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行思 | 走遍美国·纽约湾滨水空间——张赫访学见闻(一)

2017-03-27 张赫 国际城市规划



【编者按】张赫老师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枚“青椒”,专业研究方向包括填海规划、城市设计和智慧社区。张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热爱“奔波”、擅长登山、喜欢朋友,更向往诗和远方。2016年下半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学期间,张赫老师自驾考(yóu)察(wán)了大半个美国。带着他的大相机和“职业病”,勤奋的张老师想要与小伙伴们分享走遍美国40个州的所见所闻。今天开始,《走遍美国——张赫访学见闻》正式上线!


2016年下半年,笔者有幸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访学半年。有感于时光匆匆,闲不住的我自驾了美东和美西,游历了将近40个州,可谓短时间“走遍”美国(图1)。虽是匆匆一瞥,却也感悟良多,希望借“海外行思”栏目与小伙伴们分享一二。鉴于规划师的职业病(关心城市和空间)和专业研究的方向(填海造地),所以先从见闻的一个重要领域——滨海(滨水)空间说起吧。第一篇,先聊聊美国最大城市纽约(New York City)和它对岸的泽西(Jersey City)。


图1 自驾游路线


因为是自驾,为了停车的便捷,我每天将车放在泽西市内邻近霍博肯(Hoboken)站的Target超市门口,再从该站坐地铁跨海上曼哈顿岛(自驾游小攻略免费送!)。这也让我得以近距离考察了哈德逊河(Hudson River)和纽约湾(New York Bay)两侧的滨海空间(图2)。


图2 纽约湾全景


既然是见闻,那就先说说不同。不同于国内的很多滨海大城市(例如天津、上海、深圳等),无论是纽约还是泽西,其朝向纽约湾的一侧,都是以商务、商业、居住、旅游等功能为支撑的城市核心生活区,而不是港口码头、仓储物流、船厂工业生产区。历史的发展和规划的控制,使得港口功能都“隐藏”于总督岛(Governor's Island)“身后”的伊斯特河(East River)沿岸(图3中黑色加粗的岸线),这才让哈德逊河和纽约湾的开敞空间内,都留下了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图4—图6)。


图3 曼哈顿岛、伊斯特河和总督岛的位置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Google地图绘制


图4 哈德逊河一侧的曼哈顿天际线


图5 海上一侧的曼哈顿天际线


图6 海上一侧的泽西市天际线


当然,这样的滨水空间格局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哈德逊河两侧存在大量原有港口空间的更新改造。今天,循着历史的脉络,我们能看到过往填海码头的木桩、经过改造的霍博肯火车站、正在建设的滨水新社区等(图7—图9)。


图7 哈德逊河老码头旁残留的木桩


图8 霍博肯火车站


图9 哈德逊河沿岸新建社区


这样大面积的更新建设,既得益于泽西市的后发优势(滨水空间没有全部被占用,因此留有改造的可能),也得益于美国同行们对于从海上进入纽约湾的空间感受的重视(当然,这是我根据类似五月花号等美国历史而脑洞大开的臆测)。而凡此种种,恰恰形成了这一地区滨水空间的特色。


(1)标志性的城市滨海天际线。不同于一般人的印象,其实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岛(Liberty Island)并不属于纽约,而属于新泽西州;但是,正因其位于哈德逊河口,从而成为纽约市最重要的城市标志(图10),也促成了早期殖民时代就已开发的哈德逊河的转型。


图10 纽约乃至美国的标志——自由女神像


(2)大面积的滨水绿色开敞空间。纽约湾内可谓寸土寸金,尤其是曼哈顿。然而围绕着哈德逊河和伊斯特河形成的三角形滨海空间,以自由岛为核心,沿岸各城市相继开拓出自由州公园(Liberty State Park)、巴特里公园(Battery Park)、总督岛等一系列面向纽约湾的滨水绿色开敞空间(图11, 图12)。


图11 以自由岛为核心的滨水绿色开敞空间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Google地图绘制


图12 曼哈顿岛滨海一侧的绿色开敞空间


(3)保存部分功能的同时,更新历史滨水设施。纽约是北美殖民地最早的发端之一,因此历史上的哈德逊河两岸是港口物流的重要集散中心,随着功能地位的改变,原有的仓库、码头、火车站等都逐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限于篇幅,这段历史进程就不展开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霍博肯火车站,改造后保留了部分客运铁路线路,取消了货运疏港交通,开挖了地铁站,从而腾出了宝贵的滨水空间,焕发了新的活力(图13—图15)。


图13 霍博肯火车站外更新改造的码头区


图14 霍博肯火车站外观


图15 霍博肯火车站内部


啰里啰唆说了这么多,倒让我回想起,对于滨水空间的重视,是我初学专业时每一个老师都会强调的。但那时好像只注意建筑高度、形式、色彩、景观设计等城市设计因素对于滨水空间塑造的作用,没有真的思考过城市的用地布局、用地性质,乃至城市的更新改造对于滨水空间的影响。后来虽然明白了后者的重要性,却难以领悟各种价值的判断标准,以致常常不能抓准规划的方向。纽约湾的这些见闻倒是让我对港口区的更新、“海上视角”的空间感受等有了新的体会,例如:港口的更新在用地布局上既要考量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要照顾整个海湾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海湾地区整体复兴的产业与空间形象布局需求。城市岸线的利用要循序渐进,可以适当预留一些开敞空间,在塑造良好景观的同时,保留更新的潜力。滨水空间的建设更要统筹布局,兼顾陆上视野和海上视野的双重景观需要。希望这些体会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启发。


注:文中照片均由作者拍摄


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 张赫 供稿


作者:张赫,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填海造地规划、城市风貌与总体城市设计、智慧城市与社区。147792505@qq.com


(敬请期待下一篇:波士顿填海区)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