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遵民 , 李艳:尊重视域下学生学习期望的政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吴遵民 , 李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9-10

本期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5期

特稿

李立国: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专题: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理论重建

李云星 , 王良辉 , 周跃良: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意蕴及其限度

伍红林: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

王竹立:新知识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马和民 , 王德胜 , 尹晗: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


尊重视域下学生学习期望的政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1 吴遵民 , 2 李艳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     

摘要:当前无论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除家长与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期待之外,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也都有一定的期望。三者期望虽各有不同,但其本质却都反映为成绩至上。从尊重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角度来看,在成绩至上心理的主导下,教师和家长均缺乏对学生内在学习期望的了解与关注。同时,教育投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亦使得干涉、代替、剥夺学生学习期望的行为频发。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期望并没受到家长或教师等成人群体的尊重,这将会对学生的后期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可通过普遍开设家长讲堂、探索创建学生生涯指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新高考制度、建立多元社会媒体平台等方法,来缓解成绩至上的社会心理,增进成人群体对学生学习期望的了解与理解,推动尊重意识的形成,以让学习回归兴趣的本源,并使学习期望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期望;尊重;家庭教育;生涯指导    


作者简介:吴遵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与立法、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理论等。

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教育政策专项课题"学习期望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政策调适研究"(2017-Z-R09)

原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五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教育一直是关涉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核心命题。学术界对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虽然始终众说纷纭,无所定论,但是在教育的历程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教育就是它自己的目的(Dewey, 1989, p.46)的观念,却日益深入人心。从这一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及核心目标应指向人的生命成长与自由发展,而非狭隘的知识累积或技能习得等功利性的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症状的教育焦虑则往往会使家长对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总期待孩子成绩第一,最后成为学霸,由此亦催生了过度盲目进行教育投资、胁迫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的不理性行为。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也导致他们对学生的学习采取了粗暴无礼的干涉(王洪才,2012),由此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期望受到了轻视和忽视。学习期望作为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目标的观念(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等, 2003, 第1487页),对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连续性的进行乃至学生人格的培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学习期望的满足与否,甚至关系到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水平。当前相关研究较为集中于教师期望、父母期望、学生自我期望等的形成与作用机制,而较少关注学生自我期望之本身,以及他们的学习期望是否受到了成人群体尊重的问题,而这正是个体生命健康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对上海市及郑州市的部分学生及家长和教师开展关于学生学习期望的实证调查,去了解他们学习期望的真实期待与实际现状,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学生学习期望受到尊重的程度,以探讨如何通过政策的调适,去促进当前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的优化,并积极推动未来招生考试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以达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期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研究中,学习期望被界定为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预测性认知。

二、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期望是否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尊重。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的诠释,一方面,尊重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也即作为尊重的主体应回到客体本身以做出恰当的反应,由此使得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体的客观实在,这就要求主体去关注或了解客体;另一方面,尊重必须经由认知上升为态度和行动,也就是尊重是尊重的认知、尊重的态度或情感以及尊重的行为的统一体,这就要求避免粗暴的干涉或代替行为的产生。在此,尊重又被定义为基于关注或了解对个体人格、价值、行为等形成理解与认同的态度及兴趣。以上观点构成了本研究问卷设计的基本维度,同时围绕核心问题,本研究又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假设:(1)当前学生学习期望与家长教师期望之间存在严重差距;(2)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期望的了解状态堪忧;(3)家长和教师随意干涉学生学习期望的状况十分普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和郑州市的部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及其家长、教师等群体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抽样调查。需注意的是,郑州市的样本仅采集高中阶段的学生,并以此与上海市的高中生形成对比,以反映理论上具有最高、最多外界期望的高中生学习期望是否受到尊重的实际状况。


具体来看,本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学习期望的内容,学习期望受尊重的程度,学习期望不受尊重的成因及其后果等四个维度展开,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2份,其中包括学生问卷837份,教师问卷231份,家长问卷644份。从具体实施调查的对象来看,初中阶段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234份,教师问卷89份,家长问卷236份;高中阶段的上海部分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225份,教师问卷66份,家长问卷161份,郑州部分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97份,教师问卷26份,家长问卷155份;大学阶段则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81份,教师问卷50份,家长问卷92份(详见表 1)。

