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

王晓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3-03-26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12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

——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


王晓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084


采访对象简介

黄汉升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专家。      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五届、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      其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和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的课题《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全国高校十佳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等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

王晓微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副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政策。吉林省首届科研春苗人才。近年来在CSSCI、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篇,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理解学科有两个基本的维度:知识体系维度和学科建制维度,两者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动力轴与基本面。从学科建制层面上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学学科及其他学科管理与建制,其中,学科评议组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学术性工作组织,在中国体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3年开始,福建师范大学黄汉升教授连续三届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作为体育学学科发展繁荣的参与者、见证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主持了《体育学一级学科简介》《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等体育学学科发展相关重大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工作。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由中科院白春礼院士担任召集人,黄汉升教授受聘成为委员之一。为了全面回顾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成就、总结体育学科发展经验,查找、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发展阶段推动体育学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王晓微副教授(以下简称“王”)对黄汉升教授(以下简称“黄”)进行了访谈。


王:

尊敬的黄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访谈。2009年,在一次全国体育学博导论坛会议上,我有幸听过您的一次学术报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此后,我专门拜读了您的一些著作和论文,感悟到您对体育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很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和观点。您担任过校长、党委书记等领导职务,所以,您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构成了您学术之路的重要背景。我们希望能对您的学术经历进行一次全景式的采访,以便使读者能够对您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我知道,以前也有人做过您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访谈,但主要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进行的采访,您是我国知名的体育学家,又连续担任了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基于这一工作经历,今天能否请您结合工作经历,从学科建设的视角谈谈您对中国体育学发展的成就、经验、反思以及学科体系构建的看法?

黄:

好的,您的评价过誉了,我不敢当,很惭愧,有些工作没做好,留有些许遗憾。说到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是时代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机会,也是时代造就了我们。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体育学进入一个学科大繁荣、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仅从博士点和授权单位数量增长足见这一态势:博士授权点数量由6个增加到26个;新增5个博士授权单位。在全国体育界各位同仁的高度信任、鼎力支持和第五届、六届、七届全体学科评议组成员共同努力和无私帮助下,从2003年开始,我连续三届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7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王:

这17年,作为主要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中国体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您的研究应该是密不可分的,请问,您是从何时开始关注和研究体育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在这个过程中您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黄: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体育学基本理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研究。

      1996年,我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探索,并坚持在体育学基本理论下开展体育科研方法的教学和研究。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科学大会上应邀作题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全球性展望”的主题特邀报告。当时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学者还不多,参加国际体育科学大会的机会就更少。能参加这样的学术盛会,对我本人来说,是学术界同仁对我工作的肯定、鼓励和鞭策,这次会议大大拓宽了我的学术眼界和视野,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

      1998年,我第一次申请并成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2003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目前,我正在对这部著作进行修订,修订版计划在不久后出版。

     1999年,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体育科研方法规范化问题》。主编的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获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获2005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主持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与方法论的探索》获2007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7年主编的研究生教科书《体育科研方法导论》获得了200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主持的科研课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获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获2013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014年,主持的科研课题《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获2021年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除此之外,我还牵头组织和参与举办了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论坛,聚集有志于研究中国体育学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围绕体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来共同耕耘。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以体育学学科特征、学科史、学术史、学术组织建设、交叉学科等基本理论作为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形成了研究特色,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非常幸运的是,2014年,我以《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为题,申报了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获得立项,该项目对我国体育学的理论脉络与体系构建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

王:

从您的研究成果来看,您在学科建设、科研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可谓硕果累累。那接下来您有哪些研究计划?

黄:

      近20年来,我以学校行政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但仍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给予了重点关注。

      我从1997年开始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工作,事务繁忙,无法潜心研究,现在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有条件集中时间和精力继续开展我所热爱的体育科研。迄今为止,我在教学和科研上已经获得8项省部级一等奖。

      我的研究计划主要是完成博士、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级教程》教材的编写和《体育学导论》这部著作的撰写和出版。我希望能用这几年时间完成这项计划,对体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思考和梳理,能够清晰地勾勒并总结出我国体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体育学学科体系进行重新构建,致力于打造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体育学学科体系。我想把研究视角投射到体育学基本理论方面,对体育学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综合阐释、重新解读,在提出自己独创性见解的同时开展体育学理论体系重构。

01

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

王:

体系化的理论构建是一项难度很大、挑战性很强的研究工作。我想,完成这个理论体系构建既需要严谨沉稳的治学态度、经年累月的学术积累、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宏观独特的理论见解、广博深入的思想资源,还需要具有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渊博丰厚的知识积淀、独立思考的学术能力、深刻敏锐的思维视角、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丰富肥沃的知识土壤,这项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

黄:      是的,进行体系化的理论构建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除了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体系化的理论构建工作需要在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也力图有所创新和突破,需要既有宏观层面的透视,又有微观个案的剖析;既有历史纵向的观照,又有国际横向的比较;既有经典理论的阐释,又有实证研究的支持。换句话说,有好的环境和土壤,才会长出好的庄稼、长出参天大树,理论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而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谚语,我会努力朝着目标不断前行。      我们知道,体育发展反映国家强盛、体现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建设体育强国作为重要基石。学科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像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都是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才形成如今较为成熟的体系。而我国现代体育与体育学带有“舶来性”,这是历史事实。我们对体育和体育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教育手段的体育,到逐渐成为专门课程和知识体系的体育学,从普遍不被接受的职业到成为被承认、被需要的事业。一路走来,体育和体育学的发展,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当前的发展状况凝结了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当然,这并不是说体育学已经发展得很好了,相对于物理学、化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体育学还属于年轻的学科,学科体系还很不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服务社会需要,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内涵,确实有必要在学界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地研讨。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拓展未来发展的增长点和创新空间,牢牢把握主动权,进一步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王:

您提到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统摄性命题,这说明体育学学科有了更加远大的目标和更加清晰的定位,那您是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体育学新的战略定位与职责使命?

