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三)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3-13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专门特派编辑前往会场,进行现场报道。此后将会为大家陆续奉上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共享此场学术盛宴。

不同于惯常的新闻稿,也不同于正式的会议综述,我们立足期刊媒体的特点,尝试以一种新型的方式来跟踪报道此次会议,力求将学术性、时效性、公众性、话题性融为一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欢迎转发和转载。

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网站 http://meeting.nlc.cn/  


特派编辑:樊舒(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共设六个分会场。其中,9月9日下午14: 00-17:15在国家图书馆新闻发布厅(南区二层)开设的分会场二的主题为“转型·超越:用户导向的图书馆信息与知识服务”。此次分会场特邀《图书情报工作》主编初景利、《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金晓明作为分会场二的会议主持人,共有六位主讲人进行会议分享,分别是英国国家图书馆首席执行官罗利·基廷、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事务主管阿姆贾德·阿卜杜勒哈迪·艾尔格哈里以及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

与会人员围绕图书馆转型发展阶段面向用户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这一主题内容展开讨论,指出图书馆服务既要鼓励开放、创新,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视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效能的评价,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讲人一:罗利·基廷(Roly Keating)

——英国国家图书馆首席执行官

主题:开放、创新的图书馆服务:鼓励创新、建立连接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2012年9月12日,就任英国国家图书馆首席执行官、财务官以及英国国家图书馆董事会成员。任职期间,负责了一系列重要项目,包括:通过呈缴制度大规模收集数字资源;引入公共借阅权制度;推出了“知识园区”,这是70多家知识型组织建立的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在主要地区图书馆中建立全国商业和知识产权中心网络;2015年启动“鲜活的知识”项目,制定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50周年目标战略。担任“知识园区”董事会主席和欧洲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主席。拥有林肯大学、华威大学和约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从事图书馆工作之前,曾担任BBC节目制作人、广播总监。

罗利·基廷主要以英国国家图书馆目前开展的项目和活动为例,将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享给所有参会人员。

1. 实践与探索

(1)“鲜活的知识”项目(The British library’s Living knowledge)

从开放、创新的角度出发,提供覆盖面广泛的服务,已实现约一万人次的访问量。

(2)数字化项目:实现可访问的目的

①手稿数字化:借助相关的资助,使得大约800份文稿实现了数字化,如极具代表性的希伯来文手稿数字化;②文遗数字化:在国际框架平台之中,采取统一标准加快全球数字化进程,尤其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项目。大规模数字化可以刺激新兴研究的出现,尤其是在数字人文领域。此外,英国国际图书馆积极与英国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聚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来开发新的工具和方法,改变现有的传统方式,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3)探索宗教文学:英国国家图书馆也非常关注宗教文学等方面的探索,举办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哈利·波特展览(Happy potter)、书写:创造你的印记(Writing: make your work)等活动。

(4)联合社区活动:联合当地图书馆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激发社区的参与活力。

(5)国际社区活动:结合不同文化遗产社区特色并将其联系在一起。

2.用户与服务

(1)全国网络——“鲜活的知识”,英国图书馆联盟将22个图书馆聚集在一起扩大影响力,实现英国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有效连接,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2)全国网络——商业和知识产权中心(Business & IP Centre),国家级合作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

(3)国际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伙伴相联系,增强信任和联系,不仅仅是在我们自己的大陆上。例如:濒危档案项目,自2007年开始,由慈善组织资助将所收藏的独特档案资料数字化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包括700多万图像数字化,如照片、图像、声音等形式。

3.交流与合作

(1)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如与印度的交流,在印度召开的数字人文研讨会。与中国的交流,研究敦煌馆藏品项目,即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IDP),这是开创性的数字化合作项目,将丝绸之路相关幸存资料数字化并用于研究和教育。相关资料可在国家敦煌网站上获取,为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这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英国国家图书馆在中国:共享知识和文化

① 成功举办“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英国国家图书馆珍宝”展览,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参与者的体验与反馈都比较好;

② “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

③ 打造首个中文网站;

④ 开通英国国家图书馆官方微信和微博,目前已有2600万次的点击率;

