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德荣,蔡沙沙 | 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研究

林德荣,蔡沙沙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09-0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

机制研究


推荐语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人心回归,对于依托闽台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探讨有利于从底层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升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本文提出“宗亲联结”的概念,并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文化体验学习圈”的基础上,探讨了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林德荣,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主任;第一、第二届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MTA)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旅游学刊》《旅游论坛》编委、《旅游导刊》学术顾问;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及美国康乃尔大学访问学者。


蔡沙沙,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台湾青年对祖国国家认同意识的弱化与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形成了重要挑战。儒家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宗亲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塑造功能得到诸多认可,但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尚缺乏详细的理论阐释。因此,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文化体验学习圈”理论为基础理清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基于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谱牒文化与祖先崇拜、神源文化与民间信仰、饮食文化与特色建筑形成宗亲联结。宗亲联结以血缘姓氏为核心,以符号表征为基点,以物质互惠为驱动,以情感关联为内因,以代际互动为表现,旨在达到团结一致。宗亲联结是台湾青年提升国家认同的基础环节,宗亲活动的仪式特征是关键要素,核心过程包括:(1)宗亲联结积聚情感能量;(2)情感联结提升文化认同;(3)心理融合推动国家认同。以宗亲活动为基础,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为外延,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对于以宗亲联结为纽带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人心回归,对于依托闽台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探讨既有利于进一步对这一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也有利于从底层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升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助力台湾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关键词:台湾青年;宗亲联结;情感联结;心理融合;国家认同



一、问题的提出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中提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近几年来,在历史教育、经济发展、国际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台湾青年对大陆缺乏清晰明确的认知,出现了“中国”为“他者”,“台湾”为“我群”的国家认同危机。而两岸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当前台湾青年的政治参与意向不断增强之时,更加需要探究如何提升台湾青年对祖国的国家认同问题。

文化对国家认同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文化认同是形成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深层基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灵根脉和归属。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也是两岸共有的文化根基。在台湾社会中,儒家传承的“根亲”意识和“和合”精神仍然深入人心。因此,利用儒家文化唤醒台湾青年关于两岸同胞共有的中华文化记忆,是提升其文化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实现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推动力。但已有研究多聚焦于两岸儒家文化渊源,反而并未解释儒家文化是如何助力两岸关系的。儒家文化繁衍于农耕文明,以乡村城镇为聚落,以庙学神圣为中心,而宗亲文化以血缘姓氏为纽带形成乡村聚落,并通过庙宇信仰等外显形式形成规范,是对儒家“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宗亲文化糅合了儒家义理和宗教信仰,承担起儒家道德教化之重任,相较于儒家文化,宗亲于民众而言更加具象化,也更易于深入人心,发挥教化的功用。因此,本文以宗亲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着力点,探究宗亲文化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塑造机制。

宗亲文化是海峡两岸最为坚韧和紧密的关系纽带。近年来,诸多学者分别阐述了宗亲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吴巍巍分析了作为两岸宗亲文化精神基础的族谱对于提升台湾青年文化认同的作用。黄勋泉探究了两岸宗亲会和同乡会在国家认同方面的价值。这些研究普遍认可宗亲文化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直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宗亲文化推动两岸交流的具体措施,但并未从理论上详细阐释宗亲文化与国家认同发生联系的内在机制,这也使得两者关系难以得到进一步检验。此外,考虑到闽台两地不仅有血缘关系的联结,还因为其特殊的地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而拥有更为相近的语言、建筑、饮食和民间信仰等,宗亲联系也更为密切,因此本文以闽台为例,提出“宗亲联结”的概念,并找出能够统驭宗亲文化与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以更好地阐释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


二、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危机

(一)“台湾青年”概念的界定


年龄是划分各个人生阶段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社会实践与研究目的,对青年的界定不尽相同。从狭义上讲,根据台湾主计部门对青少年状况进行调查使用的样本范围,台湾青年主要指年龄在15—29岁的台湾人。而从广义上讲,根据2013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4—44岁的人都属于青年。“青年”虽然指涉的是年龄,并且从生理上讲一般是18—25岁,但从国家认同的角度而言,其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个人成长、民族历史以及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社会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更长的时间,“青年”的概念范围会更广。因此,本文所说的“台湾青年”采用广义的概念,同时也泛指认同该群体的意识和特征的台湾人。他们的成长时期恰逢台湾社会的“国家认同”多元化发展以及“台湾主体意识”形成与强化的时期,这导致台湾青年思想意识深受台湾社会政治转型的影响,在国家认同上出现了迷惘状态。


