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越书房 浙江出版传媒 2024-03-13

华罗庚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曾经的我们对这个童话,有着无限的遐想。

少时看武侠,如庄周梦蝶般,幻想着成为一代大侠满腔豪情走天下,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中,可以策马欢腾,把酒言欢,美人相伴,可以路见不平,行侠仗义,铲奸除恶,可以学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上乘武学,也能拥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至尊权利,可谓数不尽潇洒风流。

在那个年代以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作者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伴随着很多人的成长历程,尤其金庸先生给自己14部小说写了一个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金庸先生的评价很多,其中一句评价是古语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而今天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可见他的武侠小说影响力深远,小说更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童话故事。那么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什么魅力呢?

闯荡江湖,自在逍遥

是武侠小说的向往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中提出江湖一词。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没有朝堂管束的江湖,孕育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法则,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虽然江湖险恶,但是闯荡江湖就是每位江湖儿女的追求和梦想。

闯荡江湖最直接的感受是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每位江湖人士都能追求和期望自由恋爱,珍惜和爱护亲朋好友,探索和展望自我人生,挣脱和反抗人间世俗,不断告诉人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自由的象征。

深入地说,武力是人们拥有的最原始本能,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武器。当天下百姓苦久,便会有人揭竿而起,而江湖不公,便有侠士主持公道,侠士就成了人们心中对于自身公平利益诉求的精神寄托,武侠小说就这样简单地通过武力打破了当时的世俗规定和法则束缚,引进到江湖这个明了痛快的乌托邦中。而人们在现实中往往寻求不得,只在武侠小说书中寻找到一丝快意。

“自由”生活的向往一方面是善的,如讲到生死之交有杨铁心和郭啸天,有曲洋和刘正风,讲到美人伴英雄有郭靖和黄蓉,小龙女和杨过,讲到万人敬仰有王重阳、洪七公、乔峰、陈近南,他们的故事无不令人神往。

而“自由”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是恶的,如白驼山少主欧阳克,面目俊雅,英气逼人,却生性好色,拥有众多姬妾,后因调戏穆念慈被杨康偷袭而死;如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外表正气凛然,实则阴狠毒辣,为习得辟邪剑谱,不惜迫害自己的徒儿、妻子和女儿,最后落得惨死下场,他们得到正义惩罚的结果让人大快人心。

无论“自由”善或恶的最后结局如何,故事中的人物都替读者在江湖恩怨中走了一遭,让读者享受沉浸式阅读来带来的极大快感或悲伤。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是武侠小说的愿景

侠士自古便有,侠的名称最早见于《韩非子》,其中《五蠢》篇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春秋之际,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在社会动荡之际,百姓们迫切希望出现一位英雄横空出世,拯救百姓于危难之际,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生活苦难迫使一些武艺高强之人走向侠士道路。

在百姓眼里,大侠上至保家卫国,拯救黎明百姓,下至铲除奸邪,为民除害,大侠自身正气凛然,顶天立地,侠骨柔肠,一诺千金。只有这样的大侠历史才留下他们的英雄事迹,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为他们著书立作。即便他们逝后,无数人会采一朵菊花放在碑前,回忆那段属于他们的荣光。

金庸先生刻画了无数的人物,尤其是侠士印象深入人心,可以分成好几个类型:一类是普通江湖人士,往往平淡无奇;一类是行侠好义、扶危济困的侠士;还有一类是长相奇特,行为难以琢磨的怪侠;最重要的一类是为国为民、胸怀天下的大侠。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和萧峰的形象最为符合大侠风范。

郭靖从小丧父,随着母亲逃难至蒙古,天性纯善,但天赋不高,分别拜在江南七怪、马钰道长门下学习武功,初入中原,一番机缘巧合,与黄蓉结下善缘,相继学会降龙十八掌等绝世武功,待武功大成后一生守卫襄阳,扺抗外敌,成为一代大侠、民族英雄。

