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昨天丨韩贤强:追寻《红旗战报》,半个世纪前的一份“派报”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韩贤强,高中六六届毕业生;  1968年安徽省泾县汀溪公社大坑大队马家岭生产队插队;  1975年招工芜湖市搬运公司汽车队;  1978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退休。

原题

追寻半个世纪前的

一份“派报” :《红旗战报》




作者:韩贤强

 

 

一天,几个中学老同学网上聊天,说到了半个多世纪前,即1966年6月至1968年10月的一段往事,那时,我们还是一群中学生,不能说“不谙世事”,也不能说“成熟老练”,总之是一群很难定义的中学生。我们办了一份“派报”:《红旗战报》。

 

文革时期,因为观点不同而形成各种派别,有能力办报纸的派别都会办一份小报,用来宣传观点,赞扬自己、攻击对方,是派性斗争的重要方面。今天说到《红旗战报》,绝不是还要坚持当年的观点,评说当年的是是非非,只是说,《红旗战报》有我们的青春、经历、成长……那里面,收藏着我们的故事。

 

一、《红旗战报》的任务:宣传“第三条道路”

 

1967年3月,军训期间,安徽省宣城中学各班级模仿军队编制,班级为排,年级为连,学校为团。军训后期,为了适应文革形势的发展,班级改称战斗队,年级改称公社。学校一级,成立了兵团。经过分化,宣中形成了两个大的学生组织:北京兵团和红旗兵团。北京兵团和红旗兵团,势均力敌,人数各在400人左右。

 

第三条道路:促进各派大联合

 

一些从外地串联回校的同学,见了“大世面”,回校后,成立了新的跨年级跨班级的“造反”组织,一些激进的学生纷纷加入,初中生的比例较大,成立了造反派学生组织:北京兵团。

 

红旗兵团的成立与路线的确立,与宣城县人民武装部有直接关系。全国大串连后,各地学校实行军训,来宣中执行军训任务的军人,来自驻宣各军事单位,由县人武部统一协调,实际上,人武部处于主导地位。当时,社会上存在造反派和保守派两个大的派别。在宣中,北京兵团倾向造反,“炮声隆”倾向保守。“炮声隆”20人不到,限于初三的一个班级。人武部领导希望在宣中能够成立一个学生组织,不参加社会上的两大派,不参加武斗,促进宣城社会各界的大联合,红旗兵团应运而生,成为造反派、保守派之外的第三派:促联派。


这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吗?


1967年3月19日 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支持左派”是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的首要任务。当时,大形势也就是那样,谁是谁非,谁的心里也都没有底。县人武部魏政委有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你们这条路,要不全对,要不全错”。这话什么意思?造反派或是保守派的道路,只要有一派是正确的,促联派都是错误的; 除非他们都错了,红旗兵团走的第三条道路,才有可能是对的。


红旗兵团的成员,高中生居多,相对理性温和,经过深思熟虑,红旗兵团走上了一条“促进大联合”的第三条道路。


红旗兵团成立于1967年7月8日,1968年8月停止活动。其间,创办了《红旗战报》,作为红旗兵团的喉舌,宣传促进大联合的第三条道路,为宣城各派大联合,发挥舆论作用。

 

《红旗战报》,如今,你又在哪里呢,还能够见到你吗?

 

半个世纪之后,《红旗战报》终于显身

 

听说,一位当年《红旗战报》编辑部成员秦同学那里,保存了一套完整的《红旗战报》,非常兴奋!想不到半个世纪未曾谋面的《红旗战报》,居然就在身边!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的回话,让人差一点哭出來:没有了,一张也没有了!那年,受雨水浸泡,纸张都泡软了,字迹全模糊了,丢掉了。希望,来得快,破灭得也快。

 

一位旅居英国的当年《红旗战报》编辑部成员方同学提供了一个线索:宣城一位九十高龄的李士唐老先生那里,可能会有当年的《红旗战报》。方同学和李老夫妇是生死患难之交,方同学说,“只要李老那里有报纸,拿过来绝对没有问题,我马上打电话给他。”一切进行得很顺利。

 

心,再一次被提到了嗓子眼!