(二)国家认同意识缺失与错位


“认同”源于哲学上关于“我们是谁”问题的思考,是对“我群”与“他群”的区分。社会化的人天然地需要通过认同来确认自我身份并寻求群体归属。国家认同研究是认同研究的一个分支,是社会认同的分属类别。政治学领域的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关于自己属于哪个国家的一种心理倾向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族群等各要素的评价与情感。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维系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制度合法性的确认和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认同。从海峡两岸关系来看,国家认同的意义更加重大。国家认同意识的缺失与错位一旦内化于台湾青年的思想观念中,并长期且普遍存在于台湾社会,就不是两岸短期的经济交流合作所能改善的,将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极大隐患。

从种族民族主义出发,一个国家首先被认为是一个拥有共同祖先起源的族群,其背后隐含着一系列信仰以构成对什么是一个国家的理解,包括历史领土和家园、共同文化和记忆等,这些元素都有助于构建国家认同。从公民民族主义出发,国家政权系统及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则成为国家认同对象。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来源,不同学者对国家认同及其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可以从个体微观心理活动的角度,将之理解为个人感知到的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主观、内在化的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依赖感;也可以从国家认同的内容出发,将之理解为个人对其国家领土范围、政治制度、政治主张等的政治认同和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信念等的文化认同。尽管学者们对国家认同的内涵众说纷纭,但聚焦到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则不可避免地涉及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因此本文认为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乃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实现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前提。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属文化体系的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等的倾向、理解、认可和实践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文化认同以历史认同为前提,对于凝聚国家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认同是两岸关系中对抗性相对不强的领域,因此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异化程度相对较轻。石勇于2019年对台湾青年进行的调研发现,83.9%的受访者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一认同并不因地域、教育、年龄的差异而有显著区别,并且他们习惯于强调“中华文化在台湾”,认为“台湾保留了最传统的中华文化”,这从侧面反映出台湾青年是认同中华文化的。然而,台湾青年在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上存在模糊甚至错误,例如不了解日本侵华史、美化日本侵台殖民史等,导致建立在共享世系、共同血缘祖先之上的原生性文化认同逐渐消退,而关于“台湾本土”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种建构性文化认同却不断张扬。

身份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份归属的看法,具体表现为“中国人”与“台湾人”认同之间的矛盾,即国家认同与乡土认同之间的混淆与错位。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认同本意应为乡土认同,这与“中国人”认同是不冲突的。但在台湾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台湾人”认同逐渐在青年群体中取得了国家认同的意涵,由此导致了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意识的错位。根据民调数据,台湾民众大多采取模棱两可的双重认同,既认可自己是“中国人”,也认可自己是“台湾人”,但这一比例逐渐降低,进一步呈现出“中国人”认同趋弱,而“台湾人”认同比例提高的现状。TVBS于2013年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20—39岁的青年人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达8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可见,过去30年间,台湾青年身份认同模糊,以乡土认同取代国家认同的倾向逐渐明显。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发展、政治生活等产生的认知和情感归属。在两岸关系的语境中,政治认同至少应包含制度认同、政策认同两个维度,深刻影响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在制度认同层面,台湾青年大多偏向西方民主制度,对大陆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持有怀疑态度和抵触情绪。调研发现,82.3%的台湾青年认为“台湾是亚洲民主的灯塔”,89.7%的台湾青年否认“大陆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对“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也存在误解,对大陆缺乏信任。在政策认同维度,近年来台湾经济疲软,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秉持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2018年国台办发布了涵盖金融、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31条惠台措施”,以扩大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在2018年台湾TVBS民调数据中,62%的台湾人知道这一政策,其中有40%认为该政策对台湾有利,表明大陆的惠台政策对含台湾青年在内的台湾民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仍有34%认为这一政策是不利于台湾发展的,反映台湾青年对大陆对台政策的矛盾心理。

综合来看,台湾青年缺乏民族历史的认同感,存在以乡土认同取代国家认同的趋势,“一个中国”的认同趋弱,在政治认同方面呈现出“去中趋台”的倾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台湾青年仍然是认同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的,大部分也是了解和接受大陆惠台政策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价值观念,注重民生、阶级议题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利用两岸同宗同族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大陆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增进交流,消除隔阂,逐步强化台湾青年的民族历史认同感、提升身份和政治认同感仍然是有望实现的,基于此探究这一路径实现的内在机制也是有意义的。


(三)外部政治建构与多元文化环境的双重作用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意识的缺失和错位是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操作和多元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1.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去中国化”操作