黄: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学科的使命来自于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将之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认为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用“四个重要”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体育的新内涵。他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学术界通常认为,学科是知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体,一般存在于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两大领域。因此,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把握体育学的学科战略定位与职责使命。

1)体育学的首要战略定位,就是对体育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进行探究、明晰与厘定。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学科伴随着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分科深化而产生、发展,是现代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如何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当前体育学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学科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学科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但体育学学科体系不够健全,体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因此,促进我国体育学理论创新、增强学科整体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是当前我国体育学发展的战略目标。

2)就我国体育学的学科建制而言,应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体育学的学科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布局合理、体系完备、支撑有力、运行通畅、效果显著的学科制度体系,是我国体育学发展的路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作为一门探究、发现和解释人类体育现象、体育问题和体育基本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促进人类健康福祉的学问,体育学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王:

“有为才有位”,我的理解是,新时代体育学的战略定位和职责使命要从体育学自身的贡献中找依据。请问,中国体育学科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此外,这些历史成就的取得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黄:

      体育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从学科恢复逐步走向学科发展,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学科建制,拥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完整的学科架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体育学的学科地位与专业设置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提升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产生了体育知识,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学科体系,体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认为,一个社会可以只有体育知识而没有体育学,但没有体育学的社会,其大众健康水平和竞技运动水平不可能持续提高。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体育学从教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体系。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并公布试行新中国第一份《学科专业目录》,“体育”被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体育学学科正式获得了“合法身份”。1990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施行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仍被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1992年,体育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中“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的一员。1996年,体育学被列为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的社会科学第19个一级学科,并开始被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的范畴。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遵照“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的原则,发布了新一版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设立4个二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其设置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院系的调整和设置。

      其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构建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创新完善。在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许多研究者特别是一些老前辈从学科的视角出发,对体育学的学科归属、学科体系构建、学科理论创新、学科知识发展等学科元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体育学学科理论。我们应该重视加强体育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学术研究,或许这应该是学界的主要关注领域和后续研究的重点。在体育学体系构建方面,体育学界的成就与突破主要有2个方面:

1)在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体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是否存在一个统一明确的“体育学”概念,是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当然,其他学科也有过类似的争议。体育学界基于对体育和体育学概念、体育学学科属性等问题的认识,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结构问题展开了大讨论。虽然这种讨论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但至少突破了以往体育学学科体系的主干静态结构,开始转向交叉动态结构,并初步厘清了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结构问题。从体育学学科史看,学科恢复之初就将构建学科体系作为主要目标,开始致力于构筑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发展的催化剂。这对于掌握体育学学科发展态势和规律、深度解析学科问题、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筹划学科布局、寻找潜在突破口、加速体育学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支撑作用;

2)从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看,学科恢复初期取得的主要进展,就是一大批体育学的分支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发表了许多意见、建议、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但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对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基本内容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对学科研究任务、方法、性质、范畴、规律、动力等基本问题进行讨论,有些甚至是争论,并对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围绕中国体育学的学科发展路径和方向,学者们各抒己见,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为体育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跳不出原有框架。

      随着体育学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的认识更为多样与丰富,我国体育学界一大批专家学者对体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从体育学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基本范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育学学科体系中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体育学研究和体育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科规划、学科政策、学科评估等方面,多视角、多维度加以阐述和论证,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石,彰显了学科的学理价值,在学科内逐渐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术研究规范,推进学科知识向纵深拓展,促使体育学学科意识与学科自觉日渐增强。

      谈到体育学学科体系,很多人会想到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这是1997年设置的体育学的4个二级学科,至今已有20多年了。尽管我们第五届、六届、七届学科评议组以及一些专家和学者都大声疾呼,并提出了调整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想法、办法和方案,但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我们的学术团队申报并获得立项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从体育学元理论、学科性质、结构与特征等方面展开阐述,通过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重构研究,深入探索与揭示体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化体育学学科性质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学理论宝库、占据国际体育学学术发展前沿,从而提升了中国体育学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体育学学科理论创新。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体育学借助“三大体系”建设的契机,将原有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延伸扩大到了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个研究范畴,突破了传统单一学科体系构建研究这一瓶颈,完善了体育学的体系构建研究。学术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很多解读,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将我们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能够落地的成果,仍然任重道远。

      再次,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成就与科学研究在时代要求中不断突破进步。和其他多数学科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知识积累和迭代过程,为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体育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是和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的。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没有一流研究生教育,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学科,也只有一流学科,才能培养出一流研究生。我国研究生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辉煌画卷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多年来,中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从“凤毛麟角”到“数万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体育学为主攻方向的学位授权点日益增多,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实现体育学各学科领域全覆盖;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工作快速发展,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同时,也改变了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了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举个例子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共建有30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分布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1个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2012年,首都体育学院以“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方式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在全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594个高校中,共有180家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单位,有近三分之一的高校承担了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任务。研究生教育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创造性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培养院校从少量体育院校到现在覆盖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民族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等各类研究生培养单位;层次上从硕士发展到博士,建立了完整的体育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规模上从年招几个人到现在年招1.32万多人;类型上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到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与专业研究生教育并重,形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模式上从以学习借鉴为主到更具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基本实现了立足于国内培养的战略目标。

      就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而言,目前涵盖了学术型博士学位点、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三大类。从硕士研究生培养来看,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从1951年招生数9人,到1980年学位制度刚建立时的34人,再到2000年的294人,2020年招生数已达1.27万人。目前,我国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 400多倍,是改革开放初期、学位制度刚刚建立时的370多倍,是2000年的43倍多。为了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学位制度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进行了战略调整,2005年以来,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上升,已超过半壁江山,达到65.7%。可以看到,随着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成为硕士层次的主体。可见,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地发展。从博士研究生培养来看,博士研究生从1986年招生数1人,1990年第一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诞生,到现在每年招生规模近500人,日益成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招生规模数据变化的轨迹,可以充分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地快速发展。

      最后,体育学学术团队与专业人才培养在传承创新中取得了新成效。无论什么研究,要走到学科前沿,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奋斗。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体育学人的学术追求与责任担当。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是学科前沿研究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体育学学术团队与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学研究生导师结合人才培养,承担着体育学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及省部级体育学重要奖项、出版重要体育学传世之作的重任,成为体育科研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推动了体育科技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培养了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伴随着中国体育的腾飞,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经检索中国知网的博硕士论文库发现,当前我国博士和硕士论文共涉及18个一级学科、403家高校。一批拥有与体育学相关学位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当前,我国指导产出了与体育学相关的硕士、博士论文的导师有9 282人,包括博士研究生导师59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 036人,涉及体育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2 160篇,硕士学位论文55 316篇。加上未入库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的体育学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可见,体育学博士生和硕士生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体育领域高层次人才的生力军,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归纳来说,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历经恢复—重建—快速发展阶段,其辉煌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在学科设置方面。体育学被编入国家一级学科目录,其学科地位得到确立。应该说,学科恢复之初的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体育学如何求生存,得到科学界的认可,成为一门学科。但作为一门学科,重点就要放在谋求发展,经过体育学人的辛勤耕耘,体育学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2)在学科建设成效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于2017年作为中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国家队”,代表中国体育学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前列。