 

在宣城的赵同学准备去李老家。李老年事己高,身体堪忧,失聪失明,颈项僵硬活动不便,腰疼难移动。李老老伴身体也不好,办事,得抓紧。得知几位当年的中学生,如今已进入了耄耋之年,想看看当年他们亲手创办的报纸,李老夫妇欣然同意。

 

李老老伴将来人带到堆放报纸的阁楼下。这是一间几家住户共用的阁楼。赵同学和他带去的一位年轻人,顺着梯子上了阁楼。阁楼较低矮,光线不太好,里面堆放着好几只满是灰尘的旧箱子。 


走廊里阁楼的入口处


阁楼里的装满各种旧报纸旧杂志的各种各样的箱子

 

怀着无限的希望,等待着传来好消息,想像着马上就能够见到当年的报纸一样,无限期望,无限欣喜!

 

花了两个多小时,翻遍了阁楼上大大小小十几只木头的、铁皮的、籐制的箱子,以及好几只大麻袋。虽然,各种各样的报纸分门别类,捆绑的整整齐齐,唯独没有《红旗战报》,而且,当年所有的派性报纸,一份也没有!

 

还有希望吗?几乎没有了!但是,一个疑问,倒是留下了一线希望:为什么会所有的派性报纸都没找到呢?李老一定是把所有的派性报纸放是一起,没找到装派性报纸的那只箱子?还是夹在其它报纸里了?

 

李老,李士唐,会计师出身的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1956年入党的老党员,办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特別喜爱读报纸,年轻的时候,就有收集各类报纸的嗜好。文革中,老李是宣城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政治宣传部负责人。1968年6月底,红旗兵团加入联总,李老对红旗兵团开展活动有很大帮助。李老说,《红旗战报》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了,放心!只是要花时间去找。可是,《红旗战报》又在哪里呢?

 

几天过去,希望一天天一点点地暗淡下去。

 

一天傍晚,我正在散步,赵同学突然发来一条微信:“柳暗花明”!接着,就打来了电话,电话那头十分激动:找到了部分《红旗战报》!李老在一点点地清理,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不散步了,回家,详谈。

 

一波三折,终于可以见到当年的《红旗战报》了!

 

《红旗战报》:一种手工油印资料

 

《红旗战报》是一种手工刻写油印资料,与雕版、活字、铅印、石印、影印及现在的汉字激光照排相比,手工刻写油印资料独具特色:它出自手工,字体是手写的,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字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貌,或娟秀俊朗、或飘逸潇洒、或稳定大方,或艺术性强、或通俗耐看、或有实用书法的赏心悦目。手工刻写油印物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印记。因此,对于已经绝了版的东西,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别样的沧桑感与历史感,值得作为历史文物珍藏。

 

制作手工油印资料,需要蜡纸,一块用来刻写的钢板,一支用于刻写蜡纸的铁笔,铁笔的笔头是一枚小小的钢针。刻写过程中,下笔轻了,刻痕浅,油印出来的字,不清晰;下笔重了,会刺破蜡纸,油印时漏油,形成一团团墨迹。如字刻错了,还需要改正过来:个别字错了,用烟头在蜡纸的背面烤一烤,把蜡纸上的蜡油融化,用手把它摁平,等冷却后再重新刻;错的字多了,用小刀挖去错字的块面,用稍大的蜡纸补上去,还得用烟头将蜡油融化,粘合抹平。

 

《红旗战报》的报头、标题是这样安排制作的:插图,包括毛主席头像,将半透明的蜡纸复盖在图案上,用旧圆珠笔“依样画葫芦”描下来,再到钢板上用铁笔照着刻一遍。标题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出字体和大小,第一版仿宋体、黑体为主,二、三版为隶书、新魏碑体,字体比第一版标题字略小,第四版用较为活泼的字体。


蜡纸刻好以后要进行校对,确认没有错误,将刻好的蜡纸卡在油印机上,在滚筒上均匀地涂上油墨,把装有蜡纸的框子压下来,下面垫上白纸。滚筒在蜡纸上匀速用力推拉,确保字体清晰饱满。


报纸的文字一般是黑白的,报头、标题、插图,有时需要红色,要“套红”。套红,通常分两次印,先把红的印上去,再印黑的。《红旗战报》创造了一次性套红印刷,先将需要套红的部分刷一点红色印油,再用一张蜡纸将红印油的那块盖住,再用蘸了黑印油的滚筒推送印刷,印出来红黑分明,一次成功。当然,大面积的套红还是要用两次印刷。


