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概览 || 《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目录与摘要

《哲学动态》 哲学动态杂志
2024-09-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

目      录



摘      要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契之道:

“第二个结合”的哲学理解

万俊人(5)


摘要:“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标志性的重大理论课题,需要我们从历史哲学、文化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多维视角给予深入研究。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及其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内在精神品质的相与相契之道,是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条件,从中既可发现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的潜能或可能,也可发现它们之间相生相长的动力和前景。反思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借镜比照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降从自我否证进至自我辩证、乃至自我证成的西方文化现代化历程,应当可以为“第二个结合”提供十分有益的历史文化哲学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契之道   文化互鉴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阐释


从“洛克问题”到“蒲鲁东悖论”:

马克思对所有权问题的求解

周露平(11)


摘要:就学术思想史而言,假如没有提升到所有权批判的理论高度,那么现代性批判及其超越就难以实现。这容易引发两种理论后果:要么是认同维度上的“洛克问题”即所有权与占有权的统一问题,要么是否定维度上的“蒲鲁东悖论”即否定所有权、实现占有权的扩张议题。马克思思想贯通着对现代所有权的批判,决定着唯物史观如何科学化为《资本论》的批判主题:一方面是从唯物史观视角澄清所有权在场的可能性,为《资本论》批判提供新哲学与新世界观;另一方面从《资本论》的维度提出如何超越资本所有权制度,完成超越现代所有权的论证。思想史中的“洛克问题”与“蒲鲁东悖论”在马克思这里得以终结,因为马克思不仅对所有权或占有权展开外部批判,而且聚焦对现代资本的内部批判,从根本上破解了所有权问题。

关键词:所有权   占有权   洛克问题   蒲鲁东悖论   资本批判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转化与理论创新

闫培宇(22)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哲学逻辑,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实现的问题转化与理论创新,已经逐渐演化成一种内生动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历史发生学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奠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逻辑的追问,历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国化道路探索,并在新时代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式转化,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背后的问题转化与理论创新的经济哲学线索,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逻辑   市场经济   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中学时期哲学世界观的习得与发展创新

——基于马克思与中学同班同学德语论文的对比

凌菲霞(31)


摘要:马克思中学时期的哲学世界观突出地反映在他的中学德语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即围绕择业问题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学界关于此文引发了一些争议性话题,包括该文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以及该文所体现的马克思早期思想来源和发展问题。将该文与马克思同班同学的论文进行对比,是学界尚未注意到的考察路径,是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传记学研究的必要补充。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来源或习得主要体现在他与同班同学论文的相同之处,即相似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观点、类似的理性人生观和为人类谋福利的价值观,这说明他们都吸收了中学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观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发展和创新则体现在其论文的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在习得的基础上,他对社会条件的制约性、人的选择、自我决定等人生问题的理解比其他同学更宽泛、更深刻;二是他关于个人完美与人类幸福之间关系的理解新颖且独特;三是他更强调“神”的影响,很可能是虔诚的自然神论者。马克思当时的哲学世界观与后来的唯物史观是内涵不同的思想形态,所以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并无唯物史观的萌芽。

关键词:马克思   中学论文   哲学世界观   社会    唯物史观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暨实践哲学研究中心




▶ 道家哲学


非所明而明与知所当知

——老子对“知”的破与立

汪韶军(42)


摘要:常有学者把老子的有关思想,轻则当成非难理性和经验知识而专赖直觉妙悟的神秘主义,重则判为愚民政策或反智主义。其实,老子对“知”有破有立。他所论“无知”只是去除妄知。与此相对,老子呼吁世人知道知常,知足知止,知道自己的有限性。他又主张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反对“知”的自负,反对恃知妄作,以防扰乱万物之自然。而老子提出“绝弃圣智”正是为了伸张民智。可见,老子非但没有主张愚民,恰恰相反,他充分信任民众的智慧,并为民智的发挥争取空间。另外,“涤除玄览”等谈的也不是什么直觉主义认识论,而是颐养心性的工夫论。在老子那里,“知”的问题主要是价值论问题,若把它当作认识论问题来把握,会偏离老子哲学的核心关切。

关键词:老子   知   愚民政策   反智主义   直觉主义认识论   价值论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学院




诠释与建构:

从庄子思想超越性到郭象思想

内在性

刘国民(52)


摘要:郭象《庄子注》在对《庄子》文本的诠释中建构了其玄学体系,主要表现为把超越性的庄子思想转化为内在性的玄学思想。庄子之道是指浑沌未分或混而为一的存在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同一性,这是理想世界;道分裂而产生天地万物,形成分别性、对立性,这是现实世界;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隔绝。个体之体道,要通过修养的功夫而逐渐忘却现实世界的各种观念和事务,最终达到一切皆忘,与天地万物混而为一的境界,即入于“寥天一”。郭象的理想世界是指万物得性逍遥而构成和谐统一的“玄冥之境”,这是一个有物有分而无是非的理想世界,与有物有分有是非的现实世界相即相离:玄冥之境从现实世界发展而来,也有突破现实世界的理想性。个体之进入理想之境,要通过修养的功夫,一方面以心合性,即心节制欲望的发展而安于性分;另一方面以心尽性,即心扩充性分而冥其极,从而足性逍遥。

关键词:庄子思想   郭象思想   超越性   内在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反情”与“执一”

——王弼民情论新探

刘勰娇(64)


