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王兆峰,史伟杰 经济地理 2022-07-18

康养旅游为什么成为了时代趋势?

时代与人民有所需。近年来,生态环境、人口亚健康、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康养需求与旅游消费急速膨胀;在疫情期间,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中医药学发挥了卓越贡献,侧面彰显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尤其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国民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兼具康健养生和休闲度假功能的康养旅游在时代的孕育下和人民的热切需求中应运而生。

党和政府有所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由此,湖南师范大学王兆峰等对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相关成果刊发于《经济地理》2020年第11期上。

我国多类型康养旅游地究竟分布在哪里?

康养旅游是旅游者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动机而到生态质量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景观中的旅游活动;再结合我国康养旅游地的成因和属性特点,将我国康养旅游地划分为人文类康养旅游地和自然类康养旅游地两种,其中,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细化为康养小镇(区、村)、康养产业园或机构,自然类康养旅游地细化为山地类康养旅游地、植物类康养旅游地、水文类康养旅游地(下表)。(该分类基于康养旅游地本身所依托的主要事物,以及康养旅游地的主要属性特征和依托卖点,最大限度地排除分类交叉的可能性。)


中国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城市群、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为高密度核心区,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为次密度核心区;且我国康养旅游地具有“沿线、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与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多集中于城市群和省会城市周边,少量分散于交通通达性稍差,但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带。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发育成都市连绵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其市场发育较其他地方成熟,康养旅游市场广阔;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能吸引众多远距离康养旅游产品的购买者,因此形成次密度核心,从而使我国康养旅游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城市群或省会城市周边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通讯设施和城市开发政策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的集聚;交通通达度低但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带,由于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质量而吸引了自然类康养旅游地的布局。这些使其形成了类似于中国特色小镇“沿线、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和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图和核密度图如下)。


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的核心分布于长三角地区全境、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西南部,其中,长三角地区的核密度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区域,次核心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武汉、成都等发达地区;自然类康养旅游地在我国中南部地区连接成片,与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相比,3个核心区位置发生显著变动,长三角核心区向西紧密延伸至大别山淮河一带、豫晋冀边界核心区往南向河南境内的伏牛山系移动、云贵高原西南部核心区转变为东北部的武陵山区,另外湘赣边界的九岭—罗霄山一带、长白山系、纬度较低的海南岛、秦岭和山东丘陵一带密度相对较高。康养旅游地类型细分中的第一类康养小镇(区、村)在全国分布较为分散,但核心区和次核心区尤为突出,核心区为江浙皖边界的江南一带,次核心区为晋中和粤中地区,其他地区的核密度较小;相比其他地区,江南一带拥有孕育康养旅游小镇更加完善全面的基础条件,比如温和的气候、独具特色的民居、秀丽的风景、厚重的历史感和通达的交通等。


第二类康养产业园或机构呈现出明显的点带状分布,其中云贵高原西南部、华北平原、鄂中湘北为3个核密度最高的点团,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和华北—豫中—鄂北连接带使其分布粘度更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华北、中南和沿江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区,拥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云贵高原附近少数民族众多,养生文化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风景秀丽,在吸引远距离康养者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第三类山地类康养旅游地以太行山为单一高密度区,江南丘陵、四川盆地、武陵山区和秦岭为中密度区。特殊的地形能够形成多样的小气候,小气候区的自然环境美感和质量一般优于其他地区,从而为康养旅游地的选址提供便利。

第四类植物类康养旅游地分布与山形地貌空间特征有密切关系,云贵高原北部分布尤为密集,幕阜—九岭山、长白山和天目—怀玉山为3个次密集区,其大体上位于我国水分热量较为充足的秦岭—淮河线以南。我国自古以来中药养生文化盛行,且森林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好处的负氧离子,因此以山地为依托的植物养生、有氧运动等为康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第五类水文类康养旅游地在长三角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其次是贵州中部和湘北洞庭湖流域,均为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沿海或河湖众多的地区由于较高的空气湿润度从而能提升人体舒适度,特别是温泉、山泉在养生中具有较好的功效,因此促使众多水文类康养旅游地的产生。



康养旅游地如何迎接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与普通旅游相比,康养旅游的客户,尤其老龄群体更注重旅游品质,且其一般拥有较高消费能力,走马观花式一次性体验游正趋于向深度重复游发展。同时,老龄群体作为购买康养旅游产品的三大主力军之一,其人口数量和比重正快速增加。自21世纪我国进入老龄化伊始到2020年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7.0%上升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面对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康养旅游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原则,加强优质康养产品多元化供给。身心健康的指标监测、急慢病的防控管理、医疗应急救治机制和休闲养生康健护理等均是老龄群体的重要需求;面对多样化的康养需求,康养旅游地在加大康养产品供给量的同时要培育针对性强且类型多样的康养产品。

第二,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加强康养旅游产学研的协作与集成发展。康养旅游地要主动走出去,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结合彼此的社会分工与资源优势,为康养旅游人才施展和技术转型提供有力平台,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中西医结合,深入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充分结合“天人合一”的中医理念,将中医药生态自然景观、文化遗迹和康养机构相结合,打造集种植、加工、科研、观光、养生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为游客提供药浴、针灸、推拿、食疗、温泉等特色鲜明的传统医药养生疗法。

第四,引进、培养与储备多元化、多层次康养旅游人才。康养旅游人才包括医疗、旅游、经济等多方面人才,但相关技能型人才结构多样化,比如医疗人才就包含如护理人员、专业中西医师、健康调理师、营养餐厨师等,因此要分步骤地解决人才问题;康养旅游地初期以引进为主,培养为辅,以引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具备医疗、旅游、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康养旅游人才,中期要以培养为主同时具备储备人才意识,后期引进、培养与储备三者并重。

第五,多主体参与与专业联合体运营相结合。金融、地产、服务、医疗、旅游等相关机构、公司多途径参与,以保证资金供应的可持续性、相关服务的专业性;再基于多行业支撑的基础上交由专业联合体统一运营,继而保证康养旅游地运行的高效性、专业性与科学性。

康养旅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作者简介

王兆峰 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2005-2010)、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史伟杰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


点击关注

我们一起,携手共创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