台湾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了台湾政治本土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其中一系列“去中国化”操作也成为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感薄弱的重要推手。两蒋执政期间虽然存在两党的代表权之争,但一个中国原则并未受到冲击。李登辉上台后推行台湾“政治改革”,坚持“分裂分治”的路线,提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等分离主张,使得“台独”势力逐渐步入政坛。陈水扁上台以后进一步推行“去中国化”,提出了“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等“台独”政治主张,严重冲击了一个中国原则。马英九时期,虽未明确提出“台独”主张,但其“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回避两岸问题,拖延两岸政治对话进程,无益于提升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蔡英文执政后,进一步切断两岸交流途径,挑拨两岸青年对立情绪。“去中国化”的政治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台湾青年对大陆的情感,加深了台湾青年与大陆之间的裂痕,导致了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意识的缺失。

2.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观解构与重构

历史教育在台湾青年的价值观塑造和国家认同意识建构中发挥着最为核心的作用。国民党迁台初期,学校教育强调“去皇民化”和“去殖民化”,台湾被作为对抗中国大陆的“中华民族复兴基地”,两岸血脉相通的基调并未改变,这也奠定了两岸同为一个中国的思想基础。然而,1987年“解严”之后,台湾当局介入历史教育,逐步推进“去中国化”,对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进行解构与重构。

李登辉执政期间推行“本土化教育改革”,根据1994年的“新课程标准”编纂的教科书《认识台湾(历史篇)》在史前时期部分强调台湾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在台湾史开端上切断了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对日本殖民时期的社会变迁则加以美化,有关“中国”或“中华”的字眼除了在“中华民国在台湾”章节出现外,其他章节完全删除,不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割裂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弱化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联。该书由于仍然是由学者编纂的,仍保留了部分台湾与大陆联系密切等表述。而陈水扁时期,依托杜正胜的“同心圆理论”,将以往历史教育以时间维度由远及近的叙事方式改为地理空间上由近及远的叙事方式,把历史课程划分为乡土史、台湾史、中国史、亚洲史和世界史五个圈层,从而完全分离了“台湾史”和“中国史”,并大量删减有关两岸关系密切的论述,在道路上走得更远。蔡英文上台后进一步强化教育“台独”的“106课纲”和“108课纲”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中国史作为独立的章节在台湾高中历史教育中彻底消失,这次课纲修改彻底割裂了两岸历史关系,走完了“文化台独”的最后一公里。台湾当局通过删改历史等途径一步步瓦解台湾青年的原生性文化认同,并重新建构台湾青年关于台湾本土的认同,导致台湾青年模糊了对台湾的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混淆了“台湾主体意识”与“台独意识”的区别,对大陆的误解不断加深,国家认同意识出现严重的错位。

3.“陆强台弱”经济状况带来的心理失衡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逐渐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型,并凭借引进外资、技术等手段,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而彼时的中国大陆现代化程度低,物质生活匮乏,与台湾有着明显的差距。“台强陆弱”的经济对比使得台湾青年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和安全感。而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台湾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出现了持续低薪、福利不佳、人才流失等状况。面对两岸实力逆转形成的“陆强台弱”经济状况,一部分台湾青年出现迷惘和焦虑,甚至将台湾经济下滑归因于大陆的“磁吸效应”,进而引发对大陆的误解和猜忌;一部分未曾到过大陆的台湾青年则始终对大陆保持着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从而导致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的弱化。

4.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冲击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台湾的“国际空间”逐渐缩小,再加上美日等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复杂的国际环境不断冲击台湾青年对中国的国家认同。20世纪90年代,台湾进入后工业时期以后,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观念在台湾岛内盛行,受到这种“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台湾青年强调个人自由与自我实现,又由于缺乏对大陆的了解,将对大陆的“封建落后”“不平等”的刻板印象与其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进行对比,更加弱化了其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感。此外,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台独”势力更便于传播诱导性的对大陆的负面信息,扩大其舆论影响力,更容易激起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负面情绪,导致台湾青年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弱化问题。

在两岸尚未统一,多方原因导致台湾青年对祖国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国家认同出现迷惘与错位的当下,国家认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认同会缓和族群间的冲突行为,使人们更注重全体国民或整个国家的利益,有助于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社会稳定。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具备基本的国家认同,才有可能尊重该国的政治制度,遵守该国的法律法规,自觉履行该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同样地,台湾青年只有加强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才有可能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与大陆青年携手同心,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虽然外部政治建构与西方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但不可否认文化传承和家庭教育在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构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国是通过血缘、地缘维系的,闽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从学理上理清闽台宗亲文化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对于更好地发挥宗亲文化的作用,找出提升国家认同的破题之道具有重要意义,“即便不能有效推动统一, 至少也像一根顽固的纽带一样连着彼此,不让‘台独’越走越远”。