⑤ 2019年中英图书馆论坛即将在成都举办,聚集中英两国图书馆领导人,并将20座中英城市相连接,以及为2022年在英国举办的论坛而努力。

未来将扩展在中国的活动并将其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相联系,在未来基于馆藏知识、数字技术、数字项目等内容将进一步扩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相互理解和交流。


主讲人二:吴建中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

主题: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给与我们的启示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1982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赴英留学,1992 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2016年任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馆(所)长,2016-2017 年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现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图书馆建筑与设备委员会常委,曾任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2001-2005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2005-2010年)。出版《21世纪图书馆新论》、《国际图书馆建筑大观》、《世博会主题演绎》、《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人的城市:世博会与城市发展》、《知识是流动的》等著作20余本、发表论文300余篇。

从三代图书馆的典型特点切入,以雅典图书馆哈德良图书馆和潘代诺图书馆为案例引入。

其中,第一代图书馆(以书库为中心),如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立图书馆(1935年)、亨利·墨菲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1919年)均是书库在中央、阅览室在周围;第二代图书馆(开架、开放为特征)如西雅图图书馆,实现内外不分、无限延展的设计,退台中庭样式的国图和川图则是开架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三代图书馆(超越“书”的图书馆)以上海市图书馆新馆、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Helsinki Central Library)为代表,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知识中心和交流中心,强调开放且自由主要空间设计包含大众空间(Social Open Space)、小众空间(Special Niche Space)、图书馆空间(Library Space)三个部分。交流是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人与人的交流需要推动了图书馆的诞生。但是,图书馆的价值在于什么?美国第一家读书俱乐部式的公共图书馆以及1849年上海最早的图书俱乐部后改为上海图书馆等的成立,最开始的目的均是为了商业和社交。然而,图书馆不仅仅只有书,其最终目的是为分享而保存。

世纪之交的图书馆事业的转型发展阶段的最大特征就是推动了从“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的转型,即提倡以人为本,以满足人对信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开展与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服务;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整体效益、品牌营销和协调合作,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和大跃进。


主讲人三:方家忠

——广州图书馆馆长

主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国模式——以广州为例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广州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公共图书馆分会城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2012年以来,先后主持或组织推动广州图书新馆开放服务、《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制订、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等项目。获“2015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称号。

方家忠馆长从经济发展、公共需求、图书馆立法等多维度,分析了服务体系建设是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国家体系建设实践、研究、政策演进与制度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简单梳理,从发展历程、基本制度设计、实施进展等方面介绍广州模式的基本内容,总结广州模式对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参考借鉴意义。

1.背景:需求与机遇

(1)改革开放40年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优越

(2)文化需求高涨:从物质消费到物质与精神并重,现已发展到文化消费阶段

(3)立法推动事业发展: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4)图书馆行业发展:IFLA2019-2024战略规划

(5)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化、社会化、数字化、专业化

 2.中国体系建设设计概述

(1)体系建设实践与研究:体系建设是中国图书馆界较长期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国各地和国家层面、学术界和业界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关于其内容和路径的实践和研究。新世纪之后的三种体系建设模式:总分馆式、中心馆总分馆制和图书馆联盟,总分馆制普遍存在于后两种模式之中,成为一种基础模式。为解决基层薄弱、城乡不均衡问题,总分馆制是最为合适的发展模式,在大中城市可以率先实现总分馆体系建设。

(2)国家的政策演进历程和制度设计:

  • 2005年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2006年提出政策目标即“逐渐实现均等化”

  • 2013年做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

  • 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 2016年发布《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 2017年颁布《公共服务保障法》

  • 2018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 广州模式

(1)发展历程:从2003年大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2011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2012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以后更为强调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强调城市图书馆体系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中示范领导作用。

(2)体系结构:一个中心馆,一个体系,二级主体,三级设施,四级服务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的内容包括:①明确体系建设目标;②明确政府保障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③创新体制机制,包括建设机制、行政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创新以及建立服务专业化分工机制、创新宣传推广机制等。服务结构设计则涵盖了传统服务、网络服务、交流服务等三部分内容。

