果那样会成为数据游戏。至少应当在论文中交待一下你选择或设计变量的初衷,且部分核心变量,更要详细交待在哪些文献,有哪些大家在使用,你用后的结果也应与这些文献作出比较,只有这样才体现你进行文献综述的初衷。对于一些特别变量,比如平方化的,或对数化的变量,采用时一定要有理论依据,常用“年龄的平方”,内含生命周期规律,而其它呢?诸如“工作经验的平方”,至少我认为它没有理论基础,因为工作经验是一个持续上升量,与平方变量走势不合,可在实践中有不少论文在使用,显然,作者对此问题没有搞清楚。7、特别地,对审稿意见的回复,谨记少用“国外学者都这么做”的语句。在遇到你与审稿人意见相左时,应尽最大努力将你的道理说与审稿人,必要时用案例说明,不能一味地迁就。8、文字表达,一定要注意语句结构,特别是在摘要和导言中,优美精准的语言表达是实现你成功登上TOP期刊的关键。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即学术论文用词的“中性化”问题,建议少用或不用“我国”,“我省”等词,这样首先可避免你在写作时存在偏见,其次也便于读者或审稿人阅读,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或审稿人不需要在审查你与他之间身份是否一致,即可进入角色,同时也可让决定你的论文能否发表的大权在握者少些偏见或歧视。

说实在话,随着改革开放,教育的普及与提升,学术论文的“八股化”越来越明显。最典型地,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数量化,模型化偏好尤其明显。《经济研究》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标杆,是典范,但我们需要记住:它给出的结果应当是自然道理的再现。一般地,学者们把做模型混同于跑回归,这是大错特错的,也是致你于死地的症结所在。我们做模型的本意是什么?在常规分析中,我很少提倡唯模型论,只是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当发现我们的问题已超越了传统的二维、三维思维,需要用多维且精准分析时,运用模型就成为自然。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应当蕴含着自然之理,这一道理不能仅凭“相关系数”去评定,而要在进行模型分析前做出定性分析,以至于形成假说。这是数量化与模型化论文形成的关建。


故事、道理与解释

讲故事,这个听起来与我们从事学术研究没有多少关系,似乎我们从事的也就是一些干巴巴的模型与数据,其实不然。记得在早期读研时,我看到过一本名为《GEB,一条永恒的金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走向未来丛书)。这本书最大的卖点是:指出有一条永恒的金带,这条金带把数理逻辑、绘画、音乐等不同领域间的共同规律连在一起,构成了人工智能生命遗传机制的基础。书名中的GEB分别代表伟大的数学、数理逻辑专家哥德尔(Gdel),杰出的画家埃舍尔(Escher)以及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阅读后让我大开眼界,真正从中品味到:世间只有一个道,只有一个理;如果你还在为学科间的阻隔苦恼,那你一定还处于此学科之底端,你的悟性还需要提升;只有当你的悟性达到某个层次,你才会真正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真谛。是的,我也曾听说:“隔行如隔山”,但这属于普通人的认识,事实上,“行行相通”,他们之间自有秘密通道,科学、宗教以及哲学的努力就是要打通这一通道。在我们的悟性尚未达到某一高度时,行与行之间,当然是“山”,当悟性提升到一个高度后,此山可能就不是山,而是你的支点,让你成为山之峰,峰之点。这正应了云南红塔卷烟厂的一句广告语:“山高人为峰”。当然,这是一本通俗读物,对读者来说吸引力自然是其间的故事。其实学术著作也一样,早期费孝通费老的学术著作《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就如此,把科学研究融入生活,让百年前的中国永远记录在其心血中,让世人永远可从中了解到百年前的中国,让读者忘记自己这是在读学术专著,还是在读小说。国内著名学者,我们的同行大咖,林毅夫先生,大伙应都知道。他的一本专著或论文集《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买到后,在由太原去往郑州的12个小时车程中,我一口气将其读完,书中所列10篇论文,有发表在国际顶尖刊物上的,也有未发表的,似乎读起来没有多大障碍,感觉篇篇回味无穷。他所以能给我以不眠阅读之动力,其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这些学术论文篇篇有故事,段段有精彩。当然,作者的丰富而有力的解释才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也看到了这一现象,甚至我也知道此故事,而却无法像林老师那样用精准的语言、恰当的手段、妥帖的方法表达出来呢?为什么我也用数据和模型,做出来的结果就没有林老师那般地吸引人?2002年我应邀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业经济系做访问学者,期间跟随万广华先生一块研究。我们讨论了一个有关中国农村储蓄问题。三个月的访学,有两个半月在讨论此问题。从问题提出,到文献梳理;从模型设计,到数据拷打;从变量选取,到结果解释,每一个环节都有那么多问题需要思考,这一过程让我真正见识了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的生成全过程。

