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时节话“清明”

越书房 浙江出版传媒 2024-03-13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镌刻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唐人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个节日里,有慎终追远的缅怀,有生离死别的黯然,有踏青赏春的欢快,有春天轻快明丽的生命景象。

清明节绝不仅是一个假日,更是悠久的历史传统,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纵使时代变迁,清明节慎终追远之“清明”,人生境界之“清明”,自然环境之“清明”,社会政治之“清明”等内涵不会因为时代而消失。我们不仅要挖掘、传承清明节的传统内涵,更要使其薪火相传。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即指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而《历书》对清明做了如下解释: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因此,清明有冰雪消融、天气明朗,万物开始欣欣向荣的物候上的意义。

清明节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中国传统中,清明节既有祭扫思亲之沉重,又有踏青赏春的欢快。

古人的清明节并不全是伤感和哀思,古人有踏青、水边欢宴、郊游的传统。丰子恺在回忆幼年时期老家桐乡过清明的心情,风趣地把清明比作“借墓春游”。

在原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节日里,怎么又变成扫墓、祭祀,处理死亡的日子呢?这里体现了中国人了不起的生命伦理——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就是明知自己的归宿,但仍有积极的态度对待生命,用个体努力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用“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追求精神生命的永恒,体现了古人深刻的生命伦理。

在生命滋长的春天,人们用一两天时间来扫墓、来接触死亡,悼念逝去的生命,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在悼念祖先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节哀自重,调节心境,享受春天的乐趣,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

清明,是一个农耕节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亲和的时光;清明,是一个民俗节日,赓续感恩孝亲的传统;清明,更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体现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崇尚生命的情结与信仰。“清明”一词,早已超越了对物候的描摹,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是自然环境之清明。清明是春天的节气,万物清洁明净,自然界吐故纳新。清明的风,和煦温暖,吹走山川的暮气,催动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清明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也是人们出游踏春的美好时光。清明之于人们的一层意义是:给生活带来蓬勃生机。

二是慎终追远之清明。清明扫墓祭祖是头等大事。这一方面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乞求子孙受庇护、家族兴旺。清明扫墓,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悼念,更是而且是要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对先辈尽孝行孝的表现和继续,寄托了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孝道、感恩以及“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慎终追远观念。通过清明祭扫活动,感念情感的延续,生命的传承,思贤从善,从而知恩念恩,这是清明之于人们的另一层意义。

三是生命境界之清明。清明,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清明节让我们看清死亡,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祖先用“内在超越”化解了死亡的神秘与纠结。道家说,死生气化、顺其自然,死亡不过是阴阳二气的转化。

墓地是人不可避免的宿命,但怎样活着才是目的。在先辈的坟冢面前,我们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也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虽然人有智愚高低,最后都要面临死亡,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四是家国意识之清明。清明节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清明节,对个人是情感的皈依,对家是根脉的传承,对国则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在悠久的传统中,经过无数代人的口口相传,经历过无数乱世离恨,中国人萌发了最为朴素的情感:家与国从来都不可分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

清明节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民族集体的记忆。家国情怀,就是个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殷切期许。在这个节日,我们既纪念亲人祖先,也要追思民族英雄,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革命烈士扫墓成了中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唱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激荡着国人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

生命意识,乡土情结,家国天下。每当清明时节,海内外中华儿女,赶回家乡祭祖,祭拜黄帝陵、轩辕庙。那些散落在乡野、如星火般存在的坟茔,更加坚实地赋予中华文明以一体性、绵长性和恒定性。“打断骨头连着筋”。父母与子女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也是如此。

在此意义上,祖坟不再是阴阳两隔的阻隔,而是通道,他们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的最后理由。从跟他们虔诚的叩拜中,我们看到“血浓于水”的力量,对延绵不绝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深刻诠释着血脉相连的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同根同祖、同文同种,无论身处天涯海角,都有一颗中国心。

清明,一个简单的词,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心理,承载着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延绵传承?

涵养敦厚民风和良好道德情操,弘扬传统,突出教化。

一是学会感恩,践行孝道,传承良好家风。

清明祭祀中蕴含着深刻的教化功能。《礼记·祭统》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也就是说,祭祀是教化的根本。清明节的“孝道”含义体现在“昭示祖德,传承家风”。清明节, 家庭生活的记忆被细细勾起,祖先的功德不断被反复传颂,不忘先人历史,知道自己的来处,也是激励自己,自强自立,不堕家风。

慎终追远、孝亲敬长始终是清明的主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追思中学会感恩,推己及人,借由清明,将“亲情之小孝”转变为“社会之大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是中华孝道的最高境界。

二是正己修身。

祭祀祖先是一次生命伦理教育。在“清洁而明净”的日子里,修身正己,涵养良好道德情操,彰显 “清明”的文化厚度。通过扫墓、祭祀,人们不仅缅怀亲人,同时也是向先人交答卷、告慰先祖:自己的功业如何?德行如何?对祖先是否无愧于心?“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而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值得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追求生命境界之清明,天地间自有浩然正气。 

移风易俗,兴“清明”祭扫之风。

鞭炮声声,香烟袅绕,有着悠远的传统积淀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但寄托哀思,祭奠先人,更重要的是诚心正意,孔子论祭,说“祭如在”。意思是祭祀祖先,当如祖先真正在场一样,满怀敬重。可一段时间以来,生不厚养,祭祀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拼阔绰,讲排场,“豪车”“豪宅”“仆人”等祭品将不良社会风气引入祭祀中,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祭扫之风可以移风易俗,一束鲜花、一棵常青树,几许默哀,几个鞠躬,而祭祀的肃穆和诚意丝毫不减。


不忘英雄,汲取奋斗力量,珍惜当下,勇毅前行。

清明祭祀是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对革命先贤的追思与悼念,继而强化使命担当,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

一寸山河一寸血。回首岁月,无数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勇豪迈换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脱贫攻坚的战场、抗疫的前线,不计其数的人们舍小家顾大家,用顽强与不屈,才换回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大街小巷的灯红酒绿,大好春光下的肆意撒欢。我们踩在他们的肩上,才换来了今天的盛世繁华。

作者:浙教社 杨泽斐
摄影:杨泽斐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袁瑾 萧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是民俗学专家袁瑾和萧放共同讲解中国节气文化的传统人文读物。该作品立足于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产,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地域对经济生产生活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为基础,讲解二十四节气时江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间习俗。


从农事活动到节日庆典、从饮食到服饰,全面展现并总结了伴随着时节变化而孕育出的江南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该书为我国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解读节气文化和江南人文特色的传统文化国民读本。



稿


越书房诚邀集团内外书友投稿分享与书相关的点滴,可以是由一本书想到的,也可以是做书的感悟,浙里有好书,浙里有故事。投稿邮箱:ysc@zjcbcm.com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往期精选 ■

绿皮书 | 在满眼的春意中静待花开

忘不了:我在新华书店30年

我们为什么要读杜甫?


来源 | 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引领时代  知识服务用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