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短视频更上头的微短剧来了!

越书房 浙江出版传媒 2024-03-13

悄然间,人们纷纷在手机上刷起了“微短剧”。

这种时长介于长视频(电视电影)和短视频(抖音、快手的主流视频)之间的内容形式,正在以精悍的气质和多元化的内容渗透到千万用户的手机屏幕上,不仅填补了现代观众碎片化时间的娱乐空白,同时不失为视频制作从业者们在叙事层面的新赛道。

十分钟左右的叙事类短视频,是行业普遍认可的对“微短剧”的定义。更短一些的“微短剧”甚至能短到两三分钟,长一些的一般也不会超过十五分钟。

有人也许会问:时间这么短,能叙述完整剧情吗?

当然可以。

天下苦长视频注水久矣。

相对于微短剧,传统的长视频即电影和电视,一直被看作高规格制作、大成本大投入的典型。经典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然而也并非所有的长视频都“有所长”。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人会在视频网站上“倍速看剧”?是不是有人会舍原版影视剧不看,转而在吃饭的时候,看一集“五分钟电影解说”?

有的影视剧则“注水”严重,故事节奏拖沓,镜头重复使用,生硬地加入不相干的人物和情节,看起来冗长而乏味,甚至一集电视剧随意跳过几十分钟之后仍能不影响剧情理解无缝播放,对于观众堪称折磨。

有数据表明,长剧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越来越多观众开始倍速追剧,反映出人们对节约时间、高效娱乐的新需求。大家看影视,不只是为消磨时间,更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注水”的长视频则让人呵欠连天,坐立不安——此时,真不如把时间拿来看几集“微短剧”。

曾大热的微短剧《屌丝男士》与《万万没想到》

完整的叙事结构,则是微短剧对短视频的完胜。

短视频多为猎奇的生活记录、搞怪的创意剪辑、丰富的才艺展示等。受限于所在平台的视频上传时长限制,短视频从先天起就无法在单一视频内容里承载一个完整饱满的叙事结构。

在迅速发展几年之后,观众对于现有短视频内容已经感到审美疲劳,视频内容生产者们即使把自己卷到极致也很难再复制平台初期的爆红。

内容的同质化,用户量增速的放缓,已经成为几家短视频平台的普遍问题。经过几年的洗礼,观众早已“见怪不怪”,更深度的内容成为行业发力的方向。

微短剧的出现,恰到好处。

纵观当前火热的微短剧集,普遍选择了人物个性更鲜明、戏剧冲突更密集、节奏更紧凑的制作手法,观众对于观看一个“完整故事”的需求就此得到满足。

微短剧一方面在时长上符合年轻一代观众碎片化娱乐的需要,一方面能提供完整的叙事剧情,迎合了大众“爽看一个故事”的诉求。微短剧在当下的火热,已经证明这种新的视频叙事方式有其价值与意义。喜爱叙事类视频内容的用户们,如果没有大段空闲坐下来欣赏影视长剧,完全可以在百忙之中抽出十分钟,刷一集微短剧获得满足。


微短剧体量虽小,但内容之多元化较之长剧也毫不逊色。

在各大视频网站、影视制作公司、网文平台及MCN机构的联合推动之下,微短剧内容题材的多元化已成趋势。整体来看,都市言情、悬疑、喜剧、古偶是当前微短剧的主要品类,此外,生活、职场和校园品类也有较高热度。

不同的平台在内容品类的侧重点也不同。快手的短剧细分为“青春励志、国韵古风、家庭共情、时代旋律、都市职场”五大品类;抖音的短剧主要是爱情甜宠、女性职场和悬疑;腾讯视频微短剧则分为解压轻喜、国风新韵、热血成长、奇幻悬疑等类型;芒果TV的大芒短剧去年推出的“今夏片场”分为疗愈、国风、破迷三种类型。

微短剧的主要品类与网络文学的热门题材高度重合,有相当一部分微短剧来源于网文IP改编。有的剧集还会更进一步,在原网文IP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独立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除此之外,微短剧以其轻量灵活的制作形式,还能与动画漫画、视频游戏等其他文化创意内容形成联动。