数据的初步运算与我们的预期相当吻合,应是最理想的,但当万老师和我交流数据的获得及每一细节后,认为这样好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中国农户储蓄行为,应当对其中一个指标做出更加精细的分析,这个指标就是农家年度消费额。无论是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还是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农户家庭年度消费统计上,通常都会把农户家庭节日开支【诸如婚丧嫁娶等宴请】算作农户当年消费,这一计算口径最大的问题是让农户年度消费在Panel Data系列中会出现消费波峰,确切地说,一般人会把它作为异常值看待,实则属于一种家庭正常消费行为。由于家庭节日活动存在明显的随机性特征,故在我们的研究中就需要将此随机特征平摊到整个观察其间,为此我们讨论了几套方案,直到3个月的访问即将结束,这一讨论才告一段落。

回国后,征得万老师同意后,我将这篇原为英文的论文用中文重写,投到了《经济研究》,很幸运,在百日刚过,此文就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与读者见面。从此开启了我的《经济研究》论文发表之人生[2]。

这篇名为“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2003年第5期)的学术论文最大的贡献,我认为是对学术论文细节关注的典范,同时也将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与学术研究做了很好的结合。故在之后顺利被评为2003年中国10篇最佳经济学学术论文。

这篇论文也是在那个有稿费收入时代,我数十篇论文中获得稿酬最高的一篇,稿酬收入首次突破4位数(达1100元)。应当说我是一位非常幸运之人,同志们也常称我为Lucky man。但这次的稿酬收入好像不是什么Lucky man之事,随着我的稿酬到来,《经济研究》的学术论文稿酬支付制度从2003年第6期开始宣布取消,一个无稿酬的学术研究活动时代正式进入高档次期刊编辑管理事务中[3]。似乎由于我的首次《经济研究》露面,让《经济研究》的广大作者们从此只能默默的努力撰写学术论文,真是“罪过”!当然,对于我来说,努力与回报对称与否,很少考虑。事实上,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也非我也,之后的10数篇《经济研究》论文也没有署过第一作者,从这个角度看,我仅是一个挂名《经济研究》的学者而已。但自我感觉,这篇论文于我,努力与学习比什么都重要。这一经历对我之后在指导研究生撰写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篇论文告诉我,如何讲故事,如何逼真,如何审读文献,如何拷打数据,如何把自然道理融进故事中,让论文的学术思想很好的传播,让论文的学术价值有效提升。结合林毅夫老师的书之味,万广华老师的研之果,为我2004年的博士生导师生涯开启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福利。

记住,讲故事,不是编故事,而是把蕴含有自然道理的故事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出来。文词要优美,图表要清晰,模型要简洁,通过文字、图表与模型,要把你要谈的科学问题清晰地勾画出来,让读者在阅读后有一种愉悦的享受感。同样的结果,你的分析入情入理,给审稿人、编辑以及读者一种意想不到的解释,让他们的思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到此,我想你的讲故事工作就到位了。

 

质疑、修改与合作

设计独到,方法别致,解释新颖,通常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备的条件。但是,所有这一切的得来,并非一气呵成,而是通过多次质疑,修改而成。可以说,用几易其稿来形容都有点保守。记得在2005年春,我的研究生程名望同学写了一篇题目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的工作论文,在未和我通报前,就大胆地投到《经济研究》,并幸运地得到编辑认可,得以送外审。在我拿到论文的原稿后,感觉论文所以能通过编辑关,不是论文水平有多高,思想有多完善,而是标题新颖,模型不错,但能否通过外审,我自觉难度很大,连我这一关也通不过,更别说离当时的《经济研究》论文水平,用相差一大截来概括并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论文依据的数据,样本量非常有限,只有区区400个,就这一条就可能过不去,更别说还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为此,我们更换了大样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数易其稿,才正式送审;外审回来的意见又是一大堆,我们又针对一个个问题,细心推敲论文的每一个细节,直至自认为完满回答审稿人以及我们自已又发现的问题,到2006年第4期正式见刊,时间相距1年有余。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增强了我带研究生的信心[4],更告诉我,细节关注是机会把握的关键。

由此,在随后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的质疑就从细节关注开始。为此,还专门向同学们开了一个关于“如何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讲座。诚然,在安泰每一博导差不多都是博士毕业,都写过博士论文,但对于细节关注,并非每一导师都那么较真。我较真的结果是每一进入“史家军”门下的博士,都顺利毕业,至今未出现一个掉队,且毕业的优秀率非常高,差不多半数获得市优论文[5]。

从我指导研究生的经历看,好论文是在质疑声中成长出来的。这个质疑不完全来自导师,它还应当包括自己、合作者,同学、同事、朋友以及编辑和审稿人等。当然,最关键的质疑,应是前半部分,即导师,作者自己,合作者和同事。只有过了自己的关,才能向外推送,且保证不死。我们的质疑通常从问题的科学性开始。到底我们关注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科学问题[6]?在确立问题并定位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定位是否到位,文献树“种”得如何,树枝是否保证都是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献梳理是否还掺杂有垃圾或杂音,我们的文献梳理逻辑是否符合自然道理?从文献梳理中是否真的找到我们可以努力的地方或可创新的空间?接下来需要质疑的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用的材质是否是质量过硬的,有没有假冒伪劣?即我们的调研资料(包括二手资料)是否经过认真充分拷打,把其中的水分挤掉?我们运用的方法是否妥贴,模型是否对路,表达方式恰当与否,规范程度如何?最后质疑的是我们的结论解释到底和他人有什么不同,新颖程度在哪?