3)在体育科研机构设置和经费投入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综合性的或专门性的体育学研究机构相继设立,许多大学建立了与体育学相关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仅体育系统,2020年全国共有53个体育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5个、地市级27个。自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把体育学及其相关选题纳入项目指南后,体育学相关研究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研究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高度、理论上有深度、实践上有效度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宽广、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体育相关基础研究项目967项,资助金额约4.25亿元。涉及学科领域包括: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系统神经生物学、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疲劳恢复与运动康复、运动系统损伤诊疗与修复技术、体育运动相关的先进材料与器具、大型体育建筑场馆设计、大型体育赛事预测预警等。

4)在人才培养方面。从1977年起开始恢复招收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北京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于1981年成为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于2000年获得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于2003年建成首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形成了贯穿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5)在学科知识方面。体育学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体育科技论文快速增长,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体育科研生力军不断成长,高层次人才助力学科发展,中国体育学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学者在体育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

6)在应用研究方面。体育学者主动承担各级各类部门委托的课题,积极撰写决策咨询报告,成为服务科学决策的重要力量。

7)在国际交流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国内外体育学者互访交流、合作从事体育学研究,国内外高校联合开展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等。

8)在学术组织建设方面。体育学的学术共同体形成,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各类体育专业期刊、专业论坛和学术组织纷纷涌现。

9)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作为对人类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学术探索,学科平台建设对标国际一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逐步优化整合,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逐步显示出其学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聚合优势。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平台建设方面,教育部依托高校建立了3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设有45个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25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1家单位获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0)在体育学研究方面。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新阶段,为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体育学科发展成果表明我国在科技奥运等领域处于并跑甚至领跑态势,科技助力奥运主要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围绕在运动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突破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上助力奥运,尤其在游泳、举重、射击、赛艇等竞技体育领域的重大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运动人体科学中的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康复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学科领域的研究更加贴近体育实践实际应用。对一门学科发展水平的考量,研究成果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从知识生产数量来看,体育学已具备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知识储备。通过历史考察可以发现,1949—1979年,体育学论文的发表数量仅为13 978篇,1980—2020年间发文量为285 064篇,发文量增长20多倍。可见,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学科建设,体育学知识生产数量已有大幅度地提高,体育学学科理论与研究已具备了对体育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建构力,研究成果影响力逐步提升。

      一切辉煌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体育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离不开我们党坚强有力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几代体育学人的不懈奋斗,离不开全国体育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当然,新发展阶段体育学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王:

听了黄教授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成就的回顾,令人振奋。当然了,成就的取得背后一定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那么,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您认为我国体育学积累了哪些发展经验?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发展体育学科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黄:

您提的这个问题正好是我想要强调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体育学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体育学必将迎来新的繁荣发展春天。在此背景之下,从理论高度系统总结百年中国体育学的成就与经验,对更好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体育功能、提高体育学学科地位、增强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体育学发展的百年历程,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如今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国体育和体育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最初作为西方“舶来品”的体育学逐步适应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为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体育学发展的领导。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体育特点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集中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实践要求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体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体育学发展方向、制度设置、运行机制、学科布局等提供了总遵循、总指引。


第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方向问题,是体育学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体育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体育学发展特别是育人过程中,体育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历史成绩,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始终把立德树人融入体育学发展的全过程、全环节、全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养了一批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体育专门人才。


第三,坚持发挥体育学独特的学科功能。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要体现其科学意义上的功能,与其自身的研究对象相比,能够体现一种回答“为什么”和“如何可以”的功能。比如,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养成健全人格的功能,则体育学应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教育使命,发挥在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中的独特作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体育学应当具备回答“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养成健全人格”“如何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等的能力和功能。这便是从科学意义上来讲体育学所展现的功能,这种功能应当在科学界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在医学家、教育家甚至心理学家那里得到更好地回答,那么体育学的这个功能便会被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所取代,体育学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受到质疑。


第四,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育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与国民体质、青少年健康等国家基础性需求密切联系,这决定了体育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应国家的需求,在发展序列上存在一种制度优先的发展逻辑。从服务国家需求的角度看,体育学在体育师资培养、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等方面意义重大。提高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能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体育学被学科管理部门列为一级学科。我国体育学发展中的这种制度优先性是体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而这个规律也要求体育学在发展中应当关注和回应国家在体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

02中国体育学的学科属性特征与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王:

黄教授,我们知道,一个学科构建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确定研究对象,就体育学学科而言,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讨论持续了多年,伴随这一讨论,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或阶段?

黄:

关于体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不仅涉及体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根本问题,还关系到体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根本问题。关于体育学的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建设,国内体育学界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过热烈地讨论甚至是争论,近期又似有论战重燃之势。可以归纳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称之为“体育学学科属性的划归讨论期”。在这一时期,存在多种对体育学学科属性的代表性观点,众说纷纭,这一争论历久弥新,延绵至今,而且不断扩展它的边界。


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可以称之为“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探索期”。受到国外体育学科的影响,引入了一些来自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体育学专著,很多原有的对学科专业设置的一些认识与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经过这个阶段的努力,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在这个学科体系中,各门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共同性互相联系着,又以它们各自研究的具体问题的差异性和提供的相应体育学知识的不同而相互区别着。这一时期体育学体系不断分化并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在体育学学科体系已拥有的几十门分支学科中,其中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一些学科已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许多学科尚处于初创阶段。


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可以称之为“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形成期”。20世纪80年代以引入介绍新学科为主,而在90年代这些新“体育学科”的进入引发了研究热潮。随着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学科群成为20世纪90年代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新的研究议题。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进入体育学人的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者在构建学科体系,包括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体育学学科建设理论方面进行了艰巨地探索,体育学学科体系进行了重构,体育学分支学科进行了重建,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以后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个阶段起于新世纪以来,可以称之为“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完善期”。这里借用生态学中“群落”的概念来概括其特征,用“学科群落”来定义。这一时期既有延续90年代学科群落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划分模式,也有以体育实践为划分依据的体系构建研究,有以体育学的逻辑起点为划分依据的体系构建研究,也有以建立中国特色为主的体系构建研究,还有着眼于体系层次结构为主的构建研究。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如何构建新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对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学科体系进行了比较广泛地思考和探索,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王:

不可否认,就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而言,存在解构有余、建构不足的现象,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但仅停留在解构层面无疑会影响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您认为在新时期重构体育学科体系要注意哪些方面?

