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期荐读 2019年第6期 |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8)


Photo by JESHOOTS.COM on Unsplash.  


段宇锋  杨 臻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上海,200241 )

本调查在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实施,至今已开展了六次。本刊已陆续在2014年第1期、2015年第4期、2016年第3期、2017年第4期、2019年第2期,对前面五次的调查报告进行了刊发,本篇为第六次的调查报告。


[摘要]

[目的/意义]2018年我们组织实施了第六次全国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旨在了解我国MLIS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设计/方法]通过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了MLIS培养单位、师资状况、招生与就业、教育培养、以及学位点建设的现状,并通过历年数据梳理,分析MLIS教育的发展态势。[结论/发现]根据此次对29所MLIS培养单位的调查,得出2018年MLIS培养单位的专任师资总数、导师数量、招生人数,新生结构、毕业生就业等发展状况数据。在不断探索和规范MLIS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许多单位正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创新/价值]在历年报告基础上,此次调查新增了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案例教学、资政辅政三个模块的内容,提出了MLIS学位点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情报硕士 图书情报教育 专业学位 

调查报告 中国


1 调查背景和样本


为了反映我国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各培养单位的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从2013年起每年组织实施一次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第六轮调查于2018年7月正式启动。

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编写〈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发展报告的通知》(学位办[2018]20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学位2014—2017年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由于本次调查与此项工作合并推进,因而本次调查仅包括2010年、2014年获得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予权的29所单位,不含2016年新增的贵州财经大学和2018年新增的19所授权点单位(见表1)。

2018年7月,我们向各培养单位发放调查问卷。截至2018年12月底,回收所有调查问卷。


●2 师资状况


2.1 专任教师

2018年MLIS培养单位共有专任教师828人(见图1)。其中,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473人,占57.13%;288人拥有正高级职称,占34.78%;61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74.15%。与2017年相比,专任教师总数减少118人,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下降10.08%,正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下降1.3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8.87%。人数减少及比例下降的原因是2018年复旦大学修正了专任教师人数。

在这29所培养单位中,专任教师总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共有77人,其次是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正高级职称占比最高的是山西大学,为63.64%,南京大学次之,为63.27%,之后是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最高的是中山大学,达到100%,其次是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的MLIS师资在总数、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详见附表1)。


2.2 MLIS导师

2018年MLIS导师达到58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53%(见图2)。其中,45岁及以下的有297人,占50.86%;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273人,占46.75%;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49人,占76.88%。与2017年相比,2018年MLIS导师增加了49人,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上升了4.95%,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导师比例上升了12.81%,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比例上升了11.41%。

2018年平均每个培养单位MLIS导师20人,MLIS导师数量最多的是武汉大学,为56人;其次是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MLIS导师正高级职称占比最高的是景德镇陶瓷大学,3位导师都具有正高级职称;其次是河北大学,14位导师中有10位具有正高级职称;MLIS导师博士学位占比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均为100%,占比最低的是景德镇陶瓷大学,MLIS导师都没有博士学位(详见附表2)。


2.3 兼职导师

2018年MLIS兼职导师总数达到456人,比2017年多42人(见图3)。兼职导师队伍中,在政府机关任职的有38人,占8.33%;任职于事业单位的有316人,占总数的69.30%;还有102位兼职导师来自企业,占22.37%。

平均每个培养单位兼职导师达到15人,高于平均数的院校有9所。兼职导师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大学,有58人,其次是中山大学,为35人。山西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导师人数与2017年相比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5人、12人和11人(详见附表3)。


3 招生和就业状况


3.1 招生

2018年全国29所培养单位实际招收1247人(见图4)。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实际招收1014人;在职培养研究生招收233人。从2011年起,MLIS招生人数持续增长,在经历2017年50.47%的增长后,2018年依旧保持了12.44%的增长率。至2018年,全国累计招收MLIS研究生5300人(详见附表4、附表5)。

