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


特稿

农食系统转型与乡村振兴

樊胜根;高海秀;冯晓龙;王晶晶;1-8

 

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

武小龙;9-22

 

基于公共品属性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楚德江;23-32

 

农民问题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化渠道选择

陶建杰;尹子伊;33-42

 

居住隔离与农民工市民化

徐清华;张广胜;43-53

 

不平等厌恶偏好与村民相对贫困

黄艳敏;李春晓;54-66

 

经济与管理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差异性和收敛性

杨秀玉;乔翠霞;67-80

 

农村寿险组织制度创新的经济保障

郑军;郭晓晴;81-92

 

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福利效应

解垩;93-104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

申云;李京蓉;105-117

 

城乡社会

人际信任的自我削弱与熟人社会变迁

湛礼珠;118-129

 

农村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内卷化

彭大松;资源;130-140



农食系统转型与乡村振兴

樊胜根1,2  高海秀1,2  冯晓龙1,2  王晶晶1,2

1.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食系统是保障国民营养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国家安全的重点环节。当前,我国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农食系统必须向高效的、营养的、可持续的、有包容性和韧性的方向转型,以应对多重风险叠加的影响。农食系统转型目标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协调统一,应从发展多赢型或集成式技术创新、优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等路径推动农食系统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

武小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借鉴世界乡村复兴的成功经验有着内在的必要性。文章以"嵌入性"为分析视角,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空间—技术"三大维度重点考察了法国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法国乡村建设主要遵循三条规律:在本原性层次上,通过多元化的"政策嵌入"营造积极的乡村复兴环境,进而达到清除弊害政策、破解建设壁垒以及增强乡村复兴内在动力的目的;在实践性维度上,通过产业集中、中小企业转型、地域功能分类的"空间嵌入"策略,推进乡村要素资源的重组与优化,进而增强乡村空间的整体性治理能力;在方法论层次上,通过多类"技术嵌入"乡村空间,以达到再造乡村复兴手段与"主体赋能"的根本目的。因此,营造网络化的乡村政策环境,推进乡村的"分类振兴"与"适度集中",以及强化技术驱动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努力方向。

 

基于公共品属性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楚德江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

摘要:农业绿色技术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使其具有比工业绿色技术更强的公共品属性。这种公共品属性使得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面临着缺乏研发激励、运行管理失效和公共资源投入不足等困境与挑战。基于公共品属性视角构建有效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应通过强化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创新的市场激励、改进专利保护制度等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建立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机制、评审机制、奖励机制、推广机制和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构建技术合作联盟、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健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化渠道选择

陶建杰  尹子伊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摘要:考察农村居民信息渠道选择的行为和意愿的特征,并从社会与经济资本、信息资本和信息资本障碍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数字化渠道选择的因素,探索如何培育"数字农民"。研究表明:总体上,大部分农村居民仍倾向于通过传统信息渠道获取信息,但较多农村居民有向"数字农民"发展的意愿,乡村宽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数字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现实,考虑新技术如何为传统信息渠道赋能。政府要重新审视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通力合作,加大针对农村居民的互联网培训,改善外部环境,扫除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各类障碍。

 

居住隔离与农民工市民化

徐清华1  张广胜2

1.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 辽宁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排斥角度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隔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隔离程度越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低,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在大型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明显。居住隔离通过影响城镇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间接影响个体城镇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适应状况,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解决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和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提供重要政策借鉴。

 

不平等厌恶偏好与村民相对贫困

黄艳敏  李春晓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引入前景理论关于福利的解构思想,构建主观福利视角的相对贫困考察模式。首次将社会偏好理论植入相对贫困领域,以不平等厌恶偏好为切入点构建内生化减贫模式。采用CGSS2017数据,测算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缺口指数,识别中国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相对贫困状况。运用Logit分析相对贫困广度,发现:不平等厌恶偏好具有诱发相对精神贫困的直接效应;且与收入、教育和健康交互作用于相对贫困广度,展现出调节效应。采用OLS分析相对贫困深度揭示:不平等厌恶偏好正向贡献偏离相对贫困线的贫困缺口指数;通过收入、教育和健康等途径调节相对贫困缺口倾向。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差异性和收敛性