黄:

其实,近年来我们团队在借鉴以上各种关于体育学学科属性讨论的基础上,并根据目前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我们强调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新构建应包含学科结构的完善、研究内容的优化、学科方向的调整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重解释、轻建构,重描述、轻创新的现象。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构具有持续发展性、实践应用性、外在决定性和交叉综合性4个鲜明特征。

一是持续发展性。持续发展性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提出“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的任务,“可持续性”成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最为关键的驱动特征,也是构建一流学科体系的重要前提。前面我们谈到体育学的学科战略定位,首要就是对体育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进行探究、明晰与厘定,而这一探究、明晰与厘定的过程需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科体系来加以支撑,更需要体育学在学科发展布局上要“向好的学、向强的比、向高的攀”,推动学科体系增长可持续性、优化可持续性与创新可持续性,从而“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以提升体育学的整体综合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优质化的特征,促使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产出研究成果,推动体育学相关知识更加丰富、更为稳定,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学学科体系提供了学理知识支撑。独立设置体育学学科门类,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途径,可以更好地搭建学科平台、汇聚学科资源、形成学科队伍、开展人才培养、深化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从而不断增强体育学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据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不同,体育学门类下可探索设置3~5个一级学科,在每个一级学科可设置若干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进一步划分若干个研究方向等等,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科学、相互支撑、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学学科体系。

二是实践应用性。学科知识和理论是一门学科安身立命之本,学科发展应与社会实践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即体育学的出现与演进应坚持实践应用导向,其建立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体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实践是体育与生俱来的基因,发展体育学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起而行之。体育的实践应用性特征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实践应用上,无论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离不开运动实践,而且这是最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特色,并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显著的内核特征。从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看,人的身体活动和运动中的人可以视为体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在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健身”“如何提高运动技能与运动成绩”“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健全人格”等问题的回答,体育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理论层面来看,则需要我们“注重从体育学实践中汲取分类、范畴、研究方法的依据,及其普遍认识与方法和特殊认识与方法对体育学实践的具体指引”,因此主要体现在体育学的组织、活动与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并让这些实践应用靶向助力党和政府有关体育战略的实施,从而不断推动体育学高质量发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实践发展的动力,更是学科发展的引擎。当前,我国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必然包括“体育强”。作为新时代体育学者,要积极参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民健身战略、体育强国建设等具体实践,从中善于发现问题、主动研究问题,形成理论成果。只有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丰富和健全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才能推动体育学与体育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是外在决定性。外在建设往往是一个学科发展必经的初始阶段。当前体育学本身还没有完全独立的理论或学说,各分支学科依赖母学科的理论来进行构建,虽然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是由外来母学科来决定的,但每个外来母学科发展规模、速度、特色、实力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体育学在明晰自身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好如何结合外来母学科去构建一个多学科群落与学术生态系统。从深层次来讲,我们要借助这个“多学科群落与学术生态系统”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凝练体育学的传统优势,不断增强体育学的创新能力,不断激发体育学的内在动力,不断挖掘体育学的潜在特色,不断促进体育学的衍生分化,不断体现体育学独特的学科价值,不断优化体育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因此,“外在决定性”这一特征本质上不仅凸显了外来母学科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塑、共筑的作用,而且还加深了体育学与外来母学科的交叉融合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各学科的外延和内涵也会不断拓展,学科内部知识分工将更加精细化,原有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体育学者在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吸收相关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为构建独立、完善的体育学学科体系提供更多知识来源。

四是交叉综合性。学科交叉是知识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为新发展阶段体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外在决定性”特征,从根本上证明其具有交叉综合性。作为一门研究人体运动的交叉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体育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重属性和特征,并在跨界融合、交叉综合中不断发展。从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体育问题日趋繁杂多变,体育学学科界限开始逐渐模糊,原来产生于各个学科领域之内的知识越来越无法满足全面深入认识体育、客观合理解释体育现象、科学准确预测体育发展的需要。单一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已难以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于是学科细分、学科交叉和融合越来越普遍。从体育学的构成来看,体育技术、技能和技艺综合构成体育默会知识;体育默会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综合构成体育知识;体育知识与外来学科知识交叉会聚综合构成体育学分支学科;不同体育学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会聚综合构成体育学。例如“运动与公共健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体育工程”等新专业的开设,就很好地说明了多学科交叉综合介入体育领域对体育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体育学知识生产的迭代创新、学术活力与潜力释放,而且有助于加快体育学学科体系的优化升级。

王:

就您刚才谈到的4个特征来看,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学科体系构建所涉及的要素的把握是一个长期认知、思辨的过程。那归根结底,这些学科特征是不是取决于学科体系内在构建的基本要素?您认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呢?

黄:

     是的,这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过程复杂而曲折,很难一言以蔽之。任何学术研究都应当是知识的增量积累而非简单的存量盘活。2018年,我们学术团队发表在《体育科学》上的论文已阐述过,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诸多要素共同形成特定的知识网络、制度架构与运行机制。分析把握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要素,既反映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是体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映照了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决定着对体育学认识不断深化的现实。为此,我们应该在逻辑起点和哲学范畴之间对体育学学科的构成要素进行明晰。经过对体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基本理论的思考研究,我们学术团队提出了体育学学科体系由对象、性质、结构、功能、方法、分类、范畴、价值、组织、动力、活动、发展、创新等要素构成的新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不仅需要考虑学科要素与哲学论域和理论范畴的契合性,还应认识到构成要素的融通性和跨界性。换句话来说,“价值”要素既是认识论的范畴,也属于实践论的范畴;而“创新”要素跨界性特征更为明显,则跨越3个论域。构成要素的跨界性特征,则充分表明体育学学科的复杂性、交叉性,也体现了学科体系发展的动态性、开放性,现实发展需要综合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相关要素。比如,方法是创新学科研究的核心,要促进体育学研究方法规范化和研究路径多元化。学科发展亟需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没有方法上的创新,想有突破是很难的,就像从“全民健身”到“健康中国”,需要在理念与方法上都进行创新性研究。当前学术界,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大多喜欢借用跨学科、跨专业、跨国别的理论进行研究,这虽好但还远远不够。要知道,从移植到借鉴、再到应用,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否则就有可能水土不服。因此,我们还是要立足自身、立足实际,创新自己的理论与方法。

王:

您说的“立足自身、立足实际,创新体育学科自身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想必也是一种隐忧,更是一种期待,那么您认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您的研究团队最看重什么?

