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ata分位数回归I:理解边际效应和条件边际效应

连享会 连享会 2022-12-31

👇 连享会 · 推文导航 | www.lianxh.cn

连享会寒假班

作者:曹钰潇 (中山大学)
邮箱:caoyx25@mail2.sysu.edu.cn

编者按:本文主要摘译自下文,特此致谢!
Source:Quantile regressions I -Link-


目录

  • 1. 简介

  • 2. 从线性回归模型开始

  • 3. 三种边际效应解释

    • 3.1 个体效应——对 “我” 来说

    • 3.2 条件效应——对 “像我这样的人” 来说

    • 3.3 无条件效应——对 “所有的人” 来说

  • 4. 总结

  • 5. 相关推文



温馨提示: 文中链接在微信中无法生效。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或直接长按/扫描如下二维码,直达原文:

1. 简介

分位数回归 (Quantile regression,QR) 是回归分析的方法之一,最早由 Roger Koenker 和 Gilbert Bassett 于 1978 年提出。自其出现以来,已经发展出了大量细分模型和估计方法。

今天,我们将集中于三种分位数回归模型:条件分位数回归 (Koenker 和 Bassett,1978),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Firpo Fortin 和 Lemieux,2009),以及分位数处理效应 (Firpo,2007),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解释常常让人混淆。

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什么导致了这些区别呢?

正如分位数回归模型主要测量因变量的分布那样,以上三种模型的区别也主要与我们对因变量的测量类型有关。接下来,我们将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区分个体边际效应、条件边际效应以及无条件边际效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QR 模型的含义。

2. 从线性回归模型开始

假设你对分析自变量 怎样影响因变量 感兴趣,同时其他因素 也可能会影响 ,因此你会从这样的模型开始:

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强的假设,即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一个线性函数。具体来说,假设数据生成过程 (DGP) 为:

同时假设误差项 完全独立于

这个 “基本模型” 比 “入门级” 计量经济学书的单变量模型更先进:首先,模型系数是线性的,但与解释变量没有关系。其次,观察到的因子 和未观察到的因子 相互作用以确定 。由于 不可观测,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模型实际上是异方差的。

接着从个体层面重写一下模型:

我们利用 Stata 生成数据:

. * 设定种子, 生成 250 个观察值
. clear
. set seed 102
. set obs 250

. * 假设 x 服从卡方分布, v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同时设定前 5 个观察值以便研究
. * 为作图方便, 利用缺失值将 x 限制在一个范围内
. gen x = rchi2(3)/2
. replace x=. if x>5
. replace x=.75 in 1
. replace x=2 in 2/3
. replace x=4 in 4
. replace x=4.5 in 5
. gen v = rnormal()*.5

. * 模拟数据
. gen y = 5 + 3*x -0.5*x^2+ v * (1+x)
(10 missing values generated)

. * 设置id以便作图
. gen id = _n

. * 生成数据图形
. set scheme s1color
. twoway (scatter y x, color(navy%20)) (scatter y x in 1/5, color(navy%80) mlabel(id) ///
> mlabcolor(black)), ytitle("Outcome y") xtitle("Independent var X") legend(off)
. graph export qr_fig1.png

上图展现了模拟样本的分布。按照 DGP, 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异方差性。同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标记 5 个点作为样本中随机观察的例子。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个模型呢?

3. 三种边际效应解释

3.1 个体效应——对 “我” 来说

解释的第一种方法是对数据中的每一个人或观测点进行解释。然而,这是一种很少会看到的解释方式,因为它要求我们知道 DGP 的每一个信息,这不仅包括特征 ,还包括不可观察因素 (或者模型是同方差的)。

通过将 看做一个连续变量,我们可以使用方程 (3) 来获得关于 的偏导,这样可以得到对个人 来说 的边际影响: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 只有当我们能观察到不可观察因素 ,或者模型是同方差,即 时,才能得到个人边际效应;
  • 该效应不是恒定的,它取决于
  • 这是一个局部 (线性) 的 边际影响的近似值。如果 变化很大,这个近似值可能与模型预测的 的变化有很大差别。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近似值被认为是足够好的。

我们也可以根据 DGP 得到边际效应的准确值,如果 增加 单位,个人 的结果是:

接下来,我们假设 ,在 Stata 中绘制出展示边际效应的图。

* 数据清理
. gen dx=1
. gen xdx=x+dx
. gen xdxr=x+dx+0.1
. gen y_dy = 5 + 3*(xdx) -0.5*(xdx)^2+ v * (1+(xdx))

. * 画图
. twoway (scatter y x in 1/5, mlabel(id) mlabcolor(black) mlabpos(12) color(navy%80)) ///
> (scatter y_dy xdx in 1/5, mlabcolor(black) mlabpos(12) ms(d) color(maroon%80)) ///
> (pcarrow y x y_dy xdx in 1/5, color(black%40)) ///
> (rcap y y_dy xdxr in 1/5, color(black%40)) ///
> (scatter y x, color(navy%10)) (scatter y_dy xdx, color(maroon%10) ms(d)), ///
> ytitle("Outcome y") xtitle("Indep var X") xlabels(0/5) ///
> legend(order(1 "f(x,v)" 2 "f(x+dx,v)" 4 "{&Delta}y") col(3))
. graph export qr_fig2.png