实际招生人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达159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12.75%;其次是黑龙江大学和湘潭大学,分别为100人和95人。MLIS以全日制研究生为主,在职研究生的比例较小。2018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招收在职研究生,分别为87人、65人、33人、32人、16人。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1]。这意味着从2017年起取消了单证研究生招生,为此,许多学校对各专业招生指标进行了调整。在经历2017年招生人数陡升趋势后,2018年招生人数上升趋势有所放缓。


3.2 生源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根据公布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8级MLIS研究生中,本科院校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院校的比例为7.03%(见图5);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院校的比例为3.72%;来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比例为13.73%;来自非双一流院校的占75.52%(详见附表6)。与2017年相比,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生源比例下降1.15%,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的生源比例上升0.99%,来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例下降0.84%,来自非双一流院校的比例上升0.99%。

2018年,生源中本科专业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的比例为12.41%,来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比例为24.90%,来自其他专业的比例为62.70%。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从历年招收的MLIS研究生生源专业情况来看,本科专业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比例均小于50%(见图6)。2014—2018年,该比例分别为44.47%、36.45%、38.67%、27.54%、37.30%(详见附表7)。跨专业背景虽然增加了教学培养难度,但却能更好地适应各行业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3.3 就业

据统计,在674名2018届毕业生中,272人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占40.36%;295人任职于企业,占43.77%(见表2);12人选择继续攻读学位,占1.78%;62人选择其他就业方式,占9.20%,还有33人未就业,占4.90%。与2017届相比,2018年选择政府机关的比例分别上升了1.83%、选择事业单位的比例下降了2.77%,选择企业的比例下降了2.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单位和岗位类型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学生的择业去向发生变化。2018届MLIS毕业生中,有465人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占68.99%;176人从事的工作与信息管理无关,占26.11%。

从2011—2018年,历届毕业生中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都占70%,约30%的毕业生从事其他性质的工作。其中,进入事业单位、院校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信息管理类岗位。近年,自主创业和出国深造的学生比例逐步提高。


●4 教育和培养状况


4.1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体现图书情报专业学位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核心环节。在29所单位中,山西医科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不招收学术型硕士。其他27所单位中,16所培养单位的学术型硕士与MLIS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另外11所约半数相同。

混班授课的比例(按课程计算)小于50%的有22所,占75.86%;大于等于50%但小于75%的有4所,占13.79%;大于等于75%的仅1所。由此可见,图书情报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基本实现差异化培养。


4.2 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推动MLIS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学位特色,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非常重视教材、案例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培养单位已出版MLIS教材共45部(部分见附表8)。


4.3 兼职导师的参与程度

兼职导师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强化专业学位实践特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各培养单位不断探索兼职导师在学生培养和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制度。调查显示,在集中实习阶段之外兼职导师还能较多参与学生培养的单位有10所,部分导师参与的有17所,还有2所单位的兼职导师除实习外基本不参与学生的培养。


4.4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专业学位教育尤其重视发现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体现培养成果重要形式的毕业论文,在选题、类型、创新性要求等方面与学术学位都有一定差异,需要遵循适宜的标准,以客观、科学、公正地评判论文水平。

目前,已有9所单位建立了完善、稳定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占31.03%;14所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占48.28%;还有6所单位目前没有建立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占20.69%。


5 其他


本次调查还涉及MLIS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培养成效、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构想等方面。在此,我们仅对反馈较完整的信息,选择性地予以反映。


5.1 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实践基地建设主要考虑其行业代表性、兼职导师队伍的稳定性、管理的有效性以及MLIS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方向。实践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注重本专业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大部分实践基地以卫生计生信息中心、医院为主体;景德镇陶瓷大学则是关注陶瓷、专利等领域,因此,选择与知识产权公司联合建立实践基地。

各培养单位的实践基地数量差异较大,少的只有1—2个,而南京大学的实践基地多达19个。实践基地包括科研教学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以及联合培养基地三类。其中,联合培养基地占比最大,占总数的60.83%。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在MLIS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其中,南京大学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国际联合信息学实验室开展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合作,南京理工大学的国际合作单位多达6所,涉及美洲、澳洲和欧洲(详见附表9)。


