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武元,阮慷 | 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

陈武元,阮慷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09-0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

——基于互惠利他理论的导学匹配分析


作者简介

陈武元,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兼任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主持国家级、部省级课题10余项;已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大学财务经营研究》(日本)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获得部省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阮慷,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


摘要:互惠利他理论对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和积极的指导意义,它阐明了导学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共同的付出与努力。对导师和研究生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导学关系紧张问题的症结在于导师的注意力配置不当、研究生的学术志趣缺失和导师-研究生匹配机制不完善。为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建构,可以采取为“学-指”兼备型导师配备助教;组建导师组,促成“学术”偏向型导师和“关怀”偏向型导师间能力互补;纠偏“学-指”缺乏型导师,减少失职导师招生指标或取消其导师资格;增强研究生学术之志与交流合作意识;完善导学匹配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导学关系;导学匹配;互惠利他;和谐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研究生规模极小,只有少数在科学研究方面有追求、有能力的学生才会选择继续深造,也只有少数学高望重的教授才有资格指导研究生。当时实施的是传统德式师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向学,导师愿导,导学关系十分融洽。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变动而引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近十几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张。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28.39万人,到2020年跃升至313.96万人,其数量规模是20年前的11倍。导师规模也有所扩大,2020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数48.28万人,是2000年的5.4倍。大学教师的导师身份逐渐职业化,在视教书育人为志业(calling)的群体之外,不少教师将导师身份视为一份工作(career),甚至是具有谋生意味的活计(job)。体制化生存与发展需求正驱使大学教师的行为带有越来越明显的理性化与合理化取向。师生数量的变化使得导学关系反映出更多元的形态,与此同时也生成了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导学关系的紧张。

导学关系紧张现象并非我国所特有。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张,导学关系紧张都会不同程度产生,因此,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展开研究也比较早。我国学界近年来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研究,有学者基于结构性紧张理论对导学关系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最优化导学关系类型;有学者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研究生对导学关系的认知,构建了导学关系的四维模型,等等。这些成果为当前导学关系紧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褪去传统导学双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崇高色彩,本研究认为,导学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均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它同样遵循着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其特征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愈加凸显。互惠利他理论在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很好的解释力和积极的引导价值,本研究拟从该理论出发解释和分析当前导学关系紧张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建构的若干建议。


二、理论基础:互惠利他理论

1971年,美国社会生物学家特里弗斯(Trivers, R.)针对非亲缘关系个体间的利他和合作行为最早提出了互惠利他(Reciprocal Altruism)理论。互惠利他理论认为,表面上看个体损耗了自身的利益帮助他人,但基于回报的存在,利他行为并不必然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这种以互惠为前提的利他行为不同于亲缘利他不含有直接功利目的的“硬核利他”,而是类似于一种期权式投资,是一种“软核利他”。

在单局性或局数一定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双方往往都会选择背叛。对此,人们开始思考:利他和合作行为如何在一个自私的世界里产生?采取哪种策略可以使自己收益最大?著名行为分析及博弈论专家阿克塞尔罗德(Axelrod, R.M.)设计了两轮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计算机程序竞赛,在竞赛中,博弈是多次且局数不定的,最后“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简称TFT)策略脱颖而出,成为赢得最佳收益的策略。TFT策略是一种基于回报的互惠合作策略,通过诱导与激发使双方走向合作,在互惠中趋于帕累托最优。它的程序相当简单,第一步试图合作,第二步再根据对方的反应决定后续行动,即对方合作,下一次仍继续合作,对方背叛,下一次也采取背叛。

综上可知,互惠利他行为的出现与稳定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1)长期的交往关系,即重复博弈;(2)一方首先开启合作,另一方也要有相应的合作表现,对方的反应是合作能否持续的关键;(3)能够互惠,且合作带来的长期收益不能低于背叛的短期收益。