三、儒家文化视角下闽台宗亲联结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国家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升华与归宿,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个体的国家认同与个体对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密切相关。国家认同的提升要从民族、文化认同入手,而文化认同的提升要从文化认知出发。无论是外部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操纵,还是台湾青年自身心理因素的刺激,都体现了文化认知不足在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中的作用。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唤起或重构台湾青年对闽台两地乃至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摒除其对大陆的“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也只有台湾青年对大陆有独立的认知才能避免价值观被恶意扭曲和建构。宗亲活动恰好为台湾青年提供了认知大陆、了解大陆的契机。宗亲文化超越了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具有较强的社会联结功能。目前,台湾宗亲会的活动顺畅,且与大陆保持较好的互动,儒家文化浸润下“两岸一家亲”的思想和“大中国”的气氛浓郁,奠定了以宗亲联结提升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现实基础。闽台两地有着天然的“五缘”关系,在两岸共有的儒家文化的引领下,以宗亲文化为依托,强化闽台宗亲联结,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和两岸共有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将有益于逐步提升台湾青年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


(一)闽台儒家文化与宗亲关系的历史渊源


炎黄子孙起源于中原,传衍于九州。在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影响,中原人民不断南迁至福建定居。为了应对土著居民的敌意,南迁的中原人民以拥有共同的出生地、共同的方言、同宗同姓为纽带聚集在一起,团结互助,形成了极具凝聚力的移民聚落,以便谋求自身发展,并传播了中原文明,这也形成了闽南地区聚族而居的习俗。明清时期,福建的大宗大族往往聚在一起,并通过修建宗祠宗庙、建立家规族谱等方式团结族人。正如福建地区由中原移民迁居后形成宗族聚落,闽南移民在迁移到台湾的历史演变中,也逐渐形成了宗族聚落,并奠定了两岸宗亲联结的文化基础。明清时期,大批福建人迁居台湾,依托宗族和乡亲定居于台湾,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宗亲文化。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及“海禁”政策的影响,除了1661年跟随郑成功进军台湾的那批人外,初期移民以偷渡到台湾的男性为主,难以携带家眷,更加使得这些移民基于同乡关系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开海以后,福建沿海闽南地区的漳州府、泉州府,以及闽西的汀州府的居民因生活所迫,不断向台湾地区移民,举家搬迁,筚路蓝缕,拓垦台湾。福建居民迁居台湾后,依托乡亲关系开垦田地、兴修水利、建造房屋,并以血缘为纽带,集结宗亲力量,组成宗族团体,共同对外防御,形成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共同发展的态势。移民传承的宗亲文化对台湾初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闽台关系的重要纽带。

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传入台湾地区,并随着大陆移民的进入而迅速传播与扎根。闽台两地重视乡土情谊的地方文化正是源于儒家文化的乡土之教,《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均有重视宗族乡党、劝导安居守土的思想;闽台两地有建宗祠、修族谱、写地方志等风俗习惯,并且在理念上强调血缘姓氏关系,宗亲故土观念强烈,乡村大多聚族而居,都与儒家文化有渊源关系。此外,闽台两地共同信仰的妈祖文化也是儒家思想“忠义仁爱”(妈祖保护漕运)和“孝悌之德”(妈祖救父寻兄)的精华所在。可见,闽台两地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等宗亲文化形式无不渗透着儒家思想。建立在儒家“尊尊”与“亲亲”思想基础上的宗亲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以宗亲文化作为切入点寻求台湾问题的解决之道更加符合中国特色。


(二)“宗亲联结”的内涵


中国人是重亲情、讲宗亲伦理的民族。宗亲文化以血缘为基础,以姓氏族谱为外在标志,形成了敬天法祖的核心内涵以及包括谱谍文化、宗祠文化、神像文化和历史名人在内的基本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宗亲文化源于宗法制度,与政治状况相伴而生。从先秦开始,宗族宗亲在历朝历代对社会结构的管控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商周政权的建立,氏族制度崩溃,宗法分封制将国家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并建立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统治制度。秦朝时期宗法制度土崩瓦解,但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在之后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儒家文化重视宗亲和宗族,认为祖先祭拜有利于宗族关系的维护。在社会主义时期,宗亲文化以其强大的社会维系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和文化交往功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掀起宗亲文化热。

宗亲联结,由“宗亲”和“联结”两个词组成。“宗亲”以姓氏血缘为纽带,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宗族思想以及物质层面的族谱、宗庙、祭祖等活动。“联结”意为各主体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达到团结一致的状态。因此“宗亲联结”可以理解为在承认双方具有共同祖先或血缘关系这一基础状态的前提下,通过参与一系列活动而进一步产生互动关联以求达到团结一致的过程。具体而言,宗亲联结是建立在共同的谱牒文化与祖先崇拜、神缘文化与民间信仰、饮食文化与建筑特色之上的动态联系。


