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经济】政策的力度和目标

徐奇渊 社科院世经政所 全球战略智库 2022-07-13


疫情给国内经济所带来的冲击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冲击应该、而且能够通过扩张性政策予以对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当前可选择的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有效使用;另一部分冲击类似沉没成本,不宜盲目通过政策干预予以应对。目前来看,在政策合理发力、后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2019年同期增长水平的情形下,全年经济增速可望达到2.5%-3.0%区间。在这一区间内,既可采取措施应对冲击又能避免过度反应,维持后续就业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转,同时避免加剧中长期结构失衡。


在制订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时,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缓解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评估约束条件,从全局、长远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年度经济工作目标。目前来看,在政策合理发力、后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2019年同期增长水平的情形下,全年经济增速可望达到3%-3.5%区间。在这一区间内,既可采取措施应对冲击又能避免过度反应,维持后续就业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转,同时避免加剧中长期结构失衡。此外,由于当前疫情还在全球扩散蔓延,不确定性仍大。如果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超出预期,经济增速目标宜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必要调整。

疫情冲击之下,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外部不确定性仍在上升。原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的中国经济政策,现在又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此情势下,如何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节奏、力度?我们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对疫情冲击的经济损失进行分类评估,政策既要足够给力,但也要避免过犹不及。

一、扩张性政策如何把握力度?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出现了诸多积极信号。接下来,在继续严格防控疫情倒灌风险的条件下,疫情冲击将逐步由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在此背景下,实施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过犹不及的担忧。如何把握好政策力度,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首先,不宜将小康目标和GDP翻番挂钩,也不宜在此框架下讨论扩张性政策的力度。小康描述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状态,理解全面小康之“全面”,更应强调全面的指标体系、全面的人口覆盖。尤其应强调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成功实现脱贫攻坚战目标、消灭绝对贫困,这在世界范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此外,十九大作出重要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要求经济工作应更多关注结构性问题和高质量发展,而不是过于强调GDP总量规模的细微差异。

其次,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需要明确宏观调控的对象。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总需求,是为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疫情冲击分为两类,有所为有所不为。相较而言,去产能、去杠杆是做减法,而补短板则是做加法。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端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政策出发点。

第一种冲击,即便生产完全恢复,我国可能仍然面临总需求不足、产出缺口为负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财政、货币政策有必要做出及时反应,通过扩张政策来稳定经济。前文已经提到,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出口需求、制造业投资都将面临较大压力,国内总需求也将受到影响。如果政策扩张性力度不够,就业和增长的压力将较为突出。对于第一种冲击,财政、货币政策应做出充分的反应。由此启动的基建投资、扩大信贷确实是应有之义。

第二种冲击,则类似于沉没成本,政策难以做出完全的反应,也不应纠结于此。春节期间受到抑制的餐饮、交通、旅游、电影院线的消费等等,在后期会有补偿性的释放。但是由于季节性消费特征、消费者信心冲击等原因,这些消费需求难以全部找回来。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推迟复工损失了多个工作日、复工后面临困难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即便后续中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这些损失也难以全部找回来。其中,2020年大部分地区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0日,使得原有的59个工作日下降为54个,降幅为8.5%。虽然假期仍有部分行业维持生产经营,但是复工之后产能利用率提升也明显慢于往年,并且湖北疫区还错过了更多的工作日。

综合来看,后续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对第一种冲击做出充分的反应,同时应避免对于第二种冲击带来的产出损失进行过度干预。其中,对第一种冲击,也就是对将要发生的总需求冲击做出充分反应,能够缓解总需求不足、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状态。这是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做、而且能够做的。但是对于第二种冲击,也就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产出损失,如果试图做出完全的反应、对产出损失进行完全的补偿,这就意味着后续扩张性政策的力度将需要超出充分就业状态对应的水平、或者经济增速明显超出潜在增速水平。

考虑到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即使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今年实现GDP总量翻番目标仍然具有可能性。但是从长远来看,为了实现过高的增速目标,可能导致经济结构扭曲、资源配置恶化,甚至加剧中长期的结构失衡问题,这反而不利于更长期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和全局出发。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目标本身,而在于承上启下,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打好开局。

二、从实际、长远及全局出发确定全年经济增速目标

国内外众多机构就此次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做出了预测。前期各机构预期相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月22日的G20财长会议期间表示,在最新IMF预测的基线情景假设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5.6%。但随着疫情冲击导致复工迟缓,疫情在全球的扩散,以及1-2月经济数据超预期跌至历史新低,对中国全年增速的评估和预测在不断的向下修正。经合组织(OECD)3月2日发布题为“新冠病毒,世界经济在危险中”的报告,认为中国2020年整体经济增速将不超过5%。3月17日,众多国际投行根据最新经济数据修订预期,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大概率负增长。渣打将其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由原来的5.5%下调至4%;高盛将其对中国一季度及全年的经济增速预估从此前的2.5%和5.5%,调降至-9%和3%;彭博社综合12家机构的预测数据,结果表明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中值在3.4%。4月14日,IMF也将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调至1.2%。

我们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首先,从压力测试结果看,实现全年5.6%增速的乐观情形,难度极大。如果一季度增速在2.9%或以下,则全年增速实现5.6%的难度比较大。后三个季度的增速,需达到2018年、2019年同期表现的平均水平、甚至更高。如果一季度增速在1.7%或以下,要实现全年增速5.6%,后三个季度压力将非常大。后三个季度的增速,需达到甚至超过2018年同期表现,每季度平均增速要达到6.7%以上。

其次,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今年进入衰退已经不可避免,这意味着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具体来看,当前欧美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其经济增长可能在二季度面临大幅收缩,需要警惕由此造成的我国出口需求大幅减弱和供应链进口中间品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可能会对我国二季度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实现过高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具有相当难度。

图表1 实现全年增速5.6%的三种情景

  但是目前来看,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全球经济还将在2季度迎来新低。同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日本和新加坡的疫情又有反弹,巴西、印度等国也出现了新的风险。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挑战下,要实现3-3.5%的目标也有难度。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增速目标下调为2.5%-3.0%。只要全年经济增速能达到这一区间,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就较为可控。

因此,在政策合理发力、后三季度经济增速以2019年同期为基准的情形下,全年经济增速可望达到2.5%-3.0%区间。在此区间,政策能够对前文提及的第一种冲击采取措施,并避免对第二种冲击过度反应,从而可以维持后续就业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转,同时避免中长期结构失衡的加剧。

因此,在政策合理发力、后三季度经济增速以2019年同期为基准的情形下,全年经济增速可望达到2.5%-3.0%区间。在此区间,政策能够对前文提及的第一种冲击采取措施,并避免对第二种冲击过度反应,从而可以维持后续就业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转,同时避免中长期结构失衡的加剧。

最后,全年增速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当前疫情还在全球扩散蔓延,不确定性仍大。如果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超出预期,经济增速目标宜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必要调整。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目标本身,更在于承上启下,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打好开局。



延伸阅读: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美国经济】或已陷入衰退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欧洲经济】疫情影响显现,经济活动萎缩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日本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剧负增长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总览】2020年第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总览—2020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9年第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总览——2019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9年第3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2019年秋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9年第2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9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9年第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9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8年第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8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8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2018年秋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8年第2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8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8年第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8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7年第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7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2017年第3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7年秋季全球 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7年第2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17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请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发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