(3)实施进程:①配套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制订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8个;②政府保障投入与服务效能实现稳步增长;③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作共建机制基本完成;④体系化管理基础框架基本完成,体系投入和服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讲人四:陈进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

主题:学科服务有效支撑大学发展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兼副主任,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故障诊断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振动及噪声信号处理及机械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 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40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3次。在图书馆领域,创立IC2创新服务模式,组织建立泛学科化服务体系、学科馆员培训体系,创立“图书馆餐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8部。

1.背景介绍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展工作,旨在通过构建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来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精英和领袖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泛学科服务”模式,即所有服务学科化,学科服务泛在化。在此基础上,对其现有机构进行改革,打造了极具稳定性的钻石结构,直接对接学校核心工作的六个部门。通过有效的机构改革,确保创新和提升服务满意度。

2.学科服务

(1)服务模式

泛学科化服务体系下图书馆的愿景是成为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其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馆内基础服务和馆外扩展服务相结合;二是分层+分类服务(决策者-前瞻式服务、教师/研究人员-保障式服务、创新式服务-研究生、启发式服务-本科生)。

(2)服务架构

服务架构的主要特色体现为:从普遍服务夯实到特色专项突破,从服务全面到服务精准化,从服务广度、强度到服务成效、贡献,并形成了“6+1+2”,即六大脉络、生态管理、两个附加特点(数据驱动和主动技术)。

六大脉络主要内容包括:①走进院系,主动服务。组建学科馆员服务团队,使得服务无处不在,并为研究团队培养信息专员;②绩效资源,分类保障。一是采取“三一原则”的顶层设计;二是借助技术提升效率和品质;三是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方式;③嵌入课程,支持教学。广泛地与教师开展合作、深度支持课程和人才培养;④融入科研,辅助决策。全面支持学科发展和管理决策地情报分析决策;⑤触摸技术,激发创新。图书馆具有支持创新的资源和优势,聚焦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育;⑥阅读引领,文化育人。弘扬大学精神,营造校园文化。

3.案例分析

(1)学科趋势/态势分析:以“高温超导”为例,对科技研究开展前沿分析,支持学科布局并实现内容输出,并为上海市进行了整体调研与分析。

(2)ESI潜力分析与预测:完善学科战略布局和规划。

(3)国际合作分析:医学、材料和物理是三大热门领域,优化国际合作方针,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计划.

(4)学科发展定位分析:支撑学院国际评估、协助学院制定发展战略,成功用于学院国际评估,影响学校发展策略.

(5)人才评估/评价:目标是支撑学校对高层次人次啊的多重评价,重点是体现研究活力和影响力,方法是建立了涵盖1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制定归一化指标。

4.结语

借助泛学科化服务的实践,在探索进入学校主流事务方面取得成功,有效地支撑了学校的发展。未来,大学图书馆应当更多地融入和参与学校核心事务,以便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转型。


主讲人五:

阿姆贾德·阿卜杜勒哈迪·艾尔格哈里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事务主管

主题:基于信息需求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Users information services at Bibliotheca Alexandrina)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事务主管。2003 年获美国弗洛里达州立大学情报研究学院图书馆信息科学博士学位,2000 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情报研究学院图书馆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95 年获开罗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学士学位。曾工作于埃及驻卡塔尔大使馆、埃及驻阿联酋大使馆、米尼亚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系、埃及国家图书馆。担任美国图书馆协会、阿拉伯图书馆和档案馆联合会、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协会、埃及图书馆协会会员,兼任埃及大学最高理事会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推广审查员、文化事务高等委员会委员、图书与出版委员会委员、埃及数字图书馆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发表《网络情报搜索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埃及研究人员使用全文数据库情况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著有《信息技术概论》、《数字环境中的信息服务》等专著。

哈里事务主管首先指出图书馆转型背景下,适时改变和调整是必须的。图书馆需要从单一的服务提供者转向以需求为目标的服务提供,从需求出发为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更具科学性的模式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其次,对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现有的服务和活动等实践内容进行了分享,具体内容如下:

1.主要阅读区简介概述

例如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阅读区,基于图书馆需要可以同时服务各类型用户。但是,目前的服务分类方式并不能提升我们的效益,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现有的服务应该更智能化、更多样、形式更为丰富,采用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展开。其中,就在线服务方式而言,需要根据深度的用户调查加以改进,关于社交媒体的服务目前来看也较为缺乏。除此之外我们会提高用户意识来改进服务模式,如我们邀请了一些专家来演讲、举办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我们的员工90%都是女性,女性工作者也更了解用户的心里期望。

2.阅读推广活动

目前我们主要的阅读推广项目有“Big Read”以及其他与阅读、艺术相关的活动等。电子有声书(Digital talking Book unit)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根据书籍的难度进行分类转化,并与埃及各政府机构合作来提高转化效率。

3.特殊需求服务(Special needs Services)

① “DASIY Books”是专门用于满足盲人用户的需求,目前我们针对盲人用户的服务也在不断扩展。

② 为满足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需求,专门针对有学习障碍儿童,我们提供针对性活动设计。根据2016-2019数据统计,2142个学习障碍学生在2018年通过所设计的相应项目帮助他们克服了这些障碍。

③ 我们也召开了一些会议,邀请在阅读障碍方面的人分享经验。

4.儿童服务

① 青少年服务:我们还针对6-11岁,12-16岁儿童分别提供针对性服务。

② 儿童文化活动:通过拍摄卡通电影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希望未来可以有英语版本的电影并进行宣传。

5.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

① 文化的沟通和交流项目,如有关非洲行政边界的公共领域基本地图数据的来源“The map library”、跨文化国际交流项目“Dialogue in peace project”。

② 国际信息服务项目,如“Bibliotheca Alexandrina Information for Africa, BAIFA Service”信息服务,为非洲国家专门设计,促进研究、交流以及展示创新方法。

③ 非洲会谈教育项目“Africa Talks Education”,面向研究者、学术馆员等提供服务,鼓励交流和互访,推动共同学习和进步。

其他服务还包括:可全文获取的电子资源、在线培训课程以及可供在线发现、查找和获取的其他资源等。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在线服务、社交媒体服务、信息素养服务、儿童服务、特殊需求服务等方面给与了我们新的启示。


主讲人六:李东来

——东莞图书馆馆长

主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价模式

摄影  樊舒

主讲人简介:

东莞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管理事长。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称号。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

服务效能评价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服务效能的综合性评价有符合性评价和成熟度评价两种模式,应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构建衔接融合,各有侧重的新型图书馆评估体系。

1.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

迄今为止,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进行了6次,坚持“以评促建”的基本思路,并购由专项评价向综合式评价转变。目前公共图书馆综合性评价模式主要有符合性评估和成熟度评价两种。公共图书馆评估不纠缠于理论模式,偏重实用性导向,这是较为鲜明的特征。其中第六次评估中的“服务效能”指标注重读者意见反馈,体现评估主体多元化。

2.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评价方法,将这一共性标准与图书馆个性发展相结合,可以推动图书馆行业评估制度的完善,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以东莞图书馆为例,其立足于图书馆发展实际,不断完善、不断升级、不断优化,将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导入公共图书馆评价之中,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

3.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价的标准与规范

服务绩效必须建立在测量和检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标准和规范是服务效能提升的重点。

我国公共图书馆始终重视标准的依托与建设。

4.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价展望

重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体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内外图书馆界发展共识和趋向。图书馆服务效能应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读者服务内容、方式、效率的创新和改进,即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图书馆服务效能指标的设置,必须以一定的标准为支撑,既与国际标准相联系,又充分实现其本土化改进,以发挥评价指标的实际效应。因此,我们既需要立足现实,对照图书馆事业发展,审视现有理论和实践,发现不足和落差,又需要展望未来,深化和拓展理论研究,在标准研制方面开展本土化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连接。

制版编辑 | 姚志臻

END

学术活动|第三十一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二)

学术活动 | 第三十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系列报道(一)

学术活动 | 第二十九期 2019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论坛通知

学术活动第二十八期 2019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通知

学术活动|第二十七期“数据驱动的情报学研究方法”暑期学校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功举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