三、研究结果 


经过对同一关系群体之间的纵向对比和两市高中生群体的横向比较,本研究得出了关于学生学习期望的若干基本结果。从研究假设出发,当前学生的学习期望与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固然存在一些差距,但究其根本,三者的诉求却是基本一致的,也即都是以成绩为中心开展学习。事实上,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确实处于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状况,但这种状态又鲜为三者所知晓。在现实的状态中,家长和教师也确实存在着随意干涉学生学习期望的情况。因此,尽管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宣称学生的学习期望得到了尊重,但是这种尊重仅停留于表面,而无论是从关注或了解的角度来看,或从尊重行为的生成与持续状态来看,真正的尊重都尚未形成。


以下即为经调查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 年轻学子普遍存在广泛而多元的学习期望,但学习成绩依然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生命成长的纵轴还是个体发展的横向去观察,青少年学生都已经基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期望。上海市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学习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与期望,学习期望又大多与升学及考试的成绩相关联。具体而言,初中阶段期望个人学习不断进步的比例高达85.04%,位列第一,期望考上好高中的也达到84.19%(详见图 1)。而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显示,88.76%的初中教师及82.63%的初中生家长认为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具有自我要求(详见图 2)。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方面具有较为自觉的学习期望。


至于高中阶段,面对高中最应收获的学习结果这一问题,36%的上海市高中生首选综合能力的获得,广博知识的习得则以24.89%的比例位居第二。而26.9%的郑州市高中生也认为获得综合能力的愿望是最重要的学习结果,其次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对于能否考上一所好大学则考虑较少(详见图 3)。再就成绩的重要性来看,70%以上的两地高中生都坚持学习成绩对自己比较重要(详见图 4)。这一看似矛盾的结果实际上显示了高中生在理想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的升学考试之间出现的某种摇摆。


再看大学阶段,86.2%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学习期望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准;而近40%的学生则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对自己具有要求,并且希望自己在学业和工作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34.3%的学生则希望自己能够掌握好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充分拓展自己的业余兴趣与爱好,并希望通过努力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且在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另有12.2%的学生对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出了要求,而只有13.8%的学生只希望自己不要挂科,不犯大错,能顺利毕业(详见图 5)。由此可见,约有86%的大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未来就业产生了心理期待,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顺利毕业的基本要求,而是对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做过仔细思考。因此,其中74%左右的大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期望分布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未来就业等多个领域,且维持在较高水平,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要求。其中,对就业的强烈期望则始终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导价值。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期望,并且这样一种心理期待还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与心理成熟度的提升而不断深化。总体上说,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期望不仅呈现出了鲜明的升学导向,还包涵了全面发展的诉求;大学生的学习期望则比较多地指向了就业的结果,但大多数学子也对学习过程充满了期待。与此同时,以家长和教师为代表的成人群体也会对作为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的学习产生相应的期望,如约90%的成人群体都承认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自己的要求,所以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期待也就成为了他们最关注的期望目标。如果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成年人(家长与老师)的学习期望其实都是围绕着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升学考试和成绩的提升而展开的。其最终目的,则还是落在了一个有关“投入”与“回报”的功利性目的上。可见,尽管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学习期望各有差异,但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即对成绩的关注和追求都是第一位的。

(二) 学生学习期望普遍未受到家长和教师等成人群体的理解与尊重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在问卷中表示出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期望有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但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这种“尊重”似乎仅限于表层的“理解”而已。因为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期望实际上经常不被尊重甚至受到限制。


上海市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上海市初高中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期望受尊重情况不容乐观(详见图 6)。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虽然有66.46%的上海市家长、58.71%的郑州市家长表示相关决定是由父母或教师和学生商量后做出的,甚至仅有极少数的成年人称是由父母或教师单方面做的最终决定(详见图 7),但是,仍有一半以上的两地高中生坦承,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过老师或父母不顾他们的意愿而改变他们自身学习期望或学习规划的情况,只有30%-4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被干涉过。至于大学阶段,在问及自己或者同学的学习期望是否被尊重时,大学生的回答尤其显得离散,明确表示在自己认识的同学中学习期望被尊重了的学生仅占12.15%,认为少部分没有受到尊重的占22.65%,而剩余的大学生要么认为一半及以上的学习期望未被尊重,要么自身不清楚或无法判断(详见图 8)。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期望在事实上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综合各方调查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期望没有受到成人群体尊重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其一,成人经常以功利性的目标要求学生,并以此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期望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分析表明,虽然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自己比较尊重学生的学习期望,赞同和支持在课程学习之外去促进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的发展,但事实上这种促进是要以学习成绩的提升为前提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投入了最大限度的金钱和精力,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实现未来的顺利发展,而这也奠定了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与心理期待值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思想中的绝对主导的地位,换言之,成绩仍是他们考量学生学习的第一要素。所谓重课内轻课外、重成绩轻兴趣的思想亦潜在地影响着家长和教师的行为。