如图所示,不同观测点的 的变化取决于它们的特征值 ,而且它们似乎紧跟总体趋势。然而,注意观察点 2 和 3,我们会发现两者有相同的 和不同的 ,这就导致了它们 的变化不同,即一种未观察到的异质性。换句话说,一个单位 的变化对每个人的影响是特定的。

我们也可以把边际效应的近似值与准确值进行比较:

. * 近似值
. gen mfx_aprox=3-x+v
. label var mfx_aprox "LL approximation"

. * 准确值
. gen mfx_exact=(y_dy-y)
. label var mfx_exact "Exact effect"
. list x v mfx_aprox mfx_exact in 1/5, sep(0)

+-----------------------------------------+
| x v mfx_aprox mfx_exact |
|-----------------------------------------|
1. | .75 .5645621 2.814562 2.314562 |
2. | 2 .1400093 1.140009 .6400089 |
3. | 2 -.1684819 .8315181 .3315182 |
4. | 4 .0549622 -.9450378 -1.445037 |
5. | 4.5 -.5240271 -2.024027 -2.524027 |
+-----------------------------------------+

对于观察点 1 ,增加 1 单位 将使其增加 2.315 个单位。对于观察点 2 和 3,同样的变化将使点 2 的结果增加 0.64 个单位,而点 3 的结果只增加 0.33 个单位,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不可观测因素

3.2 条件效应——对 “像我这样的人” 来说

第一种解释表明,同样的 “政策” 适用于具有相同观察特征 的人,可能会因为未观察到的异质性 而产生不同结果。然而,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因为 从来没有被观察过。因此,我们无法解释对任何特定个体的影响。

相比之下,第二种解释是更实际的,它不是试图量化 ,而是将不可观察因素通过平均化的方法从方程中剔除!

首先回顾一下 DGP:

如果我们把期望值的条件 看做是一个特定的值 ,可以得到:

使用零条件均值假设 ,可以得到我们更为熟悉的表达式:

此时,如果我们采取与第一种解释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方程 (6) 相对于 (不是 ) 的偏导数,以求出一单位 的增加对 的 “平均/预期” 影响:

接下来,我们运用 Stata 得到以 为条件的 的预期均值,以及如果 变化 1 单位,条件均值将如何变化。

. * E(y|X)
. gen yy = 5 + 3*x -0.5*x^2

. * E(y'|(X+dx))
. gen yy_dy = 5 + 3*(x+dx) -0.5*(x+dx)^2

. * 画图
. twoway (scatter y x in 1/5, color(navy%25)) ///
> (scatter y_dy xdx in 1/5, ms(d) color(maroon%25)) ///
> (pcarrow y x y_dy xdx in 1/5, color(black%40)) ///
> (function 5 + 3*x -0.5*x^2, range(0 6) color(black%60)) ///
> (scatter y x, color(navy%10)) (scatter y_dy xdx, color(maroon%10) ms(d)) ///
> (scatter yy x if inlist(id,1,3,4,5), ///
> mlabel(id) mlabcol(black) mlabpos(12) color(navy%80)) ///
> (scatter yy_dy xdx if inlist(id,1,3,4,5), ///
> mlabel(id) mlabcol(black) mlabpos(6) color(maroon%80) ms(d) ), ///
> ytitle("Outcome y") xtitle("Indep var X") xlabels(0/5) ///
> legend(order(1 "f(x,v)" 2 "f(x+dx,v)" 4 "E(y|X)") col(3))
. graph export qr_fig3.png

如图所示,变化前后所有的预期均值都落在同一条 “线” 上——条件均值函数。不同于第一种解释适用于 “我”,解释回归系数的第二种方式适用于 “像我这样的人”。这意味着,这些影响并不适用于任何特定的观察值,而是发生在与 “我” 有相同特征的观察值中的平均情况,这就是条件效应的性质。

例如,观察值点 2 和点 3,它们都设定了特征 ,因此会出现同样的 0.5 个单位的 变化。

换句话说,第二种解释指的是在所有具有相同特征 的人中,预期效果或者条件均值上观察到的变化。如上,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如果一个 的人经历了一单位 的增加,它们的结果 预计会增加 0.5 个单位。同样也可以这样解释:比较两组具有完全相同特征的人,除了其中一组 ,另一组 ,第二组的平均结果 将高出 0.5 个单位。

因此再次强调:第二种解释需要从群体 (由其特征定义) 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从个人的角度思考。

3.3 无条件效应——对 “所有的人” 来说

第二种解释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因为这也是大多数教科书所采用的解释方法。它也可能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一种,因为它是我们在 “微观” 层面上最接近测量影响的方法。而第三种解释可以被认为是更多的 “宏观” 层面的解释。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第三种解释可能更实用,因为可以了解到由于一项改变了所有人 的政策,对人口的平均结果 会产生什么影响。比如说:如果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平均增加 1 年,玻利维亚的贫困率将如何变化?

