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1月号(总第493期)目录




专栏1 | 研究和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研究


彭兴智(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礼祥(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文章运用系统分析、政策分析等方法,主要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结论表明,党的二十大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针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但自贸港建设与区域合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文章提出海南自贸港建设要面向东南亚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加强区域交流,构建“南海经济合作圈”,以特色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南海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打造海南自贸港—东盟互联互通,推进建设“两个总部基地”。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 区域合作 东南亚 东盟 南海



















专栏2 | 庆祝“一带一路”十周年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与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


毛艳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

邱雪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王    龙(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共建“一带一路”为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强劲动力。文章使用熵值法量化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WWZ方法对共建国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价值链参与进行了分解,并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技术溢出两种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和贸易利益获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口岸与运输效率、海关与边境管理、规制环境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电子商务、口岸与运输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区分不同国别类型,贸易便利化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的促进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区分不同行业,贸易便利化更能提升中技术行业的价值链参与程度和贸易利益。本研究对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技术溢出
















专栏3 | 中国经贸


中国自贸试验区促进投资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崔卫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马    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山康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推动投资自由便利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自贸试验区在投资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在投资领域相继开展的大量改革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未来,应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在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为促进投资做出更大的“自贸贡献”。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内需体系 投资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脱虚向实的机制与对策

刘    航(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    早(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潇(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过去一段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呈加速金融化趋势,不利于其聚焦主业,导致系统性风险快速积累。自贸试验区在探索制度型开放进程中,通过增进资产流动性、提升盈利水平、优化信贷配置、稳定预期收益等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化进程起到了明显的遏制效应。根据1596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自贸试验区设立,其资产金融化率的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比的增长受到的遏制效应最为突出。下一阶段,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进企业内外投融资一体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强化监管—处置—自救协同的风险防控,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主动脱虚向实。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 高新技术企业 金融化 脱虚向实 制度型开放







中国关键产品进口依赖度与潜在化解能力评估

王有鑫(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副研究员)

孙可昕(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本科生)


内容摘要: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产业链对外依赖度及“卡脖子”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文章利用HS6分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构建筛选指标,识别中国进口依赖产品清单,重点关注大宗商品、高新科技等领域对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依赖情况。研究发现,2001—2020年中国对外依赖产品种数下降,但依赖产品进口总额及其占中国整体口规模比重上升。中国对外“最依赖产品”主要涉及能源、原材料、高新科技和工业设备等领域,其中工业金属、主粮产品、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更为依赖,产业链脆弱性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部分工业金属和能源进口产品高对外依赖度无法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和加大国内生产替代化解,不过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国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与美国互有优势,未来自主可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产品 进口依赖度 产业链安全 自主可控能力

















专栏4 | 国际商务


RCEP框架下成员国通关便利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党英杰(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南昌海关党委书记、关长)

朱    振(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处长,博士)

掌孝恩(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

耿    丽(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

唐红军(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科长)


内容摘要: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充分运用RCEP中通关便利化相关开放承诺和规则条款,对于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RCEP成员国中具有较大贸易份额和影响力的国家作为重点观察与研究对象,从影响通关效率的关键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促进外经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

关键词:通关便利化 通关时间 经认证的经营者(AEO)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现实挑战和实施路径

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銮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重要发展趋势,形成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通过推动我国形成更宽领域、更多方位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贸易格局,加速国际贸易领域供需双侧优化和相互匹配,全方位降低国际贸易的传统成本和扩大国际贸易的效益空间,催生出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趋势深刻赋能国际贸易领域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现阶段,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国内的数字贸易发展中的新旧矛盾叠加困局,以及全球数字鸿沟与数字贸易治理摩擦所共同形成的现实挑战。鉴于此,文章从构建中国学术理论体系、培育高水平人力资本、加快数字技术同国内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协调深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关系等提出了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数字技术 数字化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专栏5 | 服务贸易


美国服务贸易镜像数据非对称问题探讨


赵若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    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聂平香(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内容摘要: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服务贸易镜像数据的非对称问题逐渐凸显。差异巨大的镜像数据无法为服务贸易的调控监管提供灵敏信息,也无法为国际合作及对外磋商谈判提供依据。本文以美国作为代表对全球服务贸易镜像数据非对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服务出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大于服务进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最大时超过500亿美元,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具体国别及领域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合各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都遵循统一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但各国在服务贸易统计方法、数据来源、统计地域、数据修正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对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启示,包括辩证看待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镜像非对称现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持续完善我国服务贸易国别统计等。

关键词:服务贸易 镜像数据 非对称性 美国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李    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任财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以负面清单管理跨境服务贸易成为区域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开放的主流。文章通过比较美国、日本FTA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上海、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现,国内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清单内容,都与国际通行负面清单存在较大差异。要满足RCEP清单转向负面清单和加入CPTPP的要求,在制定首份全国版负面清单时,要全面梳理目前负面清单中兜底条款的内容,在坚持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负面清单框架结构和不符措施内容。

关键词:跨境服务贸易 负面清单 区域贸易协定 不符措施

















专栏6 |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治理去内卷化的多维困境及推进策略


夏建民(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吕    琪(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无序税收竞争不断加剧,深陷税收治理内卷化的恶性循环。在此背景下,以弱化协调统一目标框架为核心、以多元主体税收治理模式为保障、以发展中国家为重要参与主体的去内卷化机制逐渐孕育,成为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治理新方向。然而,当前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治理仍面临国际税收治理目标不量化不一致、主体作用发挥不稳定不显著、行为不统一不合规的多维困境。因此,文章认为未来需明确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治理去内卷化的推进策略,并充分发挥中国力量,以目标协同为原则,构建共识性数字经济国际税收征管秩序;以主体聚力为基础,共建开放化数字经济国际税收组织联盟;以行为允洽为核心,搭建适配性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服务体系。

关键词:去内卷化 数字经济 数字税 国际税收治理
















专栏7 | 法        律


“市场扭曲”标准演进视阈下欧盟外国补贴立法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李    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法学博士)

内容摘要:2021年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外国补贴扭曲内部市场相关条例草案》,代表了欧盟“市场扭曲”标准的最新发展,体现了欧盟不断革新其贸易保护政策,强化贸易防卫手段的态度。“市场扭曲”标准的演进折射出欧盟在贸易防卫手段方面的两个变化:其一,完成了从中国“入世”义务到一般贸易救济规则的过渡;其二,完成了从反倾销要件到反补贴要件的移植。欧盟推动“市场扭曲”标准的发展不仅造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受限,还将破坏国际经贸秩序的稳定运行。对此,我国应质疑“市场扭曲”标准的WTO合规性,针对欧盟“市场扭曲”标准带来的示范效应建立预警机制,通过国企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好防范与应对。

关键词:市场扭曲 外国补贴 贸易救济 “非市场经济”条款










































拟稿 | 王勇娟

审核 | 李秀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3年1月号(总第493期)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