互惠利他理论对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和积极的指导意义。首先,互惠利他理论为导学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互惠利他理论涉及双方行为选择的互动,阐明了合作关系的形成与维系需要双方共同的付出与努力,导学任何一方的背弃与不作为都将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引发导学关系紧张。其次,互惠利他理论提示导学双方应积极发起和回应合作行动。TFT策略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它综合了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四个特点。其中,善良性就是从不首先背叛,防止它陷入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互惠利他行为的出现至少需要一方首先发起合作,互惠利他行为的稳定需要双方都参与合作。因此,导学合作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作出明确的合作表示。其中,导师更应是主动的一方,这不仅是因为当前政策明确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对教育场域中客观存在的师生知识权力势差、身份鸿沟的必要考虑。再次,互惠利他理论尊重个体合理利益诉求,较少带有超越性的教育信念要求与价值评判,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导学互动关系的现实。互惠利他理论没有给利己和利他赋予很深的差别性和相互的鉴别性,而是恰当地体现了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必要张力,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一方面,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另一方面,利己必须以利他为条件。我国传统文化将利己与利他人为对立,推崇利他,但事实上,真正的利他并不必须以牺牲自我利益为前提,而是完全可以实现两相成就、美美与共。因此,本研究在强调他者利益增进的同时,也尊重个体自身的合法需求。最后,互惠利他理论同时关注个体利益及整体利益的维护与提升,既彰显合作共赢优势,又引导双方积极作为。导师可以通过履行育人天职,传承并发扬自身学说,扩大自身观点的学术影响,激发新想法,获得声誉、学术成果、精神满足与物质奖励等;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导师合作,得到更多的指导与资源支持,促进自身更快成长。随着互惠利他行为的推行与稳定,和谐自然成为导学关系的主旋律。


三、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匹配分析

根据互惠利他理论,导学合作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且导师更应成为积极主动的一方。基于此,本研究将不同类型研究生与不同类型导师进行匹配,来了解导学关系紧张问题的发生与症结所在。


(一)分析前提:导师与研究生的理想类型划分


为了理解复杂的导学关系现状并使导学匹配分析成为可能,首先必须通过典型化建构出相应的导师、研究生理想类型,使原本混沌、复杂的整体变成具体的、可分析的整体。1904年,马克斯·韦伯(Weber, M.)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的“客观性”》一文中阐述了其“理想类型(Ideal Type)”理论。所谓“理想类型”,是一种乌托邦,“就概念的纯洁性而言,在现实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凭借经验找到这种精神结构。”理想类型作为一种认识和分析的手段受到研究者欢迎,借助理想类型,即“通过片面突出一个或更多的观点,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和偶尔又不存在的个别具体现象,并按上述片面突出的观点将这些现象安排到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中去”,则可以使之“实际地变成清晰的和可理解的”。但是,理想类型也绝非一种随意的虚构,它势必要源于现实的。因此,本研究在参考、综合已有的调查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理想类型法进行概念意义上的类型划分。

1.导师的四种类型

导师的“学术水平”“指导意愿”直接作用于研究生指导,其程度高低预示着不同的合作可能、释放出不同的合作信号,深刻影响着导学关系的构建。据此,本研究以导师的“学术水平”为横轴、以“指导意愿”为纵轴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二维四象限,将导师类型划分为学术水平-指导意愿兼备型导师(简称“学-指”兼备型导师)、学术水平偏向型导师(简称“学术”偏向型导师)、“关怀”偏向型导师和学术水平-指导意愿均缺乏型导师(简称“学-指”缺乏型导师)四种。

(1)“学-指”兼备型导师

“学-指”兼备型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通常为学科带头人,拥有各种人才称号,享受较高的学术声望,有较长的教龄(至少15年以上),对学术有较高的追求,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这类导师对教育事业有情怀,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们对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指导意愿,表现为每学期保证一定次数的学术沙龙、组会活动等,也愿意接受研究生提出的学术讨论、论文指导等需求。其育人动力通常来自于自身履行天职的使命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因而他们更多的是从学生的成长中感受到精神满足。“学-指”兼备是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研究生导师的经典形象,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导师类型从单一走向多元,“学-指”兼备型导师的比重会相对降低。