摘要:民情论是王弼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王弼对民情的探讨主要围绕民众之“情”有真伪、正邪之分来展开。王弼主张,对于民众之自然的实“情”、正“情”要顺应,其方式是圣人以“反情以同物”的“恕”道作为治理民众的普遍法则。而对于民众之非自然的伪“情”、邪“情”则要去除,其方式是圣人“执一”“无欲”以感化民众“无欲”,从而使民众“性其情”,它可以保证圣人之“反情”能够无私,保证“恕”道避免舍本逐末的偏差和局限。王弼儒道融合意义上的民情论既顺应民“情之正”,又去除民“情之邪”,对于传统的儒道二家民本主义思想是一个巨大的理论推进。

关键词:民心   性   情   执一   圣人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 当代西方哲学前沿


胡塞尔《意识结构研究》中的

“内意识现象学”

倪梁康(74)


摘要:在2020年最新出版的胡塞尔三卷本遗著《意识结构研究》中,胡塞尔致力于从纯粹意识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对意识的基本结构或简单模型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和把握。其中的一个主要论题便是“内意识”。关于这个论题,胡塞尔在其公开发表的著作《逻辑研究》和《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已经有所讨论,但未充分展开分析。而在《意识结构研究》中收录的未发表研究手稿中,仅“内意识”概念,他便提及近七十次,其中还包括两次提到的“内意识现象学”。虽然这些讨论还很分散,并不系统,距离一门成熟的“内”意识现象学的观念还有距离,但它们仍然展现出胡塞尔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有了相较于前期的重要进展。可以说,胡塞尔在1911年之后在“体—用”两个方面完成了内意识问题研究的突破,而且的确有理由谈论一门与“意向活动现象学”和“意向相关项现象学”相并列的“内意识现象学”。胡塞尔在《意识结构研究》中对意识的这个三分结构的把握与玄奘在《成唯识论》中提到的对意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的三分把握是遥相呼应的,而且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内意识   内意向性   内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从图像到姿势:阿甘本的图像论

张旭(85)


摘要:当代著名哲学家阿甘本虽没有写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那样的论著,但对图像问题有过不少论述,代表了当今对图像本质之反思的哲学高度。阿甘本所论述的“图像”(image)在绘画、电影或文学的不同语境中有“图像”“影像”“意象”和“形象”等约定俗成的译法。与当今“图像转向”似乎发现了学术新大陆的普遍热情不同,阿甘本的图像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图像批判,即以“姿势本体论”和“姿势伦理”批判图像对于生命的景观性配置。阿甘本的图像论深受德波、瓦尔堡、本雅明等人的影响,他将图像批判提升为一种颇具独创性的“姿势本体论”,可以说,他的图像论对他的哲学思想本身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非其哲学的附属性、应用性的部分。

关键词:图像   影像   姿势   生命政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应用伦理学


全球气候责任:

个人的,还是结构的

孙丰云(94)


摘要:仅从个人道德标准审视全球气候责任往往会引起道德冲突,因为个人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在空间上是隔离的,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并且两者之间无法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构主义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集体行动的产物,而非仅仅个人行为的结果。每个人处于社会结构的不同节点,他们的责任也是不同的。之所以强调社会结构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因为在气候责任研究中,人们长期忽视社会结构的存在,忽视非正义的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基础。事实上,全球气候责任既是个人的,也是结构的,并且两者具有相容性。虽然社会结构相对固化,非个人意志能够改变,但通过“激进的希望”构建环境共同体,人类完全有能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关键词:结构主义   全球气候责任   结构性非正义   “激进的希望”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风险社会与责任伦理

——以核威慑“有组织不负责任”难题的化解为视角

刘利乐(104)


摘要:“有组织不负责任”难题既表征着风险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挑战人类的规范体系,也反映出人类一些道德责任归因思维方式的弊端。人类需要一种既能面向人类整体与未来,又能协调集体道德责任与个体道德责任的责任伦理。集体道德责任和个体道德责任具有实在性与关联性,两者之间通过“共同承诺”和“道德能动性”进行转换,能够克服核威慑“有组织不负责任”归因对行为结果、线性因果关系与个体主义的依赖。核威慑行为者因“共同承诺”应承担面向人类整体与未来的集体道德责任,因“道德能动性”应肩负角色责任、前瞻责任与关怀责任等个体道德责任。核威慑行为者应对无核国和国家安全负责,不断增强自我责任意识;秉持一种面向未来风险的防范意识与审慎立场,避免核战争的发生;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与面向未来的完整性,维护人的自由与尊严。

关键词:核威慑   “有组织不负责任”   责任伦理   集体道德责任   个体道德责任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科学技术哲学前沿与当代社会


论“实验哲学”与“概念工程”的合作模式

黄远帆(114)


摘要:实验哲学崛起之初的矛头所向是概念分析和案例方法。随着当代概念工程方法论的兴起,诸多前沿讨论开始聚焦实验哲学与概念工程的关系。研究表明,两者的结合能够促成一种富有成效的积极实验哲学,但对于实验哲学在概念工程中扮演的角色,学界却有不同的观点。两种主流的实验哲学以不同的方式——“助产士”和“质检员”——贡献于概念工程。立足于此,或可提出一种融合以上两种作用的模式,即作为概念工程之“调校者”的实验哲学。

关键词:实验哲学   概念工程   自然化哲学   元哲学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扫描二维码 |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编辑:高思达

微信公众号:zhexuedongtai

投稿网址:http://zxdt.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哲学动态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