 

《红旗战报》的真实面容

 

《红旗战报》编辑部先是被安排在学校科学馆内的一间大房子里,很凉快,门外还有一个水笼头,忙碌过后,常常打水仗,放松一下,挺惬意,在校内办了52期报纸。约在1968年6月底7月初,红旗兵团从学校迁往联总总部县委会大楼。县委会大楼由几幢砖瓦结构的房子构成,主楼三层。《红旗战报》编辑部被安排在县委会大楼一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报纸又办了30期左右。《红旗战报》一共出了80期左右。

 

在李老家阁楼里发现的《红旗战报》,共15份,时间为:1968年7月10日-1968年8月8日,即〔新〕第3期至〔新〕18期,中间缺〔新〕4期。《红旗战报》编辑部从学校迁到县委会大楼后,报纸按“〔新〕×期”编号。另有《号外》一份。








 

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从找到的15份《红旗战报》看:报纸八开大小;四版,通常,第一版转中央文件、领导讲话、要闻、大块重要文章的题目内容转第三版,第二版第三版言论、短评,第四版小品文、诗歌、漫画;偶尔两版;若一个版面全刻文字,约5000字左右;图文并茂,套红;两天出版一期;另有“号外”,号外不排在期号之内,如有“号外”出版,便是一天一期,不影响两天一期的出版周期。

 

《红旗战报》编辑部成员一共十个人。四个人负责内容,组稿、撰写稿件,收集一些材料,定稿; 四个人负责版面,版面安排、报头、标题制作,文章刻写; 两个人负责校对,印刷。分工不分家,工作都有交叉。 


前排左起方圆、秦义武、吴全; 中排左起张则庆、骆文玲、吕直玉、邹广流;后排左起韩贤强、赵德贤、唐德明。年龄在17-20岁之间。摄于1968.8.30

 

有人还得有物。钢板、刻写笔、蜡纸、油印机,这些都是办公用品,消耗少,可以到学校借用,好办,问题是印报的纸张用量较大。驻宣中工宣队提供了一个线索,造纸厂欠学校七百块钱。七百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我们赶紧去联系。造纸厂领导说,钱可以给你们,也可以给等价的印报纸的纸张,但是,你们要出具一张收条,在收条上要盖学校的公章。当时学校领导都被打倒了,哪里去找学校的公章?于是,就用肥皂刻了一枚宣城中学的公章,模糊地盖在收条上,把700块钱领出来,买了印报的纸张。

 

二、发生在《红旗战报》编辑部里的故事

 

摆在眼前的真实的《红旗战报》,使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往事,又一点一滴地苏酲过来,清晰起来,历历在目,似乎伸手可触!

 

一群中学生,年龄最小的17岁

 

红旗兵团决定由赵同学负责组建《红旗战报》编辑部。红旗兵团人才济济,不愁没人,关键是要物色一个擅长刻写钢板,有一定办报经验的同学。赵同学看中了吴同学。

 

吴同学,高中一年级,只有17岁。文革前,在宣中办校刋《火花报》时,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书法绘画才能。吴同学的父亲是旧知识分子,母亲是大家闺秀,四岁时就在父母的指导下练习毛笔字。小学以后,遇到了影响终生的恩师,爱上画画和书法。初中之后,隶书篆书、美术字都有所涉及,水平不断提高。后来担任过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宣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政协书画院艺术顾问。

 

文革初期,吴同学的父亲就不让儿子出门,怕他在外面惹是生非。一天傍晚,赵同学潜入吴同学家,邀他入伙。赵同学,高中三年级,为人诚恳、善解人意,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吴同学赞同红旗兵团的基本观点,在赵同学的劝说下,同意随赵同学去学校,参与《红旗战报》的编辑出版工作。

 

1968年6-8月,宣城发生武斗,从小规模的零星武斗,逐渐加剧,越演越烈,时常有“打死人了”这样惊人的消息传来。为了保障安全,《红旗战报》编辑部迁至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县委会大楼。这时,吴同学被他父亲强行带回了家。

 