黄:

     选择一个方向,占领一个领域,掌握一种手段,解决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团队所看重的。学术研究的根本动力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同时,选准和凝练学科方向也至关重要。虽然我们可能不是某学科领域研究的第一人,但是我们应该在前辈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持续推进。近20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展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经验,我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学学科体系,需要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

      其一,要系统梳理体育学形成的理论路径。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知识体系。那么,如何从知识发展到知识体系?知识和知识体系之间又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对这个理论路径的探寻与梳理可以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知识谱系上的有力支撑。关于体育学理论路径的形成,可以建立历史、制度、知识3个维度,并且根据这3个维度的互动关系梳理出体育学学科形成的理论路径。

      其二,要明晰界定体育学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整个逻辑体系得以展开和得以完成的最初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科学应该以什么为开端’”。体育学既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征,也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征,其逻辑起点就是要科学界定该学科概念和关系。当然,不同发展阶段思考学科发展逻辑起点的价值意义也各不相同,如萌芽期有利于学科地位的确立,成长期有利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成熟期有利于学科发展困境的反思。我们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过程中,应从体育学学科的本质概念和核心范畴着手,探究新发展阶段体育学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

      其三,要总结归纳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学科特征具体体现了一门学科独自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学科特征还直接反映了体育学的核心功能,能够凸显其独立存在而不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的根本是什么。回顾我国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近40年的历程,主要是围绕若干热点展开,如体育和体育学的概念、体育学的学科属性、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等,对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关注较少。要想构建起知识边界合理、知识体系完整、知识逻辑严密、制度安排有序的学科体系,必须要总结归纳体育学的学科特征。

      其四,要逐步树立体育学的学科认同。从高等教育领域看,体育学的学科认同主要体现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存在。一个学科只有同时获得本学科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整体乃至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才能在高校形成建制,进而开展该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而该学科培养的各类人才、开展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持续性贡献反过来又会强化人们对该学科的认同。体育学因其“出身”及其理论的先天不足,而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未形成共识,甚至带来误解。因此,体育学的学科认同应成为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

03中国体育学科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王:

要达到您刚才所讲的4个基础条件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还存在哪些困境?

黄:

我认为可以从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两个维度,分析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第一,内部困境:缺乏内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标志性的理论学说。多年来,困扰体育学研究者的一个问题就是体育学是否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并且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过度依赖,导致体育学学科建设忽略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学科的独立性不强。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把大量的精力、时间等花在对研究热点的关注上,而对于深厚积淀和丰富内涵的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加以研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学科发展布局不均衡、创新不足、缺少可以打造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层次学科平台、学科支撑能力较薄弱等等。

1)从学科布局的角度看,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除了这些地区,其他大多数省份的学位授权点数量明显偏少,尤其是海南、贵州、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云南、西藏9个省(自治区),目前还没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此,应着力从国家层面努力推动解决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尤其是要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的体育学学科发展;


2)创新不足导致体育学学科无法支撑起对如此庞杂繁复的体育现象、体育问题和体育规律的解释,体育学研究如何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提升研究的想象力,推进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亟待解决;


3)研究条件与平台不足。体育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是人的身体活动和运动中的人,且实践性强,常常需要特殊的科研条件和平台,这方面不足限制了学科发展,至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仍然空白,高水平学科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软环境条件和其他各种支撑条件需要进一步增强;


4)师资力量存在不足。师资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资源,体育学师资队伍的整体规模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体育学学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体育学师资队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高水平学者队伍规模仍显不足,体育专业师资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构建上仍有欠缺;


5)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当前我国体育学在跨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机制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虽然从论文数量、研究队伍、政府投入等数据看,我国已成为体育大国,但学科贡献度尚需提升。当前需加快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创新体系,在服务体育强国建设中提高学科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学科建设成果的显示度。


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成果,对现行的学科分类办法也提出了一些主张和建议,但截至目前,似乎依然没有取得一个能够获得学界普遍认同的结果。关于学科分类办法,不仅国内,即便是国际上体育学内部也存有不同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学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学科名称,各国对体育学和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理解依然存在差异,学科归属意见仍未统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我们内在学术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缺乏标志性的理论与学说。


第二,外部困境: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激烈竞争的态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学科体系整体布局和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把学科发展视作一个生态系统,体育学学科的构建面临着同层次学科发展的不断冲击与挑战。而体育学学科对学科发展大趋势的把握不准与竞争力不足,直接导致学科体系构建错失了不少发展良机。在学科体系研究与学科内涵建设之间关系等方面,体育学发展离“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修订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上升为第13个学科门类,引发了体育学界的思考与关注,促使体育学界开始审视本学科的短板与缺陷。体育学如果上升为学科门类,将极大拓展学科空间、促进学科发展。当然,这需要全局、全方位谋划。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态势,不断影响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在能动性与外部响应性。虽然体育学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但由于其作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导致被排除在自然科学之外。而事实上,体育学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又包括自然科学,显然现有的学科归属并不科学。


学科建设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醒我们要从外部环境反思学科发展的困境。中国体育学学科面临的这些困境,有些是与国外体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共性的问题,如体育学学科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体育学的分支学科之间彼此相互脱节、关于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日益边缘化,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些问题在中国体育学学科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如在学科构成和学科边界上还相对模糊、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比较落后、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等,这些问题极大限制了中国体育学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重在建设和积累,需要从人才、经费、平台、制度、机制、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王:

刚刚您谈及体育学科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然从中我们也看到了目前体育学科发展面临的利好政策与形势。您认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学科有哪些发展机遇?

黄:

      我国“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体育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体育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体育学在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也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第一,体育学将产生更多新分支学科。从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看,学科恢复初期取得的主要进展,就是一大批体育学的分支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就学科自身发展逻辑而言,体育学学科分化源于学术分工,这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就社会需求变化而言,由于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将不断更新,为产生更多新的体育学分支学科提供了基础。就学科设置制度而言,规定性与自主性结合、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结合,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制度是我国当前采取的主要学科管理机制。认识体育现象,揭示本质规律。体育学所具有的基础研究广泛性、研究对象复杂性、研究内容综合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等特点,要求体育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体育学学科理论与知识,还应具有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