其二,家长和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深度心灵沟通,因而从本质上看他们并不了解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期望的内在心理。调查统计的数据表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期望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刻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也影响着对学生学习期望的感知与尊重。了解是尊重的前提,而深度的心灵沟通则更是尊重的必要条件。学习期望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体,因为只有经过认知层面的知晓与了解,才能进而深入到情感层面的共鸣与赞同,最后才有可能统一成为付诸实践的行动,并产生促进期望实现的动力。因此,家长和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深度心灵沟通,就不可能对学生学习期望的了解做到充分与深入,由此也就天然阻断了尊重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期望不受重视乃至遭遇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三,家长和教师在潜意识中一直把学生看作是幼稚和缺乏经验的孩子,因此,经常以“关心”的名义干涉乃至剥夺学生追求自我学习期望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不可否认,学龄期的学生大部分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在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教师看来,他们不成熟,缺乏经验和理性,因此需要给予教诲与引导。调查数据表明,许多家长和教师都不相信学生拥有独立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能力。以上海市大学生为例,当被问及学习期望不受尊重的原因时,23.2%的大学生直言是因为父母或教师认为自己的学习期望不成熟或不可靠(详见图 9)。


其四,教育投入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并使其刻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也使得学生学习期望的生成失去了必要的时空条件与基础。当前的教育焦虑直接反映在教育投资的激增上,由此亦加剧了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与渴望,并同时形成了学生的学习焦虑。这一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家长焦虑的产物,它同时也刺激着家长焦虑的进一步加剧,从而使得教育焦虑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症状(王洪才,2012)。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不仅不断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压力,使其无暇思索自身学习期望的受尊重与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出对自身发展的无视与冷漠,而这些弊端也会不断影响家长、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心理承受范围与期望目标的实现,并极易产生忽视、干涉、扭曲学生学习期望的情况。笔者在上述分析中已经指出,成人群体时不时地干预学生的兴趣与自主性的学习期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基础与人才储备。

(三) 学生学习期望不被尊重将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尊重是个体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受尊重对于群体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能影响个体在群体中的幸福感(黄飞,2010)。学生学习期望如果不受尊重则可能带来以下严重后果:


1. 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人格品质 

负面影响之一,是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倦怠情绪。当现实学习状况与个人的兴趣或期望值不相一致时,学生对学习就容易丧失热情甚至产生厌倦等严重后果,从而使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或活动中表现出消极或退缩的行为,并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杨丽娴、连榕、张锦坤,2007)。如对上海市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5.22%的学生声称愿意成为自己最不喜欢科目的课代表;而若将其变换成喜欢的科目,则这一比例将上升至60%,即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详见图 10)。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与积极意义。此外,关于大学生学习期望的问卷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学习期望不受重视将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削弱,学习态度的消极,甚至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容易退缩(详见图 11),并产生一系列不利于形成积极主动品质的后果,最终也难免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产生消极影响。


2. 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 

负面影响之二,是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减弱。对上海市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2.42%的高中教师及49.44%的初中教师认为,如果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期望,学生就会出现心情沮丧、情绪低落、进而失去学习动力的状况(详见图 12)。大部分的上海教师表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以及学习动力的丧失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详见图 13)。


3. 不利于学生与父母及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负面影响之三,是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期望将会导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陷入矛盾之中。调查表明,有28.09%的教师认为是学生与家长在对待学习期望问题上的不一致导致了家庭关系不和谐,有近25.84%的教师认为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给孩子造成了巨大压力并最终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详见图 14)。因此,学生学习期望受尊重的程度与家庭及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谐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期望和兴趣如果不受尊重,不仅会使学生易于产生性格柔弱、处事立场不够坚定等心理缺陷,而且也会因此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其丧失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会阻碍良好亲子关系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这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在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需要人才、依靠人才、推进人才培养的关键时刻,重视对下一代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期望的尊重,无疑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基于研究的若干对策建议


尽管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宣称学生的学习期望受到了尊重,但数据表明这种尊重是缺乏关注和了解基础的,也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行为支持。对此,需要从政策上进行调适与推动,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并使得成年人意识到尊重学生学习期望及自主性的重要性,并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期望给予充分的支持,否则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对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议开设家长讲堂,强调尊重意识,提升尊重能力 