(三)宗亲联结在塑造国家认同中的功能


与传统的宗族相比,当下的宗亲文化从家族性组织向以姓氏为核心符号的社会化组织转变,组织机构更加现代化、联结方式更加网络化、参与人员更加年轻化。与之相应,宗亲联结功能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目标的政治功能消解,家族内部的管理功能弱化,但表现出更强大的社会联结功能,成为密切联系两岸民众、增强两岸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祖先祭拜、修建宗祠、垦亲联谊等多样化的宗亲活动,不仅通过生动的肢体表现和言语互动,展现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凭借强大的号召力通过集体性的仪式整合分散的个体,并运用集体的力量维系共同的利益,承担共同的责任,实现思想上的整合,以唤起两岸青年的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从而发挥着社会维系功能。此外,宗亲联结不仅为宗亲个体和群体提供了沟通的桥梁,也为宗族个体提供了心灵和情感上的抚慰与寄托,满足怀旧、归属等情感需求,从而具有心理调试功能。

尽管部分台湾青年热衷于强调“中华文化在台湾”,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台湾青年对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传承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为利用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虽然青年人对宗亲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可能低于其祖辈父辈,但在家庭代际传承的影响下,跟随家人参与的情况也非罕见,2022年两岸颜氏黄氏宗亲清明祭祖活动中,台湾青年黄先生就表示自小受父亲影响,有着浓厚的“江夏”情结。并且伴随宗亲联结中对网络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经济互助与情感交流功能的强化,宗亲活动的参与群体更加年轻化,为吸收台湾青年的加入奠定了基础。借助两岸青年同根同源的文化基点以及大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台湾青年赴大陆学习、交流、就业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可见,基于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也具有现实基础。

基于两岸儒家文化渊源以及宗亲联结的心理调适功能和社会维系功能可以得出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宗亲联结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即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以“和合”精神为内核,宗亲文化以唤起广大族众历史感、道德感和归属感以及实现宗族和谐为目标,是儒家文化“和合”精神在闽台两地的共同表现,构成闽台宗亲联结的文化基点;宗亲联结依托心理调适功能和社会维系功能提升国家认同。但宗亲联结的内涵以及发挥功能的内在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于宗亲联结概念的提出及其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作用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主体行为和意义建构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采用质性研究更能体现主体性。因此,本文以理论推演为主,并结合深度访谈数据和质性分析探究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研究小组于2022年6月在厦门市海沧区对8名台湾青年进行访谈,剔除其中两位年龄偏大的70后受访者,为确保样本完整性,又于2023年5月对5名台湾青年进行线上的补充访谈,最终共获得11份有效访谈记录。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介于30分钟至1小时不等。

我们遵循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式对访谈资料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理论化。开放性编码阶段,对原始文本逐字阅读后提炼出383个初始概念,根据主题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共得到包括核心、符号表征、物质互惠、家族代际、怀旧情感等27个对应范畴。主轴编码阶段,反复梳理各个独立范畴的关联后,将27个初始范畴凝练为8项主范畴,包括宗亲联结、互动仪式、情感联结、记忆激活、文化认同、心理融合、国家认同、仪式特征。

在选择性编码阶段,对8个主范畴进一步抽象和整合,发展并串联出台湾青年通过宗亲联结提升国家认同的故事线。即宗亲联结是基础环节,台湾青年以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宗亲文化为基点,在代际传承的影响和物质互惠的驱动下,带着强烈的情感饥渴参与宗亲文化活动和其他交流活动,从而进入互动仪式进行文化实践。仪式特征是调节因素,仪式参与者于同一时空在意见领袖的引领下关注同一焦点、体验同一情感,积聚情感能量。关键过程是台湾青年在循环往复的宗亲联结活动中实现深度文化体验,形成群体情感联结;唤醒共同记忆,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文化认同;通过两岸对比和理性反思实现心理融合,提升国家认同。


(二)模型建构与讨论


结合对闽台儒家文化和宗亲文化渊源的梳理以及扎根理论分析得到的主范畴和故事线,本文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台湾青年依托宗亲联结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模型,如图1。

1.基础环节:宗亲联结

宗亲联结是启动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形成机制的基础环节。闽台宗亲联结侧重于闽台两地民众基于共有的血缘姓氏关系,以族谱、宗庙、信仰、饮食、语言、建筑等为表征,以物质互惠或情感追求为驱动,参与寻根祭祖、修编族谱、修葺宗庙等宗亲文化活动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实现群体团结,包含符号表征联结、物质互惠联结、怀旧情感联结以及家族代际联结四个维度。