首先仍然考虑一下 DGP:

或者更好的是条件期望形式:

因为我们对均值的无条件影响感兴趣,所以应该用无条件均值的方式来写这个方程:

为了进一步简化,我们还要使用:

最后,无条件均值结果方程就可以写成:

从方程中可以发现:

  1. 人口的无条件均值 取决于 的无条件均值,
  2. 人口的无条件均值 也取决于 的无条件方差,
  3. 只有当我们知道 的一些分布特性时,我们才能预测 的无条件均值。

为简化方程,我们需要一个影响 ,而不是方差的所有 的改变。例如,每一个观察值都经历了一单位的增加。这就是 Firpo 等 (2000) 所说的 “位置转移” 效应:分布改变了“位置”,但没有改变形状。

因此,方程可以简化为只与 有关的无条件边际效应:

通过此方程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平均变化,不过需要注意:

  1. 解释一表明,由于观察到的 和未观察到的 的异质性,个体边际效应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解释二表明,条件边际效应 (均值) 的变化只是因为观察到 的异质性;
  3. 解释三表明,由于对应整个人口,无条件边际效应 (均值) 是恒定的。

接下来我们利用 Stata 来获得结果。

. * X 的均值
. /*
> 因为 2*X~Chi(3), E(X)=0.5*k =1.5, Var(X)=0.5*k=1.5
> 所以 E(y)=5 + 3*E(x) -0.5*E(x)^2-0.5*Var(X)
> E(Y) = 7.625 E(Y') = 8.625
> */
. twoway (scatter y x, color(navy%15)) (scatter y_dy xdx, ms(d) color(maroon%15)) ///
> (function 5 + 3*x -0.5*x^2, range(0 6) color(black%60)) ///
> (scatteri 7.625 1.5 "Before",mcolor(navy) msize(small) mlabcolor(black)) ///
> (scatteri 8.625 2.5 "After", mcolor(maroon) msize(small) mlabcolor(black)) ///
> (pcarrowi 7.625 1.5 8.625 2.5, color(black)), ///
> xline(1.5, lcolor(navy%50)) xline(2.5, lcolor(maroon%50)) ///
> yline(7.625, lcolor(navy%50)) yline(8.625, lcolor(maroon%50)) ///
> ylabel( 0(5)15 7.625 8.625, angle(0)) ///
> legend(order(1 "f(x,v)" 2 "f(x+dx,v)" 4 "E(y)" 5 "E(y')") col(4)) ///
> ytitle("Outcome y") xtitle("Indep var X")
. graph export qr_fig4.png

此图中,蓝点表示 变化前的数据,红点表示变化后的数据。请注意,点 没有落在 “条件均值” 线上,但是其变化是与它平行的。那么,该如何解释呢?

如果每个观察值 都增加 1 个单位,那么 就会增加 1 个单位,但方差保持不变,从而导致 的无条件均值 将增加 1 个单位,从 7.625 增加到 8.625。

4. 总结

在线性回归模型的框架内,本文介绍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个人、条件和无条件的边际效应,这些解释之间的差异取决于我们在进行解释时的对象是谁。

在数学上,边际效应可以被描述如下:

5. 相关推文

Note:产生如下推文列表的 Stata 命令为:
lianxh 边际, m
安装最新版 lianxh 命令:
ssc install lianxh, replace

  • 专题:Stata教程
    • Stata-Python交互-5:边际效应三维立体图示
  • 专题:数据处理
    • Stata:边际处理效应及其可视化-mtefe-T309
  • 专题:回归分析
    • Stata:边际效应知多少?f_able命令(上)
    • Stata:边际效应知多少?f_able命令(下)
    • Stata: 手动计算和图示边际效应
    • Stata: 边际效应分析
  • 专题:倍分法DID
    • DID边际分析:让政策评价结果更加丰满
  • 专题:交乘项-调节
    • Logit-Probit中的交乘项及边际效应图示
    • Stata:图示连续变量的连续边际效应
  • 专题:Probit-Logit
    • Logit-Probit:非线性模型中交互项的边际效应解读
  • 专题:生存分析
    • mrsprep:边际相对生存分析的数据准备

New! Stata 搜索神器:lianxhsongbl  GIF 动图介绍
搜: 推文、数据分享、期刊论文、重现代码 ……
👉 安装:
. ssc install lianxh
. ssc install songbl
👉  使用:
. lianxh DID 倍分法
. songbl all

🍏 关于我们

  • 连享会 ( www.lianxh.cn,推文列表) 由中山大学连玉君老师团队创办,定期分享实证分析经验。
  • 直通车: 👉【百度一下:连享会】即可直达连享会主页。亦可进一步添加 「知乎」,「b 站」,「面板数据」,「公开课」 等关键词细化搜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