      第二,体育学独创性理论研究将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未来我国体育学学者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各类体育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我国体育学必将产出更多独创性理论,这些理论必将有助于回应和解决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对体育学学科发展本身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是保持和发展该学术研究领域的生命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体育学学者开始对体育学学科进行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丰富了学科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系统回顾和总结体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反思学科自身发展,有助于我们准确研判未来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进一步推动体育学学科学术谱系研究,加强体系化建设,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提供学科支撑,这将为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三,体育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随着学科的领域分工越来越明显,学术研究的对象也越来越具象化和精专化。推进体育学研究创新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素质。体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决定了中国体育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成效。研究生所能达到的学术深度和高度,取决于其个人努力的同时,也取决于其所在学科所能达到的学术水平和高度。而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展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关键。研究训练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和育人过程,这一训练包括一系列过程,从选题的前沿性、方法的合理性、资料的可信性、结论的可靠性、成果的先进性、研究的自主性、写作的规范性等内容;从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理论建构、框架搭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结果的呈现到研究结论的得出与检验等内容;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从研究问题、研究假设和模型设计到研究方法选择,从数据分析到参考文献,到盲审和最终答辩、提交论文为止,每一个环节步骤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研究生在经过一系列特定阶段的“特殊训练”之后,将逐步内化相关价值规范,并拥有相应的“特定技能”,从而为体育学研究、为人类知识的积累添砖加瓦,作出“特殊贡献”。

      第四,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更加紧密。学科交叉与融合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之一。就体育学学科而言,无论是要推进理论创新,还是要培养创新人才,或者是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都十分有必要加强与体育学分支学科以及各学科的科际互动。要进一步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科交叉融合度较低、跨学科研究相对匮乏、自说自话较为普遍,协同创新模式还停留在初级层面等问题。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必将极大地推动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同时催生出一批新兴交叉学科。

      第五,体育学服务中国体育实践的水平将持续增强。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理论创新水平,是增强体育学服务体育发展水平的前提。就人才培养而言,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体育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水平不断提升,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就科学研究而言,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必将催生更多的我国体育学独创性理论。随着这一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将为解决我国体育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和提高学科影响力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升体育学的决策服务水平提供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

      第六,体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逐步提升。掌握体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就是以体育学独有的学术话语体系,解释带有世界普遍性的体育现象和规律,并为国际学界所认可。长期以来,国际话语格局呈现“西强我弱”的特征,我国体育话语处于被动和弱势的状态,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改善。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角色日益凸显,这从我国学者在国际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篇数不断增加的趋势可以反映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学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同时,中国在疫情防控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举世赞叹,也为体育学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共建的深入推进,我国体育学必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体育学学术机构和期刊,将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学者在国际体育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我国体育学者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也将更为广泛和深入,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体育声音”,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从而不断增强我国体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体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请问,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背景下,体育学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黄:

     从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者的内在关系看,学科体系构建是核心,也是目前体育学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学术体系是基础,为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内在的学理依据。同时,学术体系中的概念、理论和学说也决定了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外在表达。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背景下,我认为体育学应重点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问题。这是体育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体育学具有自己的学科制度优势和学术成果积累。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背景下,体育学人应当在总结、提炼过去取得的重要理论贡献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以若干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建设。当然,学科不在全,而在精、优、特。学科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以学科为龙头,务实推动学科研究发展,不能流于形式。

      第二,体育学的学术体系构建问题。学术体系包括学术观点、学术方法、学术评价等,是学者在进行具体的问题研究时所形成的相关体系,是体育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构建学术体系的核心力量。因此,要高度重视体育学学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引育数量充足的学术大师,还要培养体育学家群体中的“冠军选手”,即在体育学学科和体育科技发展战略上具有深邃的战略智慧、超前的战略思维、准确的战略预测、独到的战略管理和厚实的战略修养,努力成为体育学领域知识生产的引领者、体育学学科学术人才的培养者、体育学研究领域学术文化的引导者。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而形成优势互补、梯队衔接的体育学人才体系。 

      第三,体育学的话语体系构建问题。不管是学科体系建设,还是学术体系建设,其外在表现形式都是话语体系。可以说,话语体系构建,呈现了一个学科学术前沿的活力,其质量不仅影响到学术语话权的提升,还直接关系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的成效。在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学者已经提炼出一系列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内涵丰富的概念群。体育学界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由概念到话语的转化,助力提升体育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使之能够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平起平坐,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之间的线下体育运动和体育学术交流合作剧减,我国体育学国际话语体系建设面临更大挑战和更多不确定因素。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体育学界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打造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表达,利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等契机,勇于发声、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同时利用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和短视频等新媒体、新技术优势,不断增强体育学国际表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我国体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表达的重要载体。《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等国内高水平体育学术期刊要主动强化责任担当,在致力提高办刊质量的同时,聚焦国际社会关注的体育热点问题,及时设置重要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体育风格、国际广泛认同的学术精品力作,不断扩大我国体育学国际学术语话权和影响力。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与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密切相关。在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中担任要职的我国学者数量还不多,这与我国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对学科育人的功能重视不够,体育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我国体育学者在一些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失踪”,在一些重大学术活动“失语”。为此,我们要加快补齐体育学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短板,为构建体育学学术话语体系、提升体育学学术国际话语权提供人才保证。

王: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交流,您对体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机遇与挑战、特征与趋势进行了清晰的阐述,那么展望未来,您认为我国体育学学科构建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之一,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对于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要创新理念。新的理念需要“破”与“立”相结合,“破”易“立”难,而“立”是重中之重。所以,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都要真正谋划好“立”的问题。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趋势,综合来看,我认为主要应从4个方面谋划好“立”的文章。

      一是谋划好“立德”。“立德树人”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关系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培养。我在前面第三个问题就有所谈及,体育学学科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设计、教材编排,还是学科体系、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体育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应始终贯穿“立德树人”这一思想,这有助于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育人功能,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中从2018年开始至今都设有“立德树人”以及体育课程思政有关研究条目,这些研究课题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已有立项研究,充分反映出“立德树人”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引起体育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无疑为体育学学科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角。可以预测,随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体育学学科融合力度的不断推进、加深,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前景可期。

      二是谋划好“立论”。述学立论,以国家和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成为当前体育学发展的新路标,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以服务国家为研究导向。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带一路”“体育强国”等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学者在不同领域展开了研究,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体育学各二级学科在各自领域中发挥所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2)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体育学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关注社会体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体育学者要以国家所需、人民所需作为体育学发展的发力点,将个人学术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所需、人民所需之中。要“为往圣继绝学”,做经得起国家考验的学问,做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学问;注重强化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原创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体育特点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述学立论。