(2)“学术”偏向型导师

“学术”偏向型导师对学术有较高的追求,但学术成果影响力还在积累过程中,学术声望尚不够高,对时间比较“吝啬”。他们指导学生意愿不高,且态度迥异,对有学术追求的学生,指导意愿尚有,但对学术没追求的学生则多采取不主动作为、“放羊式”管理。随着论文发表“内卷化”以及高校现行科研考核、职称岗位评定制度的推行,这类导师的占比逐渐增大。

(3)“关怀”偏向型导师

“关怀”偏向型导师对学术不再有过高的追求,学术水平钝化或一般,但对指导学生有较高的意愿,不仅对学生的学业,甚至对学生的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等都乐意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他们与学生保持着较高水平的交流频次或交流时长,但交流中的学术质量或含量通常不高。

(4)“学-指”缺乏型导师

“学-指”缺乏型导师的最大特征是精力不在学术与教学,他们或忙碌于行政职务而无暇指导学生,或对学术不再有追求,而只将招收研究生作为维持导师身份的一种手段。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具体需求,他们既不会主动与学生交流和增进情感,也不会主动采取指导行为,甚至在学生提出学业指导需求后还会作出敷衍、逃避、拒绝等回应。“学-指”缺乏型导师占比相对较小,但这种导师类型最易处于导学关系紧张问题的风口浪尖,是导学关系紧张故事中最常见的主角,严重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2.研究生的四种类型

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或学术潜质)、求学目的不仅关乎其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规划,还关系着导师对其合作能力、合作意愿的态度与看法,进而影响到导学关系的构建。据此,本研究以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为横轴、以“人生目标”为纵轴构建出如图2所示的二维四象限,将研究生类型划分为学术水平-人生目标兼备型研究生(简称“学-人”兼备型研究生)、学术水平偏向型研究生(简称“学术”偏向型研究生)、“就业”偏向型研究生和学术水平-人生目标均缺乏型研究生(简称“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四种。

(1)“学-人”兼备型研究生

“学-人”兼备型研究生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础知识,其学术能力强,学术发展目标明确,绝大多数有继续深造、未来从事学术职业的清晰规划。即便没有学校或学院硬性规定、导师督促他们也会主动联系导师参与科研,甚至积极申请更多的参与机会。远大的学术抱负是其披荆斩棘、追求卓越的强大内生动力。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本科学历便可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要,愿意继续读研究生的往往是“学-人”兼备型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后,研究生的类型也开始从相对单一走向多元化,并由此产生另外三种类型的研究生。

(2)“学术”偏向型研究生

“学术”偏向型研究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学术能力,也愿意与导师合作探讨科学问题,但其阈值上限低于“学-人”兼备型研究生。由于人生目标尚不明确,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不够笃定,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或产生内耗,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动摇、迷茫或丧失自信心,这将限制其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导师在其学术及人生规划指导方面加大精力投入。

(3)“就业”偏向型研究生

“就业”偏向型研究生关注并倾注较多的时间于实习等职业准备上,时间挤压之下的学术投入不足导致其学术水平往往低于前两类研究生。“就业”偏向型研究生就读期间的人生目标明确,即“毕业即就业”,功利性考虑往往较多。这类研究生因考虑就业市场对学历层次的需求而选择读研,心仪的工作单位及岗位是其向往的目的地,而接受研究生教育、参与科学研究都是为到达目的地途经的路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此类研究生的数量及占比持续走高。但是,研究生毕竟是高层次专门人才,不管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学术水平必须达到规定的水准方可毕业,因此也需要导师予以切实的指导。