由于毛主席像、插图,大多出自吴同学之手,第一版、第四版刻写,也以他为主,没有吴同学参与会影响到报纸出刊。赵同学急了,便设了一个“套”:派了一个同学到吴同学家,找到他父亲,说,“北京兵团有人要抓吴全,叫他赶快跑!”“往哪跑?”“往县委会跑啊!”吴同学的父亲胆小怕事,慌了,要儿子赶紧跑!可是怎么出门?吴同学上身穿着一件灰色圆领短袖衫,下身一条黄裤头,脚上还穿着木拖鞋,来不及换了,翻过墙头,就到了城关一小,出一小,顺着西门沟沿头跑到二营部队营房,沿着二营部队营房围墙边,一直跑到县委会大楼。此时,县委会大门口,《红旗战报》编辑部的同学们早己在迎候吴同学了。

 

办报纸的人,都是“有头脑”的人

 

一份报纸的特点体现在它的思想性和真实性上。思想性就是它所宣传的观点,倾向性或立场。《红旗战报》的思想性就是它对第三条道路,促进宣城各派大联合的宣传。真实性是相对的,归根结底还是要为思想性服务。办报的人,常常要从宏观形势、事件本质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面临的具体问题,虽不能说办报的人,个个都是“思想家”,起码,办报的人,应该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方同学就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

 

文革之初,宣中大字报铺天盖地,一些人,把斗争矛头指向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的老教师,一些老教师被赶出家门,住到洗澡堂、旧仓库、教室里。家,被造反派学生翻得一踏糊涂。老教师人人自危,“矢箭穿雁口,无人敢咳嗽”。方同学认为大字报的这个方向可能有问题,就写了一份《论大字报向何处去》的大字报,贴在一块大木板上,放在教务处门口,公开提出不能这样对待老教师!一时间,舆论哗然!

 

1967年初,林彪提出,部队文化大革命很重要,要“揪军内一小撮”。武汉“7·20事件”后,江青和康生提出要批判“带枪的刘邓路线”。口号一出,狂飙顿起。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被揪了出来。在华东地区,主要就是倒许,矛头直指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红旗战报》要不要跟风?编辑部展开了讨论:一种意见认为,不提“揪军内一小撮”,会犯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方同学说,文革已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军队是最后一道稳定屏障。反许乱军,自毁长城。最后,《红旗战报》编辑部折衷处理,采取“淡提但不深入,一般但不具体”的策略。随着全国形势的变化,批判“带枪的刘邓路线”“揪军内一小撮”的风波渐渐退了下去。方同学却因此被控炮打江青、康生一系列罪状。

 

这几个中学生很辛苦,就让他们多吃点肉吧

 

两天一期《红旗战报》,撰稿组稿、版面设计、刻写套红、校对印刷,工作强度是很大的。每当印完最后一张报纸,走出办公室,望着繁星闪烁的天空,肚子也像空荡的天空一样,空空荡荡。“去食堂看看”,有人提议。

 

食堂的大门紧锁着,我们挨个去推窗户,终于推开一个插销坏了的窗户,翻窗进屋,装菜的大盆,装饭的木桶,洗刷得干干净净,空空如也,用白布罩着。天热,饭菜都留不住。终于在案板下的一个马口铁桶里,找到一桶锅巴。又在橱子里找到一大缽子猪油。天热,猪油凝固不起来,液态。等不及了,将锅巴浸在猪油里,锅巴吸足了油,嚼在嘴巴里,嘎嘣嘎嘣响,油便滋出来了,又脆又香!吃饱了,有点渴,到处找水喝。那一“餐”,吃得很解馋,很美味,很享受,很难忘。

 

《红旗战报》编辑部的同学,在学校和县委会大楼期间,都是到食堂吃饭。在县委会大楼时,饭菜票用完了,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借。

 

这是当年住在县委会大楼的红旗兵团部分成员,向县委会食堂借饭菜票时开具的借条。《红旗战报》编辑部成员的名字和所借饭票和菜票的数目,赫然在目,日期是(1968年) 8月23、24、25日,白纸黑字,清楚明白。半个多世纪过去,无人催讨,也无处去还,反正“人不死、债不烂”“父债子还”,借条,就让它放着吧

 