      三是谋划好“立新”。“立新”是一个学科不断成长的助推器,是推动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应拓展新视野、树立新观念、发掘新动力,这其中包括材料、观点、方法、理论等创新。新时代为我们提供创新的跑道,而创新是竞争的事业,需要在极速赛道上不断超越;创新也是孤独的事业,需要在寂寞的长跑中独自坚持。创新不仅需要领航员,也需要划桨人,需要“同船划桨、不当看客”。体育学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和学科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那么 ,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我认为,现阶段体育学发展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1)新理论。从体育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需要加强本土理论构建,如体育强国理论、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体育治理理论等等。

2)新课题。随着我国体育学不断发展,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如“体卫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治理现代化、体育小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型材料、基因工程、中国特色体育高端智库研究等重大新课题的深度研究,为体育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3)新交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以健康为中心,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我国当前的学科体系中,医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4个学科门类均涉及体育学研究和相关人才培养。比如,医学门类下的运动医学、理学门类下生物学一级学科中的运动生物学和工学门类下力学一级学科中的运动生物力学、管理学门类下的体育管理学,等等。在这些不同的学科分支中,体育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利于学位授予单位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学位授予单位立足学科前沿,适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着力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越来越多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单位开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体育学学科体系由此日益扩大。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6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32个二级学科,以及其他一些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涉及体育学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的体育学二级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特征:一是与管理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管理学等二级学科;二是与法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三是与教育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四是与文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翻译等二级学科;五是与理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工程学等二级学科;六是与工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装备工程等二级学科;七是与艺术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艺术学、体育舞蹈学等二级学科;八是与历史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体育口述史学、中外体育史等二级学科。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明确体育学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各学位授予单位都注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错位发展,才能有效避免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同质化现象,从而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4)新方法。方法创新是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这里我想重点强调创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举一个例子,从方法学角度剖析了同样都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与体育学,从研究对象域的划分,同样都是研究人的学科,医学研究的是病态的人,体育学研究的是常态的人,常态的人进行体育活动,有的是健身活动的人,而有的是竞技运动中的人,体育学研究有其特殊性,它要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身体活动和运动中的人”,尤其是竞技体育这一现象最具典型性,围绕提高运动成绩,挖掘运动潜力,挑战人体极限,对训练手段、方法要求更高。竞技体育中很多情况都是在动态下进行研究,要适应动态研究的需要。从方法学的观点来看,研究运动中的人,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选择适用于运动过程中测量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活动的手段,这对体育科研仪器要求特别高,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无创伤或少创伤的慢性测量技术,这其中,方法的选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与医学研究相比,体育学研究中的竞技体育研究,则基于其对人体要求的超常性、基于高水平竞技选手的个体特异性和群体偏态分布特征,常常需进行最优特例解析和个案研究。所以说,体育学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学的发展历程是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打破极限,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动人史诗。根据体育学研究的特点,现代体育学研究具有研究过程的动态性、研究领域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实施的伦理性等基本特征。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特点,现代体育学研究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内容综合化、研究手段现代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成果数量化和研究方式合作化。在方法学方面,体育学研究的广泛性要求体育科研方法的多样化;体育科技发展的综合性要求体育科研方法的集成化;体育学的精密性趋势要求体育科研方法的定量化;体育科研的整体性要求体育科研方法的系统化。当然,体育学不能只是简单地移植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还要注重结合本学科特色,在原有研究方法基础上加以创新与研发,从而促进体育学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全面牵引体育学学科新升级。

      四是谋划好“立标”。只有树立高标准,才能突破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瓶颈。立标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着力:1)体育学科专业国家标准化。要以《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研究生教育首个国家标准体育学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为参考,这2份国标凝聚着全国体育界的智慧和心血,其制定过程动员力量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是我国历次制定体育学文件所没有的。出台高等院校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际成效推动学科建设质量提升。2)体育人才培养标准化。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文件,不断提高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可以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各培养单位将普遍加强对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标准的制定,提高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从而提升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和水平。


04中国体育学发展的关键点与建议王:

您说的“四立”十分精当,也很有指导意义。着眼未来,您对我国体育学进一步发展有哪些建议?

黄:

      这些年我国体育学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过去是解决生存问题,现在主要是谋求发展问题。在推动我国体育学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学界既要心怀“看世界”的眼光,又要有“做事情”的使命和责任担当。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经历了如何构建中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过程,近40年来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如今,在中国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又再度聚焦中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当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与要求,尤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理念,扎实推进体育学发展。着眼我国体育学发展的关键点,我提出以下10点建议。

      一是遵照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加强体育学学科体系重构研究,在进一步考察发达国家体育学学科划分并结合我国现有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念、原则、方法、路径等问题,分析我国原有的体育学学科体系的不足和缺陷,重构适应新时代我国体育实践发展和体育学学科理论创新需要的体育学学科体系。要进一步认识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动体育学为人类健康服务。对照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体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要加快体育学科学化、中国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学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体育院系学科建设不能都在规模上追求 “贪大求全”,而应在学科优势特色定位上“做强做精”。在学科体系重构、学科发展的实践中,体育学作为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需要注意蕴含存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普遍性问题和仅存在于体育学内部的特殊性问题。要立足具体实践、关注现实问题,聚焦世界前沿,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产出具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研究成果,以学术创新创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研究实践深入发展,扩大对其他学科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是探索设置体育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要大力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自诞生起就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点。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应用性是其主要特征。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体育实践是推动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前我国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专业运动员转型发展、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能力提升作为着眼点,以培养一批从事竞技训练、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产业、健身指导、运动康复等行业具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广阔实践视野、独立的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推进体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体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应成为推动我国体育学发展的新目标,这将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博士层次高端人才的供给结构和能力,进一步满足和增强适应社会实践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北京体育大学在这方面基础好,应率先推动。

      三是解决体育实践中具有国际共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体育学已经过40余年的持续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学者群体,新时代体育学也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然而,当前我国体育学基本理论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与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不断发出声音,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者的声音仍然较小、影响力仍然较弱。鉴于此,从学者的角度看,应当继续拓宽自身研究视域,关注和解决一些具有国际共性的体育问题,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对话、合作,努力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增强中国体育学者的影响力,提升中国体育学的美誉度。

      四是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体育学学科专业目录。当前,体育学研究对象不断扩大,实践模式和理论逻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体育学学科体系框架已经很难对新时代体育学研究及其规律探索等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目前,我国同时存在运行多个学科体系,如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社科院指定的学科级别分类目录(主要用于基金项目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办法(主要用于文献分类)等,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由一个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整合不同部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这将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学科目录的使用范围,提高社会大众的接受程度,还有利于规范各类教育统计、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不同教育层次的有机衔接。