(4)“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多是受从众或逃避就业心理的驱使报考研究生的,他们既无心于当下学业或学术钻研,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也不够明确。伴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张,这类研究生的规模也会随之扩大,是我国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并需要进行积极引导的学生群体。


(二)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匹配分析


1.“学-指”兼备型导师与四类研究生的匹配情况

“学-指”兼备型导师学术水平高,且关爱后学,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附加值。现实中,“学-指”兼备型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通常较多,且多是“学-人”兼备型和“学-人”缺乏型这两类研究生。与“学-人”兼备型研究生之间一般是导学互选的结果,而“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往往由于其他导师难以指导而被分配给身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指”兼备型导师负责。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存在较多指导难度大的学生,导师的精力、注意力等势必受到约束,从而影响到同门其他研究生接受指导。

2.“学术”偏向型导师与四类研究生的匹配情况

“学术”偏向型导师一般正处于事业发展期,以中青年教师居多。受当前评价体系影响和考虑到自身发展需要,这类导师更加偏向与“学-人”兼备型研究生以及部分“学术”偏向型研究生互动交流以构建“学术共同体”关系,他们期待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自己也能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指导学生作出学术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术资本。在一项基于865位导师的调查中,“合作”“互相促进”“互利”“互惠”“互促”“同事”等词高频出现于导师期待的导学关系描述中,传统师生关系认知已然发生较大的改变。“就业”偏向型、“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因与导师志趣不同、能力不符,与导师的合作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双方多处于相对疏离的关系。

3.“关怀”偏向型导师与四类研究生的匹配情况

“家长式”的关爱使得导学关系融洽的同时,也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了温暖与动力。但对于“学-人”兼备型研究生以及“学术”偏向型研究生来说,“关怀”偏向型导师的学术指导力度不足,难以促进自身学术潜力的进一步开发与提升。“就业”偏向型研究生、“学-人”缺乏型研究生原本学术水平就不够,缺乏到位的指导使其在面对毕业要求时感到难以应对。

4.“学-指”缺乏型导师与四类研究生的匹配情况

“学-指”缺乏型导师非但不会主动指导、合作,甚至会逃避指导、合作,因此,对于任何一类研究生来说,这类导师都不是好的选择。首先,不论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未来打算等如何,他们都乐意与导师更加密切地接触,这是一种基本的交往需求。其次,随着学位“挤水”行动的推进,“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已是过去式,“严进严出”成为新常态。《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在不断拉大。2018年,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其中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而导师指导频率是研究生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之一。Bowen等人指出,博士生自己掌舵、随波逐流的指导模式可能是很危险的,必须定期监管和给予时间安排,尤其人文社科研究的本质是孤立的,缺乏导师指导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放弃学业。在质量要求的规训下,即便是入学初满意于与导师“互不打扰”状态的研究生,最终也会期待导师的指点与引导。



四、匹配视角下导学关系紧张形成的原因剖析

(一)导师的注意力配置不当


“注意力”(attention)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心理学领域,指的是“生物体内决定一个特定刺激的效用的过程或条件”。注意力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性资源,在经济学领域,注意力被视为可以用来获取经济利益,有“注意力就是硬通货”之说。

在导学关系中,导师的注意力配置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越多,导师分配的注意力越多,指导的有效性就越高。正因如此,导师注意力配置不当导致当前一些导学关系紧张现象的出现。主要的配置不当有二:一是在自身发展与学生指导间注意力配置不当。如“学术”偏向型导师将精力更多地用于自身事业发展,对学生疏于指导,“关怀”偏向型导师在自身学术持续精进上投入不够,限制了其整体指导质量;又如“学-指”缺乏型导师极少将精力用于学生指导,其指导行为的缺失使得学生处于一种放羊式或放任型的导学关系当中。师从这类导师,学生时常感受到如在荒漠似的孤立。二是在不同学生间注意力配置不当。如“学术”偏向型导师对自身的定位通常是科研合作者,他们期待与合作对象构建起一种以求知互动为特征的关系,而具体是谁能够成为他们的合作对象,则是以他们当前的发展所需为准,这种挑“才”培养的行为极易使被排除在外的学生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滋生不满情绪,因此在现实中这类导师的口碑往往呈两极分化;又如“学-指”兼备型导师虽是理想选择,但是现实中导师个体注意力有限与指导学生多的矛盾往往会出现问题,有限的注意力如配置不合理,极有可能被稀释或表现低效,从而影响研究生获得充分指导、顺利成才。