有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优劣决定了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最初定向,也会对“个体如何形成自我”产生最本质的初期影响并辐射未来(张进峰,2005)。所以家长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家长的意识会受社会文化、思想潮流的影响,同时也与家长的个人经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有关。因此家长的思想立场、方法手段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尊重意识、是否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都可能成为决定孩子学习期望是否受到尊重的关键。对此,笔者建议政府依托社区与学校已有的资源推广“家长讲堂”,并以此提升家庭尊重的水平。关于家长讲堂的开设在广州市已有先例,广州市“家庭教育大讲堂”的创办,就是为了积极响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精神,他们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在借鉴广州市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力量,借助社区教育的平台,通过开设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来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与尊重意识。家长讲堂的基本宗旨是,不仅要培养家长成为合格“教育人”的身份,还要促使家长自觉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新时代的家长不仅需要伴随学生的年龄增长与心理成长而修习不同的课程,同时也要在对学生成长阶段与规律的了解中逐步树立尊重的情感与意识,而且还要掌握基于教育学立场的、包括心理成长与学习品质提升在内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切实解决和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期望、选择和行为负责。


家长讲堂的开设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一是在办学场所上,可以依托社区学校,实行就近入学,同时把面向家长的指导课程与面向社区居民提高精神文明教养的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二是在教学形式与组织上,可以实行线下面授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时间充裕与工作繁忙的家长都能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机会。三是在学习要求和策略上,可以考虑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并通过“学分银行”的认证与积累,对达到一定学分的家长学员可颁发开放大学的结业证书。另外还可增加亲子活动、亲子交流等必修课,为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深度沟通创造平台。四是在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可以实现专门课程与家庭咨询、心理咨询及职业咨询的结合,这将有利于家长的全方位成长。五是在教学时间上,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终身学习的教育形式,即家长跟随孩子成长的步伐,重温自己当年迈入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各阶段的成长体验,以此加深对学生学习意愿的理解和尊重。六是在学习经费上,可以把家长讲堂纳入社区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或采取政府、社会和个人按比例分担经费的方式。七是在办学模式上,可以引入大学参与、社会招标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多元的方式予以积极推进。

(二) 探索创建学生生涯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学习期望树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了实现对学生学习期望的充分尊重并提供实践的保障条件,笔者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学生生涯指导机制,以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进而树立起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学习期望。这一生涯指导机制又包括设置生涯规划课程与生涯活动体系两个部分。换言之,即在政策层面建立一种保障机制,以确保学生生涯指导规划落实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通过对家长及学校教师的政策影响,强化成人尊重学生学习期望的意识。


学生发展的生涯指导规划是保障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学习期望得到尊重的重要举措。初、高中生生涯指导规划的建立,不仅需要明确生涯指导专业教师、学科教师、学校行政人员等的主要职责,同时亦需要把学生家长纳入到生涯规划的机制之中,以发挥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家校合力,促进家校融合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家庭育人与尊重的自觉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生涯指导规划离不开实习和见习。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期待是学习期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高考的重压之下,高考的内容成为了高中学生及家长关注的唯一焦点,由此亦导致了学生无暇或不能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高中生,在其选择大学专业时更是常常处于迷茫与无助的状态,这也影响了其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因此,为了给予学生更好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也为了家长、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将“职业见习”的环节纳入普通高中生涯指导过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笔者建议探索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并连接家庭、社区、企业、行业等的教育联合体,以共同开展能促进亲子和谐、师生认同、职业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职业见习”常态化,以在提升学生社会认同的同时,增进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进而帮助他们学会树立科学而又可行的学习期望,同时推动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期望的理解。


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与区域内学校建立联动关系,以促进校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按照我国职业分类,划分社会实践基地的类型,每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设置一个职业主题,并围绕一个特定行业,进行实际的观察与体验;三是坚持小规模、多视角、不限次的原则,以最大实参人数为基础划分社会实践小组,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志趣自愿去往不同的基地进行职业见习,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较为清晰的职业兴趣与发展规划。这对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期望的增强都将起到强化与推进的作用。