      五是单独设置体育学学科门类。确立体育学的学科门类地位,有助于促使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走向独立成熟。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学学科建设,学界的普遍共识是增设学科门类,从源头上解决体制性的学科发展障碍。当前,需要开辟3条学科进路来加强学科建设:一是以提升体育学作为学科门类研究为基础;二是以体育学跨门类研究为主干;三是以体育学跨学科研究为导向,如此多路并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将体育学作为学科门类列入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条件已经成熟。将体育学设置为学科门类,是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议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独立设置“体育学”学科门类,与现有的学科门类并列。将体育学增列为学科门类,将有效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体育学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培养出更适应体育事业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

      六是深耕体育学前沿交叉科学和未来技术领域。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出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鼓励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创新发展。关注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问题应该成为交叉学科门类重点关注的方向,体育学的学科归属因此具备了更大、更广的选择空间。国外实践已经证明了体育学学科具有培育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可能。对我国体育学学科而言,要积极探索体育学学科发展新模式,前瞻谋划体育科技战略布局,规划好体育科技发展的“路线图”,提升学术领跑能力和学术地位,科学地前瞻布局和系统部署,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建设的各类学术团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高端智库等科研平台为抓手,整合优化全国体育科技资源。深耕体育学前沿交叉科学和未来技术领域,提升体育学在前沿交叉科学和未来技术领域的话语权。体育学与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是体育学迅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为此,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促使体育学不断从其他学科中得到新的血液和活力。例如,在攻克运动促进健康和体育推动人体极限超越领域的重大项目中,应在注重理论创新的同时,提高技术装备研发的能力;在攻克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兴奋剂的研究中,不但需要从医学、药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法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需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要力求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从而提高科技对体育学研究的贡献率。

      七是提升运动医学在体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回首体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医学和教育学始终是体育学发展的主要知识来源。从国际著名体育院校名称的嬗变,可以看出国际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动态,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更名潮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1997年,以原有的Physical Education上不断加入包括休闲、娱乐等相关新的内容和概念,以及Kinesiology引入作为上位概念;第二阶段是1998—2012年,以Health为核心的健康相关词汇开始频繁使用;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以体育与医学健康深度融合及Kinesiology、Sport Science等学科上位概念广泛应用并趋于稳态。经过这3个阶段的发展,国外体育学学科整体发展经历了由简至繁,由繁至精,从单一的体育教育阶段发展至包含竞技体育、娱乐、休闲的多元阶段,再发展到今天与健康、医学高度融合的新阶段。在名称上,命名的词汇从原本单一使用Physical Education到使用Recreation、Tourism & Dance等休闲、娱乐、舞蹈词汇,再到使用Kinesiology、Sport Science、Exercise Science等上位概念词汇;在内容上,学科所涵盖的内涵从原本的体育教育发展到体育与休闲、娱乐、舞蹈,再发展到如今的体育与健康、运动与医学;在路径上,从原本的单一体育教育到“体育+”,比如体育与休闲、体育与舞蹈、体育与健康等等,再到体育学上位概念的精炼。我们从国外体育院校名称变化和专业设置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认识,体育学与健康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从体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还是从建设“一流学科”的现实需要,或者是从国际社会对运动医学的重视程度等多个角度分析,都应进一步提升运动医学在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八是提升体育师资的整体素养和能力。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体育学致力于培养体育师资,这有其内在必然性。在我国,无论是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还是硕士与博士阶段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其招生规模在体育学中都是最大的。一方面,体育学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立足,首先源于我国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体育师资的培养能够保证大中小学校拥有充足的体育教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是体育学在我国设立的现实驱动力。另一方面,我国体育师资数量短缺。有关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配置缺额约12.2万名,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配置缺额约3.4万名。因此,继续大力加强体育师资培养,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养,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体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九是优化体育学的学科生态。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持续优化发展布局、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激发人才资源活力,辐射带动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人才、一流声誉,全方位突破,提升研究成果影响力,逐步对其他学科产生较大的辐射和影响。推进体育学学科生态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基因融合转变。要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特别是学科和学术领军人才,充分激发学科人才的带动效应。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学学科文化建设,优化完善学科组织模式,根据已有的学科基础和学科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过细、过散学科,形成若干学科相近、优势突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群,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十是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在当前国家“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体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入选的数量明显偏少,这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战略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今后在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进行动态调整时,应在优化遴选标准的同时,适当增加体育学学科的入选数量,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学科建设关键要把握好五大要素,即学科方向是关键、学科团队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根本、基地平台是保障。要坚持立足学科基础地位,发挥学科带动作用,合理搭建学科发展平台,汇聚高水平人才、组建攻关团队,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丰富发展体育学分支学科,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完善体育学学科群,培养一批优秀体育学人才,产出一系列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在不同学科领域和学科方向建成一流,在一些学科方向具备实现“加速跑”的能力,在个别学科方向具备实现“并跑”“领跑”的能力,努力建成一批学科高原和若干学科高峰,以此引领和推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

      要积极探索体育学学科发展新模式,提升体育学在前沿交叉科学和未来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构建学科发展的中国模式,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石。在我们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其他学科类别也常常开展体育方面的研究,如前所述,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均涉及体育学研究和相关人才培养。但要注意一种现象:由于体育学学科内涵及其边界没有得到清晰梳理,仍然缺乏公认的评判标准,难以判断其学科归属,是我们在学科成果评价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尴尬。例如,在研究生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抽检等过程中经常受到这类质疑的困扰。这个问题牵涉到体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必要认真探索,这需要整个学术共同体的齐心协力。此外,新时代推动体育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尽快构建“三大体系”,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体育学者所应担当的使命。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范式创新,是推进体育学学术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理应更加翔实、更为系统地阐述,然而,由于时间关系,我把这一重要论题留给以后的研究。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要牢记“两个确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此作为发展体育事业、弘扬体育精神、构建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已经启航,中国体育学发展也将跨入第二个百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体育学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新发展阶段中国体育学在国际体育学界的影响力必将不断提升、话语权必将不断增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体育学也必将加快形成,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必将更为卓越、更加深远。期待学界同仁能够共同思考体育学学科未来的发展策略与方向,迎接体育学更加灿烂的明天,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理论和科学决策的智力支持。


王:

谢谢您,黄教授!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地占用了您一个上午的宝贵时间,您刚才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述,让我们有机会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体育学发展状况和未来学科建设的思路,我也深受启发、深受教益。再次感谢您。


本文经黄汉升先生确认后刊发


在线投稿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排版:徐笑菡

校对:毛静旖、金山、郭佳明

监制:刘天星、王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