还记得去年Netflix大火的《Love, Death & Robots》吗?就时长而言,这类动画无法与传统动画长片相比,但是精彩程度却是丝毫不减。在动漫产业高度成熟的日本,就有种时长在三到六分钟的动画被形象称为“泡面番”,与微短剧的定位如出一辙。

《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Death&Robots)剧照


有趣的是,以游戏为营收主力的腾讯,其旗下的微视就曾推出《天天爱消除》游戏的IP微短剧《消除吧!烦恼》,这应该是微短剧与游戏互动的首次尝试。

微短剧的内容,实际上还能更进一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官方微博“驻香港部队”就曾发布微短剧《军营版啥是佩奇》,以独特的角度传播军营正能量。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的创意微短剧《颤抖吧肉包铁》,以轻松的喜剧风格来宣传遵循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国家反诈中心推出的微短剧《反诈武侠传》《猜猜谁是卧底?》等作品,则着重于揭露各种骗术,增强大众的防骗意识。

微短剧是一个很好的传媒载体,科普和公益视频可以借助“讲一个小故事”的手法,让内容生动起来,相较之传统的说教方式,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更易传播,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主流。


受众和创作的下沉,是微短剧后续发展的一大趋势。

观众一侧的下沉很好理解,微短剧凭借着各大视频App在手机上的普及度,已经能触及非常广大的人群,同时在大数据及内容推送算法的技术支持下,能根据用户喜好精准推送相关剧集,剩下的就只是提供更丰富的品类和更优质的内容了。

更大的意义在于创作主体的下沉。微短剧让中小影视公司、小型MCN机构、甚至是个人UP主都有了入场制作叙事视频的机会。市面上已经有个人UP主自己摄制短剧,随后被平台看中并得到更多资源支持,进而升级到专业制作团队的例子。对于规模更大的影视机构而言,微短剧则以更低的拍摄和制作成本,成为长视频之外的优质选择。

影视行业从业者们,包括导演、剧本作者、演员,以及现场拍摄工作人员,都可以从微短剧的拍摄中获得收入和经验,特别是刚刚进入行业的新人,能通过微短剧的拍摄更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微短剧的下沉不止于此。

在网文和动漫IP的影视化方面,微短剧的体量能让更多创意精彩但内容长度不足以被开发为长剧的优质IP被发掘,进一步盘活网文和动漫IP的跨影视化制作,从而进一步激发此类原创作者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内容生态循环。

在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微短剧的制作者和推广者们都做了诸多创新尝试。比如为了迎合短视频观众的观看习惯推出的“竖屏”剧集,以及紧密结合剧集内容的广告植入和商业带货。

可以说,微短剧属于这个时代,也只能在这个时代出现。

微短剧的内容创新、体验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相辅相成——贴合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手机上随时能看,能按个体画像精准推送,流量能成功变现。在这个过程中,内容、互动、技术和商业紧密相联,与一如互联网帝国的崛起。

国家广电总局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微短剧的创作规划引导,为微短剧的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赵丹的这本《新媒体短片剧本创作》,对短片剧本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讲解,无论是影视从业者,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又或者是电影爱好者,都可学习品读,了解和掌握短片剧本创作的途径和技巧。

作者:浙摄社  彭葚


新媒体短片剧本创作》

赵丹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将短片剧作比喻成一次旅途,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上路之前”“在路上:关于短片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岔路口:视听化的‘另类’剧本”,以及最后一部分“抵达目的地”。书中对于短片的重要性、成为编剧的条件、剧本以及剧本格式做了界定;探讨关于短片的所有知识,包括短片与长片的区别、短片的特质、短片的结构等方面;从导演思维、摄影思维、美术思维来探讨“整合编剧思维”拓展的可能性;还有短片创作常走的弯路,并且给出了针对短片创作的七大建议。



稿


越书房诚邀集团内外书友投稿分享与书相关的点滴,可以是由一本书想到的,也可以是做书的感悟,浙里有好书,浙里有故事。投稿邮箱:ysc@zjcbcm.com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往期精选 ■

芯片之战,我们不会输,也不能输

从小人书展开:一家美术社激荡的历史

“沉浸式”文旅如何沉浸?


来源 | 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引领时代  知识服务用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