我经常听到同学们抱怨,说学校要求过高,他们能力根本无法达到《经济研究》水平。事实是这样吗?我感觉并非如此,他们从心理上首先就投降了。即使有些也做了努力,但细节关注根本不到位,论文小毛病百出,更别谈故事了。有故事吗?研究的动因何在?出发点是什么?目标在哪?用什么理论支持?一概说不清楚。我给同学们提出,“请把你写的论文在同学间交流,提提问题”,他们都说,“不好意思”,更别说一篇好的论文是经过数人数次辩论的结果,他连自己都通不过,还指望别人通过?事实上,同学们也知道,合作的意义与价值,但就是走不出去?可这没有办法,合作研究是当今经济研究的主流,即使理论研究,单打独斗也越来越少。经济学研究的风向标:诺贝尔经济学奖好像近年来也多是颁给数个经济学家,而不是一个人。

记得我同事的一名研究生到我这里来,请我帮助指导他发表一篇小论文。他拿着自己撰写的工作论文让我看,并说投了四次(杂志)全被枪毙了。我看后,感觉质地还不错,但细节关注非常不到位,故事讲的也不流畅,完全不到投稿的时候。经过短暂指导后,我让他回去改,一次,两次,三次,在他已感觉非常烦之时,我又加了一次,四次修改投出去后,很快就发表了。直到此时,他的烦怒才演变为笑脸。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不是学生不行,而是他自认为不行,故在行动上就投降了。这实则是一个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如果真的去看10-20篇《经济研究》类学术论文,从细节上思考,写出一篇同类论文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结合近年来TOP研究论文模式,走合作之路当是完全可行的。为此,我把新世纪以来《经济研究》论文作者结构演变进行了一个统计(见图1)。

说明:作者为课题组的论文未含在内;笔谈会、会议综述及书评未统计。

图1 《经济研究》学术论文作者合作程度演变趋势

  合作研究,已成为TOP类研究的一种趋势。民间有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学术界也同样存在。要想在应用经济领域走的更好,合作研究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事实上,从《经济研究》(2000-2017)十八年发文的统计情况完全证明了我的这一判断。“单打独斗”的《经济研究》成功方式呈快速下降趋势,“三人成虎”的模式正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从近五年《经济研究》(2013-2017)发文格局看,双人合作的比例最高,达43.55%,是目前成功学术论文的主体,三人合作的比例次之,为33.84%,是目前上升最快的模式。独立完成的比例只有12.21%,下降幅度超大,似乎表明:今人不如前人,实则不然。客观地说,这是《经济研究》风格转变,实证化,数量化、模型化的结果。同时,国内整体经济学教学水平以及学术素养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团队合作当更胜一筹。这里的团队合作,不要仅理解为同一行政单位的团队合作,而要理解为互联网下多个行政单位的团队合作,事实上这类合作已非常广泛。就以2017年《经济研究》第11期、第12期的学术论文具体统计看,合作研究占到77.27%,其中,同一行政单位的合作占36.36%,多个行政单位的合作占40.91%。

 

综上所述,通向TOP类研究之路,首要的环节就是克服自己心理关,要相信自己;其次要从细节上把握论文写作的每一点,用苛求他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第三要从兴趣视角把你在研究的问题故事讲清楚,让内行和外行都可读;最后走合作研究路,相信圣人言:“三人行,必有吾师”。


2018年4月13-18日

写于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1]由我指导且毕业的博士,在校其间人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以及国外高档次SSCI类刊物上有至少一篇问世,多则3-4篇。

[2]截止2017年底,累计发表10篇。

[3]与《经济研究》差不多同时,一些低档次的学术期刊,其编辑管理事务行为却走向一个与稿酬支付相反的方向,高额的版面费支付时代正式进入研究者或作者的世界。学术出版界的邪风以“合法化”的方式风行于时。尽管我带领的团队被制止,但整个学界,特别是研究生层次,为学校的一个硬性发表学术论文规定催生了无数富得流油的编辑部,学风、教风以至校风都被这股社会洪流冲击的千疮百孔。

[4]这篇论文同时也是交大文科博士研究生首次在国内经济学TOP期刊《经济研究》上亮相,给同辈群体相继在《经济研究》发文带来极大冲击,让同学们认识到“我行,我能,我会,我在努力”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这篇论文,开创了交大文科博士论文在上海滩获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先河。

[5]目前毕业8个,三个市优,一个国优提名。8个除1人在美国的一个企业工作外,其它全部在高校任教。我指导的市优数占交大文科市优总数的近一半【7分之3】,且分布在工商,农经,应经三个学科。

[6]“科学问题”被认为是一个暗含着理论假说的问题,它能经得起重复实验验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