(三) 进一步完善新高考制度,全面推进招考双向选择的举措,从根本上缓解成绩至上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期望的生发与落实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领域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连结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关系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的科学性与人性化改革也将成为直接影响升学与未来就业的预期变化以及学习期望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大部分的学生疲于应付日复一日的填鸭式学习,根本不会对自身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亦不会产生指向未来乃至自己终生的学习期望。自2017年秋季新高考政策试点开始并在上海与浙江试行以来,“3+3”的高考改革方案以及走班制的学习形式已经切实地扩大了学生对学习科目的自由选择权,也为学生学习期望的形成与落实提供了重要条件。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等级考的制度设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学生的功利性选择依然占了上风。为了趋利避害,学生往往会选择最有希望拿到好成绩的科目,而不是醉心于自己心仪和喜爱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选择的逻辑起点便不再是兴趣、爱好或愿望,而是为了确保取得好成绩,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亦会由此让位于功利性的以成绩为追求的目的(吴遵民,李艳,2018)。其次,新高考首次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的举措,即通过面试全面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一评价结果甚至要占高考成绩百分之三十的份额。此举对于全面衡量考生德智体发展的状况以及破除一考定终身的长期积弊确实具有突破性的作用。然而在最后的录取环节,由于强制性地限制考生只能按照既定志愿选择一所学校,同时录取时须按成绩排名的先后顺序由计算机硬性投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按个人兴趣及自主意愿选择大学及专业。因此如能进一步完善新高考的各项改革举措,尤其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上继续加大人性化录取机制的改革力度,将会对学生学习期望的实现起到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将会使学生产生持续而强有力的学习动力。

(四) 利用社会媒体、提供多元信息平台,形成尊重学生学习期望与多元发展的社会氛围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依赖于他对学习信息的全面掌握。因此,建议通过政策调适机制的设计与制定,扩大信息量的有效提供与利用。学生学习期望得到尊重的基础是学生对自我学习具有充分的自信,而这种学习自信的形成就离不开全面而有效的信息掌握。因此建议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促进学生兴趣发展的信息网站和手机APP平台,同时加大组织与宣传力度,以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与视野。只有在真实的接触与感受中,学生才可能产生切实符合自己兴趣与意愿的学习期望。这一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成人群体对学生及其学习期望的了解程度,并推动成人群体与学生之间就学习期望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最终形成尊重学生学习期望、重视学生多元发展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如果要使教育摆脱外在焦虑的困境,引导学生回归学习的好奇和探索的初心,教育者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期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让学生能自由认真的选择,同时通过认识自己、理解社会,来实现真正的自由成长。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自觉形成对学习和未来人生的积极期待,并把这种期待化为强有力的内驱动力。由此,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生发出持续的积极性。换言之,正因为这种学习期望来自于个人成长的主动需要,同时也是他们最真实和最迫切的内心渴望,根据这种自发的期望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心理调适,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才能够形成着眼于人的生命与自主发展的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黄飞. (2010). 尊严:自尊、受尊重与尊重. 心理科学进展, 18(07): 1136-1140.  

黄希庭, 杨治良, 林崇德. (2003). 心理学大辞典(下).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洪才. (2012). 教育失败、教育焦虑与教育治理. 探索与争鸣, (02): 65-70. DOI:10.3969/j.issn.1004-2229.2012.02.017  

吴遵民, 李艳. (2018). 新高考"新"在哪里?——以上海市新高考改革为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02): 147-154+2.  

杨丽娴, 连榕, 张锦坤. (2007).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 心理科学, (06): 1409-1412+1417. DOI:10.3969/j.issn.1671-6981.2007.06.030 

张进峰. (2005).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01): 52-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自: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0 06/88659.html.  

Dewey, J. (1989). 民主主义与教育(林宝山译).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Zalta, E.N.(2003).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etrieved from: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respect/.  


上期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4期

特稿

李政涛,罗艺: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何为?

专题: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理论重建

李栋: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基于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的视角

郭绍青:“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

杜育红、臧林:学科分类与教育量化研究质量的提升

靳玉乐、张铭凯、孟宪云: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论发展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刘庆昌:教育意念的结构——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

王鉴:论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的课堂研究方法

张学文:“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观?——基于排行性评价视角的哲学省思

李淼云、宋乃庆、盛雅琦:“因班施教”:课堂人际知觉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多水平分析

李小红 , 姜晓慧 , 李玉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结构、水平与类型

马婧 , 周倩: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

教师队伍建设

雷万鹏 , 王浩文 | 真实情境中教师的差异化行为:S县“联校走教”政策十年观察

教育法治

任海涛:“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

教育心理学

朱虹, 杨向东, 吴冉 | 缓冲与催化: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国际对话

教育史研究范式的“美国历程”和“威斯康星经验”——祝贺、高玲与威廉·里斯的对话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