(二)研究生的学术志趣缺失


导师在导学关系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并非唯一作用,其角色的作用力及责任均不宜被无限放大。导学匹配视角以及互惠利他理论清晰地揭示了研究生在和谐导学关系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导学关系疏离、紧张等不和谐现状,也并非如当前媒体舆论所引导的那样是由导师担负全责的,研究生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而这些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研究生学术志趣的缺失也是造成当前导学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的求学动机呈现多样化、非学术化、功利化。其中,为“拿到高一级文凭和学位”“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分别占89.3%、82.2%,“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占68%,除此之外,还有“为实现父母愿望”“解决户口问题”“不想进入社会”“周围朋友都选择了读研”“为出国打基础”等目的。导师在传授知识或确定科研合作者之前通常会对研究生进行考量,若研究生的接受能力、学术水平、志趣、态度均不满足条件,那么导师自然会转移预期指导,甚至对研究生失望,降低指导意愿。其实,在传统师徒制培养中亦是如此,师父在传授重要的看家本领前也是要对徒弟进行多方考核的,其中师徒目标追求是否一致、徒弟天赋有无、是否勤奋是重要的考察项。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是找到好导师便可以一劳永逸,“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否维持和谐的导学关系以及从中获取成长养分仍需在自身下功夫。


(三)导师-研究生匹配机制不完善


“读研究生就是读导师”,这句话是不少人真实就读体验的凝结,它既点明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着导学匹配的重要性。结合上述分析和现实案例可知,若导学匹配得当,师生双方通常能够体验到和谐的导学关系,学生有着较高的就读满意度,导师也有更强的育人意愿;若导学匹配失当,则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导学关系紧张现象出现,学生的收获(不论是情感上的还是学业上的)都将大打折扣,导师也降低了育人成就感。在学界,不少研究者高度认同导学匹配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导学关系紧张的成因或问题解决对策提出。如国外学者欧芭拉(O’Bara,C.C.)认为,中途退出的博士生未完成学业的原因往往来自学生期待与导师风格之间的错配;胡斯金斯(Huskins, W.C.)等发现,当学生和导师的期望不一致时,导学关系会受到不利影响;国内学者徐岚指出师生风格错配、期待与实际的不一致是影响指导效率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李雪、袁本涛建议促进导学双方在研究兴趣、导师指导风格和学生学习风格、工作风格、职业目标甚至性格等方面进行匹配,以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

导学匹配失当的原因很多,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导学匹配机制或互选机制的不完善,这些不完善将极大地影响着导学双方开展合作的意愿以及合作关系的维系与巩固。


五、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建构的行动策略

上述分析为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建构勾勒出了努力的方向。首先,应平衡导师注意力配置,优化指导效果,确保研究生能够得到发展所必需的指导;其次,重视、强调研究生在导学关系建构中的作用与责任,强化研究生的学术志向;最后,努力完善导学匹配机制。


(一)为“学-指”兼备型导师配备助理教授


为保证研究生得到充分的指导,应适度控制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规模。但在现实中,“学-指”兼备型导师往往同时指导着较多的研究生,这样平均到每个研究生的指导机会和注意力就会变少,影响实际指导质量和效果。为解决这个难题,可以考虑为“学-指”兼备型导师配备助理教授,让助理教授来分担部分可替代的指导工作。如此一来,既可以使有限的个人注意力高效配置于关键处,令名师能够出更多高徒,还有助于“传帮带”,加快青年助理教授职业成长和加深其对优秀育人经验的感悟。