郭靖对大侠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对着杨过曾说:“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另外一位大侠身世相对凄惨、坎坷。萧峰,汉名乔峰,生于辽国,实为契丹人,从小领养在少室山下,随后师从少林和丐帮,曾执掌丐帮八年,身世揭秘后主动退位。他追求身世之谜时,在宋辽两国纷争中越陷越深,目睹两国无辜的百姓遭受战火摧残,为了两国百姓,极力推动宋辽和平,最终选择了在雁门关悲壮自尽。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武侠小说的愿景,只有胸怀天下,心存为国为民的大义,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侠。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是武侠小说的悲悯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最打动读者的地方是小说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时代沧桑感,每部小说总能把中国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江湖恩怨同时串联起来,却不影响历史进程。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金庸先生的书常常怜悯世人,可怜那些底层百姓,忧心那些芸芸众生。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唱到: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当时元朝末年,朝政腐败严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小说写常遇春遇到张无忌时提到:谷外这年来蒙古人对汉人的欺压日甚,众百姓衣食不周,群盗并起,眼见天下大乱,其中还有不少地方描写到蒙古士兵虐待百姓,草菅人命的事件。

而对于误入歧途的不幸灵魂,金庸先生在故事的结尾给予了最大的怜悯。

《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生于福威镖局富,天性淳朴,好善乐施,武功却不高。因祖传《辟邪剑谱》遭觊觎而被青城派灭门,为报血海深仇,偷偷修炼辟邪剑法成为江湖中的顶尖高手,变得杀伐残酷,狠辣绝决,大肆屠戮青城派,最后无情地杀害了妻子岳灵珊。他被仇恨蒙蔽双眼,坚信只要大仇得报,一生决不后悔,最后被囚禁于西湖之底。

而岳灵珊在临死之前缓缓道来:“大师哥,平弟……平弟他不是真的要杀我……他怕我爹爹……他要投靠左冷禅,只好……只好刺我一剑……”令狐冲怒道:“这等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恶贼,你……你还念着他?”岳灵珊道:“他……他不是存心杀我的,只不过……只不过一时失手罢了。大师哥……我求求你,求求你照顾他……”

可能只有岳灵珊才能懂得林平之苦和痛,怜悯他的酸和哭,理解他的坚和决。

金庸挥手离去,最懂他的笔者看来非六神磊磊莫属。他在书中说,“家国”奠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悲悯”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他的作品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侠义”,什么是“怜悯”,更重要的是小说背后历史意义和价值探寻。

如果你想读懂金庸,不妨去读一读《六神磊磊说金庸》,在他的笔触里,仿佛能看到童话重现,蝴蝶谷新生,你我皆是梅庄的新人,会收获面对生活的勇气。

作者:教材中心 吴懿伦

图源于网络侵删


六神磊磊读金庸

六神磊磊 

江文艺出版社

我们读金庸,往往会沉浸在高深的武功和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去。而有这样一个人,读懂了金庸先生烛照人性、洞察幽微的关怀,读出的是一代文豪对世人的“悲悯”,又用一副铁肩担起“惩恶扬善”的道义,用一支辛辣犀利的笔继承了先生”怜我世人”的事业。他,就是我们热爱的六神磊磊。


金庸先生的作品总是映照时代,用精彩的故事去启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六神磊磊将金庸先生的作品进行细致入微地解读和剖析,带我们去读金庸,引导着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东方不败不杀任盈盈?曼陀山庄的茶花怎么总是养不活?少林寺的《易筋经》为啥非要传给令狐冲?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所经历的烦恼和困惑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而磊磊的解读仿若一面镜子,能让我们反省和觉察,也在提醒着我们:在这个聒噪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善良和清醒,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稿


越书房诚邀集团内外书友投稿分享与书相关的点滴,可以是由一本书想到的,也可以是做书的感悟,浙里有好书,浙里有故事。投稿邮箱:ysc@zjcbcm.com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往期精选 ■

如何把“心瘾”拒之门外?

从《人生之路》到《觉醒年代》:一起见证青年的选择与觉醒

清明时节话“清明”


来源 | 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引领时代  知识服务用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