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期刊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017-12-12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12月9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贯彻十九大精神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团校改革方案以后,中央团校第一次集中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的座谈会,也是《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改刊三年来首次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加强了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增进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明确了学校改革后学报的发展方向。陆玉林、陆士桢、张良驯、张耀铭、风笑天、李玫瑾、姚申等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玉林代表中央团校致欢迎辞,张耀铭、姚申致辞,周晓燕就期刊工作做了简要汇报。本次会议先后由陆玉林、周晓燕、石国亮和张耀铭主持。


陆玉林首先代表中央团校党委和《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委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今后要适应建设共青团工作高端智库的需要,适应中央团校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下一步的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国内外青年动态、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青年政策、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创新为重点,多刊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中央团校要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方式、高标准办学,《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在这方面也正在进行新的尝试。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学校改革发展,支持《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姚申代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以十九大精神指导我国的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十分必要,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要求,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在新时代面临新课题、新目标。我们既要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发,也要从青年发展的基层视角出发研究青年问题,根据时代社会的变化,确定重点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我们还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新时代青年研究传播平台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应该充分关注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实现组织化、如何适应融合发展新趋势、如何创新和拓展内容与传播渠道、如何进一步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原《新华文摘》总编张耀铭认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因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央团校办刊;二是突出特色;三是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编辑队伍。2016-2017年《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进入C刊扩展版值得庆贺,实属难得。应该说,办社会科学杂志容易,办青年社会科学杂志难,当《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主编容易,当《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主编更不容易。进入C刊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更上一层楼,他建议:第一,着眼原创,以原创为抓手努力提升刊物的质量;第二,加强专题策划,作为编辑,应该超越学科的壁垒,要以问题为中心来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的平台来切割问题;第三,加强“特别观察”质量,要以问题为导向,策划重大的选题;第四,加强学报微信公众号建设,运用新媒体扩大期刊的传播和影响力。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处长张豪主要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目前的实施情况。他希望通过专家座谈会这样的学术平台让青年工作的理论研究和青年实务工作有更好地结合。4月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出台以后,团中央逐步建立健全协调的机制;修改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开展重点工作的论述;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全国实施和各省推进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启动相关的课题研究;探索青年参与的渠道;开展一些规划工作的国际对话;结合中央文件提出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规划体系;目前已经有5个省出台了地方性的青年发展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高自龙代表书报资料中心向本次会议表示祝贺。他介绍,目前大学学报有一千多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排列30多名,非常了不起,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的转型非常成功,得到社会认可。同时,他建议还要拓展思路;要关注青年文化管理教育;加强青年心理学研究;同时加强网络青年教育、国际青年理论和各种社会思潮、流行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研究。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主编周晓燕简要汇报了刊物的发展情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刊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三年来,已探索出一条专业期刊的发展新路。办刊中突出了期刊的学术性、专业性以及政治性。三年来影响因子及转载率逐年提高,但总体上还有上升空间:第一,理论文章的总体质量有待提升;第二,共青团、青年组织史研究有待加强;第三,专题文章的话题感有待增加;第四,对新媒体的运用力度有待加大。最后她表示,作为一个主编,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将会把专家的建议和希望融入在办刊过程中,努力把这本刊物带向一个新的起点。


中央团校教授陆士桢认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青年理论和青年工作研究的重要阵地。其学科建构要以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为三大基础,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抓住青年热点研究,冷静剖析,构建一个公共的舆论平台和青年工作理论平台。同时,她就学校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把期刊建设纳入中央团校综合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建立定期研究学报选题和发展的机制,对于重要选题,编委会要提出建议,要保障基本建设经费,除了引入人才,还要加大培训力度,让编辑更加专业化。要把学报建设成为发挥中央团校定位和功能的阵地,实现期刊在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中的功能。


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潘国琪表示很有幸能看到《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两次成功转型。建议下一阶段期刊要根据学校改革的总要求重新或进一步改进,发挥智库作用,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力。《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发表121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9500字,表明篇数还是过多。从文章本身来看,质量总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争取每年至少发表八、九篇真正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些文章要有思想理论和理论深度,要跟一定的学科相结合。另外,要加强栏目的策划,根据智库建设的要求,有些栏目应减少数量或调整方向,增设一些体现智库作用的新栏目。