县委会大楼的伙食比学校的伙食明显的要好许多,几天就会加一次餐。平时用菜饭票,加餐时,用加餐券。加餐券与饭菜票不一样,上面盖的是县委收发文件的专用印章。为了改善伙食,我们瞄准了加餐券,决定自己制做加餐券。报纸印得那么好,区区一张小小加餐券,还有什么问题吗?收发文件的专用印章当然也不在话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自从自已动手印了加餐券,伙食果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红烧肉、红烧鸡、卤鸭子,別人一份,编辑部的同学每人可以吃到两份。当时,好几个联总下属组织的部分人员都住在县委会大楼里,几百号人在大食堂里用餐,增加一点点加餐券,起不了波澜,哪里查得出来?而且,我们制作的加餐券,比食堂会计室发出来的加餐券,更像加餐券。

 

加餐券上,盖的圆形章是当时县委收发急件的专用章。专用章“急”字下面“心”的一点一半是黑色,为防伪标志

 

现在细想起来,我们的这点小把戏,可能早己被人识破,只是不愿说破而已,心痛几个办报的中学生,工作累,又在长身体,就让他们多吃点肉吧。

 

“报纸不错,可以买!一人一份吧”

 

《红旗战报》每期印数在150-200份之间,报纸印好后,立即送交宣城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政治宣传部,由政宣部分发给联总下属的几十个组织。《红旗战报》版面清晰、图文并茂,像那么回事,受到普遍欢迎。

 

还留一些《红旗战报》用于上街张贴、散发。一次,编辑部的几个人到老东门张贴、散发《红旗战报》。那里是对方造反派的地盘,发现我们,呜枪示警,子弹从头上飞过,编辑部的几个人吓破了胆,狼狈逃窜。

 

红旗兵团有了枪支之后,也分配给《红旗战报》编辑部一把五六式手枪,原本是用于“自卫”的,我们用它来帮助卖报。两三个人,带几十张报纸,顺着西门那条路一直走到北门电厂附近,沿途叫卖。当一群人围拢过来,有看热闹的,犹豫不决买不买的……这时,我们会把手枪拿出来比划比划,用枪指着报纸和围观者,说:“报纸不错,可以买!一人买一份吧。”几十份报纸,两分钱一份,不愁卖。

 

两分钱,在当时可以买一根油条,一般我们都不买油条,而是买西瓜,因为买油条还得要粮票。1968年的那个夏天,西瓜的甜味和清凉,令人难忘。


编辑部里的暖心故事:母性的光辉


《红旗战报》编辑部是个办报的地方,也是个大家庭,十个成员,就是兄弟姐妹,大家在那里忙碌,在那里体验情感,在那里成长。


骆同学的主要职责是蜡纸校对和报纸印刷,这是一项要求非常认真仔细的工作,印刷完了,一期报纸便算是完成了。一般不会有什么差错。骆同学和我们同年,但是,她更像是一位大姐姐。


出报纸的工作是连续的,常常到了饭点去不了食堂,总是骆同学代劳,她清楚谁的饭量有多大,爱吃什么菜。饭菜一打回来,就听她在叫唤:“快吃!快吃!不吃凉了。”不吃不行,有得唠叨。放下正在干的活,端起盛饭的大茶缸,一边呼呼扒饭,一边眼睛还在看着没干完的活。她又说话了:“慢慢吃!別噎着。催工不催饭,雷公都不打吃饭的人。”好,慢慢吃,不服管不行。


卖报买瓜。骆同学把买回来的大西瓜,拿到水笼头下去冲洗干净,切开,一人一块。放心,好的大块的西瓜,都在我们手里,边角料她自己留着。她会说:“吃吧”。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在科学馆外打水仗。水笼头里的水像下雨一样,将骆同学淋得浑身湿透,单薄的衣服紧贴在她的身上,露出优美的曲线。哦!骆同学原来是个女的啊?同学三年,第一次注意到。


骆同学是1968年10月30日下午离开学校的,和另外一位女生去雁翅公社雁翅大队插队,我们送她去码头。一路,没有人说话。当顺着码头的石阶,一步一步往下走。当她们准备上船的时候,突然,一阵惆怅,袭上心来,感到还有很多可以说的话没有说,可以做的事没有做,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骆同学回过头来,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三、《红旗战报》最后的正当归宿:档案馆


