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社会学课程大纲(李钧鹏老师,2019年秋)


知识社会学

  • 讲授老师:李钧鹏(junpeng_li@mail.ccnu.edu.cn)

  • 办公室:三号教学楼 514

  • 答疑时间:周三,15:00—17:00(也可电邮另约时间)

  • 电子邮箱:junpeng_li@mail.ccnu.edu.cn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上课时间、地点待定

课程宗旨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硕士生选修课,旨在引领学生阅读知识社会学的经典文献与前沿进展,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脉络,对相关研究进行批判反思,寻找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并初步构思一项可行的研究。知识社会学主要研究宽泛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治学成果、学术旨趣、音乐偏好、政治立场等)的属性以及社会根源和后果;换言之,除了基因和家庭培养,一个人的知识从何而来?有何后果。简言之,知识社会学强调知识的社会性、互动性和建构性。在前两周的基本概念探讨后,我们会先阅读几部知识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再分专题讨论知识社会学的几个重要领域。事实上,除了几部经典著作,知识社会学的学科内容并无定论,因而本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个人的研究兴趣(你好奇过自己的知识来源吗?这正是知识社会学的内容),部分内容也和科学社会学、思想史以及知识分子研究有一定重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知识社会学并非社会学的分支,它对知识之社会属性的关照其实是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如果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对社会学有新的心得并对未来的研究选题有所想法,那么本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学用书

以下是需要购置或借阅的书籍,其他材料将在课堂上提供。

马克斯 · 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年。
卡尔 · 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霍桂桓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 此书最好的中译本是台湾学者张明贵翻译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但较难寻得;若霍桂桓译本难找到,也可以黎鸣、李书崇译本(商务印书馆,2014 年)或姚仁权译本(九州出版社,2007 年;或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年)代替。九州出版社(注意非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姚仁权版本胜在中英对照,值得推荐。
彼得 · 伯格、托马斯 · 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吴肃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年。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
托马斯 ·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 4 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布鲁诺 · 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年。
赫克托 · 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年。

教学方式

本课程将采取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我将不断抛出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各种问题,以问题组织课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因此,学生需要在每堂课之前做好相应的阅读,并将阅读材料带至课堂以备随时翻阅。

考核方式

5000 字左右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要体现对这一领域的掌握以及未来研究的切实构想,包括经验材料、研究方法和预期贡献。

课程计划

一:何为知识社会学?

彼得 · 伯克:《知识社会史(上卷):从古登堡到狄德罗》,陈志宏、王婉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18 页。
R. K. 默顿:《知识社会学的范式》,载 R. K. 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7—54 页。
Charles Camic and Neil Gross. 2001. “The New Sociology of Ideas.” Pp. 236–249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ology, edited by Judith R. Blau. Malden, MA: Blackwell.


二:知识

Karl Mannheim. 1993 [1971].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eltanschauung,” Pp. 136–186 in From Karl Mannheim, edited by Kurt Wolf.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E. Doyle McCarthy. 1996. Knowledge as Culture: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Routledge. 第 1—26 页。


三:舍勒

马克斯 · 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


四:曼海姆(一)

卡尔 · 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第 1、5 章。


五:曼海姆(二)

卡尔 · 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第 2—4 章。

六:迈克尔 · 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2009. The Tacit Dimen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七:伯格和卢克曼

彼得 · 伯格、托马斯 · 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


八:范畴与分类

爱弥尔 · 涂尔干、马塞尔 · 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第 1—9 页。
Mary Douglas.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Pp 91–109.(此书有中译本《制度如何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年],但建议读英文版。)
米歇尔 · 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19 年。第 2 章。

*或米歇尔 · 福柯:《疯癫与文明》(修订译本),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19 年。第 2 章。
米歇尔 ·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修订译本),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年。第 10 章。


九: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载《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269—315 页。
John Levi Martin. 2015. “What is Ideology?” Sociologia, Problemas e Práticas 77: 9–31.

十:结构、场域与网络

Pierre Bourdieu. 1991. “First Lecture.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Space: Introduction to a Japanese Reading of Distinction.” Poetics Today 12 (4): 627–638.
皮埃尔 · 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年。第 6 章。
Randall Collins. 1998. 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 A Global Theory of Intellectual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33.(此书有中译本 R. 柯林斯:《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新华出版社,2004 年],但建议读英文版。

十一:文化与认同

Georg Simmel. 1971. “The Stranger.” Pp. 143–149 in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edited by Donald Levi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此文有中译《陌生人》,载《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但建议读英文版。
Neil Gross. 2002. “Becoming a Pragmatist Philosopher: Status, Self-Concept,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 (1): 52–76.
Michele Lamont. 1987. “How to Become a Dominant French Philosopher:  The Case of Jacques Derrid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 (3): 584–622.

十二:知识分子

安东尼奥 · 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重庆:重庆出版社。第 1 章第 1 节。
爱德华 ·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16 年。第 5 章。
P. 波丢:《人:学术者》,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3 章。

*波丢即布尔迪厄(或布迪厄)。最好读英文版 Homo Academicus(Pierre Bourdieu,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法文版…… 当然更好)

卡尔 · 曼海姆:《知识阶层:它过去和现在的角色》,郑也夫译,载卡尔 · 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110—188 页。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引言,第 1、2、12 章。
李钧鹏:《知识分子与政治》,《社会》,2011 年第 5 期,第 1—47 页。


十三:事实与范式

Ludwik Fleck. 1979.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Fact, edited by Thaddeus J. Trenn and Robert K. Merton, translated by Fred Bradley and Thaddeus J. Tren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选读。
托马斯 ·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十四:科学(一)

大卫 · 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霍桂桓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1、2 章。
哈里 · 柯林斯:《改变秩序:科学实践中的复制与归纳》,成素梅、张帆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1、2、6、7 章。
Gil Eyal et al. 2010. The Autism Matrix. Malden, MA: Polity. Introduction, Chapters 7–8.

十五:科学(二)

布鲁诺 · 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
Michel Callon. 2012. “Society in the Making: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 Pp. 77–97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niversary ed.,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Pinc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十六:真相与后真相

赫克托 · 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
Lee McIntyre. 2018. Post-Trut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teve Fuller. 2018. Post-Truth: Knowledge as a Power Game. New York: Anthem.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330期。感谢李钧鹏老师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