(二)组建导师组,促成“学术”偏向型导师和“关怀”偏向型导师能力互补


莱丘加(Lechuga, V.M.)通过调查揭示,学生希望导师不仅能提供学术上的指导,同时还希望导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健康及其全面发展。理想的导师应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学术能力、成熟的指导经验以及主动的育人意愿。然而现实中,“学术”偏向型导师虽然紧跟学术前沿,学术追求较高,但迫于事业上升期的压力而将时间更多地分配到自身的科研上,更加偏向与有明确学术目标的研究生合作。“关怀”偏向型导师对学术前沿、最新分析方法等已不太敏感,但育人经验较丰富且意愿高,可以在引导研究生向学、给予人文关怀、基础指导方面发力。对此,可以通过组建导师组来发挥这两类导师资源各自的最大功效,实现“扬长补短”,并在合作中促进两类导师的相互提升。


(三)纠偏“学-指”缺乏型导师,减少失职导师招生指标或取消其导师资格


“学-指”缺乏型导师看似什么都没有做,但正是什么都没做反而严重地误人子弟,给研究生应有的阶段性成长造成阻碍,对此类导师放任不管,将给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严重的灾难。

在倡导导师自觉履行育人职责、加强导师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制度来强化其育人使命担当,尤其是导师评价制度。在评价内容上,要事先明确并规范导师育人职责,使导师对自身使命有更清晰的把握,知道哪些得管、当管。在评价主体上,应高度重视学生评价,引导导师关注学生的就学体验与需求。在评价结果上,将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导师资格、招生人数、评优评奖等挂钩,加大对育人卓有成效的导师的奖励。同时,以此推进“学-指”缺乏型导师改变自身现状,对仍不符合条件者应果断将其清出导师队伍。


(四)增强研究生学术志向与交流合作意识


不管出于何种求学动机,不管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研究生都应接受必要的学术训练,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这是研究生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从人类知识传授规律来看,对于积极向学、主动与导师交流学术、合作探索的研究生,导师通常会给予更高的认可,投入更多的资源。从互惠利他的角度来看,导师会将研究生的表现看作是否积极参与合作的信号,对于追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研究生,导师更易作出利他行为实现互惠,因而,研究生的表现最终会反射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在研究生不断扩招、一位导师可能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的今天,研究生更应主动出击,通过勤奋努力、勇争上游来获得导师更多的认同与指导,为自己创建发展平台。研究生满意于导师的指导,导师深感“孺子可教”,和谐的导学关系便会自然生成。

就当前普遍的“学生不好学”状况来看,增强研究生学术志向确是当务之急。对此,可以采用主题宣教、激励机制等来转变研究生的迷茫、“躺平”以及纯粹的功利心理。科研之路本来就不平坦,研究生需要“知困而后进”。对此,可以通过开展研究生挫折教育、保护研究生做科研的好奇心、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等,使研究生能够长久地保持学术志向。


(五)完善导学匹配机制


院校可以组织学长学姐经验交流会等,引导新生正确看待导师的作用,了解选导师时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盲目地“慕名”拜师、简单地因性别或性格等因素拒师等非理性选择。院校还应积极创设条件,利用多种方式及渠道,如开展师生座谈会、鼓励导师创建自己的信息网页等,增加关系确定前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源头处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错配。同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借鉴英美大学的一些成熟经验,如在第一学年结束前才确定导师,在写作毕业论文前可以基于合理原因更换导师,定期开展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并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反馈意见,建立“安全阀制度”,设立专门组织来负责师生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此外,发挥双导师制、导师与指导委员会相结合制度的培养优势,也可以增加匹配的成功率。


原文刊发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教育学研究》专栏,第109—117页。因篇幅问题,注释删略。


相关文章: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公众号

投稿平台

https://xdxbs.xmu.edu.cn/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编辑部处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