5.2 课程建设与案例教学

自2010年设立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各培养单位围绕专业学位面向行业实践这一基本定位,在导师配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潜心探索,逐步形成了系统的MLIS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调查反馈的问卷中,武汉大学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课程建设与案例教学环节的开展: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

MLIS教育是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因此,课程力求以信息职业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淡化理论色彩,增加与信息职业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针对毕业生可能在政府、企业和公益性信息机构等不同行业、部门就业,《信息资源建设》课程内容突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企业信息资源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对实体文献资源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也尽可能突出其应用性、方法性和操作层面的内容。《信息服务》课程则力求覆盖社会不同行业、职业的信息服务。

(2)以问题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

专业学位教育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以问题为中心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的理念和原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一些重要、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观察与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学习讨论,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则在课程教学负责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讲解。

(3)以案例为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通过一些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还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武汉大学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学校研究生院投入经费建设“专业学位精品课程”,每门课程投入3万元,精品课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每门课程的高质量的案例库。如精品课程《信息组织》和《信息资源建设》,为每章教学内容搜集、整理了若干相对应的案例,要求学生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

(4)改革教学方式,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除教师课堂授课外,各门课程还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请行业专家讲授课程中与实践联系特别紧密的内容,目前武汉大学已经聘请了武大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湖北省档案馆的专家授课,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聘请范围,延请政府、企业专家来讲授相关内容;②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专题小组,讨论相关问题。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这种小组讨论一般安排在课后的时间,而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③实地参观调研,组织学生前往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公益性文化信息机构参观调研,以了解这些机构和部门信息管理的现状。


5.3 资政辅政

各培养单位开展的资政辅政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承担社会工作,发挥智库作用

各培养单位学科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和学术影响力,担任学术兼职,多方面参与社会活动。截至2018年,共出具指导建议性文件近百余份,为国家和地方行业法规政策、发展规划、标准规范等制定修订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2)开展学术活动,引领专业发展

各培养单位通过举办学术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编写培训教材、编纂权威工具书和行业志书、参与干部培训等,与各政府单位、事业单位联动,以专业知识服务行业发展,挖掘图书情报资源,服务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促使团队更具专业化。此外,各培养单位教师团队积极与各类学术期刊合作,近百余人次担任国内外著名杂志编委和审稿人,为专业发展奠定基调。

(3)面向行业实践,提供知识服务

各培养单位与业界长期开展科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坚持开展学科知识普及与推广,积极推动各类课题成果在实践部门的应用,各培养单位教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分别被国家档案局、吉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武汉市宣传部、浙江省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等单位采用。


5.4 学位点建设和发展建议

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一直处于快速、稳健发展过程之中,但是,生源质量、资源瓶颈、学科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等挑战始终存在。为此,一些学位点提出MLIS需要从以下几点谋求发展。第一,凝练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从学术共同体角度加强学科内核建设,以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开展跨学科交流,主动地、有序地拓展学科边界,比如与数据科学等新兴学科融合发展,比如与具体行业或领域相结合,拓展生存领域,这些具体行业或领域包含科学、文化、商业、信用、公安、国防、医药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第二,传承核心知识,创新理论体系。图书情报专业要坚持特有的学科文化,要处理好坚守传统与紧跟潮流的关系,努力构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理论,增加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第三,强化实践导向,紧跟国家战略。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中,图书情报专业应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不断革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更符合需求、专业认同感更高的人才。


●6 结语


报告中2018年的数据来自此次调查回收的调查表。2011—2017年的数据是以2014—2017年的调查为基础,参考培养单位向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交的学位点评估报告中的数据补充完善。

感谢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调查给予的支持!


参考文献



*本文原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19年第6期47-58页

版权归《图书情报知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制版编辑 | 姚志臻

当期荐读 2019年第6期 | 基于发现系统的资源调度知识库研究

当期荐读 2019年第6期 | 拓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疆域

当期荐读 2019年第6期 | 卷首语 薪火相传百又十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当期荐读 2019年第5期 | 信息构建人才的跨学科特征及跨学科教育研究

当期荐读 2019年第5期 | 中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用户体验评价: 以国家数字文化网为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