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向“2025”: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华管理评论 Author 刘志江 等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追求精工精致的精神,包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在造物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创造精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展现“工匠精神”的壮丽史诗。工匠精神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发展,曾经造就了风靡世界、经久不衰的“东方热”。但是,今天工匠精神的日渐式微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现阶段制造业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缺失有关。因此,面向“中国制造2025”,如何呼唤工匠精神回归、重振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迫切要探究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意味着:所有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态度、信仰信念与价值取向,对更高品质产品或服务的执着追求。

工匠精神的过去:煅铸了五千年星光璀璨的民族辉煌

中国“工匠精神”自古有之。据春秋时期《考工记》中记载,当时社会除了对工匠的地位进行社会排定之外,还制定了工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极大地提高了工匠的社会身份地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工匠行业的升迁规则。

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稳定的工匠职业分工体制,使得各类工匠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心无旁骛地在各自的领域里一心一意地钻研技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锱铢必较。这种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造就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与璀璨。

工匠精神的现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式吹响了中国向“制造强国”前进的号角。如今,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不是偶然,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中国要成为像德国、日本那样的世界制造强国,就必须摆脱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质量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制造强国的灵魂,“中国制造”要彻底摆脱“地摊货”等质量低劣形象,打造高端优质品牌形象,除召唤工匠精神回归之外,别无选择。强国必须先强质,强质必须有魂;而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就是这强国、强质之魂。

工匠精神的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工匠精神是制造强国的灵魂,是生产高品质、高质量产品的保障,这体现了产业行业的职业操守,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与尊严,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蕴含着严谨、专注、敬业、耐心、创新、踏实、拼搏等可贵品质。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回归工匠精神,不是复古、倒退,不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恰恰相反,提倡和重振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发展之需要,体现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工匠精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传承,其诞生于创新之中,发展于创新之中,也必将辉煌于创新之中。


中外工匠精神的比较


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化到如今之畅享5G、互联互通的现代文明社会,工匠精神居功甚伟。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横跨东西,造就了星光璀璨的东方文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西方文明。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品质名片,是一种文化象征,并正在全世界大放异彩。日本人注重细节的完美、对品质的坚守,到了令人敬畏的地步;对于任何一款产品,日本人会不断修正,完善细节,向完美靠近。


又如德国,如今的“德国制造”享誉全世界,值得信赖。德国人对细节的执着,对品质苛刻的追求,令人惊叹。德国除了宝马、奔驰、奥迪等世界品牌名车之外,还有日默瓦行李箱、莱卡相机、万宝龙钢笔等等世界品牌,无一不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此外,还有荷兰“王室认证”、英国萨维尔街西装、瑞士劳力士手表等等国外品牌,无一不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辉。

国内也有着优良的工匠精神传统。如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艺之大成,色泽光鲜亮丽,美若云霞,荟萃丝织工艺之精华,有“东方瑰宝”之美誉。再如,当今依靠工匠精神铸造的中国天眼、高铁、北斗导航系统、量子通信、基因测序技术、桥梁建设技术等“国之重器”早已名扬海外。


工匠精神的回归路径


那么,我们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使其永葆青春、发扬光大呢?

1、转变传统的行业偏见,营造尊重工匠、培养工匠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工匠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等形式保障工匠的收入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前途,还要积极牵头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有关各方,明确职责、事权,通力合作,构建规范、高效、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工匠培养体系,全力营造适合工匠孕育、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同时,社会各界要摒弃职业偏见,制定相关工匠职业制度,不断提高工匠在行业企业内的相关待遇,积极配合政府培育适合工匠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营造“尊崇工匠及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创造条件提高工匠职业的社会认同度,让从事工匠职业的人有荣誉感和幸福感,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


另外,工匠群体本身也要排除一切干扰与诱惑,肃清自己的内心环境,潜下心来,精练技能,勇于创新,培养一颗“匠心”,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实践作品来回报社会,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以身作则,不断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入到工匠职业中去,让工匠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最终,通过内外协同、通力合作,实现培育工匠内外环境的相通相融,大力营造有利于工匠培养、成长、壮大的天时、地利、人和。

2、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创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警惕“空间迷向

工匠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产物,是不同时代工匠精神的延续与拓展。每一个时代的工匠精神,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每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烙印,上一代的工匠精神传承到下一代工匠身上时,其具体内涵、表现形式与内容展现,必然会受到前后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而出现“代沟”或差异。因此,对传统的工匠精神,要有所扬弃,有所取舍。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协同制造’将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让制造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高效协作,使得个性化产品能够以批量的生产方式,实现所谓的‘大规模定制’”。这种“互联网+协同制造”的模式将对工匠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工匠群体应不断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改进生产方式,创新思维,取长补短,赋予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内涵,与时俱进。

另外,在重振工匠精神的同时,还须警惕“空间迷向”。无数事实证明,时过境迁,刻舟求剑,无异于缘木求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看起来与过去相似的问题,用过去的经验来解决往往行不通;因为不同社会环境所诱发的实际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方式必然不一样,过去的经验判断往往会导致行动的失败。


因此,在面对传统工匠精神时,我们要警惕实践过程中的“空间迷向”,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力避经验主义,让主观遵从客观实际,取其合情合理的部分,保持积极学习、奋力创新的姿态,及时更新观念。

3、建立工匠人才的培养机制和相关激励保障制度

“一项统计显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高达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中国工匠人才培养迫切万分。在培养工匠人才的同时,还要把工匠精神不断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此外,还需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为工匠人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能工巧匠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政府要协调好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发展,促使校企合作各方,依据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4、把工匠精神升华到理论、文化的高度

“在中高等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文化教育、社会宣传、法律保障等方式,让工匠精神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血液、细胞里面去,代代传承。

工匠精神是确保高品质、高幸福感的生活得以实现、并能够长久持续的核心保障。不仅工业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在农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需要工匠精神。粗放式的工业制造业不能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同样也不能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我们很难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型,无法达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更无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注:

本文改编自“面向2025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诉求”,载于《清华管理评论》2020年7-8月刊。

作者简介

刘志江,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讲师;


吴维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王锋,南宁师范大学讲师。


编辑|元芳你怎么看

排版|刘云飞

往期推荐

● 弥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本土学者在努力

● 员工为何会“暴走”?从微观互动层面解析人际冲突

● 家族企业文化特征下的辱虐管理再审视

● 疫情影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