《清华大学学报》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仲伟民认为,目前青年学总体上属于社会学里,尽管专门研究青年学的学者很多,但没有形成学术共同体。青年学研究的对象是青年,那么青年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说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从国家层面到家庭层面都非常重视,但是青年在社会上的真正地位与我们对他的期待及政策上的定位相去甚远。在当今社会,青年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非常小,青年在某些领域,比如技术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可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部门,青年都不占主流,他们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把握青年研究的分寸是非常困难的。青年类的学术期刊要打破常规,不局限于青年研究,才能提高刊物质量。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剑分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在2015年改版成为专业性的学术期刊,首先明确了刊物的属性是专业性,其次是学术性。通常综合性刊物的边界清晰,而界定青年研究的刊物的边界则非常困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界定刊物的学科边界和问题边界;按照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期刊应当是开放的公共平台,要欢迎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应突破既有的共青团系统的局限,不能过多地打上本校的烙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从“青年研究的多学科”视角提出了青年研究合法化、主流化、学科化、多元化和理论化等问题,并提出要加强青年理论的研究、青年政策研究、青年工作研究。从目前青年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时政性研究虽多,但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他建议要加强多学科研究,特别是从青年发展规划来审视多学科的问题。这涉及十几个学科,包括社会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但还有一些学科缺位。期刊在研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时要发挥自己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风笑天重点从青少年工作和青年社会学研究者、作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好的刊物对研究者要发挥几种作用:一是引导作用,研究者已经习惯了翻阅刊物,通过刊物知道同行在研究什么,所以刊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导功能;二是交流的平台作用,学者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搭建学术共同体,要有同行的相互交流。编辑部要处理好青年研究、青年领域的基本内容和新内容的关系;青年研究的问题是青年成长和发展中的问题,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青年现象和问题;《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要关注社会科学,要按照科学规律办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在研究犯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的犯罪是由于早年的问题,所以开始重视青少年发展问题。青年是社会的骨干,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显现,青年发展决定社会的未来。中国青年社会问题的研究非常有价值,《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可以从中国青年、青年社会、社会科学三个维度来看,其名称由此体现了严谨和广泛的视角范围。在研究社会科学的时候,要深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文章要有深度必须具备空间思维、时间思维。青年问题是一个纵向的问题,未来的青年研究可以向纵向方面扩展。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姚建龙从技术层面对办刊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要以C刊标准来办刊,就要关注选题策划,要降低发文量以提高期刊的转引率。中央团校的改革势必会影响期刊稿源,但可以把改革变成刊物提升的契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从办刊形式上也要向国内一流的刊物靠齐。总体定位上刊物要有热点问题的预判;要有学派之争,形成学术上的争鸣;文章要有深度,而不只是面上的叙述和描述;要关注海外的动态。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石国亮说,期刊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应当围绕十九大进行组稿策划。十九大报告关于青年的论述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青年一代应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整个报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充满青春的报告,是为这一代青年设计的蓝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进入新时代 ,青年研究、整个青年学科体系的建立、青年工作体系的建构以及刊物的定位,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引。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给青年,能够让青年认同,并且外化于行。期刊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非常艰难的。


深圳青年学院教授田杰认为,贯彻十九大精神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的召开有三大背景:一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出台;二是十九大的召开;三是中央团校的改革。执行“规划”应坚持两条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方向。刊物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青年观的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评、借鉴、引进国外有关青年观的理论,把它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国化、本土化,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基础理论问题和学科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主要从作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想和困惑。她认为,通常青年文化跟社会的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区隔,我们现在对青年文化的研究不够重视,青年文化领域的研究方法急需创新,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比较少见,对大数据的运用较少,应当更多地使用这些方法来开展文化学研究。她建议期刊能够更多地发表青年学者的文章,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呈现和分享研究成果,并采用对话的方式迅速组织相关学者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雪黎表示,这是她担任主编以来参加的层次最高的、最好的和收获最大的一次期刊座谈会。青年研究刊物的主编的确需要加强学习。《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自2016年更名为《青年发展论坛》以来,得到了各位期刊界人士和业内学者的支持。今天各位专家对如何办刊、青年研究期刊的办刊方向和定位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让大家受益颇多。今后青年学术期刊要进一步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高中建在发言中提出了四个疑问:第一,作者和读者或者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哪里?第二,青年研究的定位在哪里,是不是为青年服务?第三,青年研究的队伍在哪里?第四,如何促进学科建设?他也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当把握价值方向,即政治方向和青年方向;应当把握理论基础,从而指导“规划”和实施;应当明确目标定位,把目标类型化;应当调动规划落实的社会力量,包括政策调整、改变环境条件和体制机制等。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常务副馆长胡献忠认为,青年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一小部分,共青团研究在政治学研究里更显薄弱,不是说研究对象不重要,而是目前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深度不足以在大学科的划分里有较好的展示和相应的地位,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提升的空间。他建议加强对青年社团的研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框架时,共青团研究绝对不可缺席。


《青年学报》主编刘宏森目睹了《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改刊三年来的“跨越式”发展。他认为,刊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高大上”三个方面:“高”为高水平,“大”为大气,“上”为上心。他建议青年学术期刊的栏目覆盖面要进一步拓宽;强化学术批评意识;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培养对青年研究事业的感情,把青年研究作为一种学术追求而不只是事业;重视研究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学术性问题和破解之策。


《青少年导刊》责任编辑张莉对《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近三年的转载情况作了一个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学报1150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学报共有323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排名第28;2016年全文转载的学报411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排名为37。各家学报被转载的篇数非常接近,能进前50名很不容易。2015年青年类转载110篇文章,2016年青年类转载106篇文章,来源期刊40多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连续两年转载篇数和综合指数排名第一。同时她对本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当主动关注一些研究议题。如青年的基础理论,《规划》的解读和实施,共青团的改革创新,新阶层青年出现的一些新现象,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域外研究或比较研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童小军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儿童研究。她认为,儿童研究的对象是18岁以下的所有群体,青年是至少是指18-25岁或者年龄再往上的人群。青年研究与儿童研究关注的群体是重合的,但在研究上没有任何交集。青年学如果要成为学科,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即青年群体的本体研究和青年的政党或者团体研究,这是我国青年学的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周华珍近年来主要使用标准化的模型进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行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分享。青年问题的共性较多。如青年的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和道德选择问题等。青年研究应当为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决策咨询,青年健康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关注的问题,在办刊过程中应当有所体现。


中央团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本刊编委于凤菊认为,面对现在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纸媒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境。《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凝聚着所有的作者和编辑、顾问的心血,是一本饱含大家情感的杂志,也凝聚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怀和支持。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宣传部门将加强新闻宣传和期刊的共同融合和共同提高,通过共同努力使刊物越来越好。


陆玉林总结:特别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座谈会,下一步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大家的真知灼见。今天大家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如何办好刊物提出了很多建议:从青年发展的角度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研究青年的问题域和重点问题以及学科属性;从战略角度把控刊物的定位和选题,思考办刊的方法和路径问题;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学校希望将这本期刊办成中国青年研究领域高水准的刊物。办好刊物的根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牢牢把握学术性这个生存之根,理论性和思想性这个发展之基。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ID:zhongqingsheke

投稿邮箱zqsk@vip.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