杨秀玉  乔翠霞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四方面考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情况,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空间差异的程度和来源,并通过多种收敛方法检验空间差异的收敛性。研究发现,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新化东部内部差异最大;地区间交叉重叠程度是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新化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间差异是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新化在个别地区具有σ收敛,在所有地区具有绝对β收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在所有地区都具有条件β收敛。因此,应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地区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提高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

 

农村寿险组织制度创新的经济保障

郑军  郭晓晴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构建包含农村寿险组织制度创新、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寿险组织制度创新对乡村组织振兴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实证考察农村寿险组织制度创新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农村寿险组织制度创新能对乡村组织振兴的经济及保障层面有正向影响。农村寿险组织协调创新通过作用于组织运行效率,使制度创新具有持续性。制度创新带来了资本与技术利用效率的提升,并降低了寿险组织的经营成本,使得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因此促进了乡村组织振兴;尽管制度创新对收入和保障都呈现正相关,但其对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制度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正向影响从东到西呈递减势态。

 

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福利效应

解垩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五次调查的农户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展趋势、动因,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土地租赁市场对家庭收入、消费及贫困的效应,在考虑贫困持续时间的非参数Kaplan-Meier模型及COX生存模型中对土地租赁的减贫效应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2010—2018年农村家庭参与土地租赁的比例每个时期均维持在25%左右;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租入土地,农业生产能力强的农户更不愿意租出土地,但农业生产能力变量并没有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土地租赁市场并不能提高效率,土地租赁市场将资源从土地相对丰富的家庭转移到土地相对贫困的家庭,说明农村土地出租市场促进了平等;租入土地的收入增加效应主要集中在收入分布的中下端,租出土地增加了消费中位数家庭的消费,但租出土地使得富裕家庭的消费下降,租入土地只对东部地区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土地租赁市场的收入、消费效应具有分布、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但土地租赁对全部样本的收入、消费、贫困均无显著影响;基于生存模型结论也显示土地租赁市场对减贫没有显著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

申云1  李京蓉2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测度不同贫困线标准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及其最优指数区间,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既存在"数字红利"效应也存在"数字鸿沟"效应,二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最优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区间位于108~160之间。分结构看,较低贫困线标准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程度更加明显,但较高贫困线标准下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程度更大,且呈小幅递增趋势。在作用机制层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农户数字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来发挥中介作用,减缓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

 

人际信任的自我削弱与熟人社会变迁

湛礼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村发展系

摘要:接续阶层分化的研究路径,从农民互惠博弈内生视角出发,构建"人际信任-熟人社会"的分析框架,以揭示熟人社会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与农耕文明时期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致农民长期面临生存威胁之间的张力,催生了广布于乡村社会的互惠网络,农民人际信任的自我增强与经济互助及道德声誉制度的自我实施相互作用,生成并维系传统熟人社会及其发展。市场性的输入以经济分化和农民离村为着力点打破了这一继替格局。农民摆脱生存威胁后,其互惠付出意愿降低,进而影响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当信任的自我削弱使农民的制度化信念发生质变时,熟人社会逐步解体趋势难以逆转。流动性社会中,基于连接性社会网络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村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内卷化

彭大松1  资源2

1.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  2. 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院

摘要: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社区特征对农村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同一社区内聚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交往,但其"跨层"效应强化了"业主身份"对社会交往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了"社会排斥"的负面影响;流入地经济发展会拉大城乡居民间的社会距离,不利于流动人口社会交往,但其"跨层"效应对从事低端职业的流动人口社会交往有积极影响;社区活动和社区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不仅有直接促进作用,还通过强化"业主身份"效应和削弱交往中的年龄劣势,间接地促进了社会交往。应通过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改善社区交往环境、加强社区治理等措施降低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内卷风险。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转】

  2.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转】

  3. 《中国农村观察》2022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4. 《农业经济问题》2021年第12期目录【转】

  5. 《Food Policy》2022年第106卷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