半个世纪后,能够见到《红旗战报》,我们非常感谢李老夫妇。李老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也很想为他收集的文革时期的几十种旧报刊旧杂志寻一个好的归宿。我们建议捐赠给宣州区档案馆,李老欣然同意。


一眼便看得出来,李老和他的老伴,是一对厚道、善良、慈祥的老人


李老收藏了大量的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小报,这里面有他的多少热爱、执著和坚持啊


2022年4月12日,赵同学约了宣州区档案馆的同志到李老家,考察现场,商谈捐赠文革时期旧报纸旧杂志的相关事宜。对李老来说,捐赠一事,是定下来的了,但是,李老仍旧表现出浓浓的恋恋不舍之情,半个多世纪相依相伴,一朝分别,就像嫁姑娘一样,谁的心里不难受呢?


宣州区档案馆对李老捐赠文革时期相关资料一事,非常重视。时隔两天,4月14日,档案馆馆长和一位科长又来到李老家,向李老表达问候、敬意和谢意;清点相关资料,带回档案馆做最后的鉴定,办理资料入馆手续;给李老发放接受捐赠征书。李老终于把“姑娘”嫁出去了!


《红旗战报》将随同这批文革时期的资料,进入宣州区档案馆。那里,将是《红旗战报》永远的家。




宣州区档案馆的同志与李老交谈,清点相关资料


本文记录了赵德贤、方圆、吴全、骆文玲、秦义武、韩贤强的一些经历,是一份共同回忆的记录。照片由赵德贤提供。本文已请当事人审看。由于时代久远,记忆已不是十分清晰,文中一定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2022.4.12初稿

2022.4.24定稿


韩贤强读本

韩贤强:我们知青群里的“六八年人”

吃肉,再也吃不出当年的深情了

一根藤子上的两个小苦瓜

韩贤强:吃,让我倍尝酸甜苦辣

我的插队之地,景色奇丽,野兽凶猛

 韩贤强:茶事中的天道人性

半山腰里的炭窑与岭上的杉木
韩贤强:饥饿,令人永世难忘!
我被当年的自己感动了
辛酸苦涩的乡村爱情往事
韩贤强:玉米地演绎的“青春之歌”
梦回故里,大山的故事还在继续
挨批斗的母亲
被称为石柜村“王光美”
父亲:一个被辜负的生命存在
韩贤强:弟弟之死
外婆一家,在大时代的“风中凌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老三届之歌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刘会远:革命青春期,
我们难以承受的初恋苦果
吴敏:“老高三”的人生之旅
陈剑:命运多舛老三届,
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方方:两个老三届哥哥的知青情怀
张抗抗:北大荒的日子,
苦难由于青春而变得欢乐
张抗抗:无法抚慰的岁月
任毅:写给知青朋友的一封信曲折:他吹响老三届上山下乡的号角叶振华:十年蹉跎北大荒秦维洁:沧海桑田曾经的我,
没有虚度这一生李振亮:大学曾是一道冷酷的门,我被无情关在外面覃万清:十五岁逃学跑了两个全马王佩霞:我那昙花一现的"清华梦”
陈鸿仪:我的外号是"书蠹头"景文:我要读书,我拒绝“铁老大”的“铁饭碗”严德明:我们一世难解的心中疙瘩忻孚:从北大荒走向新大陆的求学路

余世存:老三届和新三届的喜剧
曹钦白:悲催的初六八届

米鹤都:五色土,几个北京知青的口述
陈冲:青春小子,史铁生和铁哥们

胡道轨:38岁我才圆了大学梦叶振华:我在运动初起时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庞沄:三次高考,与路遥狭路相逢曾昭宏:36岁老青年赴京读研张富康:高考落榜后成了香饽饽梅长钊:高中上了五年半蒋国辉:1968年,岁月并不静好叶振华:十年蹉跎北大荒王从学:一个文艺男青年的传奇岁月老同学,你临终前想要对我说什么陈新华:松花江“渔夫”和他的乡情孙新平:历经酸甜苦辣人生磨难郭芹:"两弹元勋"郭永怀女儿短暂一生
尹俊骅:十二年终圆大学梦刘明:周大成之死,打谷机惹的祸
克明:永别了,地坛;永别了,铁生王学中:我和我老婆的故事李三友:一个才华横溢的老三届
赵兹:接受"反动学术权威"再教育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大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