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云柯 | 精神范畴的概念有什么用

林云柯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4

专栏

概念

作者:林云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精神”“意志”“灵魂”这样的“虚设”概念曾经在思想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如今却开始遭遇人文研究领域科学技术主义视角的持续冲击,比如,最近频繁出现的人工智能是否具有“灵魂”的讨论。仅就这个问题来说,它具有非常典型的维特根斯坦式的“nonsense”哲学问题风格。因为在相关研究中,既没有人以此为基础,更没有人以此为目标。

但对于这类概念在“误导”层面的担忧,确实真实地存在于当代分析性的思想进路中。这种“误导”体现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将主观的投射或者建构视为一种仿佛独立于心智而存在的东西。在上述这类概念中,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悖谬,即我们似乎会把决定自己主观能力的东西也视为独立于心智而存在的东西。在近代哲学出现之前,这种悖谬使得相关概念主要指向其外部来源,对应着一种被“赋能”的主体。但是在近代哲学出现也就是笛卡尔提出“我思”之后,相关问题就变成了在我们主观能动的投射和建构中,存在着被我们“体验为”客观实在的东西。“意志”或“灵魂”的概念之所以被长期保留,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实在性是如此被“体验着”的。

因此,这种“误导”实际上早已不存在了。概念“被体验为客观实在”作为认知机制中的重要部分,意味着任何认知活动都内含着一种源于普遍可理解性诉求的自我反馈,否则认知活动就不会完成。精神范畴的“虚设”概念的作用也在于此,它们内含了一个思想体系能够被普遍理解的诉求,而非它们是不是作为客观实在而被“具有”的。在本期的文章中,陈飞的研究讨论了个体意志与群体意志究竟是一种对立性的妥协,还是个体意志在“被体验为”群体意志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普遍性。陈仪的研究则展现了一个精神范畴的抽象概念在传播史中的普遍性诉求。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06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推荐阅读

林云柯 | “陌生化”中的形式主义“逆熵”

林云柯 | 纸的两种用法



新媒体编辑 | 张金燕
图源 | 网   络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港澳文艺 | 元宇宙叙事 | 韩炳哲社会批判理论 | 游戏现实主义 | 数字资本主义声音和听觉研究 | 优绩主义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 年度评论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