文化符号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足以引发记忆回溯和情感共鸣,铸造民族共同体。因此,闽台两地宗亲文化的符号表征,如“族谱”“家训”“宗祠宗庙”“民间信仰”等是台湾青年通过宗亲联结提升国家认同的基础条件。物质互惠是外驱因素,同宗族内的财务往来或信息共享,如“拿同乡会奖学金”(陈10),“跟老家的亲人会沟通说谁在哪边有认识的人、有公司之类的”(刘8),以及闽台两地的政策和制度便利,如“惠台政策有住房补贴、办公室补贴、装修补贴……”(吕5)等都是驱使台湾青年参与宗亲联结的外在条件。怀旧情感是内在驱动,怀旧情感的产生多源于家族代际影响,通过纵向代际传承和横向家族互动,唤醒台湾青年的根亲意识。“我自己感觉要有意识地跟下一代讲你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一个榜样和示范……不然一直盯着他作业,他不知道他的根在哪里,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作业”(陈10)。访谈资料也反映了新时代下宗亲联结承担的经济互助、文化共享、人脉联系、情感交流等功能。在家族代际联结和物质互惠联结的双重驱动下,台湾青年为满足物质和情感需求,带着强烈的情感饥渴参与到宗亲联结活动中。

个人、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合力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通道,中华文化中基于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网络处于社会关系的核心位置。因此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互动仪式链理论能够很好地阐释闽台宗亲联结推动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台湾青年通过参与“宗亲会”“六桂堂”等群体性活动或“探亲”“电话联系”等与宗族家人的日常沟通,以及“聚餐”“征文”等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进入互动仪式、参与文化实践,在亲历、触摸、认知闽台文化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化,形成个人对文化的独特理解,这是提升文化认同的起点,对于改善台湾青年对大陆“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维系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现同胞心灵契合的意义不言而喻。

2.关键要素:仪式特征

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仪式能否产生高的情感能量取决于四个要素,即参与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对非参与者设置壁垒,参与者有共同的关注焦点和共同的情感,高情感能量的产生还需要“能量明星”的参与。以受访者(陈3)于2019年参加的陈氏宗亲冬至祭祖大典为例,该活动是由6—13个社一起举办的大型宗亲活动,每年一次。陈氏宗亲的祖庙在角美,辐射到漳州、同安、翔安等多个社区,虽然“平时在家乡每个人都可以拜”,但冬至祭奠时“每一支血脉的宗亲都会选几位代表来参加大型的祭祖活动”,这表明参与者在同一时间都处于同一地理空间;同时,只有同一宗族的人才有机会参加,并且还只能“以轮流的方式进行祭祀活动”体现了对非参与者的壁垒。仪式中,在“宗长们”(能量明星)的引领下参与者“穿特定的衣服”统一行动“上香拜拜”,从而拥有了共同的关注焦点,本着“大家500年前都是一家人”的天然前提,更容易启发共同的情感。

此外,传统宗亲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文化“尊尊”与“亲亲”之上的,对外强调同宗族的团结一致,对内具有一定的尊卑规范,虽然在强调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逐渐世俗化,规范性也在消解,但“大陆这边做寻根祭祖的活动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那女生部分比较传统来说可能就是嫁人”。然而面对台湾宗亲时,会更具包容性,“但目前我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虽然我身为女性,然后又是台湾人,但他们对我非常包容,会让我参加祭祖的活动,让我也上香拜拜,然后也穿他们的特定衣服”。对台湾宗亲特殊的包容和接纳更能够积聚情感能量,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如受访者(陈3)所言:“对我来讲就是一种认可和融入,大家直接接纳我作为一个成员来做这件事情,我蛮感动的”。综合来看,互动仪式的时间、空间、参与者、意见领袖以及着装等特征关乎参与者是否能产生共同情感,是影响宗亲联结对国家认同提升作用的关键要素。

3.核心过程

(1)宗亲联结积聚情感能量

宗亲联结活动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想去看族谱是在哪里的,祖先是葬在哪里,之前怎么样的路线过去的,然后宗亲分散到哪些地方的……”(谭4)。在2018年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上,受访台湾青年告诉记者“小时候,爷爷奶奶就和我说大陈岛,说他们小时候的事情,现在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他认为能够回到祖辈生活的地方,缅怀祖先是一件很激动的事。由此可见,宗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带着极强的情感“饥饿感”而来,这成为他们参与互动仪式的根本驱动力。宗亲联结“营造了特定的回忆空间和情感场域。人们共同沉浸在对祖先的敬畏和缅怀之情中,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产生高涨的情感能量,弥补最初的“情感饥饿”,从而使关系更紧密。

宗亲活动的高度沉浸性和参与性是日常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能够帮助参与者达到共睦态,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这种共睦态通常具有极高的情感价值,为宗亲活动中的个体带来强烈的群体情感联结。群体情感联结表达了个体与特定群体之间的亲密情感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台湾青年作为“我者”,感知到的“他者”对自己的“热情”“包容”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台湾青年产生的对“他者”的感受,如“归属感”“亲切感”等。受访者(谭4)在讲述自己参与六桂堂的宗亲活动时提到“宗亲会里大家关系其实蛮亲密的……很友好,就一开始大家都不认识,但是发现我们祖先都一样的,同一个”。显然,同宗同族的血缘亲情自然而然地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宗亲积极而充足的情感能量,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结。此外,“亲切感并不会因城市而不同,只跟人有关……我是以我跟这个地方的人相处的感觉来决定亲切的感受”(陈3),当台湾青年感受到更多的“他者”的积极态度时,更容易打破偏见,并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构建更紧密的情感联结。

(2)情感联结提升文化认同

“文化体验学习圈”理论通过“参与文化实践—描述文化信息—阐释文化观念—回应自我意识”四阶段螺旋上升模型从微观方面有力诠释了文化认同形成机制。台湾青年通过“宗亲会”“祭祖大典”“旅游”“创业”“上学”等多种形式在大陆进行文化体验,在聆听、观看、诉说中亲历文化,参与文化实践,从而形成初步的文化感知;进一步通过描述文化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改善初期的文化认知模糊或错位,形成清晰的文化认知;在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提取文化本质,阐释文化观念,把握文化价值,从而完成文化体验学习的前三个阶段。

具体而言,部分台湾青年在到达大陆前的文化认知是模糊或错位的,认为“就是骗子很多、小偷……高速发展地方就很多,但是那种山区就是很很很贫困”(周2),但参与协办多次宗亲活动后,发现两岸的相似性:“闽南语也说嘛,腔调也差不多啦……建筑跟台湾其实都一样,都是那种闽南特色建筑,那种古厝;然后吃的其实很像,就是像节日包粽子,粽子的口味,就是很像,我们都是包肉嘛”,并且也意识到大陆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这边(大陆)发展建设很快,可能是因为那种执政党有关吧,因为你要像台湾,比如盖那个西滨公路好了,盖个十年还没盖完,因为有一些人就是不想卖地嘛,然后你就只能想办法怎么绕路什么的,然后这边建设就很快,咻咻咻,超迅速”(周2)。可见,宗亲活动切实改变了部分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并且他们会自发地思考大陆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消弭误会、增进了解。对两岸清晰的文化认知有助于台湾青年作出文化承诺,达成文化认同。文化承诺反映了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坚定选择的信念,也包含了对未来行为的预测。无论是“台湾文化和中国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林6),还是“台湾文化和中华文化是根和源的关系”(吕5),都表达了一种坚定且积极的情感倾向。此外,还有人“现在对宗亲、家谱很感兴趣,我自己也在研究,慢慢追溯”(陈10),这种行为上的承诺更是文化认同达成的表现。

推动“文化体验学习圈”前进的是情感的传递和共同历史记忆的激活。情感联结使台湾青年更能够将心比心,其结果是不再仅仅思考“我是谁”,而是“我们是谁”,从而实现由个体到群体的跨越,更能唤起集体历史记忆。历史记忆承载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象征体系和意义支撑,具有身份塑造和身份认同的作用。无论是想起“南京大屠杀”“抗战历史”等所激起的“愤慨”“难过”(陈3),还是忆起“峨眉山”“黄河”等壮丽山川所产生的“震惊”“自豪”(周2),都让宗亲活动的参与者将自己与民族历史和族群文化紧密连接,通过共情式理解激发民族归属感和责任感,实现文化认同。

此外,由于情感能量在互动仪式中达到高峰后会逐渐衰减,当台湾青年通过参与群体性文化交流活动而获得情感能量后,为了维持这种高涨的情感能量,会通过线上交流等途径长期关注情感互动,并进一步参与各种线下宗亲文化活动。“我们还是想其实可能电话里沟通还是最大的……两岸的六桂堂的宗亲也常常来到厦门这边聚会,主要就是大家聚餐”(谭4),从而形成宗亲联结与情感联结之间的良性循环,循环中不断产生高涨的情感能量,推动“文化体验学习圈”的不断运转。

(3)心理融合推动国家认同

基于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现状,台湾青年即使认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属性,但若并未从大陆现行制度中获益,反而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意味着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还需要心理融合作为缓冲。心理融合是积极群际关系的表征,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心理融合指以心理适应为前提,个体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等发生相应的转变。在国家认同中的心理融合属于认同性融合,即台湾青年需要将自身所拥有的文化意义符号与国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符号进行整合,实现从民族文化融合到公民政治融合。文化认同是影响心理融合的重要因素。台湾青年在文化认同中沉淀下来的深层价值结构可以延续为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其融合自身与国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符号,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到公民政治融合开拓空间。

心理融合需要个体观照自我,进行反思、省察和重构,这恰好是“文化体验学习圈”第四阶段“回应自我意识”的体现。心理融合是在两岸对比和理性反思中完成的。“基于文化比较”是文化体验的一个重要理念,差异不仅能激起学习者探索体验不同文化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对差异的分析与判断中作出取舍。宗亲联结活动中,台湾青年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作出比较,例如“沿海和重点城市发展非常快,是超过台北的……台湾是讲自由的,但自由是超过了,而大陆强调整体行动、集体行动跟大局观,我觉得融合一点比较好”(濮11)。当台湾青年在两岸比较中发现自己切实获利时,更会产生进一步反思,例如“台湾那边要分进来的先后、‘原住民’什么的,‘原住民’搞不好也是这边过去的,只不过早几百年,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先过去的”(陈10),体现出了对自我身份和民族历史的反思。当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学校教育、媒体报道相左时也会反思教育和制度:“台湾的义务教育就包含这段历史(指‘日据时期’),而且比重很高;但抗日战争的篇幅少,许多内容是我到大陆才更详细了解,如卢沟桥纪念馆”(刘8)。

心理融合对青年的国家认同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台湾青年在两岸比较和理性反思中发现大陆的优越性,改善对大陆的印象,认识到两岸同胞是“同根共祖”的,“台湾就只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林6),“台湾以后要好还是要统一”(高1),从而逐步实现国家认同。心理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两岸对比中也会发现大陆“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大陆实现自我的稳步发展,以超强的实力吸引台湾青年的回归是不可或缺的。但经济获利只是起点,更应该重视情感的内生作用机制,以两岸同根同源的宗亲文化为基点,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以稳定的方式逐渐影响到台湾青年的心理融合进程。


五、结语

“去中国化”政策和教育的影响以及复杂国际环境和多元文化环境的冲击,使得在台湾社会政治变革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祖国对大陆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发生缺失和错位;儒家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也是区分中国文化认同型国家与西方民族认同型和宗教认同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宗亲文化是儒家文化在闽台两地的共同表现,是践行儒家文化国家认同塑造功能的有力抓手,然而宗亲文化作用于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提出了“宗亲联结”的概念,并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文化体验学习圈”的基础上,探讨了宗亲联结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

闽台宗亲联结以符号表征为基点,以物质互惠为驱动,以情感关联为内因,以代际互动为表现,实现互动群体的团结一致和国家认同的强化提升。具体而言,两岸民众出于缅怀祖先的情感需求以及物质互惠的驱动,带着强烈的情感饥渴参与宗亲活动及各种两岸交流活动,从而进入互动仪式,参与文化实践。在互动仪式中,两岸民众共同处于活动现场,通过身体感受传达各自情感,在同一宗族内部通过共同的关注焦点形成并传递共同的情感,从而形成情感联结;以情感为纽带唤醒集体历史记忆,修正文化认知,达成文化承诺,提升文化认同;再进一步通过对两岸对比和理性反思实现心理融合,形成对国家的认同。

闽台宗亲联结是建立在两岸共同的血缘姓氏基础上的,以文化交流和旅游为突破口,基于闽台两地共同的谱牒文化、宗祠文化、神缘文化与历史名人而形成的宗亲活动是两岸宗亲联结最直接的表达,也是其基本内容。一方面,两岸宗亲联结可以表现为台湾青年独自或跟随祖辈父辈参与寻根祭祖、修葺宗庙、修编族谱等民间宗亲活动。另一方面,闽台宗亲联结也离不开官方的支持,通过充分挖掘闽台宗亲文化,实现以旅彰文,以文促旅;保护宗祠宗庙等涉台文物古迹;搭建平台,开展大型两岸宗亲文化研讨会、联谊会;共研两岸历史名人,推广宗亲研学旅游等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宗亲文化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宗亲联结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建构与提升作用。以民间宗亲活动为基础,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为外延,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双管齐下,同时满足台湾青年对物质和情感的追求,才能充分发挥宗亲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带动与提升作用。

本文对宗亲联结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探讨的层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对两岸宗亲文化活动的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等形式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量化,实证检验两者的关系和作用路径。


原文刊发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台湾研究》专栏,第79—92页。因篇幅问题,注释删略。


相关文章: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公众号

投